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寒洲的傻狍子反应,天顺帝简直没眼看,他示意太监总管将傅寒洲带走。
辣眼睛!赶紧带走!
天顺帝有军机要事跟虞昭说,傅寒洲区区一个会种地的读书人,还不够格旁听。
太监总管领着傅寒洲出了勤政殿,笑眯眯安慰道:“傅公子不必担忧,陛下待虞姑娘如亲孙女,小郡王都没虞姑娘受宠呢。”
傅寒洲向太监总管道谢,掏兜要拿金瓜子谢他,被太监总管阻拦:“傅公子,老奴有个不情之请。”
傅寒洲不认为自己真能帮上什么大忙,“公公请讲。”
若是想让他吹枕边风,额,傅寒洲把这不对劲的念头抛之脑后,他准备先听听,能帮就帮,不能帮再视情况而定。
太监总管谈及大限将至的养子时,眼眶湿润,嗓音低沉暗哑:“老奴想请傅公子匀出五个大西瓜。老奴那不成器的养子缠绵病榻,眼瞅着没几日活头,临了临了就想吃口西瓜。老奴白发人送黑发人,就想让他走得痛快些。”
洋柿子打出名号之后,傅寒洲田庄产出的东西就变得相当抢手,再经由长公主进宫献西瓜一事,继洋柿子之后,西瓜再度掀起抢购热潮。
上至世家大族,下至豪绅富商,热烈追捧西瓜,一个定价二百文的西瓜硬生生炒热到三两一个,就这还供不应求。
田庄出产的西瓜,傅寒洲每日预留十个西瓜和一筐洋柿子,虞昭愿意吃就吃,吃腻了就送人。
匀出来五个西瓜不难办,太监总管待虞昭亲切和蔼,对他也是笑眯眯的,还提点了他好几回。
傅寒洲是知恩图报之人,不止答应送西瓜,还准备送些洋柿子:“公公,除了西瓜之外,要不再送些洋柿子?洋柿子切块,与煎熟的鸡蛋同煮,煮至软烂。酸甜可口,我家娘子很爱吃。暑气难消,洋柿子洗净后切成小块,与蜜糖搅拌也是一道极好的酸甜口凉菜。”
太监总管怔了怔,他定定看着傅寒洲半晌,由衷道:“傅公子,我知道虞姑娘为何选你了。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们都是一样的热心肠。”
傅寒洲面露忧愁之色,低着头说;“公公谬赞,我时常担忧拖我家娘子后腿。”
刚结束的宫宴,傅寒洲亲耳听到有人嘲笑虞昭放着靖武侯不要,瞎了眼才会嫁给他,大肆嘲笑虞昭拣了西瓜丢了靖武侯。
“傅公子,只管把心放回肚子里,虞姑娘看人的眼光不会错。”
太监总管说完,忽地想到靖武侯和江伶月,笑容一滞。
勤政殿内
天顺帝慢条斯理地将黄金面吃完,搁下银筷,抬首看向虞昭:“昭昭,若是北狄借今日之事来犯,朕打算御驾亲征。”
虞昭一骨碌从木椅下来,跪拜:“陛下请三思!”
她本以为天顺帝要跟她说北狄王,亦或者是江伶月的事,没想到天顺帝开口就是王炸!
天顺帝语气平静地说:“定国公为国捐躯,镇国公已无法再上战场,靖武侯羽翼未丰,倘若北狄进犯,唯有朕御驾亲征才能激起军中士气!”
“北狄不敢……”
不等虞昭把话说完,天顺帝抬手打断她的话:“这是最坏的打算。朕一旦御驾亲征,靖远侯将率禁卫军,镇守西京城。”
虞昭目露愕然之色。
安乐公主只要不犯大忌,她有再多的小毛病都是帝姬。
只要天顺帝不点头同意,靖远侯就不可能跟安乐公主和离,更不会有率军上阵杀敌的机会。
问题是,她没记错的话,靖远侯已有二十年没有上阵杀敌,刀不用生锈。
靖远侯,还能拎得起保家卫国的大刀吗?
天顺帝叹息一声道:“靖远侯前日入宫求和离,朕允了。”
彼时的安乐公主是他最疼爱的帝姬,靖远侯是崭露头角的英俊武将,本该是天造地设的金童玉女,却阴差阳错成了一对怨偶。
虞昭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面上却不敢暴露真实情绪,表露出恰好到处的疑惑:“陛下,何至于此?”
天顺帝叹息道:“强扭的瓜不甜,与其当一对怨偶,不如让靖远侯继续保家卫国。”
他也是看到虞昭二嫁,看她嫁对了人过得那么快活肆意,他才会松口答应靖远侯的请求。
“昭昭,若是靖远侯力有不逮,朕需要你站出来安稳军心。”
天顺帝是真的无人可用,虞昭又是定国公最疼爱的嫡孙女,由她出面来安定军心,是再好不过的决定。
虞昭忍了又忍到底没忍住:“陛下,小郡王比我更合适。”
“不,昭昭,论守卫西京城,十个武安加起来都远不如你。若是朕御驾亲征,武安会随行左右。”
天顺帝没有在其他臣子面前那样端着架子,他整个人是放松状态,同虞昭交代着足以让徽国变天的重要事项。
虞昭心头又酸又涩,她对天顺帝说:“陛下,祖父曾同昭昭说过,你把士兵放心里,士兵把你高高举起。我想把这句话转赠给陛下,陛下您把百姓放在心里,百姓也会把您高高举起!”
天顺帝真的很爱听虞昭说话,这小姑娘没用多华丽的词藻,却总能戳中他的内心。
平复了下心情,天顺帝旧话重提:“昭昭,你敢硬刚北狄祯亲王的底气,便是来源于此?”
虞昭点头,举例说明:“陛下,绝大多数百姓目不识丁,但他们心里自有一杆秤,谁真正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护谁。臣女出嫁时,送亲队伍有一百多名素昧平生的百姓,他们自称娘家人,送臣女出嫁。”
天顺帝心中感触颇深,联想到虞昭被宝珍郡主当街羞辱,百姓们自发要写万民请愿书,书生自发画讽刺画,写讽刺诗,还教孩童们背讥讽宝珍郡主和安乐公主的打油诗。
天顺帝心中有愧,岔开话题:“昭昭,你又是如何想到推广御麦种植的法子?”
虞昭很识趣,顺坡下驴道:“陛下,西瓜卖到三两一个都供不应求。聚贤楼的掌柜让厨子将西瓜籽取出来,晒干后再挑选出品相好的西瓜籽,免费赠送给前来抄书的贫寒学子。”
“有贫寒学子将西瓜籽拿回家种,也有人将西瓜籽转手卖出高价,换成日常所需的笔墨纸砚。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西京城来年都会有更多的西瓜。”
“一理通百理融,御麦也可以用类似方式进行推广种植,真正让底层百姓见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自然会争相种植御麦。”
辣眼睛!赶紧带走!
天顺帝有军机要事跟虞昭说,傅寒洲区区一个会种地的读书人,还不够格旁听。
太监总管领着傅寒洲出了勤政殿,笑眯眯安慰道:“傅公子不必担忧,陛下待虞姑娘如亲孙女,小郡王都没虞姑娘受宠呢。”
傅寒洲向太监总管道谢,掏兜要拿金瓜子谢他,被太监总管阻拦:“傅公子,老奴有个不情之请。”
傅寒洲不认为自己真能帮上什么大忙,“公公请讲。”
若是想让他吹枕边风,额,傅寒洲把这不对劲的念头抛之脑后,他准备先听听,能帮就帮,不能帮再视情况而定。
太监总管谈及大限将至的养子时,眼眶湿润,嗓音低沉暗哑:“老奴想请傅公子匀出五个大西瓜。老奴那不成器的养子缠绵病榻,眼瞅着没几日活头,临了临了就想吃口西瓜。老奴白发人送黑发人,就想让他走得痛快些。”
洋柿子打出名号之后,傅寒洲田庄产出的东西就变得相当抢手,再经由长公主进宫献西瓜一事,继洋柿子之后,西瓜再度掀起抢购热潮。
上至世家大族,下至豪绅富商,热烈追捧西瓜,一个定价二百文的西瓜硬生生炒热到三两一个,就这还供不应求。
田庄出产的西瓜,傅寒洲每日预留十个西瓜和一筐洋柿子,虞昭愿意吃就吃,吃腻了就送人。
匀出来五个西瓜不难办,太监总管待虞昭亲切和蔼,对他也是笑眯眯的,还提点了他好几回。
傅寒洲是知恩图报之人,不止答应送西瓜,还准备送些洋柿子:“公公,除了西瓜之外,要不再送些洋柿子?洋柿子切块,与煎熟的鸡蛋同煮,煮至软烂。酸甜可口,我家娘子很爱吃。暑气难消,洋柿子洗净后切成小块,与蜜糖搅拌也是一道极好的酸甜口凉菜。”
太监总管怔了怔,他定定看着傅寒洲半晌,由衷道:“傅公子,我知道虞姑娘为何选你了。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们都是一样的热心肠。”
傅寒洲面露忧愁之色,低着头说;“公公谬赞,我时常担忧拖我家娘子后腿。”
刚结束的宫宴,傅寒洲亲耳听到有人嘲笑虞昭放着靖武侯不要,瞎了眼才会嫁给他,大肆嘲笑虞昭拣了西瓜丢了靖武侯。
“傅公子,只管把心放回肚子里,虞姑娘看人的眼光不会错。”
太监总管说完,忽地想到靖武侯和江伶月,笑容一滞。
勤政殿内
天顺帝慢条斯理地将黄金面吃完,搁下银筷,抬首看向虞昭:“昭昭,若是北狄借今日之事来犯,朕打算御驾亲征。”
虞昭一骨碌从木椅下来,跪拜:“陛下请三思!”
她本以为天顺帝要跟她说北狄王,亦或者是江伶月的事,没想到天顺帝开口就是王炸!
天顺帝语气平静地说:“定国公为国捐躯,镇国公已无法再上战场,靖武侯羽翼未丰,倘若北狄进犯,唯有朕御驾亲征才能激起军中士气!”
“北狄不敢……”
不等虞昭把话说完,天顺帝抬手打断她的话:“这是最坏的打算。朕一旦御驾亲征,靖远侯将率禁卫军,镇守西京城。”
虞昭目露愕然之色。
安乐公主只要不犯大忌,她有再多的小毛病都是帝姬。
只要天顺帝不点头同意,靖远侯就不可能跟安乐公主和离,更不会有率军上阵杀敌的机会。
问题是,她没记错的话,靖远侯已有二十年没有上阵杀敌,刀不用生锈。
靖远侯,还能拎得起保家卫国的大刀吗?
天顺帝叹息一声道:“靖远侯前日入宫求和离,朕允了。”
彼时的安乐公主是他最疼爱的帝姬,靖远侯是崭露头角的英俊武将,本该是天造地设的金童玉女,却阴差阳错成了一对怨偶。
虞昭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面上却不敢暴露真实情绪,表露出恰好到处的疑惑:“陛下,何至于此?”
天顺帝叹息道:“强扭的瓜不甜,与其当一对怨偶,不如让靖远侯继续保家卫国。”
他也是看到虞昭二嫁,看她嫁对了人过得那么快活肆意,他才会松口答应靖远侯的请求。
“昭昭,若是靖远侯力有不逮,朕需要你站出来安稳军心。”
天顺帝是真的无人可用,虞昭又是定国公最疼爱的嫡孙女,由她出面来安定军心,是再好不过的决定。
虞昭忍了又忍到底没忍住:“陛下,小郡王比我更合适。”
“不,昭昭,论守卫西京城,十个武安加起来都远不如你。若是朕御驾亲征,武安会随行左右。”
天顺帝没有在其他臣子面前那样端着架子,他整个人是放松状态,同虞昭交代着足以让徽国变天的重要事项。
虞昭心头又酸又涩,她对天顺帝说:“陛下,祖父曾同昭昭说过,你把士兵放心里,士兵把你高高举起。我想把这句话转赠给陛下,陛下您把百姓放在心里,百姓也会把您高高举起!”
天顺帝真的很爱听虞昭说话,这小姑娘没用多华丽的词藻,却总能戳中他的内心。
平复了下心情,天顺帝旧话重提:“昭昭,你敢硬刚北狄祯亲王的底气,便是来源于此?”
虞昭点头,举例说明:“陛下,绝大多数百姓目不识丁,但他们心里自有一杆秤,谁真正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护谁。臣女出嫁时,送亲队伍有一百多名素昧平生的百姓,他们自称娘家人,送臣女出嫁。”
天顺帝心中感触颇深,联想到虞昭被宝珍郡主当街羞辱,百姓们自发要写万民请愿书,书生自发画讽刺画,写讽刺诗,还教孩童们背讥讽宝珍郡主和安乐公主的打油诗。
天顺帝心中有愧,岔开话题:“昭昭,你又是如何想到推广御麦种植的法子?”
虞昭很识趣,顺坡下驴道:“陛下,西瓜卖到三两一个都供不应求。聚贤楼的掌柜让厨子将西瓜籽取出来,晒干后再挑选出品相好的西瓜籽,免费赠送给前来抄书的贫寒学子。”
“有贫寒学子将西瓜籽拿回家种,也有人将西瓜籽转手卖出高价,换成日常所需的笔墨纸砚。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西京城来年都会有更多的西瓜。”
“一理通百理融,御麦也可以用类似方式进行推广种植,真正让底层百姓见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自然会争相种植御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