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内殿正门再次掀起层层帘幔,门外小太监高声唱道。
“皇上驾到!”
乾元殿内众人闻言齐齐起身,再次行礼叩首,声如洪钟:
“臣妾/臣等恭迎皇上万安!”
只见一道明黄龙纹金边袍影自门外缓步而入,衣袂翻飞,沉稳不疾。
安裕目色清冷,步履稳健,面容虽无怒喜之色,举手投足之间却自有一股俯瞰众生的气度。
他神情如常地落座于太后旁边,眼眸一扫殿中众人,微抬手臂,语调清朗而不失威仪。
“都起来吧,今日是安乐公主的喜事,诸位无须多礼,且都随意些。”
“谢皇上恩典。”
众人起身,各自归位,席间礼仪有序,但气氛已逐渐转为轻松喜庆。
太后含笑站起,目光缓缓扫过满座妃嫔宗妇,声音慈和庄重。
“今日是安乐满岁之喜,诸位莫要拘束,今日但凭尽欢头。”
话音未落,她怀中那团粉雕玉琢的小人儿似是听懂了似的,咯咯一笑。
奶声奶气地叫了一声,也不知喊的是谁,引得太后亦不禁笑出声来。
殿中气氛顿时一片融融,几位宗妇低声笑言,直夸安乐公主生得好,一派贵相。
而安裕,却未如太后那般欣然。
他微偏过头,看着太后怀中笑得天真烂漫的小婴儿,心中竟无太多喜悦之感。
他今日原是清早便召见了礼部尚书李良才,细细商议春闱主考之事。
此次春闱尤为重要,乃为国储英才,非同小可。
李良才倒是一如既往地恭谨守礼,条陈周密,处处得体,如同他想的那般
一番谈话,安裕极为满意,心中已暗自做下决定,此次春闱主考之位,非李良才莫属。
原本只是政务一桩,谈毕便已打算退去。
想着今日皇家有喜,李良才也才得了一子。
安裕想着关心关心下属,显得他这个皇帝尽心。
但聊着聊着,这话头就讲到了宜贵人李霜岚身上。
安裕想着自从那事之后,他与宜贵人也有两个多月没碰面。
按理说,这有天大的火气,也该消了吧,不知她近日怎么样。
于是也无心和李良才寒暄,快步来了乾元殿。
今日李霜岚的装扮,果然叫他眼前一亮。
不复往日的素雅,倒是显出几分明艳,整个人极尽内敛高贵之致。
她坐得端稳,眉眼间带着笑意,却自有一股清绝出尘之态,将满座佳丽都压下几分。
安裕的目光紧锁在她身上,只觉心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般,莫名的烦躁。
这人见他进来,竟然连个眼神都没有。
这两月未见,她瞧着不仅没有清减半分,反倒是更漂亮了些。
她到底有没有将朕放在心上?
安裕心中恼火,撇过头不再看李霜岚。
但他的神情,却被一旁的皇后给瞧了个一清二楚。
皇后自然也察觉到了皇上的视线。
她顺着他的目光轻轻一扫,心头顿时一紧——果然,又是李霜岚。
可她眼角余光又瞧见皇帝眉头微蹙,眼中有不悦之意,心头一松,嘴角的笑意都不由真切了几分。
她低垂眼帘,朝太后笑着应声。
“太后说的是,公主福缘深厚,今日这喜气,满殿都沾了光。”
太后抱着安乐公主坐于主位之上,殿中早有太监宫女布置妥当。
那锦缎织金的大圆垫上,早早铺满了由内务府预备的抓周之物。
各类吉祥物,一应俱全,尽显皇家气派。
安乐公主被抱至绣垫中央,李嬷嬷将她轻轻扶坐。
小丫头看着眼前一片新奇玩意儿,眼睛都亮了,笑嘻嘻地张开胳膊,便往前爬去。
殿内一时间鸦雀无声,众人屏息看着这满岁的小公主作何选择。
只见她先是小手按住一枚鎏金算盘,揉了两下又丢开,咯咯笑了一声,蹬着腿往前一爬。
左手准确地抓起了那柄羊脂白玉如意,小手紧握不放。
接着她右手又探出,一把扣住了旁边的一本诗经,竟还翻了两页,随后才将封面掖进嘴边啃了一口。
“哎哟,这孩子好聪明!”
“左如意,右诗经,这不是权贵与才学兼得?”
“瑞气临门呐,这可是天赐之象!”
“将来一定是文采风流、福运深厚的大贵女!”
众妃嫔与宗亲命妇纷纷称赞,笑声此起彼伏,好话一时不要钱似的往外送。
几位宗亲年长的王妃也笑得合不拢嘴,老宁王妃年迈,身子虚弱,但今日也特地进宫。
她掩着帕子笑道“太后娘娘,可是得了贴心的妙人儿。”
楚王妃也跟着附和:“公主瞧着就不凡。”
安裕看着安乐笑得人小鬼大,爬爬滚滚却又分外机灵,心中也不禁泛起一阵柔意,眉间的郁色稍散。
太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将安乐抱起来,口中连连称好。
片刻后,安裕收回目光,朗声道。
“安乐不愧是朕的女儿,今日该喜上加喜。”
“高福安,宣旨。”
高福安应声而出,双手托起黄绫金卷,朗声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长女,初诞即得太后慈心,今周岁启礼,瑞象示兆,乃皇家之喜。”
“特赐封号为瑞华公主,赐封邸,开地三百户,永享俸禄,钦此!”
话音落地,殿内一时静若寒蝉。
不只是宗亲女眷,便是几位年长的妃嫔也都愣了片刻。
瑞华公主,非但有封号,竟还封了封邸、开了封地。
虽说三百户不算多,但在历朝历代的公主中,周岁便得实封者,实属罕见。
原以为安乐不过是宠妃所出,又无外家支撑,纵然生为皇女,顶多不过风头两年。
如今倒好,这一纸圣旨,叫她将来在公主群中都要高人一筹。
宗亲命妇暗中交换眼色,都被安裕这大手笔给震住了。
宫中那些低位嫔妃更是眼神变幻莫测,心中嫉妒难言。
但不知随即又想到了什么,脸色竟然瞧着比方才还得意两分。
这会儿一群人七嘴八舌地恭维着贞贵人。
“贞贵人真是好福气。”
“这可不是常人得来的赏赐。”
“皇上对安乐公主,可真是宠得紧呢。”
贞贵人知晓这帮人也不是真心,所以只笑着应和两句。
她此刻心中早已翻涌如潮,只是低头紧紧盯着怀中孩子的眉眼。
只感觉今日这一切如梦似幻,叫她不敢相信。
那日她不过是抱着试探的心思,投诚了宜贵人,不图荣华富贵,只求在这宫中能安然终老。
可谁想到,就是那天之后,她的生活竟然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到这儿,贞贵人望向李霜岚,眼中是说不出的感激。
“皇上驾到!”
乾元殿内众人闻言齐齐起身,再次行礼叩首,声如洪钟:
“臣妾/臣等恭迎皇上万安!”
只见一道明黄龙纹金边袍影自门外缓步而入,衣袂翻飞,沉稳不疾。
安裕目色清冷,步履稳健,面容虽无怒喜之色,举手投足之间却自有一股俯瞰众生的气度。
他神情如常地落座于太后旁边,眼眸一扫殿中众人,微抬手臂,语调清朗而不失威仪。
“都起来吧,今日是安乐公主的喜事,诸位无须多礼,且都随意些。”
“谢皇上恩典。”
众人起身,各自归位,席间礼仪有序,但气氛已逐渐转为轻松喜庆。
太后含笑站起,目光缓缓扫过满座妃嫔宗妇,声音慈和庄重。
“今日是安乐满岁之喜,诸位莫要拘束,今日但凭尽欢头。”
话音未落,她怀中那团粉雕玉琢的小人儿似是听懂了似的,咯咯一笑。
奶声奶气地叫了一声,也不知喊的是谁,引得太后亦不禁笑出声来。
殿中气氛顿时一片融融,几位宗妇低声笑言,直夸安乐公主生得好,一派贵相。
而安裕,却未如太后那般欣然。
他微偏过头,看着太后怀中笑得天真烂漫的小婴儿,心中竟无太多喜悦之感。
他今日原是清早便召见了礼部尚书李良才,细细商议春闱主考之事。
此次春闱尤为重要,乃为国储英才,非同小可。
李良才倒是一如既往地恭谨守礼,条陈周密,处处得体,如同他想的那般
一番谈话,安裕极为满意,心中已暗自做下决定,此次春闱主考之位,非李良才莫属。
原本只是政务一桩,谈毕便已打算退去。
想着今日皇家有喜,李良才也才得了一子。
安裕想着关心关心下属,显得他这个皇帝尽心。
但聊着聊着,这话头就讲到了宜贵人李霜岚身上。
安裕想着自从那事之后,他与宜贵人也有两个多月没碰面。
按理说,这有天大的火气,也该消了吧,不知她近日怎么样。
于是也无心和李良才寒暄,快步来了乾元殿。
今日李霜岚的装扮,果然叫他眼前一亮。
不复往日的素雅,倒是显出几分明艳,整个人极尽内敛高贵之致。
她坐得端稳,眉眼间带着笑意,却自有一股清绝出尘之态,将满座佳丽都压下几分。
安裕的目光紧锁在她身上,只觉心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般,莫名的烦躁。
这人见他进来,竟然连个眼神都没有。
这两月未见,她瞧着不仅没有清减半分,反倒是更漂亮了些。
她到底有没有将朕放在心上?
安裕心中恼火,撇过头不再看李霜岚。
但他的神情,却被一旁的皇后给瞧了个一清二楚。
皇后自然也察觉到了皇上的视线。
她顺着他的目光轻轻一扫,心头顿时一紧——果然,又是李霜岚。
可她眼角余光又瞧见皇帝眉头微蹙,眼中有不悦之意,心头一松,嘴角的笑意都不由真切了几分。
她低垂眼帘,朝太后笑着应声。
“太后说的是,公主福缘深厚,今日这喜气,满殿都沾了光。”
太后抱着安乐公主坐于主位之上,殿中早有太监宫女布置妥当。
那锦缎织金的大圆垫上,早早铺满了由内务府预备的抓周之物。
各类吉祥物,一应俱全,尽显皇家气派。
安乐公主被抱至绣垫中央,李嬷嬷将她轻轻扶坐。
小丫头看着眼前一片新奇玩意儿,眼睛都亮了,笑嘻嘻地张开胳膊,便往前爬去。
殿内一时间鸦雀无声,众人屏息看着这满岁的小公主作何选择。
只见她先是小手按住一枚鎏金算盘,揉了两下又丢开,咯咯笑了一声,蹬着腿往前一爬。
左手准确地抓起了那柄羊脂白玉如意,小手紧握不放。
接着她右手又探出,一把扣住了旁边的一本诗经,竟还翻了两页,随后才将封面掖进嘴边啃了一口。
“哎哟,这孩子好聪明!”
“左如意,右诗经,这不是权贵与才学兼得?”
“瑞气临门呐,这可是天赐之象!”
“将来一定是文采风流、福运深厚的大贵女!”
众妃嫔与宗亲命妇纷纷称赞,笑声此起彼伏,好话一时不要钱似的往外送。
几位宗亲年长的王妃也笑得合不拢嘴,老宁王妃年迈,身子虚弱,但今日也特地进宫。
她掩着帕子笑道“太后娘娘,可是得了贴心的妙人儿。”
楚王妃也跟着附和:“公主瞧着就不凡。”
安裕看着安乐笑得人小鬼大,爬爬滚滚却又分外机灵,心中也不禁泛起一阵柔意,眉间的郁色稍散。
太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将安乐抱起来,口中连连称好。
片刻后,安裕收回目光,朗声道。
“安乐不愧是朕的女儿,今日该喜上加喜。”
“高福安,宣旨。”
高福安应声而出,双手托起黄绫金卷,朗声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长女,初诞即得太后慈心,今周岁启礼,瑞象示兆,乃皇家之喜。”
“特赐封号为瑞华公主,赐封邸,开地三百户,永享俸禄,钦此!”
话音落地,殿内一时静若寒蝉。
不只是宗亲女眷,便是几位年长的妃嫔也都愣了片刻。
瑞华公主,非但有封号,竟还封了封邸、开了封地。
虽说三百户不算多,但在历朝历代的公主中,周岁便得实封者,实属罕见。
原以为安乐不过是宠妃所出,又无外家支撑,纵然生为皇女,顶多不过风头两年。
如今倒好,这一纸圣旨,叫她将来在公主群中都要高人一筹。
宗亲命妇暗中交换眼色,都被安裕这大手笔给震住了。
宫中那些低位嫔妃更是眼神变幻莫测,心中嫉妒难言。
但不知随即又想到了什么,脸色竟然瞧着比方才还得意两分。
这会儿一群人七嘴八舌地恭维着贞贵人。
“贞贵人真是好福气。”
“这可不是常人得来的赏赐。”
“皇上对安乐公主,可真是宠得紧呢。”
贞贵人知晓这帮人也不是真心,所以只笑着应和两句。
她此刻心中早已翻涌如潮,只是低头紧紧盯着怀中孩子的眉眼。
只感觉今日这一切如梦似幻,叫她不敢相信。
那日她不过是抱着试探的心思,投诚了宜贵人,不图荣华富贵,只求在这宫中能安然终老。
可谁想到,就是那天之后,她的生活竟然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到这儿,贞贵人望向李霜岚,眼中是说不出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