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好运来-《农门福妃又野又飒》

  “那也太虎了!”刘氏和周氏听姜宛童这么说,就能理解了,可理解归理解,现在那心还扑腾扑腾呢,就怕姜宛童出个什么好歹。

  “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姜宛童看刘氏和周氏急成这样,心里也难受,赶紧跟两位表嫂表明态度。

  刘氏和周氏这才作罢。

  两人上前捡起蛇和鸡。

  蛇拿在手上还是有些瘆得慌,便放进背篓里,鸡由周氏提着。

  “这鸡得有四斤多了。”周氏提着那野鸡,感觉颇有分量。

  “正好,晚上吃小鸡炖蘑菇!”姜宛童欢呼一声。

  “你刚刚那么拼,敢情是想着这一口呢?”周氏作为一个吃货,秒懂了姜宛童的兴奋。

  “说你什么好!”刘氏一看姜宛童的表情就知道周氏猜对了,恨铁不成钢的点点姜宛童的额头。

  姜宛童吐吐舌头。

  之后的路上,为了防止再有什么蛇窜出来,三人都找了一根长树枝,边探路边走。

  好在没再遇到什么惊险事。

  姜宛童和周氏刘氏还去她们之前发现的蜂巢转了转,发现蜜蜂们依旧充满活力,就知道它们已经恢复过来了。

  姜宛童决定回头再做一些土蜂箱放在山上,没准能养蜂成功呢?

  她们就这样东转转西瞧瞧,时不时给树上砍一些痕迹,悠悠然的就把背篓都装满了。

  三人满载而归下山来,走到山脚时正好跟林三阿婆他们会和。

  林三阿婆知道姜宛童发现两朵品相极佳的灵芝,对着姜宛童就又是一顿夸。

  又听周氏和刘氏说了林二草的事儿,那大家就又是一顿骂。

  这阵子大部分人都下山了,林三阿婆就提前给大家好好宣扬了一番林二草的做派。

  这下林爽家在下河村的口碑又掉下去了。

  这风声自然也被林爽娘等人听到了,于是,林二草想着偷跑回家的心思就落空了。

  回到家她就被丈夫摁在屋里狠狠抽了一顿。

  等里正林大伯着急大伙去晒谷场训完话后,回到家,林二草的丈夫又把她打一顿。

  两顿打下来,林二草是直不起身下不来床了。

  而顶着林二草带来的舆论效应,林爽家想必能再安分一段时间。

  晚上姜宛童一家人围在桌前,就着林爽家的八卦美美的吃了一顿小鸡炖蘑菇。

  虐人渣的瓜,就是下饭。

  吃过饭,姜宛童就把以前姜川给姜方海做的小弓箭找出来。

  试了试,刚好能拉开。

  今日的野鸡和蛇让姜宛童想到她也可以打猎试试。

  不说以打猎为主吧,以后上山背个弓箭,没准还能有些意外收获。

  而且,明天正好还得上山,姜宛童便练了练射箭,也当饭后消食。

  不成想,第二天上山真让她打着猎物了!

  是一窝兔子。

  大的被姜宛童一剑穿喉,窝里还剩着三公两母五只小兔子。

  第二天上山采蘑菇收获就不如前一天丰盛了,可姜宛童竟然打了一窝兔子,可羡慕死其他人了。

  林三阿婆更是神气,逢人便夸姜宛童是个有福气的,跟着她可沾光了。

  村里人见状便有羡慕的,也有嫉妒说酸话的:

  “前两天我看见那林大顺和童娘从县城回来抱着好几批棉麻布呢,颜色也好看,据说是他们自家做衣服的。”

  “那林童生是赔他们钱了,之前买黄牛就够可以了,还这么造?”

  “备不住在哪里发财了吧?”

  “估计是,要不他们家养的鸡下的蛋都不卖了,自家人吃呢。”

  “我说这一个来月,看着他们家气色都好了。”

  “真的假的?一天一个鸡蛋啊?”

  “真的。昨天她家大孙媳妇还来我家收鸡蛋呢。”

  “也来我家收了。”

  大家讨论着,都觉得是林三阿婆家有了什么生财的门道。

  有人忍不住就上前询问林三阿婆:“我说三阿婆,你家最近走财运了?”

  “嗐。都是童娘孝顺,非说前些年因个白眼狼亏了大家了,非要我们每个人都补起来。我让她别瞎花钱她还不乐意呢。说什么‘磨刀不误砍柴工’,家里人身体好了才能干活有劲儿。”

  林三阿婆嘴上说不乐意,脸上的笑容却一直没下去。

  她这么说,别人也只能跟着夸姜宛童孝顺。

  “有时候啊,也是时来运转,童娘每次上山都能找到好东西。上次挖出好大一块茯苓,许大夫出价公道,也赚了些钱。这次又找到不少东西,能给家里贴补。”

  林三阿婆又解释了一番,蜂蜜的事她没说,但茯苓的事情是有人知道的。

  加上这次打到的乌梢蛇换了蛇胆,据说还挖到一棵好灵芝。

  大家都开始相信他们家的财是发在这山上了,又觉得是姜宛童的好运气。

  这事儿传着传着,又传回那林童生要吸别人气运上来。

  不然离了林童生,这姜宛童怎么开始这么走运了?

  这一传,少不得又得捎带上林爽家和于寡妇,这下这两家在村里又成了谈资。

  林爽是和林有泗成亲去了城里,但他们家人可还留在下河村,又白白受了一段时间的指指点点。

  当然,林二草这次的始作俑者又好长一段时间没下床。

  而林大壮知道林二草招惹了姜宛童,不仅不觉得亲娘爱护,还埋怨她,甚至吓得又生了一场病,家里又鸡飞狗跳了一阵。

  不过这都跟姜宛童无关。

  他们带着一部分蘑菇,还有一窝兔子高高兴兴回家了。

  那只大兔子十分壮硕起码有六斤,小的估计才出生一两个月,一只也顶多只有一斤。

  但这也够了,晚上可以搞个全兔宴。

  姜宛童美滋滋的想。

  “正好,这兔皮给姥姥做护膝。”姜宛童把兔皮的归处也分配好了。

  别看这兔子是灰色的,但皮毛却十分柔软,姜宛童觉得比之前世的獭兔也不遑多让。

  好东西,自然要给姥姥用啦。

  林三阿婆心中熨帖,也夸赞道:“还是童娘懂事,我是多少年都没遇到过皮毛这么柔软的兔子了。”

  “姥姥你就别夸我了,山上的兔子不都是这样吗?”姜宛童笑笑。

  “不一样。当年你爹打过的兔子没有一百也得八十了,给我和你姥爷也送过不少兔皮,没有一只有这么软乎的。”林三阿婆说道。

  如今姜川和林惠娘已经不是家里的忌讳,大家说开了反而没那么难过,多的是美好的回忆。

  而姜宛童想的却是这兔毛的极致柔软,也许藏着又一个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