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村支书的表态-《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刘二说啥都不要,扔下装山鸡的麻袋就想跑。

  陈松略一琢磨,就把他喊住了:“哎,你回来。这样吧,我就留下一只山鸡当做你给我的贺礼,其余的钱还是要给你结算的。”

  “你要是真替我高兴的话,今天中午就多吃点喝点。等我和你苏梅姐正式结婚的时候,你再随贺礼就行了。”

  说完,他就进屋给刘二拿钱去了。

  他现在手里有余钱了,从乡亲们手里收购物资都是现场结清,不用再赊账了。

  他之所以要留下一只山鸡,一是为了保全刘二的心意,二是因为他现在正好缺一只山鸡。

  今天中午要宴请村支书和两个长辈,菜肴当然是越丰盛越好,有了这只山鸡就能多加一道硬菜啊。

  刘二挠了挠头,看着陈松的背影,最终也没能说出拒绝的话。

  陈松给了刘二5块钱,把这6只山鸡收下了,从麻袋里面提出一只最肥美的山鸡,送到灶房里让苏梅收拾一下。

  刘二兴高采烈的跑去厨房帮忙:“苏姐,拾掇山鸡这种粗活就交给我干吧!”

  之前陈松用肉票换回来的猪肉还剩下一些,今天中午全都炖上,整了两个带肉的硬菜。

  一只山鸡又做了两个硬菜。

  再加上两个素菜,一共是6个菜,四荤两素,分量都比较足。

  在农村,这就是妥妥的大席面了。

  饭菜上桌,张金忠和两个长辈也来了。

  苏贵拿出自己珍藏的,一直没舍得喝的散酒,一大群人围桌而坐,其乐融融,宾主尽欢。

  这个时代的女人是不能上席的,韩秀珍就和苏梅盛出一碗菜来,在东屋里单独吃饭。

  人们的肚子里缺油水,这6个菜是一点都没剩下,全都吃了个一干二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松这才说道:“金忠叔,我这里还有个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这就是他今天想办的第二件大事,他要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

  “如今我虽然赚了一点钱,但我这边缺人帮忙,还缺各种食材,而且我想带着全村的街坊们一起致富,不知道金忠叔能不能同意?”陈松谨慎地看着张金忠的脸色。

  在这个时代,村里不管是大事小情,都必须有村支书点头认可才行,否则就很难实行下去。

  张金忠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陈松眼神一亮,看来这事有戏!

  他就怕村支书是个食古不化的老顽固,不肯支持他,那样他就要另想它法了。

  张金忠还没说话,一个长辈就怒气冲冲的拍了一下桌子:“胡闹!你自己走资本主义路线也就算了,还想带着全村一起走错路,你是想把大家都害惨了吗?”

  “别看你现在闹得欢,但万一被人举报了,人家来割你的资本主义尾巴,你可别拖累全村的人!”

  陈松表面上虽然不懂声色,内心里却想道:你懂个屁!老顽固!

  他笑着说道:“柱子叔,时代变了,现在国家鼓励个体经济了。”

  “你别给我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才不信呢,反正这事我是坚决反对!”柱子叔死活不松口。

  陈松心想道:你反对有个屁用?我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你这种人就活该一辈子发不了财!现在就看村支书怎么说了。

  另一个叫狗蛋叔的人深吸一口气,也开口说道:“我也觉得这事不妥当,太不靠谱了,咱们世世代代都是老农民,庄稼地就是咱们安身立命的本钱,那是咱们的根啊!”

  “咱们就应当守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陈松不动声色的把目光转回张金忠的脸上。

  张金忠微微皱了皱眉头,也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而是和稀泥道:“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咱们不提这些烦心事,大家再喝点。”

  柱子叔冷哼一声,站起身来,反正也已经吃饱喝足了,干脆就拂袖而去!

  狗蛋叔长叹一口气,拍了拍陈松的肩膀,也跟着一起离开了。

  刘二不胜酒力,早就喝得晕乎乎的,回家睡觉去了。

  这下是彻底没有外人了。

  陈松就问道:“金忠叔,这事你怎么说?”

  张金忠能当上村支书,自然不是蠢笨之人,而且他必须时刻紧跟国家的政策,所以对于改革开放之事也是听说了一些。

  他开口说道:“这事我不能出面,因为我要是替你说话,在旁人看来就是在明确支持你,而且是带头走资本主义路线。”

  “目前局势还不明朗,改革开放之事也没全部落实下来,还是有一定风险的,谁知道政策会不会突然反弹啊?”

  “所以对于你做的事,我不反对,但也不支持,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你别把村里闹得乌烟瘴气的,到时候让我下不来台。”

  “你是咱们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如就把你当做试点,咱们以最终的结果来说话!”

  陈松心说道,村支书可真是个老狐狸啊,太狡猾了。

  如果这事成了,全村人在陈松的带动下发财致富了,那张金忠就白捡了大功一件。

  如果这事败了,他也可以找说辞,推卸掉一部分责任,不至于太惨。

  但对陈松来说,村支书这种保持中立的态度立场,就足够用了。

  政策是不可能反弹的,国家和百姓尝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处之后,只会更是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张金忠也站起身准备回家了,又严厉的叮嘱了一句:“记住,今天的话不要传到外人耳朵里去!”

  陈松十分配合的说道:“啊?今天咱们说什么了吗?啥也没说啊!”

  张金忠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回家去了。

  陈松知道,张金忠的身份毕竟是村支书,有些事不好明确表态,但他只要没有明确反对,那就相当于变相的支持自己了。

  看来自己终于可以放开拳脚的大干一场了!

  陈松之所以敢在河东村落户,也是因为通过前世的了解,知道张金忠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明的支书,而不是死板的顽固派。

  陈松把苏建国喊过来,给他一些毛票,让他去隔壁的河西村收鸡蛋,并且把收购的价格说明白。

  还让他告诉河西村的人,以后谁家要是想卖鸡蛋,就送到他家来,有多少他收多少!

  没错,前两天苏梅收购的那点鸡蛋已经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