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熟人作案-《农门福妃又野又飒》

  “这拍花子的实在可恶,真该让他们十辈子都充军!”林大顺自己有孩子,因此也是个爱孩子的,如今看到小在在这么受苦,也忍不住狠狠啐一口那几名拍花子的人。

  这段时间姜宛童也在家里科普过《锦刑统》,他也知道这“略卖良民”是重罪,要被仗一百然后发配边关做苦役。

  “他们这一看就是多次犯案的,等县太爷审问出来,就让他们在边关做一辈子苦役!”那呵斥过王都的捕快也恶狠狠的说,显然也是对他们深恶痛绝。

  “可惜买卖不能同罪,否则这略卖人口之事肯定能大幅降低。”姜宛童也感慨一声。

  “买卖同罪?”捕快似乎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姜宛童点头:“略卖者卖人为赚钱,那买人者其实也通过付钱满足了相应需求。可若是买人者也要被杖责一百,发配边关做苦役,你们觉得还有多少人愿意买人?”

  在锦朝,略卖人口虽然是重罪,但对买方的惩罚却微乎其微:打二十板子赔了钱就完事。

  一如姜宛童前世的买人惩罚般不痛不痒,在她前世,买一个研究生受到的处罚还不如吃十几只青蛙来的重。

  其他人闻言都眼前一亮。

  正要离开的夏云旗也因此脚步一顿,躲在暗处继续偷听墙角。

  “是啊,如果买人的也要判重罪,他们就不敢买了!若是拍花子的冒着被发配边关的危险拐来孩子却没人敢买,这以后自然没人愿意拐人了!”

  那小捕快真不愧是专业人士,立刻get到姜宛童话语的精髓。

  其他人也都恍然大悟,觉得甚为有理,彼此讨论了一场,可讨论过后又是一阵可惜:“可惜咱们锦朝的律法并没这么规定。”

  “其实我觉得修改律法的难度不如普及律法的难度。”姜宛童深感法盲的危害。

  “咱们锦朝读书人毕竟是少数,普通人写字都不会,律法更是一窍不通。有那种略卖良民的,一心只想要钱,都不知道自己犯法。”

  姜宛童又解释道,要她说,法盲的危害才更大,心里没有畏惧,犯起法来更是没有底线。

  众人闻言也深以为然,尤其林大顺,他也是最近才知道拍花子要发配边关的。

  “好了。”许文山收了针,擦擦额头的汗水,欣慰的说一句。

  “在在没事了?”众人被转移注意力都围过去。

  只见孩子呼吸确实平稳很多,脸色也不似之前那般惨白中带着死气,反而有了一丝血色。

  刘采之又是一顿感恩戴德。

  许文山安慰她后,也担心后面再有什么变故,便主动陪着他们回城。

  刘采之自然求之不得,也感激不尽。

  夏云旗则调转脚步,几个起跃便消失了,他自觉此趟收获颇丰,迫不及待要与兄长分享。

  裴煦听夏云旗讲述完此趟见闻后,关注两件事:书?买卖同罪?

  什么医书竟会记载这么神奇的救人法子?

  裴煦自诩博览群书,却都不知道还有这种神奇的法子神奇的医书。

  至于买卖同罪,他身居高位,自然知道此法切中要害。

  若真是改动律法,对略卖之罪绝对是最好的遏制。

  还有她说的在百姓中普及律法……

  若是偶然一次也就罢了,可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有惊艳之举就足以说明她不是普通女娘。

  真是隐世的高人之后?

  可观她凌厉的做派,也不像归隐之人,倒有几分入世的意思。

  裴煦脑中闪过之前姜宛童那一瞬间直直望来的眼神,清澈却又明亮,但不会让你觉得她放肆。

  裴煦不可否认心中起了一丝兴趣和期待,若她能入世,相信会是一件惠民益事。

  夏云旗见裴煦不说话,又说出一番保证:

  “大哥,这‘心肺复苏术’有利于百姓,她既然说教给那个大夫,我便只从那个大夫那里了解,我保证只要大哥不同意,我就不多与她牵扯。”

  裴煦点点头,没有反对。

  花侍虽说看不上姜宛童,此时也不得不承认,姜宛童确实有一点东西。不过,想入瑞王府的门,她还是不够格。

  “还有她所言‘买卖同罪’与‘普及律法’,此涉社稷民生,颇有可议之处,你好好做两篇策论交于宋先生。”裴煦又给夏云旗布置了“作业”。

  夏云旗苦哈哈的,却并不反感,他也知道此事干系重大颇有可为,大哥让自己重点思考,也许有干涉的想法?

  花侍自然也想到了这一层,心中闪过一丝忧虑:“主子,还是切莫费神伤心,朝廷的事便让朝廷的人去做吧。”

  “我也是朝廷的人,食君之禄当分君之忧,益民之事何不可为?”裴煦说罢又吃了一颗饴糖,闭目不再言语。

  花侍明白这是裴煦下定决心了,便不再反驳,但心中对于姜宛童的观感又再度下降。

  若不是她大放厥词,主子怎么会又去插手朝堂之事!

  夏云旗闻言却神采奕奕,之前的苦哈哈都一扫而空,摩拳擦掌,希望自己能在此事上更有帮助。

  姜宛童不知自己一番言论真要在朝堂掀起轩然大波,修改律条之事即将拉开帷幕。

  她如今关心另一个问题:“说来,孩子是怎么走丢的?”

  一路上变故颇多,姜宛童都没来及问这个问题。

  却见刘采之闻言,本就不好的脸色变得更差。

  “是在家里弄丢的。”刘采之回答。

  啊?

  其他人都有些懵。

  “孩子是被人从家里带走的?”姜宛童却迅速抓住重点,蹙着眉问。

  刘采之点头:“我丈夫在县学读书,我每日要提前做饭给他送去,今日我像以往一样给他做饭,留在在自己在院子里玩。

  可我出来时没看到她,门却开着,我以为她自己跑出去了,可出门找了一圈也没能找到。街坊四邻都没看到她,我该让她好好跟着我的。”

  刘采之现在想起来上午那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的情况,都依然会崩溃。

  姜宛童这次没安慰刘采之,因为她完全被这情况震惊了,这事儿怎么看都像是:“熟人作案!”

  “什么?”刘采之没听明白。

  “姜姑娘是说是熟人把在在从家中带走并卖出去的?”之前的小捕快却飞速反应过来:

  “是了是了,若是陌生人来到家中,孩子不会不哭不叫。能悄无声息把孩子带出去,必然是让孩子信任的熟人!”

  这接二连三敏捷的思维,足见他的职业素养。

  姜宛童心中点赞。

  可是那小捕快分析完后脸色竟然黑如锅底,隐含着一股暴怒:“是她!绝对是她!”

  竟是已经锁定了嫌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