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启有点不敢认,但是仔细看了又看,还特意走近了两步:“没错啊,就是二哥啊。”
他家亲二哥,那脸长的和他多像啊,绝对不会认错的。
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家二哥居然有一天会做起小生意,干上个体户了?
他一直觉得,二哥是个干活的一把好手,种地上工,那都是一个顶十个的能人,村里出了名的劳动力。
上工从来都是满工,别人家谁能比的上?
但绝对不会是那种耍嘴皮子的人。
个体户多丢人啊,小摊小贩,要是被别人看到了,指不定在背后怎么嘀咕呢,有些长舌妇什么难听的话都能说的出来。
贺启想不明白,他家二哥不是在城里制药厂上班吗?
是不是工作没弄好,养家糊口的压力太大了,所以二哥被逼无奈,只能出来摆摆摊子赚钱。
“二哥。”
贺淮抬头一看:“贺启?”
贺淮一看到自己弟弟这个不可置信,又带着几分怜惜的眼神,大约就明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在大家的眼里,个体户多不好听,上不了台面似的,还不如种地的农民,很没脸的事情。
就算是有些人知道,个体户赚钱,也觉得不体面。
不过贺淮也不打算解释什么。
他们这么以为,也没什么不好的,以为他过的不好,反倒是还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事不是吗。
贺启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二哥你不是去了制药厂吗,怎么会在这儿啊?”
他原本还以为二哥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上班了。
昭昭还那么小,要喝奶粉,城里哪儿哪儿都要钱,二哥的压力一定很大。
你看看,这黑眼圈都冒出来了。
贺淮不想影响到生意,把贺启拉到一边去,语气平和而轻松:“哦,工作我卖了。”
贺启更不理解了,瞪大了眼:“为什么啊?二哥你太糊涂了,制药厂多好的工作啊,你不去上班卖了干啥啊。”
“你这现在每天在这里卖茶叶蛋多辛苦啊。”
多么不划算的事情啊,二哥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贺淮拍了拍他的肩膀:“人活着哪里有不辛苦的,我有自己的打算。”
贺启看着自家二哥忍不住有些心疼:“二哥,你要是过不下去,不用这么辛苦的卖茶叶蛋啊,你把房子退了,和二嫂带着昭昭回家住也成啊。”
“这咱家里永远都有你的一间房子啊。”
至少住在自己家里,肯定没有现在这么辛苦啊。
贺淮摇摇头:“我有自己的打算,你就别管了,日子总能过的下去,没你想的那么困难。”
他是真的一点都不困难,比从前没搬出来之前,做任何事情都方便多了。
这些话听在贺启的耳朵里,只觉得二哥是为了安抚他,不想让他担心:“二哥,你咋这么糊涂呢。”
贺淮并不是一个会煽情的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塞给贺启一个茶叶蛋,打发他先走,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去家里找他。
贺启剥开壳,咬了一口,唔,还挺好吃。
难怪看着生意这么好呢。
贺启办完事之后,还是根据贺淮给他的地址,去了一趟家里。
一进门,就到院子里两个在扒拉土玩的小家伙,一左一右抱起来:“昭昭,狗蛋,还认识四叔吗?”
昭昭笑眯眯的在贺启脸颊上亲了一口,眼睛直勾勾的带着盯着贺启手里拎着的两瓶罐头:“四叔。”
狗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两个眼睛瞪的圆乎乎的,咿咿呀呀的叫了半天,之后也学着昭昭的样子,在贺启的脸上亲了一口。
贺启被两个小家伙搞的心都要化了:“乖啊,真乖,四叔没白疼你们俩。”
江瑶还在做着馅料,为明天做准备,看着贺启的到来,连忙起手洗手,去倒茶:“贺启,快坐快坐。”
江瑶对这个小叔子没什么特别的,贺启这个人虽然和贺庭走的更近一些,但是也没有针对过他们什么,算是很平常心的对待吧。
贺启有些不好意思:“二嫂你别忙活,又不是外人,不用招待我,我就是来看看,坐一坐就走了,一会还要回村里呢。”
江瑶招呼着他坐下:“那也得吃完中午饭再走啊,你二哥一会也就回来了。”
贺启看着江瑶还在忙活着:“二嫂,有啥忙我能帮的上的,你别跟我客气。”
二嫂还在忙着包包子,一看就很辛苦。
二嫂是个爱干净会过日子的人,这里里外外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墙上还挂着二哥二嫂俩人结婚时候的照片。
江瑶注意到他的视线:“没事,我这不用帮忙。”
贺启捧着水杯:“二嫂,我今天看到二哥了,我都知道了。”
“二嫂,日子要是过的不容易就回家吧,在家里也没什么不好的是不是。”
二哥二嫂两个人忙里忙外的,好像比在家里的时候还要辛苦,出门在外还得租房子,昭昭还这么小。
江瑶从他的眼神中也能看出几分端倪来,贺启好像是误会了什么。
大概是觉得,他们摆摊,做起了个体户辛苦又不体面。
不过江瑶也不打算解释什么,难不成她要拿着个喇叭,去宣扬自己每天能赚的了多少钱吗?
大家对于个体户的接受度确实是不高。
不过贺启也是出于一种自己家人的关心,这一份心意她心领了。
“没关系,我们现在过的也挺好的,你有时间多来坐坐。”
贺启看着他们两口子都是同样的态度,也不好继续说什么:“那二嫂,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随时给家里去信就成。”
贺启心下觉得,二哥二嫂宁愿在外面租房子也不愿意回家里去,大概还是因为心里有气吧。
毕竟二嫂之前落水,昏迷了几天,情况确实挺危险。
老五家两口子已经去了省城,以后家里就消停多了。
不过也冷清了许多,大嫂带着孩子去随军了,二哥二嫂搬走了,三哥去上了大学,老五贺弟妹去了省城,家里都有些不热闹了。
江瑶点头应下:“会的。”
中午贺启吃完饭之后才离开,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自家爹娘提起来:“二哥二嫂过的不容易,蛮辛苦的。”
他家亲二哥,那脸长的和他多像啊,绝对不会认错的。
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家二哥居然有一天会做起小生意,干上个体户了?
他一直觉得,二哥是个干活的一把好手,种地上工,那都是一个顶十个的能人,村里出了名的劳动力。
上工从来都是满工,别人家谁能比的上?
但绝对不会是那种耍嘴皮子的人。
个体户多丢人啊,小摊小贩,要是被别人看到了,指不定在背后怎么嘀咕呢,有些长舌妇什么难听的话都能说的出来。
贺启想不明白,他家二哥不是在城里制药厂上班吗?
是不是工作没弄好,养家糊口的压力太大了,所以二哥被逼无奈,只能出来摆摆摊子赚钱。
“二哥。”
贺淮抬头一看:“贺启?”
贺淮一看到自己弟弟这个不可置信,又带着几分怜惜的眼神,大约就明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在大家的眼里,个体户多不好听,上不了台面似的,还不如种地的农民,很没脸的事情。
就算是有些人知道,个体户赚钱,也觉得不体面。
不过贺淮也不打算解释什么。
他们这么以为,也没什么不好的,以为他过的不好,反倒是还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事不是吗。
贺启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二哥你不是去了制药厂吗,怎么会在这儿啊?”
他原本还以为二哥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上班了。
昭昭还那么小,要喝奶粉,城里哪儿哪儿都要钱,二哥的压力一定很大。
你看看,这黑眼圈都冒出来了。
贺淮不想影响到生意,把贺启拉到一边去,语气平和而轻松:“哦,工作我卖了。”
贺启更不理解了,瞪大了眼:“为什么啊?二哥你太糊涂了,制药厂多好的工作啊,你不去上班卖了干啥啊。”
“你这现在每天在这里卖茶叶蛋多辛苦啊。”
多么不划算的事情啊,二哥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贺淮拍了拍他的肩膀:“人活着哪里有不辛苦的,我有自己的打算。”
贺启看着自家二哥忍不住有些心疼:“二哥,你要是过不下去,不用这么辛苦的卖茶叶蛋啊,你把房子退了,和二嫂带着昭昭回家住也成啊。”
“这咱家里永远都有你的一间房子啊。”
至少住在自己家里,肯定没有现在这么辛苦啊。
贺淮摇摇头:“我有自己的打算,你就别管了,日子总能过的下去,没你想的那么困难。”
他是真的一点都不困难,比从前没搬出来之前,做任何事情都方便多了。
这些话听在贺启的耳朵里,只觉得二哥是为了安抚他,不想让他担心:“二哥,你咋这么糊涂呢。”
贺淮并不是一个会煽情的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塞给贺启一个茶叶蛋,打发他先走,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去家里找他。
贺启剥开壳,咬了一口,唔,还挺好吃。
难怪看着生意这么好呢。
贺启办完事之后,还是根据贺淮给他的地址,去了一趟家里。
一进门,就到院子里两个在扒拉土玩的小家伙,一左一右抱起来:“昭昭,狗蛋,还认识四叔吗?”
昭昭笑眯眯的在贺启脸颊上亲了一口,眼睛直勾勾的带着盯着贺启手里拎着的两瓶罐头:“四叔。”
狗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两个眼睛瞪的圆乎乎的,咿咿呀呀的叫了半天,之后也学着昭昭的样子,在贺启的脸上亲了一口。
贺启被两个小家伙搞的心都要化了:“乖啊,真乖,四叔没白疼你们俩。”
江瑶还在做着馅料,为明天做准备,看着贺启的到来,连忙起手洗手,去倒茶:“贺启,快坐快坐。”
江瑶对这个小叔子没什么特别的,贺启这个人虽然和贺庭走的更近一些,但是也没有针对过他们什么,算是很平常心的对待吧。
贺启有些不好意思:“二嫂你别忙活,又不是外人,不用招待我,我就是来看看,坐一坐就走了,一会还要回村里呢。”
江瑶招呼着他坐下:“那也得吃完中午饭再走啊,你二哥一会也就回来了。”
贺启看着江瑶还在忙活着:“二嫂,有啥忙我能帮的上的,你别跟我客气。”
二嫂还在忙着包包子,一看就很辛苦。
二嫂是个爱干净会过日子的人,这里里外外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墙上还挂着二哥二嫂俩人结婚时候的照片。
江瑶注意到他的视线:“没事,我这不用帮忙。”
贺启捧着水杯:“二嫂,我今天看到二哥了,我都知道了。”
“二嫂,日子要是过的不容易就回家吧,在家里也没什么不好的是不是。”
二哥二嫂两个人忙里忙外的,好像比在家里的时候还要辛苦,出门在外还得租房子,昭昭还这么小。
江瑶从他的眼神中也能看出几分端倪来,贺启好像是误会了什么。
大概是觉得,他们摆摊,做起了个体户辛苦又不体面。
不过江瑶也不打算解释什么,难不成她要拿着个喇叭,去宣扬自己每天能赚的了多少钱吗?
大家对于个体户的接受度确实是不高。
不过贺启也是出于一种自己家人的关心,这一份心意她心领了。
“没关系,我们现在过的也挺好的,你有时间多来坐坐。”
贺启看着他们两口子都是同样的态度,也不好继续说什么:“那二嫂,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随时给家里去信就成。”
贺启心下觉得,二哥二嫂宁愿在外面租房子也不愿意回家里去,大概还是因为心里有气吧。
毕竟二嫂之前落水,昏迷了几天,情况确实挺危险。
老五家两口子已经去了省城,以后家里就消停多了。
不过也冷清了许多,大嫂带着孩子去随军了,二哥二嫂搬走了,三哥去上了大学,老五贺弟妹去了省城,家里都有些不热闹了。
江瑶点头应下:“会的。”
中午贺启吃完饭之后才离开,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自家爹娘提起来:“二哥二嫂过的不容易,蛮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