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齐恙面上却看不出喜怒,只随手捻了捻桌上玉盏盖,淡声道:
“林掌柜,咱们太平商队,准备和皇商做买卖一事,你还记得吧?”
林涛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连连点头:“记得记得!东家吩咐的事,小的就是掉脑袋也不敢忘!”
“好。”齐恙点头,“现在机会来了。”
他顿了顿,目光微沉,带着几分料峭的锋利:
“圣上意图改革,朝中几位旧派的皇商势力正在暗流涌动,蒋家、赵家、刘家……都是一丘之貉,表面稳,实则互相扯皮。”
“我手上有一批江南织造的丝绸,还有两批北地良皮,若能打通皇商内部,我们可以趁机切下一块大肥肉。”
林涛一听,连连点头,眼珠滴溜溜直转:
“东家英明!小的听说,最近蒋家和赵家正在为了一笔西市马革单子暗中较劲,要是真能捅破这窗户纸,啧啧……”
他搓了搓手,眼中满是掩饰不住的热切。
齐恙轻笑了声,不紧不慢道:
“所以,林掌柜,接下来你去办三件事。”
“第一,去找赵大人,告诉他,我们太平商队愿意拿出三成利润,让赵家旗下的新皇商优先拿下南疆军需单。”
“第二,秘密收购蒋家在外头流散的几笔次级仓单,价格不要压太狠,压得狠了容易打草惊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件——”
齐恙说到这,眼神微微一敛,声音也低了下来:
“用最快的速度,把太平商队账下那批江南锦缎,转去赵家账面上登记一笔虚账,名义上——孝敬朝中那位陈侍郎。”
“记住,走暗账,钱货分离,账目做得干干净净。”
林涛听到最后一句,额头都快冒汗了。
但齐恙一句话接着一句,不容他插嘴,只冷静吩咐完,才淡淡抬眼:
“能做到么?”
林涛连连点头,脑袋快磕到地上了:
“东家放心!小的办事,刀子架脖子上也不带含糊的!”
“马上就去!小的立刻亲自跑一趟赵府,再去南市走账,一天之内给您个回信!”
偏厅里终于安静下来。
齐恙拿起那杯已经微凉的茶,轻轻抿了一口,目光透过回廊,看着晨雾散开的方向,神色似笑非笑。
脑子里却已经飞快地转了起来。
这次布局,棋子已经落下了两颗。
皇商动,户部跟着动,市坊司也得动。
而他齐恙,要动的,是整个汴京的商路格局。
更大的局,还在后头。
突厥。
这两个字,在他脑海里缓缓浮现。
女帝登基不过三年,新政初起,北境虽未彻底稳定,但比起前朝的动荡,已经强了不止一倍。
而齐恙知道,这两年突厥使团频频来朝,表面说是和谈,实则私下里早就递过来不少密信——
突厥汗庭,想开市了。
想在边境设市,互通商路。
哪怕只有一个小市,哪怕只限皮毛、茶盐之类的物资——
那也是一块大肥肉。
只要市一开,货能通,银子就能淌。
而在这种肥肉面前,朝堂上那些老牌皇商们,自以为抱着大腿坐稳了,自然没心思也没胆子去真刀真枪地抢。
反倒是他这种“半路杀出来”的太平商队,有机会,能先一步踩进泥潭,分一杯羹。
想到这,齐恙唇角微勾,眼底划过一丝讥诮。
若他手快,一旦通市令一出,他就能立刻调动商队走突厥线,皮毛、马匹、茶叶、盐铁,走一单赚一单。
粗略一算……
哪怕只吃到三成份额,他太平商队,最少能净赚——百万两银子!
百万两!
齐恙手指停住,敲在案上的动作轻轻一顿,眼神也跟着微微一敛。
想到这,齐恙眼中慢慢浮上一层寒光。
“来人。”他低声开口。
红梨悄无声息地推门而入:“少爷。”
“派人盯着南市货行,尤其是赵家铺子。”齐恙吩咐道,“他们若有异动,立刻来报。”
“是。”
“还有——”
齐恙顿了顿,眼神更沉了些,“让念念也盯着太平账房,一旦有人擅自调账、改货、走私,立刻封库。”
“这回,我不留情。”
红梨一听,心里咯噔一声,却还是毫不犹豫地点头:“明白。”
齐恙微微颔首。
他清楚,真正的大浪才刚起头。
他要的,不只是眼前这一笔银子。
他要让太平商队,真正成为一把能搅动朝局的大刀。
要让自己,站在这乱世之中,不再仰人鼻息,而是执刀为王。
果不其然,申时未到,宫中便来了宣旨的内侍。
“奉圣上口谕——宣户部右丞齐恙,即刻入宫,觐见金銮殿。”
来人是内侍省的韩公公,一张白净老脸笑得格外殷勤,眼睛却滴溜溜地打量着齐府的院墙布局,似乎对这位寒门起家的齐大人忽然崛起颇有几分兴趣。
齐恙笑着颔首,换好朝服,轻声对张叔道:“让红梨守账房,念念今日别安排外事,宫中这趟回来,我恐怕得定几件大事。”
张叔连忙点头。
轿辇直入宫城,从午门过内朝,一路畅行无阻。
金銮殿前,仪仗高悬,丹砖新洗,显然刚被人清扫过。
那层层石阶之上,赤金蟠龙盘柱,映着天光,竟多了几分肃杀气。
站在殿门前那一刻,齐恙心绪终于轻微波动了一瞬。
她指尖轻敲龙椅扶手的动作终于停了下来。
一旁内侍屏息静气,大殿之内落针可闻。
半晌,沈婉宁终于开口,语气不重,却每一字都带着锋芒。
“齐恙,你设的是杀局。”
“但我记得,朝会上你只提了设市稳边与扰商乱兵两策。”
“现在看来,你那两策……不过是面上的两张牌。”
她微微俯身,眼神带着几分逼近,“你真正的杀手锏,应该不止这两张吧?”
这话一出,大殿内几个老臣眉头立刻紧了几分,齐恙自己,也顿了片刻。
他没想到——
沈婉宁竟然能听得出来。
这一瞬,他确实惊了。
但很快,他又笑了。
不是那种轻浮的敷衍笑,而是带着几分钦服的,心底真实的笑意。
他抬头,盯着高座上的女帝,声音微缓:“陛下果然明察。”
“朝上那两策,不过是抛砖引玉。真正能收网的,是第三策。”
沈婉宁眯眼:“说来听听。”
齐恙低头,语气平稳如水:“边市之利,在于诱敌。”
“但真能斩草除根的,不是咱们,而是他们自己的人。”
“林掌柜,咱们太平商队,准备和皇商做买卖一事,你还记得吧?”
林涛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连连点头:“记得记得!东家吩咐的事,小的就是掉脑袋也不敢忘!”
“好。”齐恙点头,“现在机会来了。”
他顿了顿,目光微沉,带着几分料峭的锋利:
“圣上意图改革,朝中几位旧派的皇商势力正在暗流涌动,蒋家、赵家、刘家……都是一丘之貉,表面稳,实则互相扯皮。”
“我手上有一批江南织造的丝绸,还有两批北地良皮,若能打通皇商内部,我们可以趁机切下一块大肥肉。”
林涛一听,连连点头,眼珠滴溜溜直转:
“东家英明!小的听说,最近蒋家和赵家正在为了一笔西市马革单子暗中较劲,要是真能捅破这窗户纸,啧啧……”
他搓了搓手,眼中满是掩饰不住的热切。
齐恙轻笑了声,不紧不慢道:
“所以,林掌柜,接下来你去办三件事。”
“第一,去找赵大人,告诉他,我们太平商队愿意拿出三成利润,让赵家旗下的新皇商优先拿下南疆军需单。”
“第二,秘密收购蒋家在外头流散的几笔次级仓单,价格不要压太狠,压得狠了容易打草惊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件——”
齐恙说到这,眼神微微一敛,声音也低了下来:
“用最快的速度,把太平商队账下那批江南锦缎,转去赵家账面上登记一笔虚账,名义上——孝敬朝中那位陈侍郎。”
“记住,走暗账,钱货分离,账目做得干干净净。”
林涛听到最后一句,额头都快冒汗了。
但齐恙一句话接着一句,不容他插嘴,只冷静吩咐完,才淡淡抬眼:
“能做到么?”
林涛连连点头,脑袋快磕到地上了:
“东家放心!小的办事,刀子架脖子上也不带含糊的!”
“马上就去!小的立刻亲自跑一趟赵府,再去南市走账,一天之内给您个回信!”
偏厅里终于安静下来。
齐恙拿起那杯已经微凉的茶,轻轻抿了一口,目光透过回廊,看着晨雾散开的方向,神色似笑非笑。
脑子里却已经飞快地转了起来。
这次布局,棋子已经落下了两颗。
皇商动,户部跟着动,市坊司也得动。
而他齐恙,要动的,是整个汴京的商路格局。
更大的局,还在后头。
突厥。
这两个字,在他脑海里缓缓浮现。
女帝登基不过三年,新政初起,北境虽未彻底稳定,但比起前朝的动荡,已经强了不止一倍。
而齐恙知道,这两年突厥使团频频来朝,表面说是和谈,实则私下里早就递过来不少密信——
突厥汗庭,想开市了。
想在边境设市,互通商路。
哪怕只有一个小市,哪怕只限皮毛、茶盐之类的物资——
那也是一块大肥肉。
只要市一开,货能通,银子就能淌。
而在这种肥肉面前,朝堂上那些老牌皇商们,自以为抱着大腿坐稳了,自然没心思也没胆子去真刀真枪地抢。
反倒是他这种“半路杀出来”的太平商队,有机会,能先一步踩进泥潭,分一杯羹。
想到这,齐恙唇角微勾,眼底划过一丝讥诮。
若他手快,一旦通市令一出,他就能立刻调动商队走突厥线,皮毛、马匹、茶叶、盐铁,走一单赚一单。
粗略一算……
哪怕只吃到三成份额,他太平商队,最少能净赚——百万两银子!
百万两!
齐恙手指停住,敲在案上的动作轻轻一顿,眼神也跟着微微一敛。
想到这,齐恙眼中慢慢浮上一层寒光。
“来人。”他低声开口。
红梨悄无声息地推门而入:“少爷。”
“派人盯着南市货行,尤其是赵家铺子。”齐恙吩咐道,“他们若有异动,立刻来报。”
“是。”
“还有——”
齐恙顿了顿,眼神更沉了些,“让念念也盯着太平账房,一旦有人擅自调账、改货、走私,立刻封库。”
“这回,我不留情。”
红梨一听,心里咯噔一声,却还是毫不犹豫地点头:“明白。”
齐恙微微颔首。
他清楚,真正的大浪才刚起头。
他要的,不只是眼前这一笔银子。
他要让太平商队,真正成为一把能搅动朝局的大刀。
要让自己,站在这乱世之中,不再仰人鼻息,而是执刀为王。
果不其然,申时未到,宫中便来了宣旨的内侍。
“奉圣上口谕——宣户部右丞齐恙,即刻入宫,觐见金銮殿。”
来人是内侍省的韩公公,一张白净老脸笑得格外殷勤,眼睛却滴溜溜地打量着齐府的院墙布局,似乎对这位寒门起家的齐大人忽然崛起颇有几分兴趣。
齐恙笑着颔首,换好朝服,轻声对张叔道:“让红梨守账房,念念今日别安排外事,宫中这趟回来,我恐怕得定几件大事。”
张叔连忙点头。
轿辇直入宫城,从午门过内朝,一路畅行无阻。
金銮殿前,仪仗高悬,丹砖新洗,显然刚被人清扫过。
那层层石阶之上,赤金蟠龙盘柱,映着天光,竟多了几分肃杀气。
站在殿门前那一刻,齐恙心绪终于轻微波动了一瞬。
她指尖轻敲龙椅扶手的动作终于停了下来。
一旁内侍屏息静气,大殿之内落针可闻。
半晌,沈婉宁终于开口,语气不重,却每一字都带着锋芒。
“齐恙,你设的是杀局。”
“但我记得,朝会上你只提了设市稳边与扰商乱兵两策。”
“现在看来,你那两策……不过是面上的两张牌。”
她微微俯身,眼神带着几分逼近,“你真正的杀手锏,应该不止这两张吧?”
这话一出,大殿内几个老臣眉头立刻紧了几分,齐恙自己,也顿了片刻。
他没想到——
沈婉宁竟然能听得出来。
这一瞬,他确实惊了。
但很快,他又笑了。
不是那种轻浮的敷衍笑,而是带着几分钦服的,心底真实的笑意。
他抬头,盯着高座上的女帝,声音微缓:“陛下果然明察。”
“朝上那两策,不过是抛砖引玉。真正能收网的,是第三策。”
沈婉宁眯眼:“说来听听。”
齐恙低头,语气平稳如水:“边市之利,在于诱敌。”
“但真能斩草除根的,不是咱们,而是他们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