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柳正明回到家中,依照林芷柔的嘱咐服药进食。转眼一天过去,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开始频繁放屁。
第二天清晨,一股强烈的便意袭来。柳正明匆忙坐上便桶,不多时便听到异响。
"咚咚咚!"一阵奇怪的敲击声从桶底传来。柳明远心中疑惑,难道他拉出了石头不成?他不敢贸然起身查看,只得继续等待。
又是一阵"咚咚咚"的声响,柳明远恍然大悟。林大夫曾说过他腹中大便板结,想必是结成了小石块。不管如何,能排出来就是好事。
待一切平息,柳正明整理妥当,唤来下人处理便桶。出于好奇,他忍不住瞥了一眼。只见桶底铺满了拇指大小的圆球,黑漆漆的,泛着微光。
柳明远摸了摸肚子,感觉轻松了不少。他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暗赞仁心医馆的大夫真乃神人。
柳江河一直密切关注爷爷的情况。得知爷爷真的在"卸货",他震惊不已。他悄悄观察了那些"石头",不由得感叹人体的奇妙。他暗自庆幸没有得罪那位年轻大夫,生怕自己哪天也染上怪病无处求医。
连续三天,柳正明每日都要排出好几次"石头"。每次之后,他都对林芷柔心存感激。直到第五天,才只排出一次。
第六天,柳正明再次来到医馆。一见到林芷柔,他就深深鞠躬行礼。林芷柔并未阻拦,只是细细打量他的面色。
"这几日进食还算不错,卸货也未让你显出疲态。"林芷柔说道。
柳江河恭敬回答:"林大夫的叮嘱,我和爷爷都谨记在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柳正明也连连点头:"是啊,不敢胡来。"
林芷柔示意他坐下,为他诊脉后说道:"腹中还有存货,必须全部排出。我再开个方子,饮食上要注意,每日须有肉、蛋和新鲜蔬果。少吃油腻的煎炸食物,比如炊饼、煎饼、炸糕之类,统统不能碰。若是可能,每天喝一小勺芝麻油,效果会更好。"
"芝麻油?"柳正明疑惑道,"那是何物?"
"嗯?"林芷柔一愣,"未曾听说过?"
柳正明摇头:"是啊,没听说过。芝麻倒是有,只是产量不高,少有人种植。吃芝麻可以吗?生熟如何?"
"吃生的就行,无需多食。每日清晨空腹嚼一小把即可。"林芷柔怔了怔,低头开方。
她心中暗自思忖,天玄竟无人制出芝麻油?这个历史上不存在的王朝,到底处于何等年代?难道只是云州没有,其他地方或许有之?帝都那般繁华之地,应当不会缺少芝麻油吧。
开好药方,林芷柔起身去抓药。这次她稍作调整,效果虽不如先前那般显著,但仍能保证柳明远每日排出一些积滞。
当日病患稀少,很快便看诊完毕。林芷柔闲来无事,踱步至门外,对蹲守的楚十一说道:"告诉楚星河,今晚可去大营教授军医们制作药丸。"
"当真?"楚十一欣喜若狂,"多谢林大夫!我这就去通知主子。"
"嗯,去吧。"林芷柔点头,悠然踱开。
隔壁书斋掌柜沈七对林芷柔一家颇为友善,主要是因为林文军的卤味实在诱人。作为一个吃货,他对新奇美味向来没有抵抗力。幸得近水楼台,他常能尝到那令人垂涎的卤味。若是去外头买,可就不一定想吃就能买着了。
而且林大夫的医术也令沈七佩服不已。上次他胃胀气,林芷柔只给了一粒药丸就解决了问题。这胃胀气可是他多年的老毛病,以前看其他大夫,少说也得一两银子的诊费。而在仁心医馆,他竟分文未花。
这天,沈七见林芷柔闲来无事,便上前搭话:"林大夫,长寿堂的刘掌柜想与你合作,从你这里购买风寒药丸,不知可否?"
林芷柔婉拒道:"这个就不必了。风寒药丸再普通不过,让他们自己制作便是。"
她心中暗忖,自己制药是为了方便百姓,可不是为了让长寿堂牟取暴利。在云州这段时日,她也了解到长寿堂和寿安堂的客户群。长寿堂主攻内科、骨科,服务对象多为世家豪门。寿安堂则专攻妇人病,服务的大多是当家主母和后院女眷。
而她的仁心医馆则是来者不拒,只要有人来求医,她都会尽心诊治。她的初衷是为百姓谋福利,打造一个专门服务平民的医馆。毕竟林家本是草根出身,又是逃荒而来,深知百姓看病难的痛楚。
当然,若有贵人来求医,她也不会推辞。只是她心中始终惦记着那些无处医治的贫苦百姓。
提前关了医馆,林芷柔又来到军营,开始向军医们传授制药之法。因为这些知识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军医们也专心聆听,不时提出疑问,林芷柔都一一解答。
直至深夜,林芷柔才离开军营。心中暗自盘算,要尽快完善医馆的各项准备工作。虽然她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她总觉得要未雨绸缪。
回到家中,林芷柔坐在案前,开始记录今日的所见所闻。她相信,这些平日里的积累,在未来一定能派上用场。
这日,隔壁沈七一早过来相请,林芷柔看完手头的一位患者,便随着沈七去了他的书斋。一进门边看见长寿堂的刘掌柜正束手站立一旁,看见林芷若过来忙弯腰施了一礼。
沈七忙不迭的奉上好茶。林芷柔抿了一口茶水,目光掠过沈七的脸庞。又转而打量起刘常山来。这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眉宇间正透着几分难以掩饰的焦虑。
"刘掌柜,"林芷柔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不失锐利,"这番"巧遇",想必是有要事相商吧?"
刘常山神色一滞,随即露出苦笑:"实在是刘某有事相求与林大夫。"他做了个揖,将楚家老夫人的病情娓娓道来。
林芷柔听罢,眉头微蹙:"单凭口述难以判断。若要确诊,还需亲自为病人诊脉。"
刘常山面露惭愧之色:"实不相瞒,在下曾暗中购买过林大夫的药方比对,效果确实胜过我的配方许多。"
林芷柔闻言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她心知肚明自己药方的秘密所在,却无意与人分享。
第二天清晨,一股强烈的便意袭来。柳正明匆忙坐上便桶,不多时便听到异响。
"咚咚咚!"一阵奇怪的敲击声从桶底传来。柳明远心中疑惑,难道他拉出了石头不成?他不敢贸然起身查看,只得继续等待。
又是一阵"咚咚咚"的声响,柳明远恍然大悟。林大夫曾说过他腹中大便板结,想必是结成了小石块。不管如何,能排出来就是好事。
待一切平息,柳正明整理妥当,唤来下人处理便桶。出于好奇,他忍不住瞥了一眼。只见桶底铺满了拇指大小的圆球,黑漆漆的,泛着微光。
柳明远摸了摸肚子,感觉轻松了不少。他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暗赞仁心医馆的大夫真乃神人。
柳江河一直密切关注爷爷的情况。得知爷爷真的在"卸货",他震惊不已。他悄悄观察了那些"石头",不由得感叹人体的奇妙。他暗自庆幸没有得罪那位年轻大夫,生怕自己哪天也染上怪病无处求医。
连续三天,柳正明每日都要排出好几次"石头"。每次之后,他都对林芷柔心存感激。直到第五天,才只排出一次。
第六天,柳正明再次来到医馆。一见到林芷柔,他就深深鞠躬行礼。林芷柔并未阻拦,只是细细打量他的面色。
"这几日进食还算不错,卸货也未让你显出疲态。"林芷柔说道。
柳江河恭敬回答:"林大夫的叮嘱,我和爷爷都谨记在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柳正明也连连点头:"是啊,不敢胡来。"
林芷柔示意他坐下,为他诊脉后说道:"腹中还有存货,必须全部排出。我再开个方子,饮食上要注意,每日须有肉、蛋和新鲜蔬果。少吃油腻的煎炸食物,比如炊饼、煎饼、炸糕之类,统统不能碰。若是可能,每天喝一小勺芝麻油,效果会更好。"
"芝麻油?"柳正明疑惑道,"那是何物?"
"嗯?"林芷柔一愣,"未曾听说过?"
柳正明摇头:"是啊,没听说过。芝麻倒是有,只是产量不高,少有人种植。吃芝麻可以吗?生熟如何?"
"吃生的就行,无需多食。每日清晨空腹嚼一小把即可。"林芷柔怔了怔,低头开方。
她心中暗自思忖,天玄竟无人制出芝麻油?这个历史上不存在的王朝,到底处于何等年代?难道只是云州没有,其他地方或许有之?帝都那般繁华之地,应当不会缺少芝麻油吧。
开好药方,林芷柔起身去抓药。这次她稍作调整,效果虽不如先前那般显著,但仍能保证柳明远每日排出一些积滞。
当日病患稀少,很快便看诊完毕。林芷柔闲来无事,踱步至门外,对蹲守的楚十一说道:"告诉楚星河,今晚可去大营教授军医们制作药丸。"
"当真?"楚十一欣喜若狂,"多谢林大夫!我这就去通知主子。"
"嗯,去吧。"林芷柔点头,悠然踱开。
隔壁书斋掌柜沈七对林芷柔一家颇为友善,主要是因为林文军的卤味实在诱人。作为一个吃货,他对新奇美味向来没有抵抗力。幸得近水楼台,他常能尝到那令人垂涎的卤味。若是去外头买,可就不一定想吃就能买着了。
而且林大夫的医术也令沈七佩服不已。上次他胃胀气,林芷柔只给了一粒药丸就解决了问题。这胃胀气可是他多年的老毛病,以前看其他大夫,少说也得一两银子的诊费。而在仁心医馆,他竟分文未花。
这天,沈七见林芷柔闲来无事,便上前搭话:"林大夫,长寿堂的刘掌柜想与你合作,从你这里购买风寒药丸,不知可否?"
林芷柔婉拒道:"这个就不必了。风寒药丸再普通不过,让他们自己制作便是。"
她心中暗忖,自己制药是为了方便百姓,可不是为了让长寿堂牟取暴利。在云州这段时日,她也了解到长寿堂和寿安堂的客户群。长寿堂主攻内科、骨科,服务对象多为世家豪门。寿安堂则专攻妇人病,服务的大多是当家主母和后院女眷。
而她的仁心医馆则是来者不拒,只要有人来求医,她都会尽心诊治。她的初衷是为百姓谋福利,打造一个专门服务平民的医馆。毕竟林家本是草根出身,又是逃荒而来,深知百姓看病难的痛楚。
当然,若有贵人来求医,她也不会推辞。只是她心中始终惦记着那些无处医治的贫苦百姓。
提前关了医馆,林芷柔又来到军营,开始向军医们传授制药之法。因为这些知识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军医们也专心聆听,不时提出疑问,林芷柔都一一解答。
直至深夜,林芷柔才离开军营。心中暗自盘算,要尽快完善医馆的各项准备工作。虽然她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她总觉得要未雨绸缪。
回到家中,林芷柔坐在案前,开始记录今日的所见所闻。她相信,这些平日里的积累,在未来一定能派上用场。
这日,隔壁沈七一早过来相请,林芷柔看完手头的一位患者,便随着沈七去了他的书斋。一进门边看见长寿堂的刘掌柜正束手站立一旁,看见林芷若过来忙弯腰施了一礼。
沈七忙不迭的奉上好茶。林芷柔抿了一口茶水,目光掠过沈七的脸庞。又转而打量起刘常山来。这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眉宇间正透着几分难以掩饰的焦虑。
"刘掌柜,"林芷柔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不失锐利,"这番"巧遇",想必是有要事相商吧?"
刘常山神色一滞,随即露出苦笑:"实在是刘某有事相求与林大夫。"他做了个揖,将楚家老夫人的病情娓娓道来。
林芷柔听罢,眉头微蹙:"单凭口述难以判断。若要确诊,还需亲自为病人诊脉。"
刘常山面露惭愧之色:"实不相瞒,在下曾暗中购买过林大夫的药方比对,效果确实胜过我的配方许多。"
林芷柔闻言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她心知肚明自己药方的秘密所在,却无意与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