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我要出书-《农门福妃又野又飒》

  姜宛童教完画技课,正准备去萧府,就遇到了奉竹。

  “姜姑娘,终于等到你了。”奉竹看着姜宛童很有些激动。

  “奉竹,好久不见。你还好吗?”姜宛童有些不解奉竹的激动,还是很礼貌得体的跟她打了招呼。

  这一问,奉竹差点哭出来。

  她不好,她一点都不好,她等面脂等的心要跟着皮肤一起碎了。

  这之前,因为姜宛童请假,奉竹没能见到她。

  后来刘静曼因跟刘夫人关系变好后,母女俩不仅一起重拾话本子的乐趣,关系越发好了。

  刘静曼也开始沉下心来学着掌家,看账簿也有些开窍,学习劲头特别足,奉竹作为以后的帮手,自然也不能缺席。

  就算出府也是去配刘静曼出席一些聚会,根本没有其余时间,便只能暂时压下对于面脂的向往。

  今日,刘静曼有事要请姜宛童去刘府议事,奉竹才终于有机会来见姜宛童。

  “姜姑娘是真心挂念我吗?那我确实有事相求。”奉竹边说边握住姜宛童的手,神色带着一丝迫切。

  呃。

  姜宛童看到两人交握的手。

  小姐姐,你这样很容易让人想歪耶。

  姜宛童边胡想八想边诚意十足的微笑:“如果能帮上你的忙,我乐意之至。”

  “我就知道你人美心善。”奉竹想到司画那光滑弹嫩的脸蛋,就迫不及待的问:“你送我的面脂是哪家脂粉铺子的?”

  姜宛童眨眨眼睛,没想到是这个问题,只是就算她送奉竹的是精致小罐装,也不至于这么快就用完啊。

  奉竹自是看懂了姜宛童的疑惑,便有些许尴尬的说:“我们院子里的司画跟我关系不错,她每年入秋脸上就干裂的厉害,这次我得了这个面脂自觉用的挺好,就给她也用了,效果真的挺好的,所以就想多买几盒。”

  姜宛童略一想便明白了,估计就是奉竹见她给的面脂无名无品随手赏了那个叫司画的丫鬟,结果人家用完效果很好,她就后悔了,不好意思要回来,就想跟她买吧。

  姜宛童猜出大概情况,也不拆穿,只是笑着说:“那面脂是我自己做的,若是你喜欢,我再给你做一盒便是。”

  “你自己做的?!”奉竹不可置信。

  “是啊,我喜欢看书,也看过一些医书,钻研过如何能够养肤润肤,便琢磨了一个方子做了这面脂。奉竹姐放心,这面脂我们自家人都用,见效果不错,我才敢送给你的。”姜宛童编了个理由解释道。

  奉竹回神:“我自然是相信你的。若是效果不好,我也不会跟你买嘛。”

  她刚刚只是有些惊讶姜宛童不仅有一手出色的画技,那一笔小楷也好看,她陪着刘静曼看《梦梁记》手抄本可是见过姜宛童的书法的,没想到,她竟然还会做面脂。

  同为花样少女,能不能不要这么多才多艺啊。

  不过牵扯到“脸面”大事,奉竹对姜宛童的态度还是很好的:“那就麻烦童娘帮我再做一盒吧,我出银子。”

  “好说。”姜宛童并没拒绝。

  接着两人便去了刘府。

  姜宛童跟着奉竹到了刘静曼自己的院子。

  刘静曼在花厅招待她,很是有礼。

  而这次刘静曼请姜宛童来是想要问问她关于《梦梁记》出书的事情。

  “出书?”姜宛童按捺开心的情绪,装作疑惑的看向刘静曼。

  “没错。”刘静曼点头:“我近日在学着掌家,母亲要把一间铺子交给我练手,我便挑了一间书斋。而你哥哥写这本《梦梁记》可以说是我目前看过最好看的话本子了,我不能让它被埋没。”

  刘静曼说的冠冕堂皇,实际上真实原因是为了跟陈敏瑜“斗法”。

  陈家有一间青简书斋,还因为陈家的底蕴深厚,青简书斋是济源县头一份书斋。

  数得上名号的话本子先生几乎都在青简书斋出书。

  而陈敏瑜作为陈家的嫡姑娘自是能在每一次知名话本出书前便拿到手。

  这一优势可是羡慕坏了一众闺阁姑娘。

  陈敏瑜自然也借此出过许多次风头。

  前几日的聚会上,陈敏瑜又拿出青简书斋要出的新话本《柳山佳话》来引人注目。

  可那《柳山佳话》再怎么新,归根结底也还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跟《梦梁记》那虐身虐心的狗血合集还是比不了的。

  刘静曼当即表示出自己的不屑,在引得陈敏瑜挑衅后便以“迫不得已”之态讲述了她家书斋新挖来的话本先生所写的《梦梁记》的故事。

  这下所有闺阁贵女们都被刘静曼的故事吸引了。

  就连陈敏瑜也不得不承认她好想知道梁国的亡国公主与新朝皇子之间的虐恋情深到底如何收场。

  偏刘静曼故意卖关子,说话本先生只写完上册,下部她也没看到呢,不把故事讲完,引得无数闺阁贵女们竞相牵肠挂肚。

  这下刘静曼出了风头,心满意足之下海口也夸了,若是不把这话本子弄出来,她可就要丢人了。

  于是便先以学习 经营为由跟刘夫人要来一个书斋,等到事情办妥后马不停蹄的便找来姜宛童商议出书的事情。

  “你也说过,这梦梁记是你哥哥的心血,若是知道有人认同他写的故事,他会很开心吗?我帮着出书也算是完成你哥哥的遗愿啦。”刘静曼生怕姜宛童不答应,又搬出姜方海来说服她。

  “刘姑娘有这份心,我替哥哥谢谢你!”姜宛童本就有搭建文人人脉的想法,话本只是第一步,后续她还有其他计划,当初给刘静曼说《梦梁记》也是有的放矢,如今有了成果,自然要应承下来。

  “放心,我给定给你个公道价,这《梦梁记》便定位上下两册,基础的书稿费我给你算二十两银子。话本定价在二两银子一本,以后每卖出一册我给你提四钱银子。”刘静曼开出的条件是如今话本先生最好的待遇了。

  姜宛童不禁感叹,一册《锦刑统》定价半两银子,一个话本子就要二两银子,诚然是因为其中有图画的印刷要费些力气,可相比而言真的够暴利了。

  姜宛童跟刘静曼商议完《梦梁记》的出书事宜后又说:“其实除了《梦梁记》我最近也在写另一种书,只是今日来的匆忙没有带着,明日或者其他时间姑娘若是得空,我拿来给你看看。”

  “你也会写书?”刘静曼眼前一亮。

  但任凭她如何追问,姜宛童都好脾气的只说让她看到再说,就是不透露一个字。

  这越发让刘静曼好奇了,当即便定下明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