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帝王一怒-《大秦:始皇假死,扶苏你怎么登基了?》

  淳于越眼一翻,直接昏死了过去。

  “淳于博士”

  一众儒生连忙围了上去,惊呼出声。

  不知道是真的担心淳于越,还是有演的成分在。

  他们连忙扶起淳于越不断地晃动着,淳于越没有丝毫反应,若不是还有鼻息,众人以为他驾鹤西去了。

  “御医,御医何在?!”

  扶苏连忙喊道,不管怎么说淳于越都是他的老师,可不能死在这大殿上,否则会成为自身污点,还不知道被史官如何编排呢。

  “陛下,让老臣来。”

  夏无且连忙从百官之中跻身出来,一路小跑来到了淳于越跟前,拿出自己的药袋子开始给他检查起来。

  扶苏看到忙碌的夏无且愣了一下,随机笑了,他没想到今日值班的御医居然是他。

  夏无且艺术一般,他可是青史留名的御医。

  当初荆轲刺秦,秦王绕柱,满朝文武都在发愣。

  只有夏无且丢出了自己随身的药袋子,将荆轲砸倒在地,嬴政得以反杀。

  最后赏赐了几百金,还特意颁布了诏书,夸赞夏无且的英勇无畏。

  “陛下宽心,淳于博士只是气脉不顺,急火攻心。”

  夏无且说着开始狂按淳于越的人中,都流出血了,愣是没醒过来。

  “奇怪了~”

  夏无且疑惑的自言自语,应该醒了才对啊,难道自己掐错地方了?

  围在淳于越周围的儒生们忍不住蹙起了眉头,看着都疼啊。

  扶苏见状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人中,夏无且这手劲真大啊!

  夏无且连忙打开自己的药袋子,掏出一套银针,拿出一根,刺入淳于越的人中轻轻转了转。

  “嗯?”

  淳于越缓缓睁开双眼,一脸迷茫的看着围在自己跟前的这么多人脸。

  “淳于博士你醒了,实在是太好了!”

  “淳于博士你可吓死我们了!”

  ……

  儒生们喜极而泣。

  “陛下,人醒了。”

  夏无且收拾好自己的药袋子,默默退倒了角落,深藏功与名。

  “让你们担心了。”

  淳于越在儒生们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刚才昏迷的时候他看到了祖师爷孔子正在向自己招手。

  本以为自己要随祖师爷去了,没想到还能被拉回来。

  经过这一遭,淳于越也是想开了,嬴政在的时候就否定了他提出的分封制。

  如今扶苏登基,他可是嬴政的儿子,怎么会随便更改国策。

  淳于越也意识到自己老了,还能活几年呢?

  现在退出朝堂,史书上还能记载一段帝师佳话,若是一直固执下去,不仅无法更好的推广儒学,还有可能起反作用。

  许多儒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淳于越,只是将他推倒最前面,为他们博得好处。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一哄而散,都打着儒学正统广收门徒。

  如今已经成为了一门争名夺利的学问,完全忘记了孔子的初心。

  看到淳于越没事,扶苏也放心了。

  “陛下,方才是老臣施礼了。”

  淳于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前所未有的轻松。

  人一旦想开了,卸下心中的担子,是无比的畅快。

  “老臣确实有些老迈昏聩,如今已过了天命之年,是该归隐乡田,有儿孙承欢膝下,也可享受天伦之乐。”

  扶苏闻言不仅愣了一下,他看过好多穿越大秦的小说,淳于越一直是硬骨头,认死理,觉得自己有道理,就喜欢跟皇帝对着干。

  还喜欢教皇帝如何做皇帝。

  没想到现实中的淳于越如此好说话,让他有些想不到。

  当然淳于越这样最好,若是能为扶苏所用,那就更好了。

  “老师言重了,这么多年你对朕的教诲辛苦了。”

  扶苏的语气柔软了许多,从淳于博士变成了老师。

  “好好修养,或许哪一天大秦还需要你发光发热!”

  淳于越闻言,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双眼瞬间亮了起来,他明白,扶苏这是给了自己台阶,日后还有机会复出。

  扶苏很满意,淳于越很满意。

  周围的儒生们急眼了,儒家若是没了淳于越,他可是帝师啊,那以后还有什么资格站在朝堂上,还怎么为自己谋好处?

  淳于越刚想告退,他身后的儒生们对视一眼,都是下了决心。

  今天不争取,日后便没有机会争取了!

  一位身着白发苍苍的老儒生,身形佝偻,双手微微颤抖着,极为吃力地迈出一步。

  他声音带着无尽的悲愤与激昂,在空旷的大殿中来回回荡。

  “陛下!老臣斗胆,要为淳于博士鸣不平!”

  此言一出,百官纷纷不敢置信的望着这些头铁的儒生们。

  人家淳于越自己都没啥意见,你站出来做什么?

  彰显你们的独特是么?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淳于越突然觉得这些儒生有些陌生,面目可憎,说是为自己抱不平,肚子里全是男盗女昌的玩意。

  扶苏抬手制止了淳于越,冷笑连连。

  “让他说,这倒要看看有何高见。”

  淳于越知道扶苏生气了,往后退了两步,跟这些儒生们拉开了距离,从此以后,淳于越不屑于他们威武。

  这些儒生过于自信,已经成长为目中无人了。

  不要以为扶苏是新皇登基就好欺负,若是嬴政再次,他们连个屁都不敢放一下!

  “淳于博士,自幼饱读诗书,心怀苍生,数十载如一日,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于陛下。”

  老儒生严寒热泪的诉说着。

  “寒来暑往,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一心只为辅佐陛下成就一代圣明之君。”

  “然而,如今陛下刚登大宝,根基未稳,便骤然罢免先生,这等行径,将师恩置于何地?将天下读书人的期许置于何地?”

  淳于越脸色越来越难看,这完全是想将扶苏陷入不仁不义啊,可真是胆子大啊。

  扶苏笑了,笑的很危险,百官们都察觉到了这股危险的气息,纷纷低头不语。

  这种糊涂事,他们可不参与。

  ??说罢,老儒生双腿一软,扑通一声重重跪地,以头抢地。

  “陛下,尊师重道,乃是我华夏千年传承的不朽美德,更是为人君者理应率先垂范的行为准则。”

  “遥想往昔,古之圣贤,诸如孔子、孟子,皆对师长敬重有加,一言一行,不敢有丝毫逾越与懈怠。”

  “陛下今日之举,若传扬出去,天下儒生该作何感想?天下百姓又该如何看待陛下的德行?陛下的圣名,恐将因此蒙尘啊!”

  ????紧接着,又有几位儒生按捺不住,纷纷站了出来,纷纷附和。

  “陛下,请三思!”

  “哈哈,有趣,有趣,看来是大秦把你们捧得太高,忘了自己的身份,今日是要逼宫啊。”

  扶苏双眼微微眯起,不动如山的坐在高高的龙椅上。

  “今日朕就是执意让老师辞官回乡,你们当作何?”

  “吾等以死明志,只想唤醒陛下,不要一错再错啊!”

  老儒生连连磕头,额头都磕出了血,是个狠人,其他儒生也是纷纷效仿。

  “陛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秦!”

  左一个为了大秦,右一个为了天下百姓。

  没有做出多少贡献,却把自己夸赞的如同天上谪仙。

  “好好好,既然如此,朕便成全你们!”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这帮儒生不会以为扶苏还是以前软弱认死理的扶苏吧?

  “来人!”

  话音未落,一队全副武装的咸阳卫队走了进来,身上还夹杂着一股血腥气,儒生们见状,脸色大变,心中瞬间萌生了退意。

  “全部拉下去,车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