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主动开战-《是你要和离,我选黑丝女帝你哭啥》

  “臣请调兵五万,出云州口,直捣突厥草地要道——焚其粮道,断其牧区。”

  “臣愿为先锋,誓斩其三部首领,挂首城楼,以震边地!”

  这话一出,堂中将领神情齐变。

  薛时昀这是要——主动开战!

  沈琬宁未出声,只是神色微动,看了他一眼。

  气氛骤然一沉。

  李阁老立刻拱手:“陛下,薛将军所请,正合朝纲。”

  “若以利诱之,终是侥幸;若以兵压之,方能久安。”

  “边关之策,不在市,在剑。”

  这下,原本压住的那股文臣之声彻底被武将带动了。

  “陛下!突厥人不可信,昔日边患便是因设关失策。”

  “请早发兵马,以备不测!”

  “宁错杀一人,莫轻信蛮夷!”

  “我等愿随薛将军开拔边地!”

  几位将领早已按住腰间佩刀,仿佛下一刻就能翻马出征,去把突厥脑袋割回来挂满边墙。

  可齐恙没动。

  他眼神扫过一圈,一副看戏的样子。

  嘴角一挑,语气淡淡:

  “谁说——我要跟突厥人做长久的生意了?”

  这句话一出口,朝堂顿时像被泼了一桶冷水。

  原本那股“慷慨赴死”的热血气氛,直接被他一句话拉回了桌子前,文武百官全愣了:

  “嗯?”

  沈琬宁也怔了一下,眼神带着点锋锐地看了过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齐恙拱了拱手,语气依旧温吞,像是在说一场棋局:

  “陛下,所谓设市通边,从头到尾,臣就没打算给他们通几年。”

  “这市,从一开始……就不是生意。”

  他顿了顿,眼里忽然掠过一丝淡淡寒光:

  “要杀狼——不能跟它硬拼牙口。”

  “要让狼自己走进圈套,再慢慢拔它的牙。”

  “北疆设市,开的是局。”

  “开门换货,不是为了让突厥活得更好,是让他们——不知不觉,被掏了命根。”

  这话一出,大殿彻底静了下来。

  就连薛时昀都眯起眼,没立刻接话。

  沈琬宁盯着他,语气慢了几分。

  “你想怎么做?”

  齐恙看着她,忽然笑了笑:“陛下要听?”

  “臣不妨细说。”

  “设市第一月——臣会派人将突厥人最缺的物资,分门别类,按品定价,刻意压价倾销。”

  “盐、布、铁器、粮种,尤其是马粮,皆可贱价出售。务求让他们上瘾。”

  “第二月——削其畜力。”

  “将我朝最劣质的劣马,以良种换荒之名换走突厥壮马,强买强换。”

  “再由官商串联,鼓动突厥内部以马易盐,鼓励牧人屯盐囤粮、弃牧入商。”

  “第三月——断其战备。”

  “凡与我朝交易者,须留商名、部族、坐标。”

  “边营将校以护市为名,暗设岗哨、探子、耳目,掌控突厥三十六部物资分布。”

  “再由我内卫之人,潜入突厥——故意引贼、设赌、鼓奢、毁市。”

  “诱其掠市、毁约。”

  “至此——三月之后,突厥之民心浮、部弱、马散、粮失。”

  “再出兵——其势已崩,打的不是突厥,是一盘散沙。”

  这番话一出,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明白了。

  他这所谓设市根本就不是和,是伪和。

  是带着糖衣的毒酒。

  第一步给你盐粮马草,让你舔到甜头,第二步换你牙换你血,第三步收你命。

  李阁老嘴角抽了抽:“齐大人……你这是计中有毒。”

  “杀人,不见血。”薛时昀盯着他,语气缓缓,“比拔刀还狠。”

  “薛将军若想快,那便砍。”

  “但臣要的,是杀完之后,这帮人连坟地都找不到。”

  “他们会死在彼此争抢物资的内讧中,会死在盐瘾发作的冬天,会死在突然断粮、断市、断路的空地上。”

  “没有血战,只有崩塌。”

  “这才是真正的亡国。”

  齐恙说完最后一句,低头一礼:“此策,非一朝之功,需三月为局,六月为变,九月出兵,一年清野。”

  “若陛下允,臣愿一力承之,成功则归朝,若败……甘赴军法。”

  沈琬宁坐在龙椅上,指尖敲了敲扶手,眼神越来越亮。

  她忽然轻声问:“你为何不早说你这局——不是和,是杀?”

  齐恙抬头:“因为若先说杀,陛下就听不到下面那三句了。”

  “若先说和,文臣能听,将军能听,突厥也能听。”

  “但最终……听得最明白的,会是敌人。”

  “他们会误以为自己得了路,得了商,得了缓兵之机。”

  “直到他们发现,盐断、马病、粮失、人乱时——才知道他们根本不是买卖的客,是这桌子上的货。”

  沈琬宁一瞬没说话,只是盯着他,眼神仿佛要把他整个人剖开看透。

  良久,她一字一句:

  “你这是……养敌千日,一朝反噬。”

  齐恙微笑:“是请敌入局。”

  “局设好了,再动兵——敌未动,我已胜。”

  沈琬宁轻轻一笑,带着点儿真正的赞赏。

  “你这个人啊……”

  “真不是个好人。”

  她话音刚落,李阁老缓缓站了出来。

  这位朝堂老臣、两朝元辅,眼里没什么波澜,却拱手一礼,语气仍旧不疾不徐。

  “陛下,臣以为——齐大人之计,虽巧,亦毒。”

  他转头看向齐恙,眼神沉着,语意却锋利如刀:

  “此计,诱敌而亡之,借市而害之,虽能致胜,却有伤天和。”

  “若广设奸谋,以利诱人、以利害人,久而久之,我朝风气又当如何?”

  “何以教化万民?何以树朝纲正道?”

  “臣虽老朽,仍愿直言一句——胜之不武,非君子之道。”

  殿中众人听了这话,心头都是一震。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个老臣已经眉头微动,准备起势接话。

  可齐恙却早一步开口。

  他声音不大,却极为清晰,像是院中一口古井落了石子,波澜层层泛开。

  “我想问李老一句——什么叫天和?”

  “边地尸横遍野、流民冻饿、马贼横行,百姓躲在山洞里吃草根树皮、拿破锅熬鞋底,那时候,天和在哪儿?”

  “朝廷一纸赈令下去,被层层盘剥,百姓没见着粮,这是天和?”

  “他们跪着等朝廷,朝廷却在朝堂里争一个章奏格式该用什么墨色——这是不是伤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