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衣服那个扒掉-《农门福妃又野又飒》

  “小六。”言绅存嗔一句慎小六,对姜宛童和林大丰和颜悦色:“童娘,大丰,别着急,这是我专门设计的。”

  “啊?”林大丰还是一脸懵。

  “我懂了!言师傅是为了让大家练习的时候容易掌握力度和深浅,过重的力度就会让模型‘骨折’!”姜宛童立刻明白了言绅存的用意。

  “童娘很聪明。”言绅存对姜宛童颇为欣赏。

  “言师傅这是怎么设计的呀?断了怎么换‘肋骨’呢?”姜宛童充满好奇心,然后,就把人体模型的衣服扒掉了。

  并且为了研究在那模型上摸来摸去。

  言绅存:非礼勿视?

  慎小六:衣服白穿了。

  林大丰:我要不要拦一下,或者说点什么?

  姜宛童沉迷研究人体模型,完全没注意另外三位的心理动态。

  “原来机关在这里!”姜宛童很快发现模型的后背板可以打开。

  她看到里面断掉的两根“肋骨”其实是类似卡扣的设计。

  “这设计绝绝子!”姜宛童边惊叹边给“肋骨”卡回原位。“这样就能延长模型的使用寿命了。这模型制作成本也不高,也就猪皮贵一些,可却可以用很久!”

  “言师傅,你真的是个特别特别优秀的木匠!”姜宛童抬头看向言绅存,她微笑着,脸上是真诚的赞叹,眼睛明亮如星。

  言绅存不禁看的怔住,心中似乎被秋天最爽朗的风席卷。

  他回过神,又对前一刻觉得姜宛童该非礼勿视的自己唾弃一声。

  姜宛童的眼神如此干净,她说这是“工具人”,就真的只是在看一件工具,一个作品,她欣赏他的作品,懂得他设计的种种思路,真诚赞美,哪有什么非礼可言!

  “童娘也是我见过一等聪慧的女娘。”言绅存也对姜宛童回以真诚称赞。

  并且再不复之前的尴尬,俯身帮姜宛童一起给那个“工具人”穿上衣服。

  姜宛童感觉言绅存似乎情绪有什么变化,但是不明所以,又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便没多在意。

  “童娘就是这么聪明。”林大丰听到言绅存夸姜宛童,立刻就被带偏了关注点。

  “大丰,你跟着童娘多学学,哪怕有她十分之一的才思,那木匠活绝对能更上一层楼。”慎小六也顺势转移话题,说了林大丰一句。

  难得他家爷收个徒弟,结果这徒弟认真有余机灵不足,只能做中规中矩的木工活,不会自己发散思维搞创新,他可是很痛心的。

  “可我就是笨啊。”林大丰抓抓头。

  他倒是不觉得他们这话有什么讽刺羞耻之意,只是觉得自己要辜负他们的期望了,有些无奈和愧疚。

  姜宛童刚要安慰林大丰,言绅存先开口了:

  “大丰,你不是笨,你很认真也很负责,别人容易出的粗心小毛病你几乎从没犯过,只是于设计一道不精通。慢慢学习积累经验,总有开窍的一天,便是不开那一窍也没关系,你的心性已经很难得。”

  “哎,我知道了。”林大丰憨憨的一笑,刚刚那一点难过消失无踪。

  慎小六撇撇嘴,显然觉得林大丰朽木不可雕,但对上言绅存警告的眼神后就收敛了表情。

  姜宛童这下对言绅存印象更好。

  人生能遇到一个好老师是非常幸运的事情,言绅存明白林大丰的优缺点,不打击也不给他压力,适当的给予鼓励和肯定,真是难得的良师。

  “言师傅,这模型的‘肋骨’是用竹子做的?”林大丰很快就投入到研究学习这人体模型中。

  “没错,竹子柔韧,跟骨头很像,所以‘肋骨’的材料我选的是竹子。”言绅存很耐心的跟林大丰解释起来他设计人体模型的方法。

  姜宛童在一旁听着也十分受益。

  “真没想到,短短三天言师傅竟然就把骨架和骨头研究的这么透了!”姜宛童忍不住再度惊叹。

  “我们爷为了研究骨头,不仅买了一扇猪排骨,还专门跑了一趟义庄,付了钱去研究尸体的骨头!”慎小六见姜宛童夸赞言绅存,就忍不住要把他的辛劳都说出来,结果就说漏嘴了。

  对古人来说,去义庄那种地方可是很忌讳的,更别说折腾尸体了。

  慎小六后悔不已,连忙找补:“爷他是想去,被我给拦住了,我能让他去那种地方吗!”

  言绅存对于慎小六的鲁莽也是无奈,瞪了他一眼后对姜宛童和林大丰解释:“我对尸体很尊敬,祭品烧纸超度都做了,回家后我也去过晦气,你们放心。”

  “我们肯定放心!”林大丰赶紧说,就怕言绅存有什么心理负担,毕竟他是接受了自己的委托才这么做的,若是有什么晦气也是因自己才来的,反而很过意不去。

  “言师傅真让人敬佩!”姜宛童却对言绅存更多一分尊重。

  “你不觉得膈应?”言绅存理解林大丰的愧疚,可从姜宛童眼中看不到一丝反感,便很有些意外。

  “不啊。”姜宛童摇头。“这世间要让人害怕提防的只有活人,活人才会害人呢,死人是安全的。”

  “童娘,你竟也这样觉得!”慎小六闻言微吃一惊:“我胆子挺大了,可去义庄还是两腿发抖,就怕遇到个啥,就被我们爷嫌弃了一番,当时说的就跟你的话一样!”

  “其实我觉得换个角度,就把尸体当成不会说话的‘老师’,你就没那么怕了。”姜宛童微笑道。

  “老师?”慎小六那眉毛惊得都要飞出鬓角了。

  “对呀,尸体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医者学会了人体结构,也让言师傅这种钻研的人得到了启发,不就是一种另类的老师行为吗?”姜宛童说的理所应当。

  其实中医一直有解剖学的,否则怎么知道各个脏器在哪里。姜宛童说的便是“大体老师”的概念。

  正是无数大体老师的奉献,才让医学发展的越来越完善,医学生们的技艺也能有初步纯熟。

  “这么想,确实没那么怕了。”憨憨林大丰立刻响应姜宛童。

  可慎小六觉得姜宛童说的是歪理,但又不知道如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