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第一,鼓励百姓告发隐瞒财产、偷税漏税的商人及高利贷者等。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对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
“第二,不论有无市籍,凡是从事工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的人,一概依法纳税。”
“第三,商人财产每两千钱,抽税一算;小手工业者每四千钱抽取一算。除官吏、三老和北边骑士外,有轺车的,一乘抽取一算;贩运商的轺车,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取一算。
“第四,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不得占有土地和奴婢,违抗者没收全部财产。”
刘彻摇了摇头。
张汤忙说道:“陛下,是否有不妥之处?”
“细节还需完善,部分条令需要修改。我提几点。”刘彻说道。
“一,设立专门的举报机构和平台,制定严格的举报受理、调查和处理程序。确保举报内容真实可靠,避免恶意举报和虚假举报。”
“二,奖励。不应简单地以没收财产的一半作为奖励,而是可以根据举报案件的性质、金额和对社会的贡献等因素,设定合理的奖励标准。”
“三,需要清晰划分商业活动与普通个人消费行为,非经常性商业行为不可纳入告缗令。”
“四,......”
刘彻滔滔不绝,杨可、张汤等人听得不明觉厉,手中毛笔挥出残影。
桑弘羊蹙眉说道:“陛下提出的构想非常全面先进。只是若是要完成如此大体量的金额统计,尤其是累进税制,怕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恐算告两令成效甚微。”
刘彻一甩书册,皱眉道:“所以才需要你们这些肱骨啊!”
桑弘羊见刘彻动怒,连忙告罪,顺便将陛下甩下的书册捡起。
定睛一看,只见书籍上写着几个大字——会计核算体系。
桑弘羊一看到“算”字便走不动道了,快速打开书籍翻看了几页,顿时睁大了眼。
虽然他不懂阿拉伯数字,但结合上下文很快了解了这是计数工具。
而书中的多种记账方式和核算方法更令桑弘羊大吃一惊。
“陛下,这书......”他抬头看向刘彻。
“抽空将这书拿去印刷了。几位大人都给我将阿拉伯数字学会。这些计算器一人一台,尽快学会使用。”说罢,刘彻让人扛出了一麻袋的计算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最近苏轼对此颇有感触。
儿子苏过的牛痘疫苗接种试验圆满完成。除却两日的发热令他感到紧张,其他一切安好。
杭州的百姓听说了这事皆议论纷纷。有人意动,有人仍持怀疑态度,竟也有几个胆大的追随苏家父子的脚步,来到衙门接种了牛痘。
虽是少数,但总归是一种进步。
因此,少了些许烦恼的苏轼胃口也变得更好了。
然而自从吃了疗养基地的美食后,苏轼对食物有了更为纯粹的执着,那便是追求食物最美的味道。
亏得许瑛推荐了许多下厨佐料,才令苏轼府里的菜色增色不少。
“儿啊,我去基地买些油盐酱醋,你要带些什么回来?”
苏过看着自己的父亲,笑着说道:“爹,你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我没有什么需要的。”
“那我就自己看着办了。”
苏轼来到基地超市,推着购物车开始购物。
“哥,你来了!”苏辙惊喜地喊道。
“子由,上次怎么不见你来?”
“马上就到奉旨出使辽国的日子,前些日子一直在筹备相关事宜。今日得空,准备些路上用的。”苏辙边解释边往购物车里放了一大袋卫生纸。
“第一,鼓励百姓告发隐瞒财产、偷税漏税的商人及高利贷者等。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对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
“第二,不论有无市籍,凡是从事工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的人,一概依法纳税。”
“第三,商人财产每两千钱,抽税一算;小手工业者每四千钱抽取一算。除官吏、三老和北边骑士外,有轺车的,一乘抽取一算;贩运商的轺车,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取一算。
“第四,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不得占有土地和奴婢,违抗者没收全部财产。”
刘彻摇了摇头。
张汤忙说道:“陛下,是否有不妥之处?”
“细节还需完善,部分条令需要修改。我提几点。”刘彻说道。
“一,设立专门的举报机构和平台,制定严格的举报受理、调查和处理程序。确保举报内容真实可靠,避免恶意举报和虚假举报。”
“二,奖励。不应简单地以没收财产的一半作为奖励,而是可以根据举报案件的性质、金额和对社会的贡献等因素,设定合理的奖励标准。”
“三,需要清晰划分商业活动与普通个人消费行为,非经常性商业行为不可纳入告缗令。”
“四,......”
刘彻滔滔不绝,杨可、张汤等人听得不明觉厉,手中毛笔挥出残影。
桑弘羊蹙眉说道:“陛下提出的构想非常全面先进。只是若是要完成如此大体量的金额统计,尤其是累进税制,怕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恐算告两令成效甚微。”
刘彻一甩书册,皱眉道:“所以才需要你们这些肱骨啊!”
桑弘羊见刘彻动怒,连忙告罪,顺便将陛下甩下的书册捡起。
定睛一看,只见书籍上写着几个大字——会计核算体系。
桑弘羊一看到“算”字便走不动道了,快速打开书籍翻看了几页,顿时睁大了眼。
虽然他不懂阿拉伯数字,但结合上下文很快了解了这是计数工具。
而书中的多种记账方式和核算方法更令桑弘羊大吃一惊。
“陛下,这书......”他抬头看向刘彻。
“抽空将这书拿去印刷了。几位大人都给我将阿拉伯数字学会。这些计算器一人一台,尽快学会使用。”说罢,刘彻让人扛出了一麻袋的计算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最近苏轼对此颇有感触。
儿子苏过的牛痘疫苗接种试验圆满完成。除却两日的发热令他感到紧张,其他一切安好。
杭州的百姓听说了这事皆议论纷纷。有人意动,有人仍持怀疑态度,竟也有几个胆大的追随苏家父子的脚步,来到衙门接种了牛痘。
虽是少数,但总归是一种进步。
因此,少了些许烦恼的苏轼胃口也变得更好了。
然而自从吃了疗养基地的美食后,苏轼对食物有了更为纯粹的执着,那便是追求食物最美的味道。
亏得许瑛推荐了许多下厨佐料,才令苏轼府里的菜色增色不少。
“儿啊,我去基地买些油盐酱醋,你要带些什么回来?”
苏过看着自己的父亲,笑着说道:“爹,你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我没有什么需要的。”
“那我就自己看着办了。”
苏轼来到基地超市,推着购物车开始购物。
“哥,你来了!”苏辙惊喜地喊道。
“子由,上次怎么不见你来?”
“马上就到奉旨出使辽国的日子,前些日子一直在筹备相关事宜。今日得空,准备些路上用的。”苏辙边解释边往购物车里放了一大袋卫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