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去拜访了刘正平,希望他能帮自己调用几辆解放牌大卡车,费用自理。
刘正平一琢磨,反正现在才刚过完年,车队也没什么任务,都在闲置着呢,于是便答应下来。
这些大卡车没法走山路。
因为进河东村的山路比较崎岖而狭窄,马车进去都得排成一条线才能进去,就这都比较拥挤了。
所以陈松预计先找几辆马车,来回不断地把蔬菜从河东村运到山下,等进入县城的地界,有了正规的马路之后,再放到卡车上,运往全县各地。
陈松从刘正平家出来,就又骑着自行车去租借马车。
他之前从窑厂买砖头盖房子时,曾经租过3辆马车,也都留下了各自的住址。
由于陈松脾气好,出手大方,所以那三个车夫都和陈松的关系很好,听说他要租车,立马就痛快地答应下来。
这才刚过完年,就来买卖了,谁不愿意赚这个钱啊?这就是典型的开门红啊!谁都想讨个好彩头!
胡建强和刘胜利也认识几个家里有马车的人,大家分头联络。
最后,陈松预定好了10辆马车或骡车,5辆解放牌大卡!
只等明天一开工,就立马可以去河东村拉蔬菜了。
这一夜,陈松没在县城住,而是赶回了河东村,让村民们连夜收获蔬菜。
第二天一早,按照预定的计划,陈松和胡建强、刘胜利三人分头行动。
胡建强继续招聘纽扣厂的工人。
刘胜利直接赶赴五羊城,进购一批电子表。
对于刘胜利来说,流河县这边的事都处理得差不多了,机器设备已经配齐,原材料也都备得足足的,一时半会应该不需要他再忙什么了。
于是他就可以放心地去五羊城进货了。
而陈松一大清早就起来,让大家把昨夜收获的青菜都放在屋里,堆放在一起,他挨家挨户地拿称去计算重量。
他按每斤两毛五分钱的价格收购,给每家每户都按照收成打了白条。
不是他不想直接给现钱,而是他的流动资金都给刘胜利拿去购买电子表了。
所以他只能先打白条,等把这些蔬菜都卖掉之后再来给村民们结算。
再说了,就算陈松的流动资金都在手里,再加上胡建强和刘胜利投入的资金,也吃不下这么多货。
按照陈松当初的规划,一个大棚的占地面积大约是一亩地左右。
由于这个时期的蔬菜种子没有经过改良,而且村民们又是第一次种植大棚,没什么经验,所以蔬菜的产量减产了很多。
每个大棚的平均产量在2000斤左右,比陈松前一世的大棚产量低了一大半还多。
但即便是这样,村民们也已经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第一,他们终于相信了冬天也是可以种出蔬菜的,以后自己家里冬天想吃青菜就方便多了。
第二,他们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以后随着经验的增长,大棚的亩产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收入也只会更高。
第三,陈松按两毛五一斤的价格收购,一个大棚就能赚到500块钱!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第四,这个大棚的种植周期非常短,一年能种三四季呢,这样算下来,岂不是比原来种植庄稼要赚钱多多了?
村民们并不担心陈松会赖账,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对陈松无条件的信任,而且陈松的家就在村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怕什么?
并且陈松已经许诺,只要把这些蔬菜卖出去,就会立刻把钱付给他们。
所以他们只是早两天收钱或者晚两天收钱的区别,大家都种了这么久的大棚了,好不容易就要见到回报了,难道连这几天都等不及了吗?
一行10辆木板车,浩浩荡荡地从山路上走来,进入了河东村。
这些木板车有马车、骡车、牛车,甚至还有驴车。
没办法,能凑齐10辆已经很不容易了,参差不齐也是难免的。
每辆车子的后斗里都铺着厚厚的褥子,还有一床被子,等把蔬菜放上去之后,就用被子盖上,用来保温,以免蔬菜被冻坏。
这些被褥都是车夫自己准备的,因为陈松给的租金确实不低,提出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车夫们也就欣然答应了。
车子进入河东村后,陈松立刻让那些已经称完重量的菜农们开始装车,每个车子上都堆得冒尖,满满一大车,然后里立刻返回,运到山外去。
陈松给这些蔬菜定的价格,平均是3毛钱一斤,他收购的价格是两毛五分钱,把大部分利润都让给了乡亲们。
要是收购的价格太低了,会打击乡亲们种菜的热情和积极性。
每一斤蔬菜,陈松只赚五分钱。
这些大棚的产量,平均下来大约是2000斤左右,菜农能赚到500元,陈松能赚到100元。
全村一共有52户人家跟着陈松种植了大棚,所以陈松的利润大约是5200元!
再扣除掉租用马车、骡车的钱,租用大卡车的钱,还有给胡建强和刘胜利的分红,陈松自己大约能赚到4400元!
再加上他的工厂和各种固定资产,以及购买电子表的资金,陈松的总身价已经来到15000多块钱!
这可是名副其实的万元户啊!
这年代,一个万元户的含金量,丝毫不弱于后世的千万富翁!
而胡建强、刘胜利的身价也不低了。
他们帮陈松卖电子表的提成,再加上当做工资的分红,还有奖金,总身价也来到1500多块钱了,相当于后世的百万富翁!
而这才仅仅是个开始!
由于受到交通和通信的限制,有很多事情做起来都要亲自跑一趟,太耽误时间了。
陈松也才刚刚打通整个古安市的市场,还没开始供货呢。
流河县的大棚也才刚建成不久,蔬菜才刚种上。
陈松的事业已经开始起步了,并且开始逐渐进入快车道!
……
耗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陈松才终于将这些蔬菜运出村,然后又花了一天的时间,用卡车送到了百货大楼和各个乡镇供销社。
刘正平一琢磨,反正现在才刚过完年,车队也没什么任务,都在闲置着呢,于是便答应下来。
这些大卡车没法走山路。
因为进河东村的山路比较崎岖而狭窄,马车进去都得排成一条线才能进去,就这都比较拥挤了。
所以陈松预计先找几辆马车,来回不断地把蔬菜从河东村运到山下,等进入县城的地界,有了正规的马路之后,再放到卡车上,运往全县各地。
陈松从刘正平家出来,就又骑着自行车去租借马车。
他之前从窑厂买砖头盖房子时,曾经租过3辆马车,也都留下了各自的住址。
由于陈松脾气好,出手大方,所以那三个车夫都和陈松的关系很好,听说他要租车,立马就痛快地答应下来。
这才刚过完年,就来买卖了,谁不愿意赚这个钱啊?这就是典型的开门红啊!谁都想讨个好彩头!
胡建强和刘胜利也认识几个家里有马车的人,大家分头联络。
最后,陈松预定好了10辆马车或骡车,5辆解放牌大卡!
只等明天一开工,就立马可以去河东村拉蔬菜了。
这一夜,陈松没在县城住,而是赶回了河东村,让村民们连夜收获蔬菜。
第二天一早,按照预定的计划,陈松和胡建强、刘胜利三人分头行动。
胡建强继续招聘纽扣厂的工人。
刘胜利直接赶赴五羊城,进购一批电子表。
对于刘胜利来说,流河县这边的事都处理得差不多了,机器设备已经配齐,原材料也都备得足足的,一时半会应该不需要他再忙什么了。
于是他就可以放心地去五羊城进货了。
而陈松一大清早就起来,让大家把昨夜收获的青菜都放在屋里,堆放在一起,他挨家挨户地拿称去计算重量。
他按每斤两毛五分钱的价格收购,给每家每户都按照收成打了白条。
不是他不想直接给现钱,而是他的流动资金都给刘胜利拿去购买电子表了。
所以他只能先打白条,等把这些蔬菜都卖掉之后再来给村民们结算。
再说了,就算陈松的流动资金都在手里,再加上胡建强和刘胜利投入的资金,也吃不下这么多货。
按照陈松当初的规划,一个大棚的占地面积大约是一亩地左右。
由于这个时期的蔬菜种子没有经过改良,而且村民们又是第一次种植大棚,没什么经验,所以蔬菜的产量减产了很多。
每个大棚的平均产量在2000斤左右,比陈松前一世的大棚产量低了一大半还多。
但即便是这样,村民们也已经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第一,他们终于相信了冬天也是可以种出蔬菜的,以后自己家里冬天想吃青菜就方便多了。
第二,他们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以后随着经验的增长,大棚的亩产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收入也只会更高。
第三,陈松按两毛五一斤的价格收购,一个大棚就能赚到500块钱!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第四,这个大棚的种植周期非常短,一年能种三四季呢,这样算下来,岂不是比原来种植庄稼要赚钱多多了?
村民们并不担心陈松会赖账,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对陈松无条件的信任,而且陈松的家就在村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怕什么?
并且陈松已经许诺,只要把这些蔬菜卖出去,就会立刻把钱付给他们。
所以他们只是早两天收钱或者晚两天收钱的区别,大家都种了这么久的大棚了,好不容易就要见到回报了,难道连这几天都等不及了吗?
一行10辆木板车,浩浩荡荡地从山路上走来,进入了河东村。
这些木板车有马车、骡车、牛车,甚至还有驴车。
没办法,能凑齐10辆已经很不容易了,参差不齐也是难免的。
每辆车子的后斗里都铺着厚厚的褥子,还有一床被子,等把蔬菜放上去之后,就用被子盖上,用来保温,以免蔬菜被冻坏。
这些被褥都是车夫自己准备的,因为陈松给的租金确实不低,提出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车夫们也就欣然答应了。
车子进入河东村后,陈松立刻让那些已经称完重量的菜农们开始装车,每个车子上都堆得冒尖,满满一大车,然后里立刻返回,运到山外去。
陈松给这些蔬菜定的价格,平均是3毛钱一斤,他收购的价格是两毛五分钱,把大部分利润都让给了乡亲们。
要是收购的价格太低了,会打击乡亲们种菜的热情和积极性。
每一斤蔬菜,陈松只赚五分钱。
这些大棚的产量,平均下来大约是2000斤左右,菜农能赚到500元,陈松能赚到100元。
全村一共有52户人家跟着陈松种植了大棚,所以陈松的利润大约是5200元!
再扣除掉租用马车、骡车的钱,租用大卡车的钱,还有给胡建强和刘胜利的分红,陈松自己大约能赚到4400元!
再加上他的工厂和各种固定资产,以及购买电子表的资金,陈松的总身价已经来到15000多块钱!
这可是名副其实的万元户啊!
这年代,一个万元户的含金量,丝毫不弱于后世的千万富翁!
而胡建强、刘胜利的身价也不低了。
他们帮陈松卖电子表的提成,再加上当做工资的分红,还有奖金,总身价也来到1500多块钱了,相当于后世的百万富翁!
而这才仅仅是个开始!
由于受到交通和通信的限制,有很多事情做起来都要亲自跑一趟,太耽误时间了。
陈松也才刚刚打通整个古安市的市场,还没开始供货呢。
流河县的大棚也才刚建成不久,蔬菜才刚种上。
陈松的事业已经开始起步了,并且开始逐渐进入快车道!
……
耗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陈松才终于将这些蔬菜运出村,然后又花了一天的时间,用卡车送到了百货大楼和各个乡镇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