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还得多练习。”她并不气馁,反而更有干劲了。夜风吹起她的发丝,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继续赶路。有了粮食傍身,大家的精神都好了许多。饥饿的阴霾暂时散去,但前路的艰险依旧让人心生忧虑。
陈子明不再像之前那样犹豫不决,重新安排好了行程。他的眼神变得坚定,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果断。
就在这时,意外突然降临。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从路边的灌木丛中窜出,直接冲向队伍中的林月,伸手就要抢她背上的包袱。男人的眼睛布满血丝,像是一头饿极的野兽。
“抢啊!”有人带头,其他藏在暗处的难民也蠢蠢欲动。饥饿和绝望让他们失去了理智,眼中只剩下求生的本能。
林月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身后的人。她的动作干脆利落,丝毫不像个寻常妇人。“你想抢我公婆?”她眼睛一瞪,声音中带着几分戏谑,“怎么又馋我男人了?”
那人凶狠地盯着包袱,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给我!”他的指甲又黑又长,像是利爪一般。
“哟呵,瞧上我男人了是吧?”林月二话不说把人摔在地上就是一顿暴打,“我不给你!”她的拳脚又快又狠,看得周围的人直咽口水。
一旁的沈丰年看着这一幕,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默默往后退了两步。他的脸上写满了“我什么都没看见”的表情。
陈子明带人制服了几个难民,但更多饥饿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手中握着木棍、石块,甚至是生锈的农具。
“杀!”陈子明一声令下,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衙役们拔刀相向,刀光在阳光下闪烁。十几个冲在最前面的难民倒在血泊中后,其他人才如梦初醒,四散而逃。恐惧终于战胜了饥饿。
“再敢靠近,格杀勿论!”陈子明握着染血的刀,目光冷峻。他的声音不大,却让人不寒而栗。
“娘,爹跑了!”沈长河突然喊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林月立刻扭头,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往哪跑?我打断他的腿!”她撸起袖子,作势就要追。
“在这儿呢!”沈丰年赶紧从马车后面探出头,举手投降,“夫人,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绝不敢跑!”他的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
林月这才满意地拍拍手:“知道就好。”她瞥了一眼丈夫,“要是敢跑,我就把你绑在马车上。”
这一场混乱让大家都警醒起来。晚上除了衙役值夜,沈氏族人也分批轮流守夜。生死攸关之际,他们更相信同族的人。
就连那些平日里自诩读书人的,也都老老实实地参与值守。危险面前,所有人都放下了架子。他们明白,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活下去。
入夜后,沈长菱照例跟着兄长们温习功课。篝火映照着众人的脸庞,将影子拉得老长。
“今日谁先来?”沈明昊面带微笑地问。他的笑容看似温和,却让人不寒而栗。
沈明文恨不得自己白天累死,这样就不用面对大哥的微笑了。他缩在角落里,恨不得把自己藏进阴影中。
沈长河率先背诵,声音洪亮,一字不差。听得沈明文头大如斗,恨不得堵住耳朵。
轮到他时,结结巴巴地背了半天,还是错漏百出。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流下,手心也全是汗。
“伸手。”沈明昊拿出树枝,声音依旧温和。
“大哥,我真的尽力了,”沈明文委屈道,声音都带上了哭腔,“可一看书就犯困......”
“二哥的脑子跟书本八字不合,”沈明齐叹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不如换个出路。”
沈明文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对!我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读书!”他激动地站起来,差点踢翻了油灯。
“住嘴!”沈明昊猛地拍案而起,眼中布满血丝,额角青筋暴起。看到一向温和的大哥如此动怒,沈明文缩了缩脖子,心虚地低下了头。
沈明昊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他不愿轻易放弃,其他人都能读书,为何独独二弟不行?一定是自己的教导方法出了问题。他的目光落在弟弟低垂的头顶,那里还残留着几道未愈合的伤痕,是前几日在路上遭遇劫匪时留下的。
路途并不平静,一行人又遭遇了数波劫匪。有的是饥民,眼中带着绝望的凶光;有的是趁火打劫的流寇,手持明晃晃的刀剑;还有山野之中的山民,举着粗糙的农具冲上来。每一次遭遇都让队伍的行进变得更加艰难。
最令人心寒的是那些假借同情之名的歹人。他们往往会逼迫老弱妇孺前来乞讨,衣衫褴褛,面带菜色。只要有人心软施舍,藏在暗处的匪徒便会一拥而上,如饿狼扑食般冲向队伍。
连日的厮杀让沈氏族人警惕万分,就连随行的官差也不敢掉以轻心。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生怕下一刻就会有敌人从路边的灌木丛中窜出。孩子们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戒备,手中紧握着削尖的木棍,那是他们在休息时制作的简易武器。
终于,在小心翼翼地跋涉数日后,一行人踏入了永城境内。清晨的薄雾中,界碑巍然矗立,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
陈子明望着界碑,眼中泛起泪光,声音有些哽咽:“总算到了,总算到了。”这一路的公干终于有了着落,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爹!娘!”沈丰年一声高呼,张开双臂扑向界碑,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总算到了像样的地方!”他的欢呼声在晨雾中回荡,惊起了几只栖息在树上的鸟儿。
林月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没好气地说:“你爹娘在我这儿呢,抱着石头喊什么!”她的语气虽然严厉,眼角却带着笑意。
陈子明激动地说道:“前方二十里就是永城城,那里繁华热闹,咱们好生歇息两日。大家加把劲,今晚就进城!”他的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兴奋。
“好!”众人精神一振,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可当他们来到城门口,看到守卫人数翻了一倍,城外还聚集着大批难民,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难民们衣衫褴褛,有的蜷缩在城墙根下,有的席地而坐,眼神空洞地望着来往的行人。
“这么多难民,可别再出什么岔子。”有人小声嘀咕,声音里满是担忧。
“祖宗保佑,希望这次咱们能顺利进城里!”族中的老人低声祈祷。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继续赶路。有了粮食傍身,大家的精神都好了许多。饥饿的阴霾暂时散去,但前路的艰险依旧让人心生忧虑。
陈子明不再像之前那样犹豫不决,重新安排好了行程。他的眼神变得坚定,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果断。
就在这时,意外突然降临。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从路边的灌木丛中窜出,直接冲向队伍中的林月,伸手就要抢她背上的包袱。男人的眼睛布满血丝,像是一头饿极的野兽。
“抢啊!”有人带头,其他藏在暗处的难民也蠢蠢欲动。饥饿和绝望让他们失去了理智,眼中只剩下求生的本能。
林月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身后的人。她的动作干脆利落,丝毫不像个寻常妇人。“你想抢我公婆?”她眼睛一瞪,声音中带着几分戏谑,“怎么又馋我男人了?”
那人凶狠地盯着包袱,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给我!”他的指甲又黑又长,像是利爪一般。
“哟呵,瞧上我男人了是吧?”林月二话不说把人摔在地上就是一顿暴打,“我不给你!”她的拳脚又快又狠,看得周围的人直咽口水。
一旁的沈丰年看着这一幕,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默默往后退了两步。他的脸上写满了“我什么都没看见”的表情。
陈子明带人制服了几个难民,但更多饥饿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手中握着木棍、石块,甚至是生锈的农具。
“杀!”陈子明一声令下,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衙役们拔刀相向,刀光在阳光下闪烁。十几个冲在最前面的难民倒在血泊中后,其他人才如梦初醒,四散而逃。恐惧终于战胜了饥饿。
“再敢靠近,格杀勿论!”陈子明握着染血的刀,目光冷峻。他的声音不大,却让人不寒而栗。
“娘,爹跑了!”沈长河突然喊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林月立刻扭头,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往哪跑?我打断他的腿!”她撸起袖子,作势就要追。
“在这儿呢!”沈丰年赶紧从马车后面探出头,举手投降,“夫人,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绝不敢跑!”他的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
林月这才满意地拍拍手:“知道就好。”她瞥了一眼丈夫,“要是敢跑,我就把你绑在马车上。”
这一场混乱让大家都警醒起来。晚上除了衙役值夜,沈氏族人也分批轮流守夜。生死攸关之际,他们更相信同族的人。
就连那些平日里自诩读书人的,也都老老实实地参与值守。危险面前,所有人都放下了架子。他们明白,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活下去。
入夜后,沈长菱照例跟着兄长们温习功课。篝火映照着众人的脸庞,将影子拉得老长。
“今日谁先来?”沈明昊面带微笑地问。他的笑容看似温和,却让人不寒而栗。
沈明文恨不得自己白天累死,这样就不用面对大哥的微笑了。他缩在角落里,恨不得把自己藏进阴影中。
沈长河率先背诵,声音洪亮,一字不差。听得沈明文头大如斗,恨不得堵住耳朵。
轮到他时,结结巴巴地背了半天,还是错漏百出。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流下,手心也全是汗。
“伸手。”沈明昊拿出树枝,声音依旧温和。
“大哥,我真的尽力了,”沈明文委屈道,声音都带上了哭腔,“可一看书就犯困......”
“二哥的脑子跟书本八字不合,”沈明齐叹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不如换个出路。”
沈明文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对!我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读书!”他激动地站起来,差点踢翻了油灯。
“住嘴!”沈明昊猛地拍案而起,眼中布满血丝,额角青筋暴起。看到一向温和的大哥如此动怒,沈明文缩了缩脖子,心虚地低下了头。
沈明昊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他不愿轻易放弃,其他人都能读书,为何独独二弟不行?一定是自己的教导方法出了问题。他的目光落在弟弟低垂的头顶,那里还残留着几道未愈合的伤痕,是前几日在路上遭遇劫匪时留下的。
路途并不平静,一行人又遭遇了数波劫匪。有的是饥民,眼中带着绝望的凶光;有的是趁火打劫的流寇,手持明晃晃的刀剑;还有山野之中的山民,举着粗糙的农具冲上来。每一次遭遇都让队伍的行进变得更加艰难。
最令人心寒的是那些假借同情之名的歹人。他们往往会逼迫老弱妇孺前来乞讨,衣衫褴褛,面带菜色。只要有人心软施舍,藏在暗处的匪徒便会一拥而上,如饿狼扑食般冲向队伍。
连日的厮杀让沈氏族人警惕万分,就连随行的官差也不敢掉以轻心。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生怕下一刻就会有敌人从路边的灌木丛中窜出。孩子们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戒备,手中紧握着削尖的木棍,那是他们在休息时制作的简易武器。
终于,在小心翼翼地跋涉数日后,一行人踏入了永城境内。清晨的薄雾中,界碑巍然矗立,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
陈子明望着界碑,眼中泛起泪光,声音有些哽咽:“总算到了,总算到了。”这一路的公干终于有了着落,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爹!娘!”沈丰年一声高呼,张开双臂扑向界碑,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总算到了像样的地方!”他的欢呼声在晨雾中回荡,惊起了几只栖息在树上的鸟儿。
林月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没好气地说:“你爹娘在我这儿呢,抱着石头喊什么!”她的语气虽然严厉,眼角却带着笑意。
陈子明激动地说道:“前方二十里就是永城城,那里繁华热闹,咱们好生歇息两日。大家加把劲,今晚就进城!”他的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兴奋。
“好!”众人精神一振,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可当他们来到城门口,看到守卫人数翻了一倍,城外还聚集着大批难民,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难民们衣衫褴褛,有的蜷缩在城墙根下,有的席地而坐,眼神空洞地望着来往的行人。
“这么多难民,可别再出什么岔子。”有人小声嘀咕,声音里满是担忧。
“祖宗保佑,希望这次咱们能顺利进城里!”族中的老人低声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