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能给我一些钱吗?毛毛的手肿成这样,得去医馆找大夫看看。”徐英娘当着众人的面问吴氏。
吴氏不乐意:“等会儿回家煮个鸡蛋敷一敷就好了,看什么大夫!”
她话音刚落,柳水花就立刻挤兑她:
“哟,上次金宝手背层破点皮你就吓得赶紧带去看大夫了,这换了毛毛,随便敷一敷就好了?毛毛可比金宝的伤重十倍啊。吴大芬,老大别不是你捡来的吧?”
吴氏还没来及反击,毛毛又开始哇哇大哭:“娘,我手好疼!好疼啊!”
“毛毛别哭,等会儿娘拿鸡蛋给你敷一敷就好了。”徐英娘哄着毛毛。
毛毛却哭得更厉害了。
孩子让人心疼,周围人对吴氏的指指点点更严重。
“丧门星!”吴氏骂一句,不情愿的掏出几文钱扔在徐英娘脚下。
徐英娘捡起铜钱又说:“娘,这五文钱不够。”
“哎呦喂,五文钱能看大夫了,吴大芬,你还不如不给呢,可抠门死了。”柳水花又呛声。
“我知道了,娘是让我买两个鸡蛋回来给毛毛敷手。”徐英娘苦涩一笑:“谢谢娘。”
吴氏没想到徐英娘这么不识趣,又气的差点噎住。
“哎呦呦,原来不是看大夫还是用鸡蛋敷啊,那我说错了,吴大芬,肯给俩鸡蛋,你不抠门。”柳水花讽刺的说。
大家都哄笑着嘲讽吴氏。
徐英娘和毛毛娘俩还一直哭哭啼啼。
吴氏觉得自己的脸面简直被扒下来扔在地里让人踩,气的太阳穴突突跳。
“拿了钱,赶紧滚!”吴氏掏出一钱银子扔给徐英娘。
不想再丢人现眼,便揪着小吴氏的耳朵回家:“敢跟我耍滑头了!”
小吴氏求饶着被她抓回去,好容易藏的私房钱都被吴氏收走了,又伏低做小的,抱着金宝哄了半天,才让吴氏稍微消气。
而被冤枉的徐英娘则捡起那一钱银子,抱着毛毛赶紧去医馆。
“娘,我刚刚哭的对吗?”原来刚刚毛毛突然大哭着喊手疼是徐英娘趁乱偷偷在他耳边教的,离了那巷子,毛毛就不哭了。
“好毛毛,刚刚哭的好,以后要是金宝和奶奶还有小婶再欺负你,也这么哭,打不过他们就使劲儿哭,跑出去哭,记住了吗?”徐英娘擦掉儿子脸上的眼泪。
她看到毛毛红肿的手背,有一次怒从心起。
“毛毛,等下到了医馆,大夫给你看的时候,你也要哭,还要问我为什么小婶吃了你的馄饨,奶奶却要打断你的手。”徐英娘又给儿子传授招数。
婆婆实在太过分,毛毛被她打成这样,竟然还不想出医药费。
“我知道了,要让别人都知道奶奶打我,奶奶还冤枉娘,还偏心。”毛毛立刻就懂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毛毛日常在家中被欺负,虽然瘦小性子却并不懦弱,他一直希望能早早长大,保护自己的娘亲。
“对,等你爹回来了你也要跟你爹哭。”徐英娘又跟毛毛强调。
以前,她见丈夫孝顺,总是让她息事宁人,她没办法只能忍了。
可以后,她不会再忍了。
婆婆爱财又爱面子,只要抓住她的弱点,真的可以击倒她的!
她甚至恨恨的想,若是丈夫再不可靠,她就和离,她有刺绣的手艺,养活自己和儿子是没问题的!
这个想法冒出来后,徐英娘自己都吓了一跳。
太离经叛道了,虽然锦朝民众不歧视女子和离,而且还能带着自己嫁妆和离,可毕竟大家的主流观念还是嫁鸡随鸡一生一世的。
但这个想法冒出来后,徐英娘的脑子就停不下来,那被压抑多年的情绪找到了反击口,实在无法平静下来,越想越觉得离经叛道,又越觉得痛快越觉得可行。
于是,吴氏虐待儿媳和孙子的恶名从医馆又来一番二度发酵传播。
徐英娘的丈夫赵大成做完工,回家路上就被许多相熟的人叹息慰问。
回到家后他又遭遇了哭的双眼红肿的妻子,还有手上涂着吓人膏药哭泣不止的儿子。
赵大成已经从邻里口中知道怎么回事了,可这次太严重了,妻子不仅被冤枉偷钱,儿子还被打了。
赵大成知道母亲更喜欢嘴甜的小弟,小弟哄母亲高兴,他作为老大,家事多出力,他觉得没问题。
可他不能接受的是含冤受屈,但凡为家人付出的人,就算不求回报,总还是希望父母念他的好的。
还有他的儿子毛毛,他还是个孩子啊,娘怎么下得了手!
徐英娘跟丈夫这些年显然也是明白他的心思,就从这点入手,不停的给他洗脑,让吴氏无视他们夫妻付出,还要刻意冤枉来补贴二房的观念越加深入。
加上毛毛一直配合着喊疼哭泣。
赵大成的孝心开始动摇了,而且之后会呈现摧古拉朽一去不复返的动摇状态。
同时,徐英娘对姜宛童的言论也越加信服,把丈夫变成自己盟友一起反抗婆婆!
她再也不要做以前那个唯唯诺诺受尽欺压和委屈的乖儿媳了!
还有她的丈夫,她一定要把他也变成自己的盟友,一起反抗婆婆!
跟徐英娘有着同样想法的女子还有几个,这都是后话。
姜宛童不知道自己的即兴演讲正在悄然改变着一些女子的命运,她正和林大顺来到城隍庙街角,跟有钱三兄弟商量一场交易。
她蹲下和小乞丐中的老大有钱平视:“有钱兄弟,我有事请你们做,做好了请你们吃馄饨如何?”
“什么事?做好了请我们吃几碗馄饨?”有钱不愧是三兄弟中的老大,那气度很沉稳,问题问的很到位。
“打广告。做好了,请你们一人吃一碗馄饨。”姜宛童笑道。
她刚刚想到的,这秀才公丢娃又失而复得一事绝对算得上济源县城的“头条”了,短时间内“热度”肯定下不来。
崔家茶馆在抓拍花子的事上也出了力,她何不“蹭热度”宣传一波崔家茶馆?
这样大家知道崔家茶馆,自然也会知道那天的关键菜品三婆黄焖鸡。
到时候加盟店的事肯定能再上一层楼。
而且,也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刘采之孩子被拐的事情真相,也算是变相帮她造势吧。
姜宛童自觉能帮的已经都帮了,只希望刘采之经过此事自己能立得住。
“成交。”有钱三兄弟在搞清楚广告是什么东西以后,就爽快的答应了。
于是,当天济源县城的大街小巷就开始流传一首打油诗:
“驿道崔家馆,饭好人心善。
帮抓拍花子,道义在人间。”
在大家的好奇中,崔家馆的生意果然蒸蒸日上,三婆黄焖鸡也声名远播。
姜宛童和林大顺则抓紧下午的时间,开始探查济源县城的店铺。
吴氏不乐意:“等会儿回家煮个鸡蛋敷一敷就好了,看什么大夫!”
她话音刚落,柳水花就立刻挤兑她:
“哟,上次金宝手背层破点皮你就吓得赶紧带去看大夫了,这换了毛毛,随便敷一敷就好了?毛毛可比金宝的伤重十倍啊。吴大芬,老大别不是你捡来的吧?”
吴氏还没来及反击,毛毛又开始哇哇大哭:“娘,我手好疼!好疼啊!”
“毛毛别哭,等会儿娘拿鸡蛋给你敷一敷就好了。”徐英娘哄着毛毛。
毛毛却哭得更厉害了。
孩子让人心疼,周围人对吴氏的指指点点更严重。
“丧门星!”吴氏骂一句,不情愿的掏出几文钱扔在徐英娘脚下。
徐英娘捡起铜钱又说:“娘,这五文钱不够。”
“哎呦喂,五文钱能看大夫了,吴大芬,你还不如不给呢,可抠门死了。”柳水花又呛声。
“我知道了,娘是让我买两个鸡蛋回来给毛毛敷手。”徐英娘苦涩一笑:“谢谢娘。”
吴氏没想到徐英娘这么不识趣,又气的差点噎住。
“哎呦呦,原来不是看大夫还是用鸡蛋敷啊,那我说错了,吴大芬,肯给俩鸡蛋,你不抠门。”柳水花讽刺的说。
大家都哄笑着嘲讽吴氏。
徐英娘和毛毛娘俩还一直哭哭啼啼。
吴氏觉得自己的脸面简直被扒下来扔在地里让人踩,气的太阳穴突突跳。
“拿了钱,赶紧滚!”吴氏掏出一钱银子扔给徐英娘。
不想再丢人现眼,便揪着小吴氏的耳朵回家:“敢跟我耍滑头了!”
小吴氏求饶着被她抓回去,好容易藏的私房钱都被吴氏收走了,又伏低做小的,抱着金宝哄了半天,才让吴氏稍微消气。
而被冤枉的徐英娘则捡起那一钱银子,抱着毛毛赶紧去医馆。
“娘,我刚刚哭的对吗?”原来刚刚毛毛突然大哭着喊手疼是徐英娘趁乱偷偷在他耳边教的,离了那巷子,毛毛就不哭了。
“好毛毛,刚刚哭的好,以后要是金宝和奶奶还有小婶再欺负你,也这么哭,打不过他们就使劲儿哭,跑出去哭,记住了吗?”徐英娘擦掉儿子脸上的眼泪。
她看到毛毛红肿的手背,有一次怒从心起。
“毛毛,等下到了医馆,大夫给你看的时候,你也要哭,还要问我为什么小婶吃了你的馄饨,奶奶却要打断你的手。”徐英娘又给儿子传授招数。
婆婆实在太过分,毛毛被她打成这样,竟然还不想出医药费。
“我知道了,要让别人都知道奶奶打我,奶奶还冤枉娘,还偏心。”毛毛立刻就懂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毛毛日常在家中被欺负,虽然瘦小性子却并不懦弱,他一直希望能早早长大,保护自己的娘亲。
“对,等你爹回来了你也要跟你爹哭。”徐英娘又跟毛毛强调。
以前,她见丈夫孝顺,总是让她息事宁人,她没办法只能忍了。
可以后,她不会再忍了。
婆婆爱财又爱面子,只要抓住她的弱点,真的可以击倒她的!
她甚至恨恨的想,若是丈夫再不可靠,她就和离,她有刺绣的手艺,养活自己和儿子是没问题的!
这个想法冒出来后,徐英娘自己都吓了一跳。
太离经叛道了,虽然锦朝民众不歧视女子和离,而且还能带着自己嫁妆和离,可毕竟大家的主流观念还是嫁鸡随鸡一生一世的。
但这个想法冒出来后,徐英娘的脑子就停不下来,那被压抑多年的情绪找到了反击口,实在无法平静下来,越想越觉得离经叛道,又越觉得痛快越觉得可行。
于是,吴氏虐待儿媳和孙子的恶名从医馆又来一番二度发酵传播。
徐英娘的丈夫赵大成做完工,回家路上就被许多相熟的人叹息慰问。
回到家后他又遭遇了哭的双眼红肿的妻子,还有手上涂着吓人膏药哭泣不止的儿子。
赵大成已经从邻里口中知道怎么回事了,可这次太严重了,妻子不仅被冤枉偷钱,儿子还被打了。
赵大成知道母亲更喜欢嘴甜的小弟,小弟哄母亲高兴,他作为老大,家事多出力,他觉得没问题。
可他不能接受的是含冤受屈,但凡为家人付出的人,就算不求回报,总还是希望父母念他的好的。
还有他的儿子毛毛,他还是个孩子啊,娘怎么下得了手!
徐英娘跟丈夫这些年显然也是明白他的心思,就从这点入手,不停的给他洗脑,让吴氏无视他们夫妻付出,还要刻意冤枉来补贴二房的观念越加深入。
加上毛毛一直配合着喊疼哭泣。
赵大成的孝心开始动摇了,而且之后会呈现摧古拉朽一去不复返的动摇状态。
同时,徐英娘对姜宛童的言论也越加信服,把丈夫变成自己盟友一起反抗婆婆!
她再也不要做以前那个唯唯诺诺受尽欺压和委屈的乖儿媳了!
还有她的丈夫,她一定要把他也变成自己的盟友,一起反抗婆婆!
跟徐英娘有着同样想法的女子还有几个,这都是后话。
姜宛童不知道自己的即兴演讲正在悄然改变着一些女子的命运,她正和林大顺来到城隍庙街角,跟有钱三兄弟商量一场交易。
她蹲下和小乞丐中的老大有钱平视:“有钱兄弟,我有事请你们做,做好了请你们吃馄饨如何?”
“什么事?做好了请我们吃几碗馄饨?”有钱不愧是三兄弟中的老大,那气度很沉稳,问题问的很到位。
“打广告。做好了,请你们一人吃一碗馄饨。”姜宛童笑道。
她刚刚想到的,这秀才公丢娃又失而复得一事绝对算得上济源县城的“头条”了,短时间内“热度”肯定下不来。
崔家茶馆在抓拍花子的事上也出了力,她何不“蹭热度”宣传一波崔家茶馆?
这样大家知道崔家茶馆,自然也会知道那天的关键菜品三婆黄焖鸡。
到时候加盟店的事肯定能再上一层楼。
而且,也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刘采之孩子被拐的事情真相,也算是变相帮她造势吧。
姜宛童自觉能帮的已经都帮了,只希望刘采之经过此事自己能立得住。
“成交。”有钱三兄弟在搞清楚广告是什么东西以后,就爽快的答应了。
于是,当天济源县城的大街小巷就开始流传一首打油诗:
“驿道崔家馆,饭好人心善。
帮抓拍花子,道义在人间。”
在大家的好奇中,崔家馆的生意果然蒸蒸日上,三婆黄焖鸡也声名远播。
姜宛童和林大顺则抓紧下午的时间,开始探查济源县城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