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寒洲目送李景沅垂头丧气地跨出院门,他转身接过虞昭递来的茶杯,茶汤清透,茶香四溢。
“娘子素来待人宽和,偏生对小郡王……”傅寒洲顿了顿,茶汤雾气氤氲了眉宇间的困惑,“倒像对长势慢的秧苗,想要揠苗助长又知其害处。”
“夫君大可直白说我残忍刻薄,”虞昭嬉皮笑脸道:“李景沅这般垂头丧气的模样,可比他往日趾高气昂顺眼多了。”
傅寒洲满脸不赞同,虞昭脸不红心不跳地继续诡辩:“李景沅脸上写着快来骂我,我虽不是君子却也愿意成人之美。”
“娘子,看这日头,想必郑举人已收拾妥当。”
傅寒洲想到虞昭曾多次对他说李景沅是烦人精,此时又避重就轻,明摆着是不想让他插手她与李景沅之间的事情。
他就不该多问一嘴,问又得不到答案,平添几分不悦。
虞昭假装没看出来傅寒洲的不悦,她主动挽住傅寒洲的胳膊,接过话茬道:“走,今日闲来无事,正好送他一程。”
等到虞昭夫妻俩来到郑铭恩借住的院子里,听到郑铭恩支使定国公府的下人:“箱子里的书籍再检查一遍,有没有用桐油纸包好。万一路上遇到大雨,毁了这些珍贵的书籍……”
多日不见,郑铭恩依旧是瘦竹竿的身材,但他的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与初见时瘦弱疲乏模样大相径庭,一看就知道他这些日子在定国公府吃好喝好睡好。
虞昭笑眯眯的,说出口的话却有些阴阳怪气:“郑举人,这么着急上路呢。”
此上路非彼上路,可落在郑铭恩耳朵里,那就是“赶着上西天”的上路。
郑铭恩的左眼皮子跳了跳,他赶紧撇掉不吉利的联想,快步来到虞昭面前,拱手作揖:“多谢虞姑娘赠书、收留之恩!”
虞昭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民以食为天,郑举人可用过饭?若是还未进食,正好与我夫妻二人凑一桌。”
既然是要给郑铭恩送行,自然不会让他饿着肚子出发。
傅寒洲状似随口提一嘴:“郑举人,尝尝娘子特地为你准备的御麦大骨汤。这大骨需得熬一个时辰,方能熬制出奶白色浓汤。”
郑铭恩接收到傅寒洲的暗示,他不再左眼皮直跳,紧绷的脑神经也随之放松下来,他笑着同虞昭道谢:“多谢虞姑娘!”
“你细细品尝御麦,尝完同我说说你的感受。”虞昭没有半点压榨老实人的罪恶感,她此举大有深意。
郑铭恩好不容易松懈下来的脑神经,咻一下又绷紧了:“是,虞姑娘。”
他认定虞昭不是那种爱说废话的人,她同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其深意。
傅寒洲轻轻拽了下虞昭,示意她不要给郑铭恩那么大的压力。
郑铭恩这一走不晓得余生是否还有再见的机会呢。
虞昭咧嘴笑得很是无辜,这无辜的笑容让傅寒洲彻底绝了劝说她对郑铭恩友好点的念头。
罢了罢了,人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这外人瞎掺和什么呢。
接下来,傅寒洲非必要不张口说话,他把自己当成是能说会笑的背景板。
虞昭不喜欢这样的傅寒洲,她拧了拧眉头,却又顾忌着郑铭恩在场,不好同傅寒洲说私房话。
待郑铭恩认认真真地品味过御麦大骨汤,详尽具体地表述他的食后感。
虞昭解下一个荷包,推到郑铭恩的面前:“荷包里装着50粒御麦种子,以及我夫君归纳总结出来的御麦种植要点。你到定北镇落脚后,寻块荒地将这五十粒御麦种子分两次试种。”
联想到虞昭特意让他做的食后感,郑铭恩霍地起身,一脸惊喜:“虞姑娘是想让小生在定北镇试种御麦,若是御麦长得好,日后在定北镇推广种植?”
“嗯。”虞昭这回没再故弄玄虚,她示意郑铭恩取出荷包里的字条,“御麦试种过程中遇到任何难题,你都可以寄信过来问我夫君。”
傅寒洲没想到虞昭还给自己安排了御麦种植顾问的差事,他看看虞昭又看看郑铭恩,温和笑道:“郑举人,我没有种植御麦的经验,但洋柿子和西瓜皆是出自我手。若是遇到我也解决不了的难题,还有我家娘子在皇宫的人脉呢。”
难得听到傅寒洲这老古板开玩笑,虞昭不由稀罕地多看了他几眼,生生把他看得耳朵绯红,扭头躲避她的灼灼目光。
郑铭恩早已知晓傅寒洲与虞昭的关系有多亲密,他眼观鼻鼻观心,等虞昭不再含情脉脉地看傅寒洲,他才适时开口:“小生先谢过傅公子倾囊相授!多谢虞姑娘看重!”
送行宴结束,虞昭给郑铭恩准备一辆马车和三名护卫,三人皆是从虞家军里退出来的老兵,战斗经验极其丰富。
临别前,虞昭专门给三名老兵指示,让他们务必将郑铭恩全须全尾送到定北镇,送到后要等到郑铭恩彻底在定北镇稳定下来,他们才能返回西京城。
傅寒洲持续不断地给自己洗脑,不要瞎掺和,省得引得虞昭不悦。
他强迫自己不要深挖虞昭的行为逻辑,她有不能对他说的秘密,他理应尊重她。
如是这般做了心理建设,傅寒洲不再像之前那样心底泛酸,在给郑铭恩送行的马车上,充当虞昭的人肉靠垫。
虞昭抓着傅寒洲的手掰着玩,直到马车停下来,她也没和傅寒洲聊郑铭恩以及跟定北镇相关的事情。
聊定北镇,必然要谈及郑铭恩给她的令牌,虞昭知道谈及这些,令牌必定是绕不过去的。
她又不能跟傅寒洲说令牌的事情,与其说一半留一半,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说。
前往定北镇方向的十里亭,郑铭恩下马车同虞昭和傅寒洲道别。
一番寒暄过后,郑铭恩转身就要走,被虞昭叫住:“郑举人,西瓜可以留种。”
郑铭恩生生闹了个大红脸,只因他顺着虞昭的视线,看到他衣袖沾了两粒黑色的西瓜籽。
见不得郑铭恩这般窘态,傅寒洲解下他腰间的荷包,赠送给郑铭恩:“郑举人,这里有洋柿子与西瓜的种子,以及培育方法。与御麦一样,若是有任何问题,欢迎郑举人写信给我。我在西京城静候佳音。”
“娘子素来待人宽和,偏生对小郡王……”傅寒洲顿了顿,茶汤雾气氤氲了眉宇间的困惑,“倒像对长势慢的秧苗,想要揠苗助长又知其害处。”
“夫君大可直白说我残忍刻薄,”虞昭嬉皮笑脸道:“李景沅这般垂头丧气的模样,可比他往日趾高气昂顺眼多了。”
傅寒洲满脸不赞同,虞昭脸不红心不跳地继续诡辩:“李景沅脸上写着快来骂我,我虽不是君子却也愿意成人之美。”
“娘子,看这日头,想必郑举人已收拾妥当。”
傅寒洲想到虞昭曾多次对他说李景沅是烦人精,此时又避重就轻,明摆着是不想让他插手她与李景沅之间的事情。
他就不该多问一嘴,问又得不到答案,平添几分不悦。
虞昭假装没看出来傅寒洲的不悦,她主动挽住傅寒洲的胳膊,接过话茬道:“走,今日闲来无事,正好送他一程。”
等到虞昭夫妻俩来到郑铭恩借住的院子里,听到郑铭恩支使定国公府的下人:“箱子里的书籍再检查一遍,有没有用桐油纸包好。万一路上遇到大雨,毁了这些珍贵的书籍……”
多日不见,郑铭恩依旧是瘦竹竿的身材,但他的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与初见时瘦弱疲乏模样大相径庭,一看就知道他这些日子在定国公府吃好喝好睡好。
虞昭笑眯眯的,说出口的话却有些阴阳怪气:“郑举人,这么着急上路呢。”
此上路非彼上路,可落在郑铭恩耳朵里,那就是“赶着上西天”的上路。
郑铭恩的左眼皮子跳了跳,他赶紧撇掉不吉利的联想,快步来到虞昭面前,拱手作揖:“多谢虞姑娘赠书、收留之恩!”
虞昭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民以食为天,郑举人可用过饭?若是还未进食,正好与我夫妻二人凑一桌。”
既然是要给郑铭恩送行,自然不会让他饿着肚子出发。
傅寒洲状似随口提一嘴:“郑举人,尝尝娘子特地为你准备的御麦大骨汤。这大骨需得熬一个时辰,方能熬制出奶白色浓汤。”
郑铭恩接收到傅寒洲的暗示,他不再左眼皮直跳,紧绷的脑神经也随之放松下来,他笑着同虞昭道谢:“多谢虞姑娘!”
“你细细品尝御麦,尝完同我说说你的感受。”虞昭没有半点压榨老实人的罪恶感,她此举大有深意。
郑铭恩好不容易松懈下来的脑神经,咻一下又绷紧了:“是,虞姑娘。”
他认定虞昭不是那种爱说废话的人,她同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其深意。
傅寒洲轻轻拽了下虞昭,示意她不要给郑铭恩那么大的压力。
郑铭恩这一走不晓得余生是否还有再见的机会呢。
虞昭咧嘴笑得很是无辜,这无辜的笑容让傅寒洲彻底绝了劝说她对郑铭恩友好点的念头。
罢了罢了,人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这外人瞎掺和什么呢。
接下来,傅寒洲非必要不张口说话,他把自己当成是能说会笑的背景板。
虞昭不喜欢这样的傅寒洲,她拧了拧眉头,却又顾忌着郑铭恩在场,不好同傅寒洲说私房话。
待郑铭恩认认真真地品味过御麦大骨汤,详尽具体地表述他的食后感。
虞昭解下一个荷包,推到郑铭恩的面前:“荷包里装着50粒御麦种子,以及我夫君归纳总结出来的御麦种植要点。你到定北镇落脚后,寻块荒地将这五十粒御麦种子分两次试种。”
联想到虞昭特意让他做的食后感,郑铭恩霍地起身,一脸惊喜:“虞姑娘是想让小生在定北镇试种御麦,若是御麦长得好,日后在定北镇推广种植?”
“嗯。”虞昭这回没再故弄玄虚,她示意郑铭恩取出荷包里的字条,“御麦试种过程中遇到任何难题,你都可以寄信过来问我夫君。”
傅寒洲没想到虞昭还给自己安排了御麦种植顾问的差事,他看看虞昭又看看郑铭恩,温和笑道:“郑举人,我没有种植御麦的经验,但洋柿子和西瓜皆是出自我手。若是遇到我也解决不了的难题,还有我家娘子在皇宫的人脉呢。”
难得听到傅寒洲这老古板开玩笑,虞昭不由稀罕地多看了他几眼,生生把他看得耳朵绯红,扭头躲避她的灼灼目光。
郑铭恩早已知晓傅寒洲与虞昭的关系有多亲密,他眼观鼻鼻观心,等虞昭不再含情脉脉地看傅寒洲,他才适时开口:“小生先谢过傅公子倾囊相授!多谢虞姑娘看重!”
送行宴结束,虞昭给郑铭恩准备一辆马车和三名护卫,三人皆是从虞家军里退出来的老兵,战斗经验极其丰富。
临别前,虞昭专门给三名老兵指示,让他们务必将郑铭恩全须全尾送到定北镇,送到后要等到郑铭恩彻底在定北镇稳定下来,他们才能返回西京城。
傅寒洲持续不断地给自己洗脑,不要瞎掺和,省得引得虞昭不悦。
他强迫自己不要深挖虞昭的行为逻辑,她有不能对他说的秘密,他理应尊重她。
如是这般做了心理建设,傅寒洲不再像之前那样心底泛酸,在给郑铭恩送行的马车上,充当虞昭的人肉靠垫。
虞昭抓着傅寒洲的手掰着玩,直到马车停下来,她也没和傅寒洲聊郑铭恩以及跟定北镇相关的事情。
聊定北镇,必然要谈及郑铭恩给她的令牌,虞昭知道谈及这些,令牌必定是绕不过去的。
她又不能跟傅寒洲说令牌的事情,与其说一半留一半,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说。
前往定北镇方向的十里亭,郑铭恩下马车同虞昭和傅寒洲道别。
一番寒暄过后,郑铭恩转身就要走,被虞昭叫住:“郑举人,西瓜可以留种。”
郑铭恩生生闹了个大红脸,只因他顺着虞昭的视线,看到他衣袖沾了两粒黑色的西瓜籽。
见不得郑铭恩这般窘态,傅寒洲解下他腰间的荷包,赠送给郑铭恩:“郑举人,这里有洋柿子与西瓜的种子,以及培育方法。与御麦一样,若是有任何问题,欢迎郑举人写信给我。我在西京城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