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朱棣的再次试探!-《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对于众将领的恭贺,朱应自然是微笑回礼。

  一阵寒暄之后。

  此番大军聚首的军议也是真正开始了。

  “诸位将军。”

  “如今北元边境十几座城池都已经被我军攻克了。”

  “但,据潜伏在北元境内的细作所报。”

  “这三个月来,元帝从各处调动的兵马皆已调动到了元都各处,兵力只怕不会低于四十万。”

  “而且,元帝麾下大将军鬼力赤亲自领十万骑兵在其都城百里外的皇家牧场陈兵。”

  “其目的,诸位将军应该也可以看透吧。”朱棣扫视营帐内的众将,缓缓开口道。

  话音落下。

  张玉率先开口:“王爷,北元的目的显而易见,他们在城池防守之上根本无法阻挡我大明的兵锋,故而想要以他北元的长处来对付我大明。”

  “昔日。”

  “北元能虎吞中原,夺取天下,依靠的正是其铁骑之力。”

  “所以。”

  “北元定然是想要以骑兵之力,击溃我军。”

  听到这。

  朱棣赞许的看了张玉一眼,十分欣慰。

  毕竟是他麾下的北平军,张玉亮眼,那也就是给他长脸。

  “诸位将军。”

  “废话,本王就不多说了。”

  “北元骑兵之力,冠绝天下。”

  “纵然我大明已经将北元赶出了中原数十载了,可北元骑兵之力仍然不可小觑。”

  “本王并非长北元志气,灭我大明的威风,而是事实如此。”

  “我大明骑兵之力,终究是与北元有所差距。”

  “而且我大明骑兵加起来也不可能凑足十万。”朱棣十分严肃的说道,语气也是十分的凝重。

  镇守北平府多年。

  虽然没有与北元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但小规模的战事是有的。

  北元南下劫掠,所依靠的也是骑兵为主。

  北平军的确是战力不俗,在昔日朱应出现之前,战力在边境为最。

  但在与北元骑兵交锋之中,北平军则是处于弱势的,哪怕是骑兵对阵,也不是北元骑兵的对手。

  所以朱棣的忌惮也是可想而知。

  “燕王殿下。”

  “十万骑兵,而且还是广袤的草原之上,的确是非步卒能够对付。”

  “或许,只能与蓝玉将军合兵一处,方可应对这十万北元骑兵了。”沐晟沉声说道。

  “想要合兵?”

  “不可能。”

  “北元不会让我们合兵。”

  “如今我们已经攻入到了北元腹地,除了要面对北元十数万骑兵以外,还有数十万北元的步卒。”

  “蓝玉将军在左尚且可以牵制,将那些大军牢牢吸住,可一旦蓝玉将军合兵,我们反倒会失去如今面对这北元骑兵的兵力优势。”张玉则是立刻说道。

  “我军如今兵力十五万,或许有着领先于北元的兵力,可终究不是骑兵之敌。”

  “此番北元已经摆明了借助骑兵之力与我军正面对决,地形平坦广袤,当真不是对手。”沐晟则是苦笑着说道。

  “燕王。”

  “李将军。”

  “依你们看,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张玉也是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朱棣。

  张玉可是与北元骑兵交过手的,广袤地域对抗,大明骑兵不是对手。

  “这……”

  朱棣面带忧色,也是不知道如何用兵。

  哪怕他在边境这么多年。

  应对北元骑兵也是依靠长城之利,依靠守城之力,以防守为主。

  但这一次大明是主动进攻,要主动与这北元骑兵交锋,必然是难以抗衡的。

  思虑一刻后。

  朱棣将目光投向了李景隆。

  毕竟这一次朱棣是被朱元璋安排来镀金,也是提升自身统军之能,观战为主,主要决策权还是在李景隆。

  感受到朱棣的目光。

  李景隆心底一慌。

  听着众将所言,原本他就显得十分被动了,毕竟面对这种北元明牌的情况,朱棣,还有张玉他们都没有办法,他能有什么办法?

  此刻。

  李景隆又怎会不慌。

  不过。

  随着朱棣目光一转。

  营帐内几乎所有将领的目光都看向了他,这种情况之下,李景隆似乎已经不得不开口了。

  面对这个情况。

  李景隆挣扎了片刻后,余光已然看见了坐在了左侧首位,一直没有出声的朱应。

  当即。

  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看着朱应问道:“朱将军,对于北元骑兵,你有何看法?”

  下一刻。

  所有将领的目光,包括朱棣在内,全部都看向了朱应。

  “这李景隆还真的是毫无用处啊。”

  “没有任何统兵之能,却是被所有人视之为善于统兵,其父带来的光环太大了。”朱应心底暗暗想到。

  不过。

  此刻。

  朱应也没有多想什么。

  “其实当初在大宁练兵时,我就想过了未来如若北伐,必然就要面对北元最强的骑兵。”

  “所以…”

  朱应环视了一圈,沉声道:“在大宁练兵时,我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听到这话。

  营帐内所有将领全部都震惊的看着朱应。

  “朱将军。”

  “你打算如何应对北元十万骑兵?”朱棣立刻凝视着朱应问道,虽然此刻是发问,但朱棣内心之中实则有些忐忑。

  如若朱应连这十万骑兵都可以应对,还是在广袤的草原大漠之上,骑兵主场应对,那就真的可怕了。

  “朱将军。”

  “你真的有办法应对这北元骑兵?”

  “如果是真的,那朱将军就是真正的大功一件啊。”李景隆也是激动的道,期盼的看着朱应。

  “大宁,会州众将何在?”

  朱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威声道。

  “在。”

  隶属于大宁边军,会州卫的众将纷纷站了起来,躬身对着朱应一拜。

  “当初在大宁练兵时,吾所教导你们的各自阵型可还记得?”朱应沉声问道。

  “将军传授,末将誓不敢忘。”十个指挥佥事将领齐声回道。

  “当初我所传的阵法,正是应对北元骑兵之阵法。”朱应微微一笑,脸上挂着一种自信。

  “什么阵法能够应对北元十万铁骑?”朱棣有些怀疑的问道。

  李景隆也是立刻问道:“是啊朱将军,我对阵法也是有些了解,如若是北元骑兵只有数万,我军还是可以凭借兵力优势来应对,用长蛇阵来迂回包围,或许勉强可以胜过,但十万骑兵,还是平坦广阔的地形,就算是布置十条长蛇阵也会被他们冲破。”

  显然。

  李景隆对于朱应有阵法应对是十分悲观的,并不相信有应对这十万骑兵的阵法。

  “诸位可曾听说过龙门阵?”朱应笑了笑,环视一圈问道。

  “昔日盛唐之时,薛仁贵所创的龙门阵?”

  “据说此阵善于困杀,而且还是专门针对骑兵所设,可用来困杀骑兵。”

  “只不过此阵早就失传了。”

  “难道朱将军会?”朱棣心底一惊,急忙问道。

  “说来也巧,末将恰好就会此阵。”朱应笑了笑,十分自信。

  “如若真的是传说中的龙门阵。”

  “那或许真的可以应对这十万元军铁骑。”

  朱棣点了点头,十分认真的说道。

  “朱将军。”

  “既然你已经有了应敌之法,那此番军议就听从你的安排。”

  “如何应对,如何排兵布阵。”

  “一切都交给你。”

  李景隆当即开口道。

  朱应有应对十万元骑兵的战法,别人或许有些感触,但李景隆的感触则是更大。

  此战。

  他也无需丢脸了。

  要是真的让他来统御全军,那就真的坏事了。

  “此战。”

  “以步卒为主,随吾布置龙门阵,困杀元骑。”

  “至于全军的骑兵隐于龙门阵之后,待得将元军困住之后,逐步放出杀之。”朱应当即说道。

  对于如何应对,如何布阵。

  实则朱应曾经在大宁时就想过了很多次了。

  “此番我大明北伐,乃是主攻。”

  “元军骑兵会乖乖入阵吗?”李景隆有些担忧的问道。

  如若大阵布置好了,元军不上钩,不入阵,那岂不是玩笑了。

  “不会的。”

  朱棣摇了摇头,带着一种肯定的语气道:“元军肯定会入阵的!”

  “为何?”李景隆不解问道。

  听到李景隆这一问,朱棣则反过来诧异的看了前者一眼,似乎奇怪为何李景隆会问出这等问题。

  毕竟这种情况一想就很通透。

  “我们对于北元骑兵尚且有些忌惮,而北元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的骑兵。”

  “或许在元帝,还有北元的将领看来,他们的骑兵一出,足可碾杀一切。”

  “只待我军真的到了北元的皇家牧场,他们必然会直接全力冲杀,骤时我军只需要派遣一支骑兵诱敌即可。”

  “等他们真的到了阵前,必不会停止进攻。”

  朱棣还是缓缓开口解释道。

  “的确。”

  李景隆点了点头,似乎也正是如此。

  回过神来。

  “朱将军。”

  “我们距离那北元的牧场只有不到数十里了。”

  “接下来该如何动兵?”李景隆问道。

  “以骑兵开路,解决元军骑兵袭扰,大军稳步拔营前行足矣。”

  “待得距离北元骑兵扎营不远,他们自然会主动出击的。”

  “一旦入了其骑兵攻伐的范围,便是攻守易形,我军为守,元军为攻。”朱应沉声说道。

  李景隆明了的点了点头,也完全明白了。

  当即。

  李景隆就对着营帐内的众将道:“诸位将军都听到了朱将军的话吧?”

  “明日。”

  “大军照旧,稳步前行。”

  “一日时间,足可了。”李景隆沉声道。

  “末将谨遵将令。”

  营帐内的众将都纷纷开口应道。

  “诸位将军,先行回去好好休息吧。”

  “明日再行动兵。”

  朱棣也对着众将道。

  随之。

  众将也是纷纷站了起来,告退。

  朱应自也不例外。

  可是。

  当朱应准备归营后。

  朱能则是快步追了上来。

  “朱将军。”

  “王爷有请。”

  朱能低声道。

  “恩。”

  朱应点了点头,随即就跟着朱能前去。

  不一会。

  朱棣的营帐所在。

  “末将拜见燕王殿下。”

  朱应抱拳行礼道。

  “朱将军无需多礼。”

  朱棣微微一笑,直接挥手:“请坐。”

  朱应站直身体,然后落座一旁,不解的看着朱棣:“不知燕王传召有何要事?”

  “难道本王无事就不能与朱将军一叙?”朱棣板着脸,假装生气的道。

  “那倒不是。”朱应笑着回道。

  “得了。”

  “本王也不卖关子了。”

  “刚刚本王已经收到了消息,来自你酒坊第一批美酒已经入了北平府了,反响很不错。”

  “此番。”

  “朱将军的酒必可在北平府大赚一笔啊。”朱棣笑着说道。

  “合作共赢。”

  “王爷也可大赚一笔。”朱应则是笑着回道。

  “你酒楼的管事也已经入了北平府,并且已经在北平城,还有许多城池选定了开设酒楼的地址,本王已经下令了,不可阻碍。”朱棣也是带着几分示好之色的对着朱应道。

  “有劳王爷了。”朱应则是平静的道谢。

  对于朱棣。

  朱应的态度一直都是如此,不平不淡,不会太过深交,也不会得罪。

  两世为人,如何圆滑处事,朱应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不过……”

  忽然。

  朱棣的话锋一转,表情也变得严肃了起来:“在北伐后的数月,我北平府倒也并不是很太平,不知道朱将军可听说了?”

  问出这一问题时。

  朱棣深深凝视着朱应。

  “王爷。”

  “此话怎讲?”

  “北平府一直在王爷治下井井有条,虽然北平军北伐,但律法仍在,又怎会不太平?”朱应十分惊讶的反问道。

  在朱棣有此一问时,朱应心中已然有所想法了。

  肯定是沈家的事情已经闹大了。

  毕竟死了那么多人。

  劫掠了那么多的财务。

  这种事情如果没有传到朱棣耳中,那就奇怪了。

  毕竟朱棣对于北平府的掌握是非常深的。

  看着朱应如此惊讶的样子,朱棣持续凝视着,并没有立刻开口回答。

  “难道真的不是他?”

  朱棣心底暗暗怀疑,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叹了一口气,带着几分发愁的说道:“我北平府内忽然出现了一支凶悍的山匪,还遍布在北平府诸多官道,与你有仇怨的沈家商队可是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商队的仆从死了三百多,损失财务更是高达数千金……”

  不等朱棣把话说完。

  朱应当即眉头一皱,有些不悦道:“王爷,难道你怀疑是我所为?”

  “末将虽然在战场上杀人无数,但亲卫皆随,在内也只是做了酒水的生意,这些王爷是知道的。”

  “末将可没有能力去安排一支山匪劫财害命。”

  “再而……”

  朱应话音一顿,极为严肃的道:“沈家!末将的确是恨不得将他们碎尸万段,但苦于当初他们所为没有证据,纵然末将愤怒,可是是在大明律法之下,巍巍皇权之下,末将也是不敢莽撞行事啊。”

  “不过。”

  “如若沈家真的被山匪盯上了,那就真的是活该。”

  “只是可惜了沈家之外的人了。”

  说着。

  朱应也是表现出十分唏嘘的样子。

  “看来,真的不是他。”

  看着朱应如此认真,又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朱棣心底则有些肯定了。

  “朱将军想错了。”

  “这一次除了沈家以外,其他的商贾并没有被劫杀。”

  “唯独只有沈家,这一支山匪盯上了沈家了。”

  “只要是沈家的人就杀,就劫。”朱棣沉声说道。

  “如此针对?”朱应诧异不已,然后道:“这似乎是沈家的仇家所为,”

  “如若不然。”

  “绝不会如此针对沈家。”

  “此事发生在北平府。”

  “燕王殿下还需慎重对待,必须让官府加大巡视力度,让郡兵将这一股猖獗的山匪给解决了。”

  “虽然末将也厌恶沈家,但事情毕竟发生在北平府,如果真的闹腾到了朝廷,燕王的脸也不好看。”

  朱应十分关切的说道。

  “朱将军放心。”

  “本王已经交代了下去。”

  “全力搜捕山匪。”

  “虽然北平军北伐了,但对付小小山匪,也难不倒北平府的官府。”朱棣笑着说道。

  “是该如此。”

  朱应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好了。”

  “此番叫朱将军来就是说一番酒楼之事。”

  “此间事了。”

  “朱将军先行回去休息吧。”

  “等到真正面对北元骑兵,本王也想看看朱将军的龙门阵呢。”

  试探之后,朱棣也是下了逐客令了。

  “那末将告退了。”朱应笑着抱拳,退出了这营帐。

  与朱棣这个八百个心眼子的人在一起,朱应还是十分不爽的。

  或许他是历史上的永乐大帝。

  但。

  此刻他也是一个野心家。

  终究还是没有坐上那个位置啊!

  看着朱应离开的背影,直到离开了营帐十几步后。

  “看来,不是他所为。”朱棣缓缓开口道。

  “王爷不是一开始最怀疑的就是他吗?”

  姚广孝的身影从内帐传来。

  显然。

  他们仍然是形影不离的。

  “这一支山匪并不是普通的山匪,每一个都是训练有素,沈家那些仆从大多数是被一击毙命,如此训练,让本王不得不怀疑他。”

  “而且。”

  “他与沈家可是生死之仇。”朱棣沉声道。

  “的确。”

  “凭他酒水的畅销,大肆敛财。”

  “如若真的想要训练一支精锐死士,的确有可能的。”

  “但朱应此人虽然年轻,但心机颇深。”

  “王爷想要就以试探来推敲出,很难。”

  “再而。”

  “王爷想要以此为把柄来收服朱应,则更难。”

  “此人,并非普通人。”

  “对待他,还是不能以常理对待。”姚广孝缓缓开口道,充满了提醒的意味。

  “本王自然是明白的。”

  朱棣点了点头,但眼神复杂:“可如此机会,如若本王不试一试,那也太过浪费了。”

  “掌握他,本王就真的如鱼得水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