“姥姥,就像你们不会放弃我,不会让我受苦一样,刘老爷也一定不会让采之姐受苦的。”姜宛童看得很透:“刘家有产业又有钱,采之姐离了那白眼狼肯定能比之前过得更好。”
林三阿婆一想,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再难再苦还能比现在糟糕?
“倒是姥姥想岔了。”林三阿婆摇头一笑:“我听说刘老爷是把闺女当继承人培养的,要不是遇到那个狼心狗肺的,都要给闺女立女户了,到时候招个上门女婿,那不是啥都拿捏在手里了,还怕他反了天!”
因出过女帝,锦朝的律法对于女性的保护也更多更完善一些,女户政策便是其一。
女户便是给女子立户籍,由女子当家作主,招婿入赘,生下的孩子也只能随母姓。
同时为了防止赘婿和女户的亲朋图谋家产,若是女户户主在没有父母与继承人的情况下去世,她的财产便全部充公,只会留给赘婿一点生活费;
若是女户户主在继承人年幼时去世,朝廷会派人帮继承人打理家财,同时留给继承人与赘婿生活费后,收取剩余钱财中的三成利润作为劳务费,待继承人成年时就会将家财交到继承人手中。
三成费用虽然高,但是对于有钱人家来说总比家财让人霸占了好。
而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高额家财的,财产就由朝廷全部收回去,每个月赘婿去领养孩子的生活费。
具体法条还要更细致,这就不赘述了。
可以说,有这些专门的律法在,女户的权益还是基本可以保护好的。
所以,如果刘采之当初立女户,现在日子应该会好很多,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现在及时止损把恶人绳之以法也已经是幸运之事。
“索性现在都否极泰来了。”姜宛童也轻叹一声,同时也想到另外一件事情。
如今她已经有一间铺子和一个庄子,财产算个小地主了,可是她手里没人啊!
这情况就像是步子迈太大扯到那啥啥的感觉,特别那啥啥疼。
幸好织云布庄不用她操心,她只用出一些改进主意就行。
因此看到刘采之这种拨弄算盘手到擒来的人才,她就有些求之不得!
就是不知道刘采之能不能在割舍这段感情后来个事业心觉醒。
“这女户真是个好东西!”林三阿婆想到女户也是打开新思路,自家有钱了,大不了以后也让童娘立女户招婿。
虽然招婿不太好听,可要是把女婿拿捏在手里,让童娘一辈子幸福平安,那也好。
有了招婿这个婚姻底线,林三阿婆觉得心头的思绪也轻松一些,眉眼间都多了笑意,也有心情跟姜宛童说别的话题了:“今天出去买到一只老母鸡,我送去厨房了,人家说帮着处理了,我一会儿过去就给你炖上。”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童娘的身子养好。
得亏那小夏送了老参过来,老母鸡参汤最补了。
姜宛童看着林三阿婆高高兴兴风风火火出去的背影,心里一阵温暖,那些胡七胡八的念头全都散个干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她就
林三阿婆一想,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再难再苦还能比现在糟糕?
“倒是姥姥想岔了。”林三阿婆摇头一笑:“我听说刘老爷是把闺女当继承人培养的,要不是遇到那个狼心狗肺的,都要给闺女立女户了,到时候招个上门女婿,那不是啥都拿捏在手里了,还怕他反了天!”
因出过女帝,锦朝的律法对于女性的保护也更多更完善一些,女户政策便是其一。
女户便是给女子立户籍,由女子当家作主,招婿入赘,生下的孩子也只能随母姓。
同时为了防止赘婿和女户的亲朋图谋家产,若是女户户主在没有父母与继承人的情况下去世,她的财产便全部充公,只会留给赘婿一点生活费;
若是女户户主在继承人年幼时去世,朝廷会派人帮继承人打理家财,同时留给继承人与赘婿生活费后,收取剩余钱财中的三成利润作为劳务费,待继承人成年时就会将家财交到继承人手中。
三成费用虽然高,但是对于有钱人家来说总比家财让人霸占了好。
而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高额家财的,财产就由朝廷全部收回去,每个月赘婿去领养孩子的生活费。
具体法条还要更细致,这就不赘述了。
可以说,有这些专门的律法在,女户的权益还是基本可以保护好的。
所以,如果刘采之当初立女户,现在日子应该会好很多,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现在及时止损把恶人绳之以法也已经是幸运之事。
“索性现在都否极泰来了。”姜宛童也轻叹一声,同时也想到另外一件事情。
如今她已经有一间铺子和一个庄子,财产算个小地主了,可是她手里没人啊!
这情况就像是步子迈太大扯到那啥啥的感觉,特别那啥啥疼。
幸好织云布庄不用她操心,她只用出一些改进主意就行。
因此看到刘采之这种拨弄算盘手到擒来的人才,她就有些求之不得!
就是不知道刘采之能不能在割舍这段感情后来个事业心觉醒。
“这女户真是个好东西!”林三阿婆想到女户也是打开新思路,自家有钱了,大不了以后也让童娘立女户招婿。
虽然招婿不太好听,可要是把女婿拿捏在手里,让童娘一辈子幸福平安,那也好。
有了招婿这个婚姻底线,林三阿婆觉得心头的思绪也轻松一些,眉眼间都多了笑意,也有心情跟姜宛童说别的话题了:“今天出去买到一只老母鸡,我送去厨房了,人家说帮着处理了,我一会儿过去就给你炖上。”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童娘的身子养好。
得亏那小夏送了老参过来,老母鸡参汤最补了。
姜宛童看着林三阿婆高高兴兴风风火火出去的背影,心里一阵温暖,那些胡七胡八的念头全都散个干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