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庄稼被害-《八零:三年没见面,提离婚冷面军少红了眼》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安抚好女娃娃们,温茯苓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学校。

  她准备去看看陆寒征是否回来了,刚路过一片麦田,就看见不少人聚在一起。

  “今年眼看着麦子长得好点了,怎么就遇到了台风呢,害得麦子全部都倒了。”

  军嫂们和当地的居民看着田地里的麦子,个个唉声叹气,甚至还有人想要过去把麦子扶起来。

  “我们赶紧加把劲儿,把倒了的麦子扶起来吧,不然就太可惜了。”

  眼看着那些人就要去扶倒了的麦子,温茯苓瞳孔猛地一缩,赶紧跑过去提醒他们注意。

  “千万不能人工去扶!”

  众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

  在看见温茯苓时,众人的表情有些难看。

  温茯苓是敌特的事情早就已经在金山岛传来,一部分人深信不疑,一部分人选择相信温茯苓。

  而岛上的人大部分都对敌特避之不及,在得知温茯苓是敌特后,宁愿拿坏掉的收音机电视机去大陆,也不愿意来找她。

  如今看见温茯苓,个个如同见了瘟神。

  胆子小的就转身避开,胆子大的二话不说梗着脖子就过来怒怼。

  “我们才用不着你来教我们做事,你自己都还没把自己摘干净呢,谁不知道你是敌特?”

  面对指责,温茯苓面色如常。

  “你们如果强行把庄稼扶起来,反而会导致出问题。”温茯苓并不在乎他们的警告和质问,再次提醒。

  岛民翻着白眼,并不把她说的话放在心上,“我们别听她的,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眼看着自己说的话无用,温茯苓眉头皱的很深,思量片刻去找到了方成安。

  方成安是大陆那边来的专家,他的话肯定有用。

  找到方成安,说明来意,温茯苓表情凝重。

  “那些麦子虽然长相不好,但毕竟也顶住了这次台风,如果他们真的用手去扶,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恐怕会导致颗粒无收。”

  温茯苓认真言语,提醒方成安立刻警惕起来。

  现在这世道粮食最重要,大家都在为了一口吃的东西奔波,如果一年的庄稼都毁于一旦,肯定要逼死不少人,

  方成安听后表情认真,“我们一起出去看看,我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两人前往地里,果然看见不少人都想手动将倒了的麦子扶起来。

  方成安吓了一跳,快步过去,“不能扶,千万不能用手扶!”

  方成安毕竟是专家,那些岛民不相信温茯苓,却也还是要相信一下方成安。

  听见他说的话和温茯苓一样,大家面面相觑。

  “你们就说不能扶,总得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能扶吧?”有人询问道。

  “这些麦子自己可以站起来,如果你们强行扶起来,很有可能会伤到根本,到时候导致颗粒无收。”

  方成安已经了解过这方面的情况,将温茯苓的想法转告给众人。

  “那也不能一直朝着地面生长吧?那到时候咱们还说什么?”有人不满询问,需要方成安给出一个结局方案。

  温茯苓和方成安过来匆忙,方成安没来得及询问具体情况,他对麦子的了解不多,只能转身看向温茯苓,无声询问。

  “我们可以使用叶面喷肥的办法,让麦子自己站起来。”温茯苓解释。

  方成安醍醐灌顶,一拍脑门,“没错,叶面喷肥的办法可以防止麦子烂根,而且给的肥足够之后,麦子就是有可能会站起来。”

  岛民还有些迟疑,认为这个办法是温茯苓提出来的,她如果真的是敌特,那她的提议就没有参考价值,说不定还会害死他们。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人站出来同意温茯苓的话。

  “你们这些人还真是给脸不要脸,茯苓真要想害你们,就应该看着你们的麦子烂在地里,让你们这一年都白干。”

  陈大婶路过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即叉着腰替温茯苓说话。

  为了地里的庄稼,一些虽然不相信温茯苓,但相信方成安的人咬咬牙,决定相信他们一次。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家弄肥,温茯苓悬着的心落下。

  方成安和陈大婶为她鸣不平,“茯苓,我看你就不应该帮他们,让他们的麦子烂了根才好。”

  温茯苓莞尔一笑,“应该恩怨分明,没必要因为这点事就让庄稼烂在地里。”

  陈大婶知道温茯苓是个心地善良的,叹息一声后提起了另一件事。

  “茯苓,你说咱们这里的地真的可以种庄稼吗?再过一段时间就需要种玉米了,我们都不敢动手。”陈大婶已经融入到了金沙岛,也拥有了一块地。

  往年他们也会种玉米,但结果并不好,只能勉强够家里人吃上两次新鲜玉米。

  可自从温茯苓来到金沙岛后,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她肯定能处理好此事。

  陈大婶眼巴巴盯着温茯苓,等待着她回答。

  温茯苓盯着不远处的盐碱地,抿唇思量片刻提议,“可以使用育苗法,先让玉米出苗,然后再移栽,就可以增加存活率。”

  方成安在旁边点头,“很多南方地区都会这样育苗,确实能够大大的增加存活率,而且还可以挑选出最好的苗。”

  “不过这件事我们还得商量一下,陈大婶,你回去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方成安有心和温茯苓多接触,故意支开陈大婶。

  陈大婶心大,没多想,点头后离开。

  道路上只留下了温茯苓和方成安,方成安没话找话。

  “虽然可惜通过育苗的办法增加存活率,但是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土地问题,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才行。”

  方成安此番来到海岛,不仅仅是为了种植盐碱地能种植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寻找改善盐碱地的办法。

  一面需要因地制宜种庄稼,一面也需要改善土地环境,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问题。

  “其实我们可以深耕和掺沙,还可以让秸秆还田,就可以改善盐碱地的土质,如果每年都如此,说不定有朝一日这里的盐碱地就彻底好了。”温茯苓早就想到了对策,一点不藏拙,如实告知。

  方成安听后震惊,不免多问两句。

  “这些办法可行吗?”

  “总要试一试,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温茯苓耸肩笑起来。

  方成安抿唇思量,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那我们可以使用鬼子姜的杆和往年的玉米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