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鱼不得不承认,便宜大哥的类比还挺形象。
大盛朝都快完蛋了,难道还能指望它的监察制度正常运转、高效逮出贪官污吏进行惩治吗?
石湾县地处偏远,派过来的钦差调查就很糊弄。兴城离京城也不近,这柴弘还有个很硬的后台。
不过,这两年几位皇子热衷于明争暗斗,燕王手下突然被逮住小辫子,很难说会不会像之前那位倒霉男配的御史爹一样,也莫名其妙被卷进夺嫡之争,小事化大。
姜鱼衷心希望,燕王的对手们这次能给力些。
说到柴弘,难免也要提一提上回的纵火案,以及暴毙的幕后主使金雀。
是的。
纵火案明面上已经结了,真凶就是金雀,她“服毒自尽”前在牢房里留下了一份认罪书,上面用不大优美的笔迹讲述了她这几年的心路历程。
大致就是,她做婢女时被磋磨苛待,数九寒天罚跪,导致寒气入体不孕不育,为此深深怨恨姜鱼这个旧主,所以密谋加害后者。
除了不孕不育那条有待考证(姜鱼强烈怀疑是瞎掰的),其他倒是跟事实出入不大,却彻底抹去了她曾投靠林皎这一事实,相当于她英勇顶罪。
而她的娘家人,据说上半年已恢复自由身回到南方原籍,离石湾县更是十万八千里远。
郑县令一时抽不出人手去南边,还得考虑到这场投毒案做得干净利落,半点线索都没留下,背后势力绝对不可小觑,暂时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么个结果,只将卷宗单独放起,打算今后有机会或有新线索再继续追查。
至于花龙三个小虾米,他们杀人放火未遂,郑县令觉得判他们杀头太浪费,直接高抬贵手让他们去矿山服苦役,前天刚上路。
这些内幕消息,都是谢琢私下透露给姜鱼的。
“许是捐水泥粉的事,咱们家在县衙那也能算得上是忠君爱国,总该有点优待。”姜鱼若无其事地解释。
姜家人听了,大都忍不住再痛骂已死的金雀几句,又为纵火贼得到报应拍手称快。
唯独赵盼娣欲言又止,不时偷瞄姜鱼两眼。
晚上,姜鱼留在姜家过夜。
赵盼娣找了个机会溜进她房间,吞吞吐吐问起她和“白书吏”的进展。
姜鱼:“……没有那回事。你想多了!”
赵盼娣半信不信,没纠缠,转而说起她马上就要过十六岁生辰。
言下之意,她又大了一岁,眼下还挣了不少银钱,可以考虑人生大事了。
前世身经百战的姜鱼对这类催婚话术无动于衷,别说十六岁,就是二十六岁她也不着急。
把便宜娘忽悠走,她从系统背包里摸出笔墨小本本,准备抄一段宝书再睡,突然一个激灵。
不对!
原主的十六岁生辰,小说里似乎提过一嘴!
几年后,原主沦为某方雄主爱妾,真千金女主已被扶正,而燕王领导的平乱军也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两人云泥之别。
原主嫉妒得要死,撺掇男人去打燕王,结果兵败,自己也被抓去。
临死时,她见了真千金和养父家人一面,喷洒了很多毒液。其中有一段话就在回忆,当年自己过生辰时跟着姜家人逃难,真千金却在享受荣华富贵,调换婴儿的事又不是她的错,是侯府下人自己眼瞎抱错,凭什么她就要这么惨,云云。
话里槽点自不必说,关键在“逃难”二字。
姜鱼终于锁定了那场兵乱的大致时间。
生辰是六月廿四,那么,这之前就会出事。
她免费捐赠的水泥粉、提前剧透的情报,能至少把敌人拦在石湾县之外吗?
大盛朝都快完蛋了,难道还能指望它的监察制度正常运转、高效逮出贪官污吏进行惩治吗?
石湾县地处偏远,派过来的钦差调查就很糊弄。兴城离京城也不近,这柴弘还有个很硬的后台。
不过,这两年几位皇子热衷于明争暗斗,燕王手下突然被逮住小辫子,很难说会不会像之前那位倒霉男配的御史爹一样,也莫名其妙被卷进夺嫡之争,小事化大。
姜鱼衷心希望,燕王的对手们这次能给力些。
说到柴弘,难免也要提一提上回的纵火案,以及暴毙的幕后主使金雀。
是的。
纵火案明面上已经结了,真凶就是金雀,她“服毒自尽”前在牢房里留下了一份认罪书,上面用不大优美的笔迹讲述了她这几年的心路历程。
大致就是,她做婢女时被磋磨苛待,数九寒天罚跪,导致寒气入体不孕不育,为此深深怨恨姜鱼这个旧主,所以密谋加害后者。
除了不孕不育那条有待考证(姜鱼强烈怀疑是瞎掰的),其他倒是跟事实出入不大,却彻底抹去了她曾投靠林皎这一事实,相当于她英勇顶罪。
而她的娘家人,据说上半年已恢复自由身回到南方原籍,离石湾县更是十万八千里远。
郑县令一时抽不出人手去南边,还得考虑到这场投毒案做得干净利落,半点线索都没留下,背后势力绝对不可小觑,暂时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么个结果,只将卷宗单独放起,打算今后有机会或有新线索再继续追查。
至于花龙三个小虾米,他们杀人放火未遂,郑县令觉得判他们杀头太浪费,直接高抬贵手让他们去矿山服苦役,前天刚上路。
这些内幕消息,都是谢琢私下透露给姜鱼的。
“许是捐水泥粉的事,咱们家在县衙那也能算得上是忠君爱国,总该有点优待。”姜鱼若无其事地解释。
姜家人听了,大都忍不住再痛骂已死的金雀几句,又为纵火贼得到报应拍手称快。
唯独赵盼娣欲言又止,不时偷瞄姜鱼两眼。
晚上,姜鱼留在姜家过夜。
赵盼娣找了个机会溜进她房间,吞吞吐吐问起她和“白书吏”的进展。
姜鱼:“……没有那回事。你想多了!”
赵盼娣半信不信,没纠缠,转而说起她马上就要过十六岁生辰。
言下之意,她又大了一岁,眼下还挣了不少银钱,可以考虑人生大事了。
前世身经百战的姜鱼对这类催婚话术无动于衷,别说十六岁,就是二十六岁她也不着急。
把便宜娘忽悠走,她从系统背包里摸出笔墨小本本,准备抄一段宝书再睡,突然一个激灵。
不对!
原主的十六岁生辰,小说里似乎提过一嘴!
几年后,原主沦为某方雄主爱妾,真千金女主已被扶正,而燕王领导的平乱军也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两人云泥之别。
原主嫉妒得要死,撺掇男人去打燕王,结果兵败,自己也被抓去。
临死时,她见了真千金和养父家人一面,喷洒了很多毒液。其中有一段话就在回忆,当年自己过生辰时跟着姜家人逃难,真千金却在享受荣华富贵,调换婴儿的事又不是她的错,是侯府下人自己眼瞎抱错,凭什么她就要这么惨,云云。
话里槽点自不必说,关键在“逃难”二字。
姜鱼终于锁定了那场兵乱的大致时间。
生辰是六月廿四,那么,这之前就会出事。
她免费捐赠的水泥粉、提前剧透的情报,能至少把敌人拦在石湾县之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