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买船-《乱世囤货:假千金带全村吃香喝辣》

  接下来风平浪静,衙门的人没再打着捉贼的名义冲到白土村搞事,倒是县里突然开始疯传两条新的小道消息。

  一是,知州大人似乎有意在石湾县设立工坊,招募渔民做事,具体经营什么倒还没透露,但姜家人都猜得出,八成是蚝油。

  二是,钱县令被弹劾横征暴敛、违逆朝廷律法,有钦差来查。

  这简直是喜从天降。

  不单是深受其害的姜家人,其他被各种杂税逼得喘不过气的百姓大都欢欣鼓舞,盼着朝廷钦差能查出罪证,摘掉钱县令乌纱帽,再换个好青天来管他们。

  姜鱼也希望这一朴素心愿能达成。

  但,碍于知道王朝腐朽、乱世将至的背景,她实在不敢对所谓的钦差抱有太大期待。

  让她更感兴趣的是,那个上奏弹劾钱县令的人。

  “早就听人说,前几年草岭县来的新县尊人不错,有交不起税赋的,他自掏腰包借钱,还不收利息。那边不好种麦子,他就教百姓种牧草换粮食。也不知他咋个听说咱们这位县尊的‘好名声’,愿意为民请命,真是戏里唱的那青天老爷!”

  姜德勇这样感慨。

  姜大牛:“这么说,白小弟去了草岭县,日子说不定还要比咱们好过。”

  赵盼娣看一眼姜鱼,幽幽叹气。

  “可惜草岭县山穷水恶,紧挨着鞑靼和高丽。咱就是想拖家带口搬走,也不能去那地方。”

  姜鱼心里也跟着叹气,却跟便宜娘的思路隔着十万八千里。

  因为,这位草岭县县令的事迹在书中被提过一嘴。

  他在敌国军队打过来时殉国,却被朝廷下旨斥责,怪他没守好城、也没及时通报其他县和州城,害得辽州陷落近半,有通敌卖国之嫌,云云。

  总之,这位倒霉的好官死得惨,还要背骂名,加上官兵救援无力,辽州北部百姓死伤过半,还要被敌军百般蹂躏,一怒之下反了。

  要是能调换一下,让他来石湾县当县令就好了,或许能让这股清流活下来,在乱世中创造更大价值,护住更多百姓。

  或者退一步,换郑县尉上位顶替钱县令也好啊!

  若说之前姜鱼只想拉着姜家人逃难,现在,她的野心慢慢变大了。

  她找乔容的频率肉眼可见提高。

  这日,乔容私下的腹诽证明了她之前并非杞人忧天。

  “钱县令八成是急了,频频邀京城来的几位贵人赴宴,昨儿还在我家酒楼吃了一顿。我家掌柜得赔笑还不敢收钱,好酒好菜送上。酒桌上,一个个称兄道弟的,啧!好在他们有所忌惮,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再对你家下手了。”

  乔容并不知蚝油方子出自姜家,很快将话题扯到两人合作的生意上来。

  “近来天热,咱们这边蜂窝煤球不急着卖,我囤了些,送了些去西北。那边可等不及入秋,大夏天夜里都冷飕飕的。牙膏牙粉也送了一批南下,辽州这边也打开销路了——”

  虽然还没开始盈利,没法给姜家分红,但,只要算算成本和售价就知,盈利那日不会太久,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月。

  “对了,你之前托我打听那事也有消息了。张家有条旧船想出售,船龄八年,二千五百斤载重,要价一百两。”

  张家也是石湾县大户,地位跟乔家差不多,只是近两年运气不好,做买卖时有亏损,那条旧船用作载货又嫌小,划不来,便有意出售。

  姜鱼有点心动,打算再等个把月,说动便宜爹他们凑分红买船。

  蚝油方子这个包袱甩出去了,看架势,郑、李两条线似乎有默契地暗中合作,她就不必操心了。

  不料,买船的事八字还没一撇,一双来自海上的阴鸷眼眸却悄悄盯上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