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年底,最后一批海关委托业务,下发到企业手里。
周四一进公司,金勇对姜嫽说。“小姜,明天上午九点,有个海关保税监管工作会议,你去参加一下。过去呢,主要是领任务。地址,等一下,我发给你。”这也是韩总布置的工作,金勇只是协助、转答。
“好的。”
下午,金勇又过来跟姜嫽说“明天的海关会议,你不用去了。公司安排其他领导,过去参加。”
“好的。”
本来是韩总统一对接海关,韩总对一切相关事宜,有安排人手和布置工作的权力。但是,林枫跟周董说,海关也好,税务局也好,对接工作应该保持俩人以上。万一一个人有什么事,另一个人可以无缝衔接。
周董觉得林枫的建议有道理,所以,这次的会议,派林枫去参加。
工作会议上,采用抽签的方式,大家领取了各自审查的企业,林枫领到的是CX公司。林枫回到公司,将会议情况向周董,做了汇报。然后专门建立了,CX公司海关业务工作群。群里有周董、林枫、韩总、金勇、姜嫽和林枫的新助理小蔡,此外,还有CX公司的两名关务。
然后,林枫在群里发布了海关的工作要求。‘老系统全盘;看企业账册,应收尽收;已报关未出库,反映在报告里;报告上交期限等。’
群里的人,纷纷回复“收到。”
向来不直接指派任务的周董,在群里跟金勇说“这次的项目,由你负责。不懂的地方,请教林枫。”
金勇回复“收到。”但是,心里在想,林枫把周董拉到群里干什么?监督大家工作吗?一个普通的单子,把大领导拉进来,大家交流起来,很别扭的。
林枫又在群里,跟CX公司的关务小刘说“这次盘点的负责人是金勇,你跟他联系。”
金勇又被这句话,惊了一下。关键问题是,林枫没亲自做过海关盘点业务,金勇也没做过。这单业务,金勇在细节方面,没办法指导,还得指望着姜嫽。
此时,姜嫽也很疑惑,林枫发的工作要求。‘老系统全盘’那新系统呢?现在新老系统,过渡一年多了。老系统里的数据越来越少,大家都以新系统为主。这句话说的有点外行。
再说‘看企业账册,应收尽收;已报关未出库,反映在报告里。’这些内容太泛泛了,报告的内容,可不仅仅只涵盖这些。这里没说出海关,更重要的关切。似乎只说了半句话,更像是海关讲解,林枫现场记录,但是没完全理解业务全貌后的一知半解。
但是,周董的理解,完全相反。他的指示是,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向林枫请教。他想的是“还得是林枫出马,林枫靠谱。韩总让姜嫽去对接海关,自己不亲自出面,会显得秋实不重视海关业务。找个无足轻重的小姑娘,业务经验又不足,怎么能行呢?”
并不是海关盘点有多难,多复杂,洽洽是大家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股东们不愿意亲自做。但是海关业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特殊性,实务操作方面也有很多关键节点,需要实际操作过的人,细致把控才行。
周董更是多年不参与一线业务,所以,他没办法识别出,林枫说话外行。她没把海关的意思反映完整,记录的一知半解,就往群里发。
这时,最为难的是姜嫽,她需要凭借以往的经验,自己做出完整、细致、无遗漏的判断。否则出了纰漏,遭殃的会是谁呢?
群里又有新消息,林枫说“企业三年前,被海关抽中过,企业会把报告模板,提供给秋实,这单业务可以很快完成。”
周董对林枫思虑周全,工作节奏不拖泥带水,非常满意。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企业的关务小刘,并没把秋实的盘点,跟企业自己花钱找事务所,出盘点报告区分开来。她跟助手小高说“这次海关盘点,我特意问了海关,我们不用花钱。今年,我们就省了这笔费用。”
“海关还不错,给我们免费盘点。”
随后,关务小刘就把两份,去年自己花钱做的盘点报告和单证报告,发到了群里。“林老师,这就是报告模板。”
问题就出在,这是两份,去年CX公司自己找审计公司,出的报告。并不是林枫在群里提到的,三年前海关抽查的盘点报告。看报告内容和细节,以及受托人等就能看出来。但是,领导们又忽略了,这些细节。虽然,大家都是写报告的行家,却没人认真看一看报告,鉴别这份报告和海关委托报告的异同。
“好的。”
姜嫽一看,又懵了。这明明是企业自己找审计公司,出的报告,委托人都不一样。还有,哪来的单证报告?两个月前,刚做过这个区的海关报告。只提供盘点报告就行,不需要提供单证报告。
为了确认这件事,下午,姜嫽特意去了一趟海关,找CX公司的海关管理老师询问。询问的结果是,只需要提供盘点报告,不需要单证报告。
确认了这一事实之后,姜嫽跟金勇说“金老师,这次的盘点,跟上一次一样。只提供盘库报告就行。”
“好的,我在群里,跟CX公司的关务说一下。”
还没等金勇发消息,关务小刘的信息,已经发到群里了。“我们区的海关要求,每年出二份报告,交给海关。一份是盘库报告;一份是单证报告。盘库的时间,要跟生产部门沟通后,才能确认。你们可以先盘点单证。”
林枫马上回复“金勇,根据企业意见,先去盘点单证。”
金勇在纠结。CX公司的这个要求,是各区海关对企业,每年自行找审计单位,提供报告时的要求。而这次的盘点,是市海关对盘库的统一要求,就是盘库存。与各区海关,对各自管辖的企业,提出的不同要求,不是一码事。
纠结后,金勇回复“好的。”他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回去了。不能当众让领导下不来台,只能将错就错。
就这样,姜嫽还要额外做一份,本来不属于海关委托业务范围之内的单证盘点。而CX公司确实免费赚到了一份,不花钱的单证报告。
真是上面领导一句话,下面员工跑断腿。而上面的领导,觉得类似这样的业务简单,下面的员工不给力。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必须提高人效才行,继续加活。
这个乌龙,就在领导们不熟悉基层业务,又自以为高明的指导下,开始了。
周四一进公司,金勇对姜嫽说。“小姜,明天上午九点,有个海关保税监管工作会议,你去参加一下。过去呢,主要是领任务。地址,等一下,我发给你。”这也是韩总布置的工作,金勇只是协助、转答。
“好的。”
下午,金勇又过来跟姜嫽说“明天的海关会议,你不用去了。公司安排其他领导,过去参加。”
“好的。”
本来是韩总统一对接海关,韩总对一切相关事宜,有安排人手和布置工作的权力。但是,林枫跟周董说,海关也好,税务局也好,对接工作应该保持俩人以上。万一一个人有什么事,另一个人可以无缝衔接。
周董觉得林枫的建议有道理,所以,这次的会议,派林枫去参加。
工作会议上,采用抽签的方式,大家领取了各自审查的企业,林枫领到的是CX公司。林枫回到公司,将会议情况向周董,做了汇报。然后专门建立了,CX公司海关业务工作群。群里有周董、林枫、韩总、金勇、姜嫽和林枫的新助理小蔡,此外,还有CX公司的两名关务。
然后,林枫在群里发布了海关的工作要求。‘老系统全盘;看企业账册,应收尽收;已报关未出库,反映在报告里;报告上交期限等。’
群里的人,纷纷回复“收到。”
向来不直接指派任务的周董,在群里跟金勇说“这次的项目,由你负责。不懂的地方,请教林枫。”
金勇回复“收到。”但是,心里在想,林枫把周董拉到群里干什么?监督大家工作吗?一个普通的单子,把大领导拉进来,大家交流起来,很别扭的。
林枫又在群里,跟CX公司的关务小刘说“这次盘点的负责人是金勇,你跟他联系。”
金勇又被这句话,惊了一下。关键问题是,林枫没亲自做过海关盘点业务,金勇也没做过。这单业务,金勇在细节方面,没办法指导,还得指望着姜嫽。
此时,姜嫽也很疑惑,林枫发的工作要求。‘老系统全盘’那新系统呢?现在新老系统,过渡一年多了。老系统里的数据越来越少,大家都以新系统为主。这句话说的有点外行。
再说‘看企业账册,应收尽收;已报关未出库,反映在报告里。’这些内容太泛泛了,报告的内容,可不仅仅只涵盖这些。这里没说出海关,更重要的关切。似乎只说了半句话,更像是海关讲解,林枫现场记录,但是没完全理解业务全貌后的一知半解。
但是,周董的理解,完全相反。他的指示是,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向林枫请教。他想的是“还得是林枫出马,林枫靠谱。韩总让姜嫽去对接海关,自己不亲自出面,会显得秋实不重视海关业务。找个无足轻重的小姑娘,业务经验又不足,怎么能行呢?”
并不是海关盘点有多难,多复杂,洽洽是大家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股东们不愿意亲自做。但是海关业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特殊性,实务操作方面也有很多关键节点,需要实际操作过的人,细致把控才行。
周董更是多年不参与一线业务,所以,他没办法识别出,林枫说话外行。她没把海关的意思反映完整,记录的一知半解,就往群里发。
这时,最为难的是姜嫽,她需要凭借以往的经验,自己做出完整、细致、无遗漏的判断。否则出了纰漏,遭殃的会是谁呢?
群里又有新消息,林枫说“企业三年前,被海关抽中过,企业会把报告模板,提供给秋实,这单业务可以很快完成。”
周董对林枫思虑周全,工作节奏不拖泥带水,非常满意。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企业的关务小刘,并没把秋实的盘点,跟企业自己花钱找事务所,出盘点报告区分开来。她跟助手小高说“这次海关盘点,我特意问了海关,我们不用花钱。今年,我们就省了这笔费用。”
“海关还不错,给我们免费盘点。”
随后,关务小刘就把两份,去年自己花钱做的盘点报告和单证报告,发到了群里。“林老师,这就是报告模板。”
问题就出在,这是两份,去年CX公司自己找审计公司,出的报告。并不是林枫在群里提到的,三年前海关抽查的盘点报告。看报告内容和细节,以及受托人等就能看出来。但是,领导们又忽略了,这些细节。虽然,大家都是写报告的行家,却没人认真看一看报告,鉴别这份报告和海关委托报告的异同。
“好的。”
姜嫽一看,又懵了。这明明是企业自己找审计公司,出的报告,委托人都不一样。还有,哪来的单证报告?两个月前,刚做过这个区的海关报告。只提供盘点报告就行,不需要提供单证报告。
为了确认这件事,下午,姜嫽特意去了一趟海关,找CX公司的海关管理老师询问。询问的结果是,只需要提供盘点报告,不需要单证报告。
确认了这一事实之后,姜嫽跟金勇说“金老师,这次的盘点,跟上一次一样。只提供盘库报告就行。”
“好的,我在群里,跟CX公司的关务说一下。”
还没等金勇发消息,关务小刘的信息,已经发到群里了。“我们区的海关要求,每年出二份报告,交给海关。一份是盘库报告;一份是单证报告。盘库的时间,要跟生产部门沟通后,才能确认。你们可以先盘点单证。”
林枫马上回复“金勇,根据企业意见,先去盘点单证。”
金勇在纠结。CX公司的这个要求,是各区海关对企业,每年自行找审计单位,提供报告时的要求。而这次的盘点,是市海关对盘库的统一要求,就是盘库存。与各区海关,对各自管辖的企业,提出的不同要求,不是一码事。
纠结后,金勇回复“好的。”他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回去了。不能当众让领导下不来台,只能将错就错。
就这样,姜嫽还要额外做一份,本来不属于海关委托业务范围之内的单证盘点。而CX公司确实免费赚到了一份,不花钱的单证报告。
真是上面领导一句话,下面员工跑断腿。而上面的领导,觉得类似这样的业务简单,下面的员工不给力。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必须提高人效才行,继续加活。
这个乌龙,就在领导们不熟悉基层业务,又自以为高明的指导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