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也过去好几天了,宋青山也打算启程回省城了。
孙秀莲弄了不少吃的,让他带在路上吃。
“这些糍粑啊,你多带一点,沅沅就爱吃这个。”孙秀莲一边给他打包东西,一边说道。
宋青山说道,“行了,妈,东西不用弄太多,路上不好带。”
临走前,老太太一再叮嘱注意安全之类的。
“有什么事就打个电话回家里啊。”
“知道了,妈,我走了啊。”
坐了将近一整天的车,到省城车站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因为提前打了电话,苏玉和宋沅算好了时间,到车站外面等着了。
宋青山一出来就看到他们母女俩了,连忙小跑过去,“媳妇儿,闺女,都说不用来接我了,怎么还是过来了。”
苏玉帮他拿了一袋手里的东西,笑道,“我们这不是没事嘛,就过来了。”
宋沅开心拉过他的手说道,“是啊,爸,我们一会儿要去大餐去。”
宋青山揉了揉她的脑袋,“你还想着吃大餐呢。”
宋沅笑,“这不是要给爸你接风洗尘嘛。”
一家三口吃完了饭,回去就把户口本交给了苏玉。
“媳妇儿,户口本带过来了,明天咱们就可以直接去转移户口了。”
苏玉拿着户口,晃了晃,高兴道,“是啊,明天我就去服装厂办手续,山哥,你跟我一块儿去吧,我怕我自己一个人搞不定。”
“行,我跟你一块儿去。”
第二天,两人就一块儿去了服装厂,跟负责这个的同事说明情况之后,人家也没多问,直接给他们办了手续。
之后拿着服装厂开的证明去了市政府这边,一天几番奔波,终于把户口可给转到了城里。
看到户口本上的城市户口,宋青山和苏玉都激动的笑了起来。
有了城里户口了,他们也算是彻底在这里落了根了,现在就只差有一个自己的房子了。
“山哥,咱家现在存款也得有不少了,要不要买房子啊?”苏玉问道。
“是得买的,咱们总租房子也不是那么回事,万一哪天人家不租了,我们可得流落街头了。”宋青山开着玩笑。
“不是短时间内咱们也找不到大一点的房子。”
宋青山觉得既然要买,就买一个大一点的,像之前他们在镇上租的那个,独门独栋还带一个大院子的就很好。
苏玉突然想到先前跟厂里的同志打听哪里有房源可以卖,他们倒是不知道,但是说了,可以把信息留到房管局,说不定到时候就有人看到了。
苏玉就说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宋青山点点头道,“那改明儿咱们就去看看。”
宋沅得知自家准备要买大房子了,就忍不住高兴,省城也算一个很不错的城市了,以后要是有机会,还能去别的地方买房子。
第二天当然是各忙各自的事情,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
赵可欣见着她过来,就问道,“沅沅,听我爸说,你们要转户口,怎么样?事情搞定了吗?”
宋沅笑道,“都搞定了。”
“那太好了。”
宋沅见她拿着一本作文书在看,就好奇的问,“你这是在练习作文吗?”
赵可欣叹了口气,说道,“对啊,我妈还让我去报社投稿呢。”
宋沅惊讶,“投稿?”
“是啊,我妈说,文章写的好不好,去投一下稿就知道了,要是能被选上,那就证明炉火纯青了。”
宋沅默默无言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要不,你听阿姨的,投稿一下看看?万一选上了,还能拿稿费呢。”
赵可欣点点头,转过来看她,“沅沅,要不你跟我一块儿吧。”
宋沅一愣,”啊?”
赵可欣认真的点点头,表示她没听错。
“可我不知道写什么哎。”
她们后桌的同学全程都听到了她俩的对话,闻言就说道,“宋沅同学,你还不知道写什么呢?就像平时测试写作文那样写呀。”
宋沅作文写的好,可是在班上出了名的,每次语文老师都会拿着宋沅的作文,给他们念或者是传阅,宋沅每写一次,老师就夸一次。
“要不我们一块儿写啊,看看谁的文章能被选上。”有同学提议道。
这决定立马就有同学附和了,“这个好啊,只是我们要写什么题目啊?”
张向东提议,“要不咱们问问语文老师吧,下节不就正好是她的课。”
“对对对,老师肯定知道,投稿什么题目容易被选上。”
宋沅和赵可欣对视一眼,有些出乎意料,没想到事情发展成了这样。
不过这样也挺好的,大家还能一块儿学习一块投稿,感觉还挺不错的。
至于怎么投稿,这是个问题,不过问题也不大,老师肯定也知道。
下节课就是语文课,等老师讲完了课本,在下课铃响之前,班上的同学就跟语文老师问了投稿的事情。
“老师,我们想写一篇文章去投稿,您知道应该写什么题目吗?”
语文老师有些诧异,没想到他们还有这种想法,不过她也很乐意为学生们解答。
剩下的时间,就在黑板上给他们列举了几个方向的题目。
一个是以青春校园生活为主题,尽量展现少年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一个是励志成长类的故事,而且是要传递正能量的。
还有一个是以我的梦想为题。
时间也过去好几天了,宋青山也打算启程回省城了。
孙秀莲弄了不少吃的,让他带在路上吃。
“这些糍粑啊,你多带一点,沅沅就爱吃这个。”孙秀莲一边给他打包东西,一边说道。
宋青山说道,“行了,妈,东西不用弄太多,路上不好带。”
临走前,老太太一再叮嘱注意安全之类的。
“有什么事就打个电话回家里啊。”
“知道了,妈,我走了啊。”
坐了将近一整天的车,到省城车站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因为提前打了电话,苏玉和宋沅算好了时间,到车站外面等着了。
宋青山一出来就看到他们母女俩了,连忙小跑过去,“媳妇儿,闺女,都说不用来接我了,怎么还是过来了。”
苏玉帮他拿了一袋手里的东西,笑道,“我们这不是没事嘛,就过来了。”
宋沅开心拉过他的手说道,“是啊,爸,我们一会儿要去大餐去。”
宋青山揉了揉她的脑袋,“你还想着吃大餐呢。”
宋沅笑,“这不是要给爸你接风洗尘嘛。”
一家三口吃完了饭,回去就把户口本交给了苏玉。
“媳妇儿,户口本带过来了,明天咱们就可以直接去转移户口了。”
苏玉拿着户口,晃了晃,高兴道,“是啊,明天我就去服装厂办手续,山哥,你跟我一块儿去吧,我怕我自己一个人搞不定。”
“行,我跟你一块儿去。”
第二天,两人就一块儿去了服装厂,跟负责这个的同事说明情况之后,人家也没多问,直接给他们办了手续。
之后拿着服装厂开的证明去了市政府这边,一天几番奔波,终于把户口可给转到了城里。
看到户口本上的城市户口,宋青山和苏玉都激动的笑了起来。
有了城里户口了,他们也算是彻底在这里落了根了,现在就只差有一个自己的房子了。
“山哥,咱家现在存款也得有不少了,要不要买房子啊?”苏玉问道。
“是得买的,咱们总租房子也不是那么回事,万一哪天人家不租了,我们可得流落街头了。”宋青山开着玩笑。
“不是短时间内咱们也找不到大一点的房子。”
宋青山觉得既然要买,就买一个大一点的,像之前他们在镇上租的那个,独门独栋还带一个大院子的就很好。
苏玉突然想到先前跟厂里的同志打听哪里有房源可以卖,他们倒是不知道,但是说了,可以把信息留到房管局,说不定到时候就有人看到了。
苏玉就说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宋青山点点头道,“那改明儿咱们就去看看。”
宋沅得知自家准备要买大房子了,就忍不住高兴,省城也算一个很不错的城市了,以后要是有机会,还能去别的地方买房子。
第二天当然是各忙各自的事情,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
赵可欣见着她过来,就问道,“沅沅,听我爸说,你们要转户口,怎么样?事情搞定了吗?”
宋沅笑道,“都搞定了。”
“那太好了。”
宋沅见她拿着一本作文书在看,就好奇的问,“你这是在练习作文吗?”
赵可欣叹了口气,说道,“对啊,我妈还让我去报社投稿呢。”
宋沅惊讶,“投稿?”
“是啊,我妈说,文章写的好不好,去投一下稿就知道了,要是能被选上,那就证明炉火纯青了。”
宋沅默默无言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要不,你听阿姨的,投稿一下看看?万一选上了,还能拿稿费呢。”
赵可欣点点头,转过来看她,“沅沅,要不你跟我一块儿吧。”
宋沅一愣,”啊?”
赵可欣认真的点点头,表示她没听错。
“可我不知道写什么哎。”
她们后桌的同学全程都听到了她俩的对话,闻言就说道,“宋沅同学,你还不知道写什么呢?就像平时测试写作文那样写呀。”
宋沅作文写的好,可是在班上出了名的,每次语文老师都会拿着宋沅的作文,给他们念或者是传阅,宋沅每写一次,老师就夸一次。
“要不我们一块儿写啊,看看谁的文章能被选上。”有同学提议道。
这决定立马就有同学附和了,“这个好啊,只是我们要写什么题目啊?”
张向东提议,“要不咱们问问语文老师吧,下节不就正好是她的课。”
“对对对,老师肯定知道,投稿什么题目容易被选上。”
宋沅和赵可欣对视一眼,有些出乎意料,没想到事情发展成了这样。
不过这样也挺好的,大家还能一块儿学习一块投稿,感觉还挺不错的。
至于怎么投稿,这是个问题,不过问题也不大,老师肯定也知道。
下节课就是语文课,等老师讲完了课本,在下课铃响之前,班上的同学就跟语文老师问了投稿的事情。
“老师,我们想写一篇文章去投稿,您知道应该写什么题目吗?”
语文老师有些诧异,没想到他们还有这种想法,不过她也很乐意为学生们解答。
剩下的时间,就在黑板上给他们列举了几个方向的题目。
一个是以青春校园生活为主题,尽量展现少年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一个是励志成长类的故事,而且是要传递正能量的。
还有一个是以我的梦想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