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有些不明白了,有点怀疑贺启是不是在糊弄她的:“赚工资?真的假的?”
赚工资?
那是城里有工作的人才能有的。
贺启睁开眼,揽住媳妇儿陪着自己一起躺:“当然是真的了,咱俩才是穿一条裤子的,咱们俩最亲近,我咋可能会骗你啊。”
她家媳妇儿认真的样子,真好看,有趣。
高佳象征性的推了推他:“谁跟你穿一条裤子了,会不会说话啊。”
贺启连连求饶:“好好好,不是穿一条裤子,是睡一个被窝。”
高佳:“少胡说,你这嘴巴就是欠抽,别磨磨蹭蹭的,快点说呀,咋回事?”
高佳一开始没有当回事情,以为公婆或许就是想让院子里干净宽敞一些,将鸡给挪开了。
一开始的时候,她有帮忙照看一下。
谁知道她看着那鸡是越来越多,婆婆细心的照顾着小鸡仔,有点不对劲啊。
谁家养鸡是这么养的呢,肯定有什么蹊跷。
怎么会越来越多呢,这种数量,已经超出了她的接受范围。
贺启不开玩笑了,免得惹高佳不开心,简单的说了几句:“就这么回事,二哥出钱,让爹娘在家里帮他养鸡,他那铺子用的着呢。”
“每个月都给爹娘单独的钱,这不就是跟发工资是一个道理的吗。”
“二哥二嫂给钱了,爹娘也挺高兴,跟我也没啥关系不是吗。”
“再说了,你要是想吃鸡蛋,那也方便呢。”
贺启从前是光棍一个,什么都不操心。
就觉得别人成家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真好。
现在自己成了家,当然也觉得好,但是平衡家里和媳妇儿之间的关系,还真有点门道呢。
贺启也觉得养的有点多了,不过仔细想一想也不是没有道理,自己家养的,总比去外面买要划算的多啊。
外面的鸡,还真不一定有他爹娘喂出来的肥呢。
不过还是得跟媳妇儿说清楚点,免得惹的媳妇儿不高兴。
高佳听明白了:“看样子,二哥他们的铺子,好像生意挺不错的样子。”
贺淮可是十里八乡的恶霸,她当然听说过,不过现在算是干了正事儿。
如果公婆每天这么喂鸡,都给了老二家,她心里当然会觉得不舒坦。
同样都是儿子,没有这么偏心的道理,不能只偏心一家吧。
但是贺淮给老两口钱,她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人家已经给爹娘开了工资,她无话可说。
贺启把玩着高佳的辫子:“都是赚的辛苦钱,我是亲眼见过的,二哥二嫂天还没亮就已经忙活起来了,忙的很。”
“而且也不是光他们开的,还有个朋友一起合伙干呢。”
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二哥他们有多辛苦、多忙碌,他是亲眼瞧见过的。
高佳拍掉他的手:“起开,我要去织毛衣呢,就快好了,你别把我辫子给弄乱了。”
高佳做起来,去拿自己已经织了一半的毛衣,冬天的时候用得着。
他们本来就都是普通人,谁不是辛辛苦苦的,靠自己的双手赚点辛苦钱啊?
毕竟他们又不是什么有技术人才,大学生什么的。
个体户是不太好听,但是自己辛辛苦苦的赚钱,有什么丢人的啊。
做生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了的,也得有那个脑子。
想到大学生,高佳就忍不住想起家里那个妯娌。
罗明娇可是个大学生啊,当初作为恢复高考之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人才,那可是全公社表扬的。
大家谁不夸赞,谁不说好啊?
就算是考上大学之前,罗明娇在大家的嘴里,都是一个极其好的人,好像没有一点缺点似的。
本来她还觉得,大学生真好了,这么出息的人,能成为亲戚也是脸上有光的。
可是谁知道,就在婚前,罗明娇说的那些话,让她这辈子都忘不了。
心里憋屈的很。
怎么了,大学生是好,可也不能这么作践人吧。
自己马上要结婚了,罗明娇却对另一个知青说那些话。
合着就针对她吗?
她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罪过这个罗知青,要这么作践她。
原本挺好的心情,全被罗明娇给破坏了。
她还听说了,公婆最偏心小儿子和小儿媳。
要不是因为五房在省城,平时基本上不回来,她还真是不敢嫁到这家来。
贺启揽着高佳在自己的怀中,不许她坐起来:“晚点再织,咱们睡一会。”
贺淮带着江瑶一起回来看看鸡的情况。
张氏看了看,发现俩人自己单独骑自行车回来的,并没有昭昭的影子:“昭昭呢?怎么就光你们自己回来了?”
她还是更加稀罕孙子。
江瑶进屋,将带回来的东西放下:“昭昭没回来,有人看着呢。”
高佳客套的微笑着:“二哥。二嫂!”
高佳自从嫁进来之后,和几个妯娌都没有相处过。
大家没住在一块也挺好的,毕竟,人都凑到一块,自然免不了有摩擦发生。
村里谁不知道,从前的贺家,隔三差五的就能吵闹起来,看不完的笑话。
直到现在,还能从邻居的口中听到之前的事情。
几个妯娌,再加上公婆,可不是矛盾多到数不过来。
听到最多的,就是关于江瑶和罗明娇之间的各种矛盾和争吵,有时候都是那种水火不容的情况。
在她看来,她也没想着一定要怎么样,大家在见面的时候,能保持的了表面的和睦就已经可以了。
江瑶微笑着回应,将一包桃酥递过去:“这个是给你们的,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别嫌弃。”
贺启都已经成家了,高佳好歹是新媳妇儿,他们回来两手空空的可不太好。
高佳有些不好意思:“二嫂,你这太客气了,都是一家人,用不着这样。”
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都是辛辛苦苦赚钱养家的。
她也没有存那种要占别人便宜的心思。
江瑶摆摆手:“收着吧,你别嫌弃就好。”
几个人寒暄了几句,江瑶去圈起来的鸡圈看了看情况。
老两口干这些可是老手了,鸡都养的肥肥胖胖的。
还有小鸡仔也在叫着。
张氏端着一大盆鸡食进来喂,语气骄傲:“不是我自夸,谁能比的上我啊,看看这鸡多好,你再看看咱们家那猪,养的多好。”
赚工资?
那是城里有工作的人才能有的。
贺启睁开眼,揽住媳妇儿陪着自己一起躺:“当然是真的了,咱俩才是穿一条裤子的,咱们俩最亲近,我咋可能会骗你啊。”
她家媳妇儿认真的样子,真好看,有趣。
高佳象征性的推了推他:“谁跟你穿一条裤子了,会不会说话啊。”
贺启连连求饶:“好好好,不是穿一条裤子,是睡一个被窝。”
高佳:“少胡说,你这嘴巴就是欠抽,别磨磨蹭蹭的,快点说呀,咋回事?”
高佳一开始没有当回事情,以为公婆或许就是想让院子里干净宽敞一些,将鸡给挪开了。
一开始的时候,她有帮忙照看一下。
谁知道她看着那鸡是越来越多,婆婆细心的照顾着小鸡仔,有点不对劲啊。
谁家养鸡是这么养的呢,肯定有什么蹊跷。
怎么会越来越多呢,这种数量,已经超出了她的接受范围。
贺启不开玩笑了,免得惹高佳不开心,简单的说了几句:“就这么回事,二哥出钱,让爹娘在家里帮他养鸡,他那铺子用的着呢。”
“每个月都给爹娘单独的钱,这不就是跟发工资是一个道理的吗。”
“二哥二嫂给钱了,爹娘也挺高兴,跟我也没啥关系不是吗。”
“再说了,你要是想吃鸡蛋,那也方便呢。”
贺启从前是光棍一个,什么都不操心。
就觉得别人成家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真好。
现在自己成了家,当然也觉得好,但是平衡家里和媳妇儿之间的关系,还真有点门道呢。
贺启也觉得养的有点多了,不过仔细想一想也不是没有道理,自己家养的,总比去外面买要划算的多啊。
外面的鸡,还真不一定有他爹娘喂出来的肥呢。
不过还是得跟媳妇儿说清楚点,免得惹的媳妇儿不高兴。
高佳听明白了:“看样子,二哥他们的铺子,好像生意挺不错的样子。”
贺淮可是十里八乡的恶霸,她当然听说过,不过现在算是干了正事儿。
如果公婆每天这么喂鸡,都给了老二家,她心里当然会觉得不舒坦。
同样都是儿子,没有这么偏心的道理,不能只偏心一家吧。
但是贺淮给老两口钱,她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人家已经给爹娘开了工资,她无话可说。
贺启把玩着高佳的辫子:“都是赚的辛苦钱,我是亲眼见过的,二哥二嫂天还没亮就已经忙活起来了,忙的很。”
“而且也不是光他们开的,还有个朋友一起合伙干呢。”
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二哥他们有多辛苦、多忙碌,他是亲眼瞧见过的。
高佳拍掉他的手:“起开,我要去织毛衣呢,就快好了,你别把我辫子给弄乱了。”
高佳做起来,去拿自己已经织了一半的毛衣,冬天的时候用得着。
他们本来就都是普通人,谁不是辛辛苦苦的,靠自己的双手赚点辛苦钱啊?
毕竟他们又不是什么有技术人才,大学生什么的。
个体户是不太好听,但是自己辛辛苦苦的赚钱,有什么丢人的啊。
做生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了的,也得有那个脑子。
想到大学生,高佳就忍不住想起家里那个妯娌。
罗明娇可是个大学生啊,当初作为恢复高考之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人才,那可是全公社表扬的。
大家谁不夸赞,谁不说好啊?
就算是考上大学之前,罗明娇在大家的嘴里,都是一个极其好的人,好像没有一点缺点似的。
本来她还觉得,大学生真好了,这么出息的人,能成为亲戚也是脸上有光的。
可是谁知道,就在婚前,罗明娇说的那些话,让她这辈子都忘不了。
心里憋屈的很。
怎么了,大学生是好,可也不能这么作践人吧。
自己马上要结婚了,罗明娇却对另一个知青说那些话。
合着就针对她吗?
她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罪过这个罗知青,要这么作践她。
原本挺好的心情,全被罗明娇给破坏了。
她还听说了,公婆最偏心小儿子和小儿媳。
要不是因为五房在省城,平时基本上不回来,她还真是不敢嫁到这家来。
贺启揽着高佳在自己的怀中,不许她坐起来:“晚点再织,咱们睡一会。”
贺淮带着江瑶一起回来看看鸡的情况。
张氏看了看,发现俩人自己单独骑自行车回来的,并没有昭昭的影子:“昭昭呢?怎么就光你们自己回来了?”
她还是更加稀罕孙子。
江瑶进屋,将带回来的东西放下:“昭昭没回来,有人看着呢。”
高佳客套的微笑着:“二哥。二嫂!”
高佳自从嫁进来之后,和几个妯娌都没有相处过。
大家没住在一块也挺好的,毕竟,人都凑到一块,自然免不了有摩擦发生。
村里谁不知道,从前的贺家,隔三差五的就能吵闹起来,看不完的笑话。
直到现在,还能从邻居的口中听到之前的事情。
几个妯娌,再加上公婆,可不是矛盾多到数不过来。
听到最多的,就是关于江瑶和罗明娇之间的各种矛盾和争吵,有时候都是那种水火不容的情况。
在她看来,她也没想着一定要怎么样,大家在见面的时候,能保持的了表面的和睦就已经可以了。
江瑶微笑着回应,将一包桃酥递过去:“这个是给你们的,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别嫌弃。”
贺启都已经成家了,高佳好歹是新媳妇儿,他们回来两手空空的可不太好。
高佳有些不好意思:“二嫂,你这太客气了,都是一家人,用不着这样。”
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都是辛辛苦苦赚钱养家的。
她也没有存那种要占别人便宜的心思。
江瑶摆摆手:“收着吧,你别嫌弃就好。”
几个人寒暄了几句,江瑶去圈起来的鸡圈看了看情况。
老两口干这些可是老手了,鸡都养的肥肥胖胖的。
还有小鸡仔也在叫着。
张氏端着一大盆鸡食进来喂,语气骄傲:“不是我自夸,谁能比的上我啊,看看这鸡多好,你再看看咱们家那猪,养的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