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满脸懵逼,疑惑地问道:“啊?你说这话是啥意思啊?我回不回来跟她有啥关系?”
原来,自从苏建国跟陈松一起出发之后,煤矿厂的小吃摊每天往回交账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田翠云的头上。
因为那几个人之中只有她识数了。
她每天回来交账也不要紧,可她隔三差五的就问问陈松回来没有,大约什么时候能回来。
苏梅虽然是个心思单纯的姑娘,但她并不是傻,她总感觉田翠云对陈松的感情好像有些特别,心里就酸溜溜的。
但此时,她看到陈松一脸无辜的表情,只好改变话题:“没啥。咱们一起去大棚里看看咱家的菜吧?这两天就该收获了。”
“好!”陈松点了点头,但随后又说道:“你就不用去了,我自己去就行。外面的温度低,大棚里的温度高,我怕你闪着,容易得感冒。”
苏梅乖巧地点了点头。
陈松背着手,哼着小曲儿,悠闲地往自己家的自留地走去。
天空中突然落下一个晶莹的雪花,掉落在陈松的鼻尖。
他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色,今冬的第一场雪终于到来了吗?
算了算时间,好像还有半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啊!
他想起自己弄死的那只狼王,它的皮现在也正好凉得干透了,是时候给小梅做一件狼皮的袄子了。
今年的冬天,应该是他近几年以来过得最美好的一个冬天了。
不对,前世的时候,没有苏梅在身边,他几乎每年都不过春节。
所以这个春节应该是他近几十年来最美好的一个春节了!
走进自家的大棚,韩秀珍正在忙碌着。
大部分蔬菜都已经成熟了,韩秀珍正在准备收菜。
等把这些菜都收完之后,还要再重新种上一批蔬菜。
可以说,只要有了大棚,一年四季都有事可干,农民们再也不存在“农闲”这一说法了。
陈松让大家种植的都是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的小蔬菜,一般只需要30天——45天就可以收获了。
这可比种植小麦和水稻的生长周期短多了。
像河东村这种多山的地形,水源又不充分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种植水稻,所以主要农作物就是小麦和地瓜、土豆一类的作物。
冬小麦从播种到收获需要230天——270天。春小麦则是需要100——120天。
这个时间若是用来种植大棚的话,都够收获好几轮的了。
所以,种了大棚之后,就真应了那句“人勤地不懒”的俗话。
以前的时候,冬天一般是农闲的季节,村民们可以悠闲地休息一阵子,但今年恐怕是要过一个忙碌的春节了,每天都要进棚去侍弄蔬菜。
而且按照陈松的估计,今年的春节前后,正好是村民们的大棚收获和出售蔬菜的时间。
今年注定要过一个忙碌的春节,但也是一个收获的春节。
大家应该能过一个充实而美好的大年了!
陈松帮着韩秀珍一起把蔬菜收获上来,又翻了一部分土地,就到了天黑的时候。
陈松留出自己和苏家够吃半个月的蔬菜,其余的都放在了大棚里,准备明天找人过来运输。
反正再过半个月,村民们的大棚蔬菜也到了大规模上市的时候,到时候如果缺新鲜蔬菜的话,从他们手里收购一些就行了。
其他村民发现,按照陈松提出的办法,真的可以在数九寒冬里种植出新鲜的蔬菜,顿时更加干劲十足。
他们虽然憨厚、淳朴、老实,但却并不傻。
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新鲜的蔬菜绝对属于紧俏货,售价肯定也会水涨船高,比平时的蔬菜贵很多。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种植大棚就是他们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法宝。
但对于陈松来说,早就不指望他家那个大棚里种植出来的那点蔬菜去发家致富了。
所以,他当然是要先紧着自己家人食用,改善家人们冬天饭桌上的伙食,再有多余的蔬菜才会考虑卖出去,或者送给关系极好的熟人。
另外,这个时候的保暖、储藏和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因为这些蔬菜在冬天都比较娇气,温度太低的话容易冻烂了,温度太高的话也容易风干、腐烂等,不容易保存。
所以最好是要趁着新鲜,尽快出售变现!
苏家人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青菜了,嘴里感觉能淡出鸟来,今晚终于能大吃一顿了。
陈松还让苏梅多吃一些,给她补充叶绿素、维生素等营养。
第二天,陈松从队部里借来骡车,在底下铺上一层被褥,将蔬菜放上去,又盖上一层被褥,用来保暖,然后赶着骡车就往县城而去。
今天正好是上班的日子,陈松赶着骡车来到县城的办公大院。
门口的保卫不让他进,他报上刘正平的名字,保卫才同意他进去,但必须要由保安一起陪同,以防陈松搞什么破坏。
刘正平正在开会,陈松在他的办公室里等了一会儿才见到他。
“呦?小陈,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说吧,这次又想找我办什么事啊?”刘正平今天的心情不错,笑眯眯地问道。
“刘叔,看你这话说的,我是来感谢你的,我给你和我婶、刘静带了一点新鲜蔬菜过来,让你们在冬天也能吃得花样多一些。”陈松笑道。
刘正平不以为意地说道:“哦?是白菜、水萝卜、地瓜?还是土豆、胡萝卜啊?这些菜我家里都有,地窖里储存了不少呢,足够过冬的了。”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农村人种点地不容易,你还是拿回去给家里人吃吧,你能有这份心,我就知足了。”
陈松故作傲娇地说道:“刘叔,咱俩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我陈松是什么样的人,你难道还不清楚吗?那些普通货色,我怎么好意思拿得出手啊?只要是陈松出品,必属精品!”
刘正平呵呵一乐,说道:“你小子这还吹上了,那你说说看,你这次拿的都是什么菜啊?”
陈松把自家蔬菜的种类说了一遍,全都是清新的绿叶小蔬菜。
刘正平愣住了,问道:“你小子是在跟我开玩笑吧?这天寒地冻的,哪还能种出绿菜啊?我告诉你,我小时候也是农民出身,你可别欺负我不懂种菜啊。”
原来,自从苏建国跟陈松一起出发之后,煤矿厂的小吃摊每天往回交账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田翠云的头上。
因为那几个人之中只有她识数了。
她每天回来交账也不要紧,可她隔三差五的就问问陈松回来没有,大约什么时候能回来。
苏梅虽然是个心思单纯的姑娘,但她并不是傻,她总感觉田翠云对陈松的感情好像有些特别,心里就酸溜溜的。
但此时,她看到陈松一脸无辜的表情,只好改变话题:“没啥。咱们一起去大棚里看看咱家的菜吧?这两天就该收获了。”
“好!”陈松点了点头,但随后又说道:“你就不用去了,我自己去就行。外面的温度低,大棚里的温度高,我怕你闪着,容易得感冒。”
苏梅乖巧地点了点头。
陈松背着手,哼着小曲儿,悠闲地往自己家的自留地走去。
天空中突然落下一个晶莹的雪花,掉落在陈松的鼻尖。
他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色,今冬的第一场雪终于到来了吗?
算了算时间,好像还有半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啊!
他想起自己弄死的那只狼王,它的皮现在也正好凉得干透了,是时候给小梅做一件狼皮的袄子了。
今年的冬天,应该是他近几年以来过得最美好的一个冬天了。
不对,前世的时候,没有苏梅在身边,他几乎每年都不过春节。
所以这个春节应该是他近几十年来最美好的一个春节了!
走进自家的大棚,韩秀珍正在忙碌着。
大部分蔬菜都已经成熟了,韩秀珍正在准备收菜。
等把这些菜都收完之后,还要再重新种上一批蔬菜。
可以说,只要有了大棚,一年四季都有事可干,农民们再也不存在“农闲”这一说法了。
陈松让大家种植的都是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的小蔬菜,一般只需要30天——45天就可以收获了。
这可比种植小麦和水稻的生长周期短多了。
像河东村这种多山的地形,水源又不充分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种植水稻,所以主要农作物就是小麦和地瓜、土豆一类的作物。
冬小麦从播种到收获需要230天——270天。春小麦则是需要100——120天。
这个时间若是用来种植大棚的话,都够收获好几轮的了。
所以,种了大棚之后,就真应了那句“人勤地不懒”的俗话。
以前的时候,冬天一般是农闲的季节,村民们可以悠闲地休息一阵子,但今年恐怕是要过一个忙碌的春节了,每天都要进棚去侍弄蔬菜。
而且按照陈松的估计,今年的春节前后,正好是村民们的大棚收获和出售蔬菜的时间。
今年注定要过一个忙碌的春节,但也是一个收获的春节。
大家应该能过一个充实而美好的大年了!
陈松帮着韩秀珍一起把蔬菜收获上来,又翻了一部分土地,就到了天黑的时候。
陈松留出自己和苏家够吃半个月的蔬菜,其余的都放在了大棚里,准备明天找人过来运输。
反正再过半个月,村民们的大棚蔬菜也到了大规模上市的时候,到时候如果缺新鲜蔬菜的话,从他们手里收购一些就行了。
其他村民发现,按照陈松提出的办法,真的可以在数九寒冬里种植出新鲜的蔬菜,顿时更加干劲十足。
他们虽然憨厚、淳朴、老实,但却并不傻。
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新鲜的蔬菜绝对属于紧俏货,售价肯定也会水涨船高,比平时的蔬菜贵很多。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种植大棚就是他们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法宝。
但对于陈松来说,早就不指望他家那个大棚里种植出来的那点蔬菜去发家致富了。
所以,他当然是要先紧着自己家人食用,改善家人们冬天饭桌上的伙食,再有多余的蔬菜才会考虑卖出去,或者送给关系极好的熟人。
另外,这个时候的保暖、储藏和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因为这些蔬菜在冬天都比较娇气,温度太低的话容易冻烂了,温度太高的话也容易风干、腐烂等,不容易保存。
所以最好是要趁着新鲜,尽快出售变现!
苏家人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青菜了,嘴里感觉能淡出鸟来,今晚终于能大吃一顿了。
陈松还让苏梅多吃一些,给她补充叶绿素、维生素等营养。
第二天,陈松从队部里借来骡车,在底下铺上一层被褥,将蔬菜放上去,又盖上一层被褥,用来保暖,然后赶着骡车就往县城而去。
今天正好是上班的日子,陈松赶着骡车来到县城的办公大院。
门口的保卫不让他进,他报上刘正平的名字,保卫才同意他进去,但必须要由保安一起陪同,以防陈松搞什么破坏。
刘正平正在开会,陈松在他的办公室里等了一会儿才见到他。
“呦?小陈,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说吧,这次又想找我办什么事啊?”刘正平今天的心情不错,笑眯眯地问道。
“刘叔,看你这话说的,我是来感谢你的,我给你和我婶、刘静带了一点新鲜蔬菜过来,让你们在冬天也能吃得花样多一些。”陈松笑道。
刘正平不以为意地说道:“哦?是白菜、水萝卜、地瓜?还是土豆、胡萝卜啊?这些菜我家里都有,地窖里储存了不少呢,足够过冬的了。”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农村人种点地不容易,你还是拿回去给家里人吃吧,你能有这份心,我就知足了。”
陈松故作傲娇地说道:“刘叔,咱俩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我陈松是什么样的人,你难道还不清楚吗?那些普通货色,我怎么好意思拿得出手啊?只要是陈松出品,必属精品!”
刘正平呵呵一乐,说道:“你小子这还吹上了,那你说说看,你这次拿的都是什么菜啊?”
陈松把自家蔬菜的种类说了一遍,全都是清新的绿叶小蔬菜。
刘正平愣住了,问道:“你小子是在跟我开玩笑吧?这天寒地冻的,哪还能种出绿菜啊?我告诉你,我小时候也是农民出身,你可别欺负我不懂种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