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丰气的脱下鞋子对着儿子的后脑勺打了几下:“说的什么胡话,就算是有天大的事情,也好好说开了。”
“这大过年的你们就这么折腾人,让不让人活了,这日子还过不过了?快去把人给追回来啊。”
贺丰的眼里是化不开的愁,好好的过年,本来是高兴的日子,现在搞成这个样子,这叫怎么回事啊。
谁家大过年的折腾这么一出啊。
贺庭打定主意不下去:“爹,我们的事情你就别管了,今天大年初一,你们先忙去吧。”
贺丰气的继续打:“你个混蛋玩意,这个时候你犯什么糊涂啊,你给我把人找回去去,快点去啊。”
贺庭心里有气,回到自己屋子里,看着满地的狼藉。
这里是他们结婚的地方,处处都有着他们两个许多甜蜜的回忆。
脑海里却还是不由自主的想起罗明娇的那些话,深深的刺痛着他的心。
不过没过多长时间,贺庭还是出门追了出去。
贺丰觉得自己头有点发晕。
贺超连忙扶住他:“爹,你先别上火,坐下休息休息。”
张氏连连唉声叹气的:“说的容易,怎么不上火啊?我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俩人会是最叫人头疼的,你看看这事情闹的。”
“大过年的都不能叫人好好过,造了什么孽。”
贺丰穿好鞋子,忍不住又开始想抽烟:“行了行了,不管他们了,这年还得过呢,都忙你们自己的去吧。”
过日子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过家家,离婚那是随便说着玩的?
还是说,罗明娇真的是因为考上了大学,回到了省城,开始瞧不上村里出身的贺庭了?
贺丰又看着老三媳妇儿指挥着老三干这干那的样子,忍不住犯嘀咕,这老三也是大学生,不也照样该干嘛还在干嘛。
对媳妇儿和孩子都掏心掏肺的。
周围有人过来打听消息:“东子他娘,你家老五和罗知青真的要离婚了?”
张氏那叫一个气啊,还得笑着打发这些人:“胡说啥呢,两口子过日子哪里有不磕磕绊绊的,谁家还不吵个架了,离不了。”
什么离婚不离婚的,这就是来看热闹的,有几个是真的担心。
赵婆子扯了扯嘴角:“是这么个道理。”
陆陆续续有族里的,或者平时要好的亲戚过来串门走亲戚,一群人聚在一起唠嗑。
大早上被这么一闹腾,大家也没有了想吃饭的心情,简单打点了一点,江瑶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
江禾看着她往锅里倒油的架势:“哎呦喂,你倒这么多?让老太太瞧见,念叨死你,怎么多油多可惜啊。”
她算是发现了,江瑶愈发有大手大脚的趋势了。
换在以前,是要被长辈念叨不会过日子的。
果然人还是得手里有钱的,江瑶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好像自从嫁给了贺淮之后,变化就特别的大。
江瑶手里的动作不停,葱姜蒜开始下锅:“油多了好吃,你快把那菜都给切好了。”
做出来的饭菜想要好吃,肯定免不了得油多点啊。
江禾嘴上说着话,手里的动作同样干的麻利:“你把红烧肉和鱼做好,剩下的我来。”
中午的时候,贺庭还是把罗明娇给找回来了,俩人那样子,看上去还是在闹别扭似的,但是很显然,没有了早上那种互相埋怨,针锋相对的样子。
只是也没有了最初那种甜蜜的样子,俩人谁都不说话。
江禾端着菜往桌子上放,小声嘀咕:“还真是会挑时间啊,时间卡的这么好,正好回来吃饭呀。”
一点事儿没干,到吃饭的时候回来了,真行。
不过江禾到底是没有大声说出来,大过年的,新一年的开始,大家都想乐乐呵呵的,
贺庭看着为他担心的爹娘,心下有些愧疚:“爹,娘,让你们担心了。”
贺丰拿起筷子:“行了,吃饭吧,别在瞎折腾了。”
贺丰其实担心的更多,早上他们吵架的时候,说什么赔不赔的,是怎么回事?
也不知道这两口子在省城是不是又在折腾什么。
之前被公安带去好些天,他们难道还没有长记性吗?
昭昭和狗蛋穿着新衣服开心的直蹦跶,跑出去找其他小孩子一起玩。
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怎么舍得置办这些的,江禾给儿子做衣服的时候,原本还怪心疼的,小孩子长的太快了,用不了多久就穿不了,太好可惜了。
但是看着儿子这蹦蹦跳跳开心的样子,又觉得什么都值了。
江瑶说的对,不舍得就得一直吃苦,吃不完的苦。
自己现在好歹也能赚钱,贺超也跟别人做家教能赚一些,给孩子做一身新衣服怎么了。
大年初二,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
江瑶跟江禾谁都不着急回江家,先等着两个大姑姐回来。
贺雨自从知道自己那个不省心的小姑子居然惦记自己亲弟弟之后,看着江瑶都有些心虚和愧疚:“昭昭,新年快乐,小姑姑的红包,拿好。”
贺雨自己心里怪别扭的,都是因为那个许雯雯,搞的她在娘家面前没脸,都不知道应该要怎么面对自己的亲弟媳了。
这要是老二两口子生出了嫌隙,她不就是罪人了吗?
别人不得说她这个当大姑子的作孽啊。
昭昭小嘴甜,笑呵呵的叫人:“谢谢小姑姑。”
许武同样有些心虚:“贺淮,生意还挺好吧?”
摊上这么个妹妹,他也很头疼。
贺淮简单和自己的姐夫寒暄几句:“挺好。”
这个二姐夫是城里人,一开始的时候,还挺傲气的,什么都听自己亲娘的,也就是这些年,才和他二姐关系好了起来,做事也能说的过去。
贺雪也拿出了给两个孩子的红包:“这小孩子的变化是真大啊。”
贺雪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要成熟许多。
江瑶提前准备好了红包,给自己孩子分。
大弟弟家的三个孩子过年都没回来,压岁钱只能等他们回来再给了。
大姐家一儿一女,叫刘家月、刘家齐,姐弟俩就差一岁,都已经到了上初中的年纪。
刘家月有些不好意思:“舅妈,我们都长大了。”
江瑶将红包放到了孩子们的手里:“长大了也是孩子,快收好。”
“这大过年的你们就这么折腾人,让不让人活了,这日子还过不过了?快去把人给追回来啊。”
贺丰的眼里是化不开的愁,好好的过年,本来是高兴的日子,现在搞成这个样子,这叫怎么回事啊。
谁家大过年的折腾这么一出啊。
贺庭打定主意不下去:“爹,我们的事情你就别管了,今天大年初一,你们先忙去吧。”
贺丰气的继续打:“你个混蛋玩意,这个时候你犯什么糊涂啊,你给我把人找回去去,快点去啊。”
贺庭心里有气,回到自己屋子里,看着满地的狼藉。
这里是他们结婚的地方,处处都有着他们两个许多甜蜜的回忆。
脑海里却还是不由自主的想起罗明娇的那些话,深深的刺痛着他的心。
不过没过多长时间,贺庭还是出门追了出去。
贺丰觉得自己头有点发晕。
贺超连忙扶住他:“爹,你先别上火,坐下休息休息。”
张氏连连唉声叹气的:“说的容易,怎么不上火啊?我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俩人会是最叫人头疼的,你看看这事情闹的。”
“大过年的都不能叫人好好过,造了什么孽。”
贺丰穿好鞋子,忍不住又开始想抽烟:“行了行了,不管他们了,这年还得过呢,都忙你们自己的去吧。”
过日子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过家家,离婚那是随便说着玩的?
还是说,罗明娇真的是因为考上了大学,回到了省城,开始瞧不上村里出身的贺庭了?
贺丰又看着老三媳妇儿指挥着老三干这干那的样子,忍不住犯嘀咕,这老三也是大学生,不也照样该干嘛还在干嘛。
对媳妇儿和孩子都掏心掏肺的。
周围有人过来打听消息:“东子他娘,你家老五和罗知青真的要离婚了?”
张氏那叫一个气啊,还得笑着打发这些人:“胡说啥呢,两口子过日子哪里有不磕磕绊绊的,谁家还不吵个架了,离不了。”
什么离婚不离婚的,这就是来看热闹的,有几个是真的担心。
赵婆子扯了扯嘴角:“是这么个道理。”
陆陆续续有族里的,或者平时要好的亲戚过来串门走亲戚,一群人聚在一起唠嗑。
大早上被这么一闹腾,大家也没有了想吃饭的心情,简单打点了一点,江瑶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
江禾看着她往锅里倒油的架势:“哎呦喂,你倒这么多?让老太太瞧见,念叨死你,怎么多油多可惜啊。”
她算是发现了,江瑶愈发有大手大脚的趋势了。
换在以前,是要被长辈念叨不会过日子的。
果然人还是得手里有钱的,江瑶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好像自从嫁给了贺淮之后,变化就特别的大。
江瑶手里的动作不停,葱姜蒜开始下锅:“油多了好吃,你快把那菜都给切好了。”
做出来的饭菜想要好吃,肯定免不了得油多点啊。
江禾嘴上说着话,手里的动作同样干的麻利:“你把红烧肉和鱼做好,剩下的我来。”
中午的时候,贺庭还是把罗明娇给找回来了,俩人那样子,看上去还是在闹别扭似的,但是很显然,没有了早上那种互相埋怨,针锋相对的样子。
只是也没有了最初那种甜蜜的样子,俩人谁都不说话。
江禾端着菜往桌子上放,小声嘀咕:“还真是会挑时间啊,时间卡的这么好,正好回来吃饭呀。”
一点事儿没干,到吃饭的时候回来了,真行。
不过江禾到底是没有大声说出来,大过年的,新一年的开始,大家都想乐乐呵呵的,
贺庭看着为他担心的爹娘,心下有些愧疚:“爹,娘,让你们担心了。”
贺丰拿起筷子:“行了,吃饭吧,别在瞎折腾了。”
贺丰其实担心的更多,早上他们吵架的时候,说什么赔不赔的,是怎么回事?
也不知道这两口子在省城是不是又在折腾什么。
之前被公安带去好些天,他们难道还没有长记性吗?
昭昭和狗蛋穿着新衣服开心的直蹦跶,跑出去找其他小孩子一起玩。
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怎么舍得置办这些的,江禾给儿子做衣服的时候,原本还怪心疼的,小孩子长的太快了,用不了多久就穿不了,太好可惜了。
但是看着儿子这蹦蹦跳跳开心的样子,又觉得什么都值了。
江瑶说的对,不舍得就得一直吃苦,吃不完的苦。
自己现在好歹也能赚钱,贺超也跟别人做家教能赚一些,给孩子做一身新衣服怎么了。
大年初二,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
江瑶跟江禾谁都不着急回江家,先等着两个大姑姐回来。
贺雨自从知道自己那个不省心的小姑子居然惦记自己亲弟弟之后,看着江瑶都有些心虚和愧疚:“昭昭,新年快乐,小姑姑的红包,拿好。”
贺雨自己心里怪别扭的,都是因为那个许雯雯,搞的她在娘家面前没脸,都不知道应该要怎么面对自己的亲弟媳了。
这要是老二两口子生出了嫌隙,她不就是罪人了吗?
别人不得说她这个当大姑子的作孽啊。
昭昭小嘴甜,笑呵呵的叫人:“谢谢小姑姑。”
许武同样有些心虚:“贺淮,生意还挺好吧?”
摊上这么个妹妹,他也很头疼。
贺淮简单和自己的姐夫寒暄几句:“挺好。”
这个二姐夫是城里人,一开始的时候,还挺傲气的,什么都听自己亲娘的,也就是这些年,才和他二姐关系好了起来,做事也能说的过去。
贺雪也拿出了给两个孩子的红包:“这小孩子的变化是真大啊。”
贺雪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要成熟许多。
江瑶提前准备好了红包,给自己孩子分。
大弟弟家的三个孩子过年都没回来,压岁钱只能等他们回来再给了。
大姐家一儿一女,叫刘家月、刘家齐,姐弟俩就差一岁,都已经到了上初中的年纪。
刘家月有些不好意思:“舅妈,我们都长大了。”
江瑶将红包放到了孩子们的手里:“长大了也是孩子,快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