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长被宁世煊几句话噎得面色铁青,宁世煊见他不吭声了,整了整肩上的父亲,径直向前走去,就这老道士也配与他同行?自己还这么年轻,等回府之后一定要好生习武强身。
村口处,方文等人见着言初完好无损的背人回来,身后其他人也陆续现身,他脸色忽青忽白。
“言观主辛苦了。”几个机灵的道士连忙迎上去,“我们这就去搭把手。”
言初漫不经心地挥了挥衣袖,“去吧。”反正赏银不会少她分毫。
等到宁世煊将宁靖年背回来之后,将他安顿在了临时收拾的帐篷里,言初直接吩咐道,
“侯爷的命魂我可以召回来,但需要血脉至亲在场,其余人者在外守着,不要让闲人进来。”
沈颐安见她神色凝重,心知非同小可,“初儿放心,我带着南风在外守着。”
裴明真亦拱手附和。
三人在外各守一方,像是三才阵一样将帐篷护得严严实实的。
言初从包中取出一柄匕首递给宁世煊,“取指尖血三滴。”
宁世煊接过一手时指尖微颤,吓死他了,差点还以为言观主要他抹脖子。
言初将血混入朱砂,笔走龙蛇间,一道红色符录已成,只见她一点,那道符纸便贴在了宁靖年眉心。
“闭目凝神,用心呼唤,告知他你是谁,让他赶紧回来。”言初对着宁世煊说道。
宁世煊没有二话,立刻照做。
宁世煊阖目之际,那符箓竟渐渐转为暗沉,似有阴翳缠绕,更奇的是,宁世煊眉间也渗出缕缕黑气,言初眸色一凛,从袖口中又飞出一道金符,同时将手轻按在宁世煊肩井穴上。
宁世煊只觉灵台一阵眩晕,在睁眼时已身处一片黑暗之中 ,他高声呼唤着父亲,却只听见空谷回音。
宁世煊心头陡然一紧。
“言……”呼唤未出口,眼前突然出现了天光,只见十步开外,宁靖年青衫磊落,正含笑望着他。
“父亲!”宁世煊急步上前,紧靴就像是踏在云絮之上,分明近在咫尺,偏偏触之不及,瞬间冷汗涔涔而下,浸湿了鬓角。
“爹?”他急得声音都有些嘶哑了。
那厢宁靖年却悠然踱步而来,枯瘦的手扣住他的手腕,突然裂开嘴角,笑容扯到耳根,
“孩子,为父寻得一处桃源,你随我来。”
宁世煊只觉得腕间一痛,跟着走了两步之后又想起言观主的叮嘱,他是要负责把父亲喊回去,而不是被父亲给带走。
他反手握住宁靖年的手,“巧了,孩儿也找到一个好地方,不若父亲先随儿一同前去?”
“父命不可违,且此事既由我先提起,就当随我先去,然后再论其他。”
宁世煊挣了挣,未果,索性耍起无赖,“古训有云‘尊老爱幼’,我上年幼,合该受你呵护才是。”说完还故作稚态地眨了眨眼睛。
宁靖年面色一沉,眼中寒意骤生,“弱冠之年,也自称幼子?”
“父亲昔日不是许诺要护我一生?”宁世煊扬声道,眼底闪过一丝狡黠,
“既为人子,受父亲庇佑,岂非天经地义?”
宁靖年听到这话缓了神色,温言道,“只要你此刻随我而去,为父自当如从前那般待你。”
宁世煊反应很快,抬腿便是一记横踹,“我呸,鬼话连篇,我那父亲何时怜惜过我?非打即骂才是常理。”
这一脚似乎是触发了什么,只见‘宁靖年’身形巨震,周身腾起浓浊的黑雾,那张原本儒雅的面容开始扭曲变形,最后化作一张青面獠牙的鬼相,只有那双阴鸷的眼睛,还依稀可辨人形。
“嘶……”宁世煊倒抽一口凉气,心中叫苦不迭,自己不过是来换了父亲名讳,怎么就招来这等邪物?
他慌不择路地往后跑,身后阴风阵阵,那鬼魅任他如何疾奔,始终纠缠在后。
就在那邪祟的利爪,即将触及他之时,宁世煊只觉得肩头一暖,抬眼间就见到一道身影挡在了身前,正是言初。
“言观主!”宁世煊就像是见到了救星,险些喜极而泣。
言初没有说话,只是一道凌厉的掌风破空而出,直击那鬼物,只听见嗤的一声响,那鬼物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击毙命!
言观主威武!
宁世煊瞠目结舌好半晌才回过神来,他连忙凑上前去,小心翼翼地伸出两根手指捏住言初的一片袖角,试探道,
“言、言观主,我怕,容我牵一牵可好?”
言初瞥了他一眼,只淡淡地说道,“跟紧。”
宁府这运道,还当真是诡谲得很,才脱虎口,又入狼窝……
言初领着宁世煊往前数步,又从袖中取出一道朱砂黄符,指尖轻捻,符纸无风自燃,她将燃着的符纸往空中一抛,淡淡道,“再唤几声。 ”
宁世煊不敢怠慢,连忙提声呼唤,“父亲!我是世煊!”
“父亲,是宁世煊。”
“……”
声音在幽寂的空中回荡,约摸喊了七八声,言初拍手示意,“可以了。”
只见那道燃烧殆尽的符纸并没有化作灰烬消散,而是在空中打了个弦,飘飘荡荡地往西北方向飞去,言初眸光微动,
“走吧。”
宁世煊望着那胡子越飞越快,转眼已成了一点点的星火,不禁瞠目,“这……我们怕是追不上……”
话音未落,忽觉肩头一紧,言初已经扣住了他的肩膀,她足尖轻点,两人竟凌空而起。
“这……”宁世煊惊得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啸,脚下虚空无物,整个人如腾云驾雾般疾行。
宁世煊像是察觉到了他的惊诧,难得解释道,“此境非阳世,不必拘于常理而言。”
宁世煊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不过须臾之间,符纸便引着二人来到一处阴森所在,但见玄铁铸就的牢笼森然伫立,粗如手臂的铁栏上缠绕着暗红色符文,一把青铜巨锁泛着寒光。
宁靖年就被困于其中,此时双目空洞,面色青白,就像是木雕一般僵立不动。
“父亲!”宁世煊眼眶微红,可任凭他如何呼唤,笼中之人始终恍若未闻。
村口处,方文等人见着言初完好无损的背人回来,身后其他人也陆续现身,他脸色忽青忽白。
“言观主辛苦了。”几个机灵的道士连忙迎上去,“我们这就去搭把手。”
言初漫不经心地挥了挥衣袖,“去吧。”反正赏银不会少她分毫。
等到宁世煊将宁靖年背回来之后,将他安顿在了临时收拾的帐篷里,言初直接吩咐道,
“侯爷的命魂我可以召回来,但需要血脉至亲在场,其余人者在外守着,不要让闲人进来。”
沈颐安见她神色凝重,心知非同小可,“初儿放心,我带着南风在外守着。”
裴明真亦拱手附和。
三人在外各守一方,像是三才阵一样将帐篷护得严严实实的。
言初从包中取出一柄匕首递给宁世煊,“取指尖血三滴。”
宁世煊接过一手时指尖微颤,吓死他了,差点还以为言观主要他抹脖子。
言初将血混入朱砂,笔走龙蛇间,一道红色符录已成,只见她一点,那道符纸便贴在了宁靖年眉心。
“闭目凝神,用心呼唤,告知他你是谁,让他赶紧回来。”言初对着宁世煊说道。
宁世煊没有二话,立刻照做。
宁世煊阖目之际,那符箓竟渐渐转为暗沉,似有阴翳缠绕,更奇的是,宁世煊眉间也渗出缕缕黑气,言初眸色一凛,从袖口中又飞出一道金符,同时将手轻按在宁世煊肩井穴上。
宁世煊只觉灵台一阵眩晕,在睁眼时已身处一片黑暗之中 ,他高声呼唤着父亲,却只听见空谷回音。
宁世煊心头陡然一紧。
“言……”呼唤未出口,眼前突然出现了天光,只见十步开外,宁靖年青衫磊落,正含笑望着他。
“父亲!”宁世煊急步上前,紧靴就像是踏在云絮之上,分明近在咫尺,偏偏触之不及,瞬间冷汗涔涔而下,浸湿了鬓角。
“爹?”他急得声音都有些嘶哑了。
那厢宁靖年却悠然踱步而来,枯瘦的手扣住他的手腕,突然裂开嘴角,笑容扯到耳根,
“孩子,为父寻得一处桃源,你随我来。”
宁世煊只觉得腕间一痛,跟着走了两步之后又想起言观主的叮嘱,他是要负责把父亲喊回去,而不是被父亲给带走。
他反手握住宁靖年的手,“巧了,孩儿也找到一个好地方,不若父亲先随儿一同前去?”
“父命不可违,且此事既由我先提起,就当随我先去,然后再论其他。”
宁世煊挣了挣,未果,索性耍起无赖,“古训有云‘尊老爱幼’,我上年幼,合该受你呵护才是。”说完还故作稚态地眨了眨眼睛。
宁靖年面色一沉,眼中寒意骤生,“弱冠之年,也自称幼子?”
“父亲昔日不是许诺要护我一生?”宁世煊扬声道,眼底闪过一丝狡黠,
“既为人子,受父亲庇佑,岂非天经地义?”
宁靖年听到这话缓了神色,温言道,“只要你此刻随我而去,为父自当如从前那般待你。”
宁世煊反应很快,抬腿便是一记横踹,“我呸,鬼话连篇,我那父亲何时怜惜过我?非打即骂才是常理。”
这一脚似乎是触发了什么,只见‘宁靖年’身形巨震,周身腾起浓浊的黑雾,那张原本儒雅的面容开始扭曲变形,最后化作一张青面獠牙的鬼相,只有那双阴鸷的眼睛,还依稀可辨人形。
“嘶……”宁世煊倒抽一口凉气,心中叫苦不迭,自己不过是来换了父亲名讳,怎么就招来这等邪物?
他慌不择路地往后跑,身后阴风阵阵,那鬼魅任他如何疾奔,始终纠缠在后。
就在那邪祟的利爪,即将触及他之时,宁世煊只觉得肩头一暖,抬眼间就见到一道身影挡在了身前,正是言初。
“言观主!”宁世煊就像是见到了救星,险些喜极而泣。
言初没有说话,只是一道凌厉的掌风破空而出,直击那鬼物,只听见嗤的一声响,那鬼物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击毙命!
言观主威武!
宁世煊瞠目结舌好半晌才回过神来,他连忙凑上前去,小心翼翼地伸出两根手指捏住言初的一片袖角,试探道,
“言、言观主,我怕,容我牵一牵可好?”
言初瞥了他一眼,只淡淡地说道,“跟紧。”
宁府这运道,还当真是诡谲得很,才脱虎口,又入狼窝……
言初领着宁世煊往前数步,又从袖中取出一道朱砂黄符,指尖轻捻,符纸无风自燃,她将燃着的符纸往空中一抛,淡淡道,“再唤几声。 ”
宁世煊不敢怠慢,连忙提声呼唤,“父亲!我是世煊!”
“父亲,是宁世煊。”
“……”
声音在幽寂的空中回荡,约摸喊了七八声,言初拍手示意,“可以了。”
只见那道燃烧殆尽的符纸并没有化作灰烬消散,而是在空中打了个弦,飘飘荡荡地往西北方向飞去,言初眸光微动,
“走吧。”
宁世煊望着那胡子越飞越快,转眼已成了一点点的星火,不禁瞠目,“这……我们怕是追不上……”
话音未落,忽觉肩头一紧,言初已经扣住了他的肩膀,她足尖轻点,两人竟凌空而起。
“这……”宁世煊惊得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耳边风声呼啸,脚下虚空无物,整个人如腾云驾雾般疾行。
宁世煊像是察觉到了他的惊诧,难得解释道,“此境非阳世,不必拘于常理而言。”
宁世煊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不过须臾之间,符纸便引着二人来到一处阴森所在,但见玄铁铸就的牢笼森然伫立,粗如手臂的铁栏上缠绕着暗红色符文,一把青铜巨锁泛着寒光。
宁靖年就被困于其中,此时双目空洞,面色青白,就像是木雕一般僵立不动。
“父亲!”宁世煊眼眶微红,可任凭他如何呼唤,笼中之人始终恍若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