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太阳炙烤着大地,街道两旁的参天树木,为非机动车道上的人们,遮挡出一片树荫。耀眼的阳光下,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成了炎热天气中,人们最需要的那一抹绿色。
周末,姜嫽本想再多睡一会,但是太阳透过窗帘,照在她的床上。提醒她,该出去跑步了。姜嫽起的有点早,五点半就出门了。
她沿着林荫道,往公园跑去。路上只有环卫工人,在清扫前一天,大拍档留下的垃圾。环卫车仿佛成了这个城市中,最早出门的车辆。菜市场旁边的店门紧闭,只有早餐店门口,人头攒动,有些许生意。
公园里却热闹的很,打太极的、打羽毛球的、跳健身操的、抖空竹的,还有练武术的、吊嗓子的。远远听到树林深处,传来一阵竹笛声,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姜嫽加入跑步人群的队伍,开始了每周必练的环公园跑步。跑完步,姜嫽在树荫下,开始拉伸。她顺着高大的树木,抬头望向天空。蓝天、白云和绿树,搭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此刻,让人觉得惬意、放松。
她已经习惯了,每个周末来公园。从枝头吐露新绿的树叶发芽,到枝繁叶茂;从花骨朵刚刚绽放,到满园姹紫嫣红;从梅花到桃花、樱花,再从海棠花到芍药花、山茶花。
物换星移,季节变换。一年四季中,看花草树木,看天高云淡,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每到这个时候,都是心灵的一种休息,也是心灵的一种补充和滋养。
除了锻炼身体之外,也离不开她每晚读书,吸取书中知识的营养。渐渐地她感觉到心中,有一种能量,在暗暗生长。让她心里笃定,让她内心安静。
她把这一年多来的工作,遇到的人和事,反思了一遍。发现在读读写写,不断反思中,总结出了新的生存法则。或者说,是完善了自己的生存法则,扩展了自己的应对方法,增加了自己看问题的视角。读书,让她的视野更加广阔,看人、看事更全面,同时历练自己的独到见解。
围着这偌大的公园跑上一圈,早已是大汗淋漓。但也有一种,运动后的痛快和舒适。在这个炎热的天气里,稍微一动就是一身汗。更别提,像她这样的剧烈运动了。汗还在不停的流,体内的水分不断流失。
她走出公园,来到街角的一家便利店。离柜台最近的货架上,摆放着常温矿泉水。她拿起一瓶,自助结账。出了便利店的门,她站在台阶上,咕咚咕咚的喝起水来。跑步后,最满足的时候,就是能喝上一瓶矿泉水。
与其说是喝水,不如说是续命。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一边是剧烈运动后的暴汗,一边是及时补充水分。当人的生命,只剩这点需求时,什么职位、名利、金钱等等,都不重要了。眼前最重要的,就是这瓶水。简单而知足。
周一,姜嫽接到了金勇交给她的,一份税务局的委托书。对一家研发企业BT公司,进行税务审计。姜嫽跟对方,在电话里确认上门时间后。周五这天,准时来到BT公司。
当姜嫽和郑雯,见到BT公司的财务总监朱总时,朱总话里话外都透漏着,对外资事务所的推崇,对内资事务所的瞧不起。“我们公司,也有自己聘请的税务师事务所,我们都是用外资事务所。税务上有什么事情,我们都是找他们协调,他们的关系很厉害,我们不用内资所。”朱总是想告诉姜嫽和郑雯,即便她们查出什么,BT公司也有自己的后台,什么事都能搞定。最重要的是,人家还是外资。
郑雯心想,这人是不是脑子有病啊。现在是秋实,受税务局委托,对他们进行审计。这个财务总监说话,怎么也得客气点吧。毕竟,如果真的较真的话,没几家企业,可以保证自己完全没问题。
可是眼前这个朱总,用鼻孔看人。说话的语气,好像是因为,自己是外资企业的,就高人一等。 这副语气和神情,让坐在对面的姜嫽和郑雯,非常反感。
“朱总,我们让你准备的资料,准备好了吗?”姜嫽说。
“最近忙着结账,只准备了一部分。小赵,把资料拿过来。”朱总监跟坐在她旁边的会计说。
小赵起身,从外面推进来一个平板车,平板车上有一箱凭证、报表等资料。“还缺少一部分凭证,这几天太忙,没来的及打印。”
“你们什么时候,补好了资料,跟我们说一下,我们再过来一趟。”
“好。”
会议室里,只有小赵陪着姜嫽和郑雯,朱总监回自己办公室了。姜嫽和郑雯,完成了部分底稿和抽凭工作之后,开始复印凭证、报表、合同等资料。会计小赵跟她们财务总监的态度,截然不同。小赵很积极、很谦虚,也很有耐心,配合度挺好。
快下班时,资料已经收取完毕。最后一个环节,是在所有资料上,加盖公章。可是小赵盖章时,是跳着盖的。姜嫽马上提醒“小赵,每一页资料,都要盖章的。”
但是小赵充耳不闻,依旧是先在一页纸的正面,盖一个公章,后面的几页,加盖骑缝章。
“这样盖章,不符合我们的要求。”郑雯再次提醒。
这时朱总监走进来,挡在小赵前面。“我们给外资事务所的资料,都是这样盖章的。”
姜嫽和郑雯,并不理会他这钟托辞。“什么外资事务所,我们是按照税务局的要求。”
朱总监,同样充耳不闻。刚才还一副,有后台撑腰,趾高气昂的样子。现在又连个公章,都不敢盖全了。这不明摆着,就是心虚吗?但是,这位奇葩总监,仿佛不能在内资事务所面前,丢了自己外资公司的高贵面子似的。依旧撑着他那份高傲的态度,依旧是那副瞧不起人的架势。
这种财务总监,姜嫽和郑雯倒也是第一次见。整个人怪里怪气的,她的下属在她面前,灰溜溜的,大气都不敢喘。这家外资公司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不知这位财务总监,哪来的这么强的优越感。
这也算,人和人之间的反差吧。姜嫽在不断的自己审视,自我完善;而这位财务总监,是绝对的自我感觉良好。
周末,姜嫽本想再多睡一会,但是太阳透过窗帘,照在她的床上。提醒她,该出去跑步了。姜嫽起的有点早,五点半就出门了。
她沿着林荫道,往公园跑去。路上只有环卫工人,在清扫前一天,大拍档留下的垃圾。环卫车仿佛成了这个城市中,最早出门的车辆。菜市场旁边的店门紧闭,只有早餐店门口,人头攒动,有些许生意。
公园里却热闹的很,打太极的、打羽毛球的、跳健身操的、抖空竹的,还有练武术的、吊嗓子的。远远听到树林深处,传来一阵竹笛声,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姜嫽加入跑步人群的队伍,开始了每周必练的环公园跑步。跑完步,姜嫽在树荫下,开始拉伸。她顺着高大的树木,抬头望向天空。蓝天、白云和绿树,搭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此刻,让人觉得惬意、放松。
她已经习惯了,每个周末来公园。从枝头吐露新绿的树叶发芽,到枝繁叶茂;从花骨朵刚刚绽放,到满园姹紫嫣红;从梅花到桃花、樱花,再从海棠花到芍药花、山茶花。
物换星移,季节变换。一年四季中,看花草树木,看天高云淡,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每到这个时候,都是心灵的一种休息,也是心灵的一种补充和滋养。
除了锻炼身体之外,也离不开她每晚读书,吸取书中知识的营养。渐渐地她感觉到心中,有一种能量,在暗暗生长。让她心里笃定,让她内心安静。
她把这一年多来的工作,遇到的人和事,反思了一遍。发现在读读写写,不断反思中,总结出了新的生存法则。或者说,是完善了自己的生存法则,扩展了自己的应对方法,增加了自己看问题的视角。读书,让她的视野更加广阔,看人、看事更全面,同时历练自己的独到见解。
围着这偌大的公园跑上一圈,早已是大汗淋漓。但也有一种,运动后的痛快和舒适。在这个炎热的天气里,稍微一动就是一身汗。更别提,像她这样的剧烈运动了。汗还在不停的流,体内的水分不断流失。
她走出公园,来到街角的一家便利店。离柜台最近的货架上,摆放着常温矿泉水。她拿起一瓶,自助结账。出了便利店的门,她站在台阶上,咕咚咕咚的喝起水来。跑步后,最满足的时候,就是能喝上一瓶矿泉水。
与其说是喝水,不如说是续命。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一边是剧烈运动后的暴汗,一边是及时补充水分。当人的生命,只剩这点需求时,什么职位、名利、金钱等等,都不重要了。眼前最重要的,就是这瓶水。简单而知足。
周一,姜嫽接到了金勇交给她的,一份税务局的委托书。对一家研发企业BT公司,进行税务审计。姜嫽跟对方,在电话里确认上门时间后。周五这天,准时来到BT公司。
当姜嫽和郑雯,见到BT公司的财务总监朱总时,朱总话里话外都透漏着,对外资事务所的推崇,对内资事务所的瞧不起。“我们公司,也有自己聘请的税务师事务所,我们都是用外资事务所。税务上有什么事情,我们都是找他们协调,他们的关系很厉害,我们不用内资所。”朱总是想告诉姜嫽和郑雯,即便她们查出什么,BT公司也有自己的后台,什么事都能搞定。最重要的是,人家还是外资。
郑雯心想,这人是不是脑子有病啊。现在是秋实,受税务局委托,对他们进行审计。这个财务总监说话,怎么也得客气点吧。毕竟,如果真的较真的话,没几家企业,可以保证自己完全没问题。
可是眼前这个朱总,用鼻孔看人。说话的语气,好像是因为,自己是外资企业的,就高人一等。 这副语气和神情,让坐在对面的姜嫽和郑雯,非常反感。
“朱总,我们让你准备的资料,准备好了吗?”姜嫽说。
“最近忙着结账,只准备了一部分。小赵,把资料拿过来。”朱总监跟坐在她旁边的会计说。
小赵起身,从外面推进来一个平板车,平板车上有一箱凭证、报表等资料。“还缺少一部分凭证,这几天太忙,没来的及打印。”
“你们什么时候,补好了资料,跟我们说一下,我们再过来一趟。”
“好。”
会议室里,只有小赵陪着姜嫽和郑雯,朱总监回自己办公室了。姜嫽和郑雯,完成了部分底稿和抽凭工作之后,开始复印凭证、报表、合同等资料。会计小赵跟她们财务总监的态度,截然不同。小赵很积极、很谦虚,也很有耐心,配合度挺好。
快下班时,资料已经收取完毕。最后一个环节,是在所有资料上,加盖公章。可是小赵盖章时,是跳着盖的。姜嫽马上提醒“小赵,每一页资料,都要盖章的。”
但是小赵充耳不闻,依旧是先在一页纸的正面,盖一个公章,后面的几页,加盖骑缝章。
“这样盖章,不符合我们的要求。”郑雯再次提醒。
这时朱总监走进来,挡在小赵前面。“我们给外资事务所的资料,都是这样盖章的。”
姜嫽和郑雯,并不理会他这钟托辞。“什么外资事务所,我们是按照税务局的要求。”
朱总监,同样充耳不闻。刚才还一副,有后台撑腰,趾高气昂的样子。现在又连个公章,都不敢盖全了。这不明摆着,就是心虚吗?但是,这位奇葩总监,仿佛不能在内资事务所面前,丢了自己外资公司的高贵面子似的。依旧撑着他那份高傲的态度,依旧是那副瞧不起人的架势。
这种财务总监,姜嫽和郑雯倒也是第一次见。整个人怪里怪气的,她的下属在她面前,灰溜溜的,大气都不敢喘。这家外资公司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不知这位财务总监,哪来的这么强的优越感。
这也算,人和人之间的反差吧。姜嫽在不断的自己审视,自我完善;而这位财务总监,是绝对的自我感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