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瑶有种预感,很不好的预感。
她又发了条消息:明天按计划来。
之后,她关上手机,将自己蒙进被子里,窗外雪已经停了,一轮上弦月高悬,微弱的月光照进床上。
像付琼所说,第二天果然是受累的一天。
凌晨六点,阿瑶就被从被窝拎起来了,她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让穿什么穿什么,让戴什么戴什么。
“咚——”
7点的时候,阿瑶正要出门,外间传来鸣钟声,一声接着一声,她仔细数了下,刚好三十三下。
“为什么是三十三响?”阿瑶问肖红。
“这是晨钟启幕。”肖红一边捋平了她孝衣衣摆上的褶皱,一边解释,“‘三’即是“生”,‘三’也对应‘天地人’,《道德经》里面也有‘三生万物’的说法……”
阿瑶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总之就是“三”很牛。
在她的印象里,好像只有大型的公祭、古代皇帝祭天才有这种规制。
刚出了门,迎面撞上了付琼,两人都是一身黑色衣服,头顶尖尖的孝帽,那个帽子很大,腰间用麻绳系着,长度一直垂到小腿。
从背后远远地看,竟然分不出谁是谁。
姐妹两默契地交换了下眼神,一路出了付家。
迎面来了一队持白色幡旗的仪仗队,排成了两列也正往黄家去,阿瑶问付琼:“这仪式未免太隆重了吧。”
“这才哪到哪,”付琼侧身躲过仪仗队,“你看,仪仗队前面还有人,就那个穿黑色衣服的执事人。”
阿瑶顺着仪仗队往前看,果然看见有两个人,一人端着个陶罐子,一人手里拿着柳枝蘸水,在路上洒扫。
“这又是什么讲究?”
付琼解释:“柳树者枝即活,寓意生生不息,《齐名要术》里记载‘取柳枝插户上,百鬼不入’,六门本来就是捞阴门的,容易沾染些脏东西……”
“你仔细看他的手法,蘸水九浸,乾南坤北,离南坎北,先先天卦,后补后天卦,刚好形成一个闭环。”
什么离坎乾坤阿瑶不懂,除了付琼说的这些,那个执事人七步一停。
“这又是为什么?”
付琼不自觉加快了脚步:“这是按禹步踏罡,暗合了北斗七星的禳灾步伐,寓意避祸。”
阿瑶咋舌,得,不问了。
两人到黄祖祠时,已经人山人海,老宅挤满了来观祭的人。
正疑惑呢,远远就瞧见了民俗表演队三面而来。
六门古宅一面环水,高跷从北门来、黄河号子方阵从南门来、皮影戏车从西门来。
齐福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别看了,晚上还有打铁花呢,附近几个镇子的人几乎都来了。”
阿瑶抬头看他,齐福也是一身子黑色衣服,腰间系麻绳,只不过他头上戴的是男士方形孝帽。
林涧是外姓人,远远地被人群挤到了外围,为表哀思,他隔壁上系着黑布。
阿瑶远远冲他点头,用唇语说,看手势行动。
三年祭的主事人是付生,这一点阿瑶倒是能想明白,老一辈就剩下付老爷子和齐老爷子了,齐海散漫惯了,付琼虽然是六门接班人,但是辈分不够。
六门众人按照辈分排位。
死的是黄老太爷,自然是黄家孝子在前。
付琼指着排在前面人,压低声音介绍:“黄爷爷还有个弟弟,不过早去了,黄巽的父亲叫黄峻,排行老大。
“其他几个按年纪排是:黄澈、黄翊、黄颂知、黄珩、只有一个女儿黄娇娇。”
“别人单字,怎么黄颂知和黄娇娇不是?”阿瑶疑惑。
“家里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正祭仪式开始了,付琼又说,“六门情况特殊,女生要招赘,外嫁等于脱离六门,会给一大笔安家费,此后不参与家族事务。”
“那黄颂知?”
“他原名黄颂,是被逐出六门的,出了六门就要改名。”
阿瑶的脸色微沉,白穆这等人都没被六门逐出去,就当年那点谣言,居然也不调查就处置了黄颂知。
他到底知道什么?让他们这么忌惮。
阿瑶隔着人群看,付生走在最前面,他进了祠堂大殿,焚香祷告之后,黑衣执事人念了悼词,大致讲了黄老爷子的生平。
什么出生时,正值乱世;解放后,夹个小包去给人断吉凶。
阿瑶仔细听,十卦十准。
接下来是三献礼,五六个人抬着昨晚的灵堂,在委蛇神像前烧毁,黄家孝子轮流献上牛头羊头、纸扎、瓜果等贡品。
阿瑶借着孝帽的遮掩,悄悄观察。
那两名保镖挤在左侧最前面,右边也有四个人不像观礼的闲人,他们的目光几句黏在黄颂知的身上。
已经发现的就六个人,没有发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转眼间已经快晌午,日头从屋顶的天井落下,在地上形成一个方形的光斑。
“接下来是望瞭礼,结束后就是去吃饭了。”旁边的付琼悄声提醒,“剩下的仪式要子时进行,不适合外人观礼。”
付生声音浑厚:
“一拜,跪——”
“二拜,跪——”
“三拜,跪——”
阿瑶随着众人跟随节奏拜了又拜,跪了又跪,直到九拜礼结束,才起身。
“礼毕!”
阿瑶透过人群,远远和林涧对视一眼,然后举起手比画了个行动的手势。
“喂,你手机被偷了。”林涧拍了拍前面大汉的肩膀。
那人回头,他半信半疑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手机还真没了。
“看见了吗?就是那两穿西装的男人。”林涧指给他看。
大汉这暴脾气可忍不了:“他奶奶的个腿儿,竟然敢偷老子,看我不揍死他。”
大汗旁边还有一起来的几个人,他一声令下,五六人直奔着那两个保镖去了。
林涧趁乱,捏着嗓子大喊:“捉贼了…捉贼了…有贼!”
这下,观礼的人齐齐掏兜,摸钱包。
这一摸不得了,丢了手机和钱包的人不少,一时间场面混乱不堪,人人都喊着捉贼。
有两个人,趁乱混入了六门队伍之中,仔细看那两人,长得和阿瑶、黄颂知一模一样。
她又发了条消息:明天按计划来。
之后,她关上手机,将自己蒙进被子里,窗外雪已经停了,一轮上弦月高悬,微弱的月光照进床上。
像付琼所说,第二天果然是受累的一天。
凌晨六点,阿瑶就被从被窝拎起来了,她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让穿什么穿什么,让戴什么戴什么。
“咚——”
7点的时候,阿瑶正要出门,外间传来鸣钟声,一声接着一声,她仔细数了下,刚好三十三下。
“为什么是三十三响?”阿瑶问肖红。
“这是晨钟启幕。”肖红一边捋平了她孝衣衣摆上的褶皱,一边解释,“‘三’即是“生”,‘三’也对应‘天地人’,《道德经》里面也有‘三生万物’的说法……”
阿瑶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总之就是“三”很牛。
在她的印象里,好像只有大型的公祭、古代皇帝祭天才有这种规制。
刚出了门,迎面撞上了付琼,两人都是一身黑色衣服,头顶尖尖的孝帽,那个帽子很大,腰间用麻绳系着,长度一直垂到小腿。
从背后远远地看,竟然分不出谁是谁。
姐妹两默契地交换了下眼神,一路出了付家。
迎面来了一队持白色幡旗的仪仗队,排成了两列也正往黄家去,阿瑶问付琼:“这仪式未免太隆重了吧。”
“这才哪到哪,”付琼侧身躲过仪仗队,“你看,仪仗队前面还有人,就那个穿黑色衣服的执事人。”
阿瑶顺着仪仗队往前看,果然看见有两个人,一人端着个陶罐子,一人手里拿着柳枝蘸水,在路上洒扫。
“这又是什么讲究?”
付琼解释:“柳树者枝即活,寓意生生不息,《齐名要术》里记载‘取柳枝插户上,百鬼不入’,六门本来就是捞阴门的,容易沾染些脏东西……”
“你仔细看他的手法,蘸水九浸,乾南坤北,离南坎北,先先天卦,后补后天卦,刚好形成一个闭环。”
什么离坎乾坤阿瑶不懂,除了付琼说的这些,那个执事人七步一停。
“这又是为什么?”
付琼不自觉加快了脚步:“这是按禹步踏罡,暗合了北斗七星的禳灾步伐,寓意避祸。”
阿瑶咋舌,得,不问了。
两人到黄祖祠时,已经人山人海,老宅挤满了来观祭的人。
正疑惑呢,远远就瞧见了民俗表演队三面而来。
六门古宅一面环水,高跷从北门来、黄河号子方阵从南门来、皮影戏车从西门来。
齐福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别看了,晚上还有打铁花呢,附近几个镇子的人几乎都来了。”
阿瑶抬头看他,齐福也是一身子黑色衣服,腰间系麻绳,只不过他头上戴的是男士方形孝帽。
林涧是外姓人,远远地被人群挤到了外围,为表哀思,他隔壁上系着黑布。
阿瑶远远冲他点头,用唇语说,看手势行动。
三年祭的主事人是付生,这一点阿瑶倒是能想明白,老一辈就剩下付老爷子和齐老爷子了,齐海散漫惯了,付琼虽然是六门接班人,但是辈分不够。
六门众人按照辈分排位。
死的是黄老太爷,自然是黄家孝子在前。
付琼指着排在前面人,压低声音介绍:“黄爷爷还有个弟弟,不过早去了,黄巽的父亲叫黄峻,排行老大。
“其他几个按年纪排是:黄澈、黄翊、黄颂知、黄珩、只有一个女儿黄娇娇。”
“别人单字,怎么黄颂知和黄娇娇不是?”阿瑶疑惑。
“家里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正祭仪式开始了,付琼又说,“六门情况特殊,女生要招赘,外嫁等于脱离六门,会给一大笔安家费,此后不参与家族事务。”
“那黄颂知?”
“他原名黄颂,是被逐出六门的,出了六门就要改名。”
阿瑶的脸色微沉,白穆这等人都没被六门逐出去,就当年那点谣言,居然也不调查就处置了黄颂知。
他到底知道什么?让他们这么忌惮。
阿瑶隔着人群看,付生走在最前面,他进了祠堂大殿,焚香祷告之后,黑衣执事人念了悼词,大致讲了黄老爷子的生平。
什么出生时,正值乱世;解放后,夹个小包去给人断吉凶。
阿瑶仔细听,十卦十准。
接下来是三献礼,五六个人抬着昨晚的灵堂,在委蛇神像前烧毁,黄家孝子轮流献上牛头羊头、纸扎、瓜果等贡品。
阿瑶借着孝帽的遮掩,悄悄观察。
那两名保镖挤在左侧最前面,右边也有四个人不像观礼的闲人,他们的目光几句黏在黄颂知的身上。
已经发现的就六个人,没有发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转眼间已经快晌午,日头从屋顶的天井落下,在地上形成一个方形的光斑。
“接下来是望瞭礼,结束后就是去吃饭了。”旁边的付琼悄声提醒,“剩下的仪式要子时进行,不适合外人观礼。”
付生声音浑厚:
“一拜,跪——”
“二拜,跪——”
“三拜,跪——”
阿瑶随着众人跟随节奏拜了又拜,跪了又跪,直到九拜礼结束,才起身。
“礼毕!”
阿瑶透过人群,远远和林涧对视一眼,然后举起手比画了个行动的手势。
“喂,你手机被偷了。”林涧拍了拍前面大汉的肩膀。
那人回头,他半信半疑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手机还真没了。
“看见了吗?就是那两穿西装的男人。”林涧指给他看。
大汉这暴脾气可忍不了:“他奶奶的个腿儿,竟然敢偷老子,看我不揍死他。”
大汗旁边还有一起来的几个人,他一声令下,五六人直奔着那两个保镖去了。
林涧趁乱,捏着嗓子大喊:“捉贼了…捉贼了…有贼!”
这下,观礼的人齐齐掏兜,摸钱包。
这一摸不得了,丢了手机和钱包的人不少,一时间场面混乱不堪,人人都喊着捉贼。
有两个人,趁乱混入了六门队伍之中,仔细看那两人,长得和阿瑶、黄颂知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