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朝臣还在外面等待上朝,若是仍寻不到陛下,他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正在这时,赵匡胤从垂拱殿中走了出来。
王继恩:!!!
“陛下!”王继恩不敢多言,只说朝臣在外等候多时。
赵匡胤点了点头,走向紫宸殿。王继恩赶紧跟上。
“魏大人,你可知晓圣上久不出现的原因?”有大臣向魏仁浦打听。
魏仁浦听罢摇了摇头。
“安心等候便是。”
“问问石大人、高大人他们,昨日不是与陛下一道饮酒吗?”
“听说陛下好像......失踪了。”有人压低声音说道。
宰相范质听闻立刻斥道:“尔等若再胡言乱语,我必不宽宥!”
“什么事啊范公?发这么大的火。”赵匡胤开口道。
“陛下!参见陛下!”众朝臣纷纷开口。
“免礼。”赵匡胤龙行虎步,坐上龙椅。
“陛下,臣有事通禀。”石守信出列说道。
“石爱卿,有何要事?”赵匡胤心知肚明。
“臣石守信叩见。臣近日身体每况愈下,病痛缠身,难以支撑。往昔征战沙场,落下诸多病根,如今旧疾频发,实在力不从心。
臣深知禁军统领之职责任重大,关乎我大宋安危。以臣如今这病弱之躯,若继续担此重任,恐因一时疏忽,危及社稷,辜负陛下的信任与重托。
望陛下怜悯臣的病痛,批准臣辞去禁军统领一职,让臣能安心调养。臣将感恩陛下的大恩大德,至死不渝。”
说罢,还“虚弱”地咳嗽了几声。
高怀德等人见状也纷纷称病请辞。
范质等人看着身强力壮的石守信等将领,心里门清。
“爱卿快快请起!朕深知你为我大宋,戎马半生,出生入死,为江山社稷立下不世之功。多年征战,让你落下病根,朕心中满是怜惜。如今你因病请辞,实乃无奈之举,朕岂会不知。”
“你为朕、为这大宋所做的一切,朕都铭记于心。朕又怎会让有功之臣寒心?”
“朕决定任命你为天平军节度使,保留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军职,并赐良田美宅。往后你便安心休养。”赵匡胤顺水推舟道。
“叩谢陛下。”
杯酒释兵权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重蹈五代覆辙的必要措施,而未来大宋的“重文轻武”问题却是他要权衡再三的政策了。
赵匡胤将思绪拉回到眼前,看到了殿前站着的那个年轻人。
下朝后,赵光义被赵匡胤叫住,要他去垂拱殿一叙。
“皇兄!我正想寻你呢。”
“那可真是巧了不是?”赵匡胤压了压手,示意他坐下。
“听说光义车技不错,不如秀一番让皇兄看看?”赵匡胤笑着说道。
“车技?皇兄是在同我开玩笑吗?我怎么会......”
“来人,将赵光义带到殿前广场,骑上驴车绕殿疾跑,未满四个时辰不准下来!”
“亲爱的弟弟,皇兄只是想看你骑驴车表演,你不会介意吧?”
赵光义面露惊恐,不对,皇兄是不会这样对我的,为什么会这样?
但君命难违,赵光义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他寄希望于皇兄是在与他开玩笑。
当两人来到大庆殿前时,赵光义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仁慈的赵匡胤担心无辜的驴太过疲累,特意为他准备了四头驴以便保证赵光义的驾车速度。
赵光义麻了。
他小心翼翼地抓住车厢边缘,借力跨上驴车。不得不说,动作还真是挺到位的。
赵光义抓住缰绳,嘴中喊道:“走!”
不知道是赵光义天赋异禀还是驴听话,驴开始缓步前行。
“跑起来!”赵匡胤喊道。
赵光义:哥,亲哥,我这才刚学会控制走呢就跑啦?
赵光义没得办法,加快了抖动缰绳的频率,驴子逐渐加速。
慢慢的,赵光义逐渐领悟了驾驴车的真谛,就连过弯都显得游刃有余。
赵光义驾驶着驴车开始在广场上狂奔,引得宫女太监纷纷驻足,搞得他又羞耻又畅快。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赵光义的体力逐渐耗尽,驴车的颠簸起伏令他胃部翻涌。
一个时辰后,趁下人换驴之际,赵光义奔向角落就是一阵呕吐。一个时辰的暴晒使得他的脸红的出奇。
“皇兄,饶了我吧!”他企图让赵匡胤网开一面。
听着殿外传来的求饶声,赵匡胤丝毫不为所动。
“陛下说了,若是时候不够,鞭刑伺候。”内侍向赵光义传话道。
赵光义:......
赵光义咬咬牙,继续驾上驴车。
终于成功在三个半时辰后因中暑倒地而结束了这场闹剧。
“不是‘高梁河车神’吗?就这?”赵匡胤听闻消息冷笑道,“君无戏言,醒了叫我。”
“是,陛下。”王继恩听罢不由为赵光义默哀三秒。
基地里,朱元璋正兴奋地和李世民等人讨论赵匡胤。
“爹,您是不是想搞事,就差将‘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大写加粗告诉宋太祖了。”朱棣贼兮兮笑道。
“嘿嘿,真想看看他们兄弟二人的对阵。对了,应该叫宋太祖将摄像机带上,好叫赵光义表演一番驴车炫技啊!”
“我支持!狄大人不是抽中了一台投影仪吗?投到大屏幕上让基地的客人都看看!”李世民笑着说道。
“公开处刑啊,可以可以!”刘彻连连点头。
“你们好无聊。”
“嗐,始皇,你就说你想不想看吧?”
“......好吧我想看。”嬴政嘴角上扬。兄友弟恭的事他最爱了。
“嘿,说曹操到曹操就到,宋太祖你来了!”朱元璋高呼。
正在这时,赵匡胤从垂拱殿中走了出来。
王继恩:!!!
“陛下!”王继恩不敢多言,只说朝臣在外等候多时。
赵匡胤点了点头,走向紫宸殿。王继恩赶紧跟上。
“魏大人,你可知晓圣上久不出现的原因?”有大臣向魏仁浦打听。
魏仁浦听罢摇了摇头。
“安心等候便是。”
“问问石大人、高大人他们,昨日不是与陛下一道饮酒吗?”
“听说陛下好像......失踪了。”有人压低声音说道。
宰相范质听闻立刻斥道:“尔等若再胡言乱语,我必不宽宥!”
“什么事啊范公?发这么大的火。”赵匡胤开口道。
“陛下!参见陛下!”众朝臣纷纷开口。
“免礼。”赵匡胤龙行虎步,坐上龙椅。
“陛下,臣有事通禀。”石守信出列说道。
“石爱卿,有何要事?”赵匡胤心知肚明。
“臣石守信叩见。臣近日身体每况愈下,病痛缠身,难以支撑。往昔征战沙场,落下诸多病根,如今旧疾频发,实在力不从心。
臣深知禁军统领之职责任重大,关乎我大宋安危。以臣如今这病弱之躯,若继续担此重任,恐因一时疏忽,危及社稷,辜负陛下的信任与重托。
望陛下怜悯臣的病痛,批准臣辞去禁军统领一职,让臣能安心调养。臣将感恩陛下的大恩大德,至死不渝。”
说罢,还“虚弱”地咳嗽了几声。
高怀德等人见状也纷纷称病请辞。
范质等人看着身强力壮的石守信等将领,心里门清。
“爱卿快快请起!朕深知你为我大宋,戎马半生,出生入死,为江山社稷立下不世之功。多年征战,让你落下病根,朕心中满是怜惜。如今你因病请辞,实乃无奈之举,朕岂会不知。”
“你为朕、为这大宋所做的一切,朕都铭记于心。朕又怎会让有功之臣寒心?”
“朕决定任命你为天平军节度使,保留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军职,并赐良田美宅。往后你便安心休养。”赵匡胤顺水推舟道。
“叩谢陛下。”
杯酒释兵权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重蹈五代覆辙的必要措施,而未来大宋的“重文轻武”问题却是他要权衡再三的政策了。
赵匡胤将思绪拉回到眼前,看到了殿前站着的那个年轻人。
下朝后,赵光义被赵匡胤叫住,要他去垂拱殿一叙。
“皇兄!我正想寻你呢。”
“那可真是巧了不是?”赵匡胤压了压手,示意他坐下。
“听说光义车技不错,不如秀一番让皇兄看看?”赵匡胤笑着说道。
“车技?皇兄是在同我开玩笑吗?我怎么会......”
“来人,将赵光义带到殿前广场,骑上驴车绕殿疾跑,未满四个时辰不准下来!”
“亲爱的弟弟,皇兄只是想看你骑驴车表演,你不会介意吧?”
赵光义面露惊恐,不对,皇兄是不会这样对我的,为什么会这样?
但君命难违,赵光义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他寄希望于皇兄是在与他开玩笑。
当两人来到大庆殿前时,赵光义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仁慈的赵匡胤担心无辜的驴太过疲累,特意为他准备了四头驴以便保证赵光义的驾车速度。
赵光义麻了。
他小心翼翼地抓住车厢边缘,借力跨上驴车。不得不说,动作还真是挺到位的。
赵光义抓住缰绳,嘴中喊道:“走!”
不知道是赵光义天赋异禀还是驴听话,驴开始缓步前行。
“跑起来!”赵匡胤喊道。
赵光义:哥,亲哥,我这才刚学会控制走呢就跑啦?
赵光义没得办法,加快了抖动缰绳的频率,驴子逐渐加速。
慢慢的,赵光义逐渐领悟了驾驴车的真谛,就连过弯都显得游刃有余。
赵光义驾驶着驴车开始在广场上狂奔,引得宫女太监纷纷驻足,搞得他又羞耻又畅快。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赵光义的体力逐渐耗尽,驴车的颠簸起伏令他胃部翻涌。
一个时辰后,趁下人换驴之际,赵光义奔向角落就是一阵呕吐。一个时辰的暴晒使得他的脸红的出奇。
“皇兄,饶了我吧!”他企图让赵匡胤网开一面。
听着殿外传来的求饶声,赵匡胤丝毫不为所动。
“陛下说了,若是时候不够,鞭刑伺候。”内侍向赵光义传话道。
赵光义:......
赵光义咬咬牙,继续驾上驴车。
终于成功在三个半时辰后因中暑倒地而结束了这场闹剧。
“不是‘高梁河车神’吗?就这?”赵匡胤听闻消息冷笑道,“君无戏言,醒了叫我。”
“是,陛下。”王继恩听罢不由为赵光义默哀三秒。
基地里,朱元璋正兴奋地和李世民等人讨论赵匡胤。
“爹,您是不是想搞事,就差将‘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大写加粗告诉宋太祖了。”朱棣贼兮兮笑道。
“嘿嘿,真想看看他们兄弟二人的对阵。对了,应该叫宋太祖将摄像机带上,好叫赵光义表演一番驴车炫技啊!”
“我支持!狄大人不是抽中了一台投影仪吗?投到大屏幕上让基地的客人都看看!”李世民笑着说道。
“公开处刑啊,可以可以!”刘彻连连点头。
“你们好无聊。”
“嗐,始皇,你就说你想不想看吧?”
“......好吧我想看。”嬴政嘴角上扬。兄友弟恭的事他最爱了。
“嘿,说曹操到曹操就到,宋太祖你来了!”朱元璋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