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将军。”
“听旨。”
郭英一脸严肃,双手捧着圣旨。
“臣等恭听圣旨。”
所有将领全部都躬身参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
“咱已得北伐大军胜果,已兵临北元都城最后两座卫城,即将破城,进攻元都。”
“大胜之果将成。”
“元都于吾大明而言,破之并非难事。”
“但。”
“此番北伐!”
“咱之心,并非是夺取北元城池,而是要彻灭北元。”
“让北元不复存在。”
“攻破元都之后,咱要北伐大军继续追击,给咱灭了北元,让吾大明北疆再无战祸。”
“具体兵力调动,咱不理会!”
“粮草辎重,咱会让兵部供给不断,直至北伐真正功成。”
郭英大声宣读着,一脸正色。
当圣旨宣读完毕。
郭英将圣旨合了起来,看向了大殿内的众将。
“诸位将军。”
“元都虽破,北伐却未完成。”
“此番元帝逃入了北疆,诸位将军有何动兵之策?”郭英沉声问道。
“启禀大将军。”
“北元已溃,无需多想,长驱直入,杀入北疆,生擒元帝。”蓝玉立刻出声道。
“永昌侯想的太过简单了。”
“如若北疆真的那么简单,我我华夏历朝历代就不会对北边的异族无计可施,只能以防守为主了。”
“北疆辽阔,比之我中原疆域更为庞大。”
“而且地广人稀,稍有不慎就会迷失在北疆大漠,最终粮草耗尽而亡。”
“而且战线拉长,我军后勤补给根本跟不上。”
“这种情况下,如何擒元帝?如何灭北元?”
看着蓝玉说的轻巧,李景隆忍不住的开口道。
虽说他统兵不行,但理论充足,毕竟历朝历代有关于北边的防御,还有战事,这些在书籍里都可以看到的。
“上了战场就知情形了。”
“如今便是北上追击。”
“不要辜负皇上期望。”
“三十万大军在手,北元尽溃军,何惧之?”蓝玉冷冷说道。
“如若北疆那么好打,那永昌侯尽管去试吧,就是别害了我大明将士。”李景隆也毫不客气的怼道。
“请大将军下令,末将愿率军杀入北疆,生擒元帝。”蓝玉也懒得多言,直接对着郭英躬身一拜,直接请命。
“末将觉得,此事还需三思而动,稳妥为主。”李景隆则是立刻说道。
见此。
郭英没有立刻决定,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没有出声的朱应:“冠军侯,此事,你有何看法?如何对北元动兵?”
见到点到了自己了。
朱应也是缓步站了出来,一脸正色:“末将还是那句话,杀入北疆,大宁边军先行。”
“大宁如今全员骑兵,给末将半个月口粮,末将愿杀入北疆,擒杀元帝。”
这一话。
朱应无比正色,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在当初全员骑兵时,朱应就已经打算了深入北疆,如同当初杀穿建奴一样,擒杀元帝。
“冠军侯难道只想带领麾下四万骑兵杀入北疆?”
郭英表情一变,自然是听明白了朱应的意思。
“北疆之战,步卒根本不能发挥战力,深入北疆,九死一生。”
“唯有骑兵冲杀,方可在北疆驰骋。”
“末将昔日在北疆建奴疆域冲杀数月,与在北疆交战经验,末将有信心经此战,擒杀元帝,请大将军准予。”朱应则是再次郑重的请命道。
“冠军侯。”
“你要清楚。”
“一旦深入了北疆,九死一生。”
“甚至孤立无援。”郭英沉声道。
“末将可以肯定,凭北伐大军现在的步卒,根本不可能擒杀元帝,唯有依靠骑兵之力方可做到。”
“想要完成皇上的北伐胜果,唯有冒险,如此方可取胜。”朱应沉声说道。
听到这。
郭英面带沉思之色。
此番圣旨临,当今皇上的北伐战果已经定下了,如若完不成,那此番北伐就算不上大胜。
也正如同朱应所言,这一战,步卒起到的战果并不会太大。
因为北元的部落可以向北迁移,向着其他地方迁移,躲到他们北伐大军找不到的地方。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
当北疆异族势弱时,他们便会向北迁移,四处躲藏,纵然华夏汉家兵锋强大,也终究找不到他们的躲藏之地,无法解决他们。
等到汉家撤兵了,他们就会逐步归来,归于原处。
“大将军。”
“那一战击溃了北元十万大军,大宁边军有四万骑兵,而我军也得到了诸多战马,也拥有近四万大军。”
“如此一来。”
“我北伐大军的骑兵接近十万。”
“既然冠军侯想要以骑兵杀入北疆,末将也愿亲自统领一路大军的骑兵,杀入北疆。”
“末将此番倒是要与冠军侯争一争,看看谁能够擒杀元帝,谁能够为大明立下这瓦解北元的滔天之功。”
看到朱应请命骑兵追击,蓝玉自然也是忍不住了,当即道。
这一刻。
似旗鼓相当。
一种无形的火药味也是在大殿内弥漫。
毕竟。
此番北伐之战后。
完全可以想得到,未来的大明或许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有战事,武将要晋升,这就是关键的一战。
虽说蓝玉已经得到了太子朱标的承诺,他日只要建功,便可以保举他蓝玉成为国公。
但蓝玉还是想要晋国公,晋得漂漂亮亮的。
这一战之功,他必须争取。
“大将军。”
“本王倒是觉得。”
“冠军侯所言有理。”
“此战。”
“步卒深入北疆无异于送死,我北伐步卒能够做的就是步步北上,吸引北元的注意,而冠军侯与永昌侯则可以率领骑兵杀入北疆,如此或许才有机会擒下元帝。”
这时!
一直站在一旁如同没事人一样的朱棣开口了。
他开口便是赞同骑兵杀入北疆的决议。
毕竟以他的眼界来看,如今也只能如此。
当然。
正如同他附和所言。
在那辽阔的北疆之地,步卒的用处根本不大,而且火炮,各种重型武器也难以运送,粮道如若拉成,北元也必会发动袭击,防不胜防。
唯有骑兵。
攻至一处,杀至一处,可通过以战养战,方可长存北疆。
“冠军侯,永昌侯。”
“既然两位如此自信,也有报效大明,瓦解北元之心。”
“本将,岂能不准予?”
郭英一脸严肃的看着朱应两人。
到了此刻。
郭英也是别无选择。
除了依靠骑兵来对付元帝,甚至擒下外,郭英也知道以步卒无法做到。
只有将希望寄托于骑兵了。
北元若是不瓦解,这一次北伐大胜战果就不是真正的胜果。
“冠军侯,永昌侯听令。”
郭英当即开口道,表情严肃。
“末将在。”朱应与蓝玉当即应声道,躬身一拜。
“大宁有骑兵四万,本将给予你补充至五万骑兵,自北平军内调动一万骑兵入列。”
“至于永昌侯,本将也给予你调动充足战马,补齐五万骑兵。”
“两路大军,总计十万骑兵,杀入北疆,任务便是擒下元帝,或者彻底瓦解北元皇族,北元权贵,让北元秩序不存。”郭英沉声说道。
“末将领命。”
朱应与蓝玉异口同声道。
拿下此任务。
对于朱应而言,意义重大。
封狼居胥!
传国玉玺!
这两者都是朱应必然想要得到的。
谁也阻止不了他。
而对于蓝玉而言,他心中所想也是封狼居胥,以此功让国公之名无任何异议,以此奠定国公之名。
“至于步卒。”
“本将会亲自统帅,以进攻之势压向北元。”
“遇敌杀敌,尽可能吸引北元。”
“给两位将军创造机会。”
“至于随军携带干粮……”
郭英话音一顿,直接看向了军需官:“今夜火头军不停歇,以最快时间,务必给每一个出征将士准备好二十日干粮。”
‘末将领命。’
军需官当即应道。
“好了。”
“诸位将军,还有何事要补充的?”
“此刻尽管说来。”
郭英表情严肃的扫视殿中战将。
此刻。
大略已定。
接下来就是轮到朱应或者蓝玉补充了。
“除了干粮外。”
“末将还要足够的箭矢,每一个骑兵身上必须配备一百支箭。”朱应想都没有想,立刻补充道。
“末将也是如此。”
蓝玉也不甘示弱的道。
总之。
这一次他要与朱应彻底一决雌雄。
这封狼居胥之功。
乃至于擒杀元帝之功,他势在必得。
“本将会调度全军箭矢,优先骑兵所需。”郭英当即点头应允。
之后。
众将一一上奏,已然没有了太多的事情。
此番北上北疆之议,于此定下。
在郭英这个大将军的全力主持下。
自今日。
火头军全力开始制作干粮,而军需所用,箭矢,弓弩等也是纷纷运送到了骑兵所在。
不过是两日时间。
长城所在。
这是昔日属于汉家的故土,这一个长城已然腐朽,年久失修,自然是因为北元的多年霸占。
“长城!”
“此战之后,便是再塑华夏长城之战。”
在腐朽的长城前,四万大宁边军骑兵,一万北平军骑兵,已然矗立。
每一个将士的战马上都带着充足的干粮,还有水。
每一个将士皆是红色军服,身着黑甲,头戴战盔,背后则是挂着两个箭壶,挂着弓。
每一个将士皆是肃然以待。
“兄弟们。”
“可知今日吾等要完成何等壮举否?”
朱应驾驭着乌锋,立于阵前,看着面前的数万大明将士,高声道。
“追随将军,踏平北元。”
“追随将军,擒杀元帝。”
无数将士异口同声的回道,充满了斗志,充满了昂扬,每一个皆是带着对朱应的绝对信任。
“元都虽破,元城虽夺。”
“然。”
“北元未灭。”
“北疆之祸未解。”
“今日动兵。”
“才是吾大明真正的北伐之诈。”
“唯有擒杀元帝,唯有瓦解北元,吾大明北疆之安宁方可长久,吾大明北疆之百姓方可存身。”
“今日动兵。”
“诸位兄弟将随我朱应一起,杀入北疆,做昔日冠军侯霍去病一样的事。”
“我朱应厚颜,得封冠军侯之爵号,自当履此爵号之责。”
“此战凶险,北疆之地,九死一生。”
“但,为了大明,为了北疆百姓,不得不战!”
“诸位兄弟可愿随我朱应,杀入北疆,覆灭北元?”
朱应高举着手中的战刀,威声大喝道。
“誓死追随将军。”
“誓死追随将军。”
……
五万将士,无论是大宁边军,还是北平骑兵,皆是举着手中的长刀,齐声高呼道。
每一个都是士气冲霄,每一个皆是带着必胜,带着无畏,带着马革裹尸的信念。
这一战!
纵死无憾。
“昔日蒙古踏破吾华夏国门,奴役吾华夏百载。”
“昔日我强汉之时,冠军侯杀异族一个人仰马翻。”
“今日。”
“攻守易形了。”
“众将士随我,杀入北疆。”
“覆灭北元!”
朱应扬起战刀一挥。
猛地一夹马腹。
乌锋发出了一声嘶鸣。
率先向着被北边冲杀了过去。
“誓死追随将军。”
“杀!”
五万骑兵齐声高呼着,策马而动,追随着朱应,越过了那年久失修,被北元糟蹋的长城废墟,向着北边杀去。
向着那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北元王朝杀去!
这一战。
朱应将率领着作为大明将士,作为华夏将士的他们,将北元彻底击溃。
这一战。
纵马革裹尸,纵战死异域,死而无悔。
这一战。
是为了子孙后代而战,必须一战。
……
应天府皇宫,奉天大殿!
“启奏皇上。”
“天大的捷报。”
“刚刚收到消息。”
“元新都,被我北伐大军攻破了。”
“自此之后,吾昔日夏之故土,长城以内,尽数夺回。”
“北元王朝,气数已尽。”
唐铎带着难言的激动,捧着捷报,大声的启奏道。
此刻。
纵作为尚书的他也是难以掩饰脸上的动容之色。
“元都破。”
“北元气数尽。”
“臣等恭贺皇上。”
“吾大明,千秋无期。”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满朝文武都是随之而动,激动无比的高呼道。
……
本章完
“听旨。”
郭英一脸严肃,双手捧着圣旨。
“臣等恭听圣旨。”
所有将领全部都躬身参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
“咱已得北伐大军胜果,已兵临北元都城最后两座卫城,即将破城,进攻元都。”
“大胜之果将成。”
“元都于吾大明而言,破之并非难事。”
“但。”
“此番北伐!”
“咱之心,并非是夺取北元城池,而是要彻灭北元。”
“让北元不复存在。”
“攻破元都之后,咱要北伐大军继续追击,给咱灭了北元,让吾大明北疆再无战祸。”
“具体兵力调动,咱不理会!”
“粮草辎重,咱会让兵部供给不断,直至北伐真正功成。”
郭英大声宣读着,一脸正色。
当圣旨宣读完毕。
郭英将圣旨合了起来,看向了大殿内的众将。
“诸位将军。”
“元都虽破,北伐却未完成。”
“此番元帝逃入了北疆,诸位将军有何动兵之策?”郭英沉声问道。
“启禀大将军。”
“北元已溃,无需多想,长驱直入,杀入北疆,生擒元帝。”蓝玉立刻出声道。
“永昌侯想的太过简单了。”
“如若北疆真的那么简单,我我华夏历朝历代就不会对北边的异族无计可施,只能以防守为主了。”
“北疆辽阔,比之我中原疆域更为庞大。”
“而且地广人稀,稍有不慎就会迷失在北疆大漠,最终粮草耗尽而亡。”
“而且战线拉长,我军后勤补给根本跟不上。”
“这种情况下,如何擒元帝?如何灭北元?”
看着蓝玉说的轻巧,李景隆忍不住的开口道。
虽说他统兵不行,但理论充足,毕竟历朝历代有关于北边的防御,还有战事,这些在书籍里都可以看到的。
“上了战场就知情形了。”
“如今便是北上追击。”
“不要辜负皇上期望。”
“三十万大军在手,北元尽溃军,何惧之?”蓝玉冷冷说道。
“如若北疆那么好打,那永昌侯尽管去试吧,就是别害了我大明将士。”李景隆也毫不客气的怼道。
“请大将军下令,末将愿率军杀入北疆,生擒元帝。”蓝玉也懒得多言,直接对着郭英躬身一拜,直接请命。
“末将觉得,此事还需三思而动,稳妥为主。”李景隆则是立刻说道。
见此。
郭英没有立刻决定,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没有出声的朱应:“冠军侯,此事,你有何看法?如何对北元动兵?”
见到点到了自己了。
朱应也是缓步站了出来,一脸正色:“末将还是那句话,杀入北疆,大宁边军先行。”
“大宁如今全员骑兵,给末将半个月口粮,末将愿杀入北疆,擒杀元帝。”
这一话。
朱应无比正色,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在当初全员骑兵时,朱应就已经打算了深入北疆,如同当初杀穿建奴一样,擒杀元帝。
“冠军侯难道只想带领麾下四万骑兵杀入北疆?”
郭英表情一变,自然是听明白了朱应的意思。
“北疆之战,步卒根本不能发挥战力,深入北疆,九死一生。”
“唯有骑兵冲杀,方可在北疆驰骋。”
“末将昔日在北疆建奴疆域冲杀数月,与在北疆交战经验,末将有信心经此战,擒杀元帝,请大将军准予。”朱应则是再次郑重的请命道。
“冠军侯。”
“你要清楚。”
“一旦深入了北疆,九死一生。”
“甚至孤立无援。”郭英沉声道。
“末将可以肯定,凭北伐大军现在的步卒,根本不可能擒杀元帝,唯有依靠骑兵之力方可做到。”
“想要完成皇上的北伐胜果,唯有冒险,如此方可取胜。”朱应沉声说道。
听到这。
郭英面带沉思之色。
此番圣旨临,当今皇上的北伐战果已经定下了,如若完不成,那此番北伐就算不上大胜。
也正如同朱应所言,这一战,步卒起到的战果并不会太大。
因为北元的部落可以向北迁移,向着其他地方迁移,躲到他们北伐大军找不到的地方。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
当北疆异族势弱时,他们便会向北迁移,四处躲藏,纵然华夏汉家兵锋强大,也终究找不到他们的躲藏之地,无法解决他们。
等到汉家撤兵了,他们就会逐步归来,归于原处。
“大将军。”
“那一战击溃了北元十万大军,大宁边军有四万骑兵,而我军也得到了诸多战马,也拥有近四万大军。”
“如此一来。”
“我北伐大军的骑兵接近十万。”
“既然冠军侯想要以骑兵杀入北疆,末将也愿亲自统领一路大军的骑兵,杀入北疆。”
“末将此番倒是要与冠军侯争一争,看看谁能够擒杀元帝,谁能够为大明立下这瓦解北元的滔天之功。”
看到朱应请命骑兵追击,蓝玉自然也是忍不住了,当即道。
这一刻。
似旗鼓相当。
一种无形的火药味也是在大殿内弥漫。
毕竟。
此番北伐之战后。
完全可以想得到,未来的大明或许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有战事,武将要晋升,这就是关键的一战。
虽说蓝玉已经得到了太子朱标的承诺,他日只要建功,便可以保举他蓝玉成为国公。
但蓝玉还是想要晋国公,晋得漂漂亮亮的。
这一战之功,他必须争取。
“大将军。”
“本王倒是觉得。”
“冠军侯所言有理。”
“此战。”
“步卒深入北疆无异于送死,我北伐步卒能够做的就是步步北上,吸引北元的注意,而冠军侯与永昌侯则可以率领骑兵杀入北疆,如此或许才有机会擒下元帝。”
这时!
一直站在一旁如同没事人一样的朱棣开口了。
他开口便是赞同骑兵杀入北疆的决议。
毕竟以他的眼界来看,如今也只能如此。
当然。
正如同他附和所言。
在那辽阔的北疆之地,步卒的用处根本不大,而且火炮,各种重型武器也难以运送,粮道如若拉成,北元也必会发动袭击,防不胜防。
唯有骑兵。
攻至一处,杀至一处,可通过以战养战,方可长存北疆。
“冠军侯,永昌侯。”
“既然两位如此自信,也有报效大明,瓦解北元之心。”
“本将,岂能不准予?”
郭英一脸严肃的看着朱应两人。
到了此刻。
郭英也是别无选择。
除了依靠骑兵来对付元帝,甚至擒下外,郭英也知道以步卒无法做到。
只有将希望寄托于骑兵了。
北元若是不瓦解,这一次北伐大胜战果就不是真正的胜果。
“冠军侯,永昌侯听令。”
郭英当即开口道,表情严肃。
“末将在。”朱应与蓝玉当即应声道,躬身一拜。
“大宁有骑兵四万,本将给予你补充至五万骑兵,自北平军内调动一万骑兵入列。”
“至于永昌侯,本将也给予你调动充足战马,补齐五万骑兵。”
“两路大军,总计十万骑兵,杀入北疆,任务便是擒下元帝,或者彻底瓦解北元皇族,北元权贵,让北元秩序不存。”郭英沉声说道。
“末将领命。”
朱应与蓝玉异口同声道。
拿下此任务。
对于朱应而言,意义重大。
封狼居胥!
传国玉玺!
这两者都是朱应必然想要得到的。
谁也阻止不了他。
而对于蓝玉而言,他心中所想也是封狼居胥,以此功让国公之名无任何异议,以此奠定国公之名。
“至于步卒。”
“本将会亲自统帅,以进攻之势压向北元。”
“遇敌杀敌,尽可能吸引北元。”
“给两位将军创造机会。”
“至于随军携带干粮……”
郭英话音一顿,直接看向了军需官:“今夜火头军不停歇,以最快时间,务必给每一个出征将士准备好二十日干粮。”
‘末将领命。’
军需官当即应道。
“好了。”
“诸位将军,还有何事要补充的?”
“此刻尽管说来。”
郭英表情严肃的扫视殿中战将。
此刻。
大略已定。
接下来就是轮到朱应或者蓝玉补充了。
“除了干粮外。”
“末将还要足够的箭矢,每一个骑兵身上必须配备一百支箭。”朱应想都没有想,立刻补充道。
“末将也是如此。”
蓝玉也不甘示弱的道。
总之。
这一次他要与朱应彻底一决雌雄。
这封狼居胥之功。
乃至于擒杀元帝之功,他势在必得。
“本将会调度全军箭矢,优先骑兵所需。”郭英当即点头应允。
之后。
众将一一上奏,已然没有了太多的事情。
此番北上北疆之议,于此定下。
在郭英这个大将军的全力主持下。
自今日。
火头军全力开始制作干粮,而军需所用,箭矢,弓弩等也是纷纷运送到了骑兵所在。
不过是两日时间。
长城所在。
这是昔日属于汉家的故土,这一个长城已然腐朽,年久失修,自然是因为北元的多年霸占。
“长城!”
“此战之后,便是再塑华夏长城之战。”
在腐朽的长城前,四万大宁边军骑兵,一万北平军骑兵,已然矗立。
每一个将士的战马上都带着充足的干粮,还有水。
每一个将士皆是红色军服,身着黑甲,头戴战盔,背后则是挂着两个箭壶,挂着弓。
每一个将士皆是肃然以待。
“兄弟们。”
“可知今日吾等要完成何等壮举否?”
朱应驾驭着乌锋,立于阵前,看着面前的数万大明将士,高声道。
“追随将军,踏平北元。”
“追随将军,擒杀元帝。”
无数将士异口同声的回道,充满了斗志,充满了昂扬,每一个皆是带着对朱应的绝对信任。
“元都虽破,元城虽夺。”
“然。”
“北元未灭。”
“北疆之祸未解。”
“今日动兵。”
“才是吾大明真正的北伐之诈。”
“唯有擒杀元帝,唯有瓦解北元,吾大明北疆之安宁方可长久,吾大明北疆之百姓方可存身。”
“今日动兵。”
“诸位兄弟将随我朱应一起,杀入北疆,做昔日冠军侯霍去病一样的事。”
“我朱应厚颜,得封冠军侯之爵号,自当履此爵号之责。”
“此战凶险,北疆之地,九死一生。”
“但,为了大明,为了北疆百姓,不得不战!”
“诸位兄弟可愿随我朱应,杀入北疆,覆灭北元?”
朱应高举着手中的战刀,威声大喝道。
“誓死追随将军。”
“誓死追随将军。”
……
五万将士,无论是大宁边军,还是北平骑兵,皆是举着手中的长刀,齐声高呼道。
每一个都是士气冲霄,每一个皆是带着必胜,带着无畏,带着马革裹尸的信念。
这一战!
纵死无憾。
“昔日蒙古踏破吾华夏国门,奴役吾华夏百载。”
“昔日我强汉之时,冠军侯杀异族一个人仰马翻。”
“今日。”
“攻守易形了。”
“众将士随我,杀入北疆。”
“覆灭北元!”
朱应扬起战刀一挥。
猛地一夹马腹。
乌锋发出了一声嘶鸣。
率先向着被北边冲杀了过去。
“誓死追随将军。”
“杀!”
五万骑兵齐声高呼着,策马而动,追随着朱应,越过了那年久失修,被北元糟蹋的长城废墟,向着北边杀去。
向着那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北元王朝杀去!
这一战。
朱应将率领着作为大明将士,作为华夏将士的他们,将北元彻底击溃。
这一战。
纵马革裹尸,纵战死异域,死而无悔。
这一战。
是为了子孙后代而战,必须一战。
……
应天府皇宫,奉天大殿!
“启奏皇上。”
“天大的捷报。”
“刚刚收到消息。”
“元新都,被我北伐大军攻破了。”
“自此之后,吾昔日夏之故土,长城以内,尽数夺回。”
“北元王朝,气数已尽。”
唐铎带着难言的激动,捧着捷报,大声的启奏道。
此刻。
纵作为尚书的他也是难以掩饰脸上的动容之色。
“元都破。”
“北元气数尽。”
“臣等恭贺皇上。”
“吾大明,千秋无期。”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满朝文武都是随之而动,激动无比的高呼道。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