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所以的百姓抬头循着声源处看了过去,闹事的儒生们也是死死的盯着孔鲋,眼中几乎可以喷出火来。
他们没想到孔鲋会亲自站出来帮扶苏说话,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都是儒家弟子,就这样撕破脸可不好看!
六国贵族众人见到孔鲋出场也是懵了,完全不明白扶苏到底要做什么。
以儒治儒?
还是将儒家从内部瓦解,彻底消灭儒家?
“扶苏好手段,居然将孔鲋都拉出来了。”
“这下事情不好收场了。”
一些人咬牙切齿道。
“闹吧,闹得越大越好,若是儒家因此分崩离析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也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
张良看着城墙上淡定自若的孔鲋,一时间也猜不准扶苏让他出现是什么目的。
毕竟淳于越等人才是儒学大家,孔鲋虽然是孔子的嫡系后代,但影响力差了些,并没有的得到大部分儒家弟子的尊重。
想让他说服这些闹事的儒家弟子解散,根本不现实。
一时间,孔鲋受到了所有人的注视。
孔鲋头一次受到这么多人关注,一时间心中有些慌,不过脸上依旧淡然无比。
这是扶苏交给他的任务,必须完美解决,不能辜负扶苏!
此时,在家的淳于越也得知了儒生上街闹事,气的在庭院中来回踱步。
决定致仕还乡后,居然没有一位学生来送别淳于越,这让他十分难过。
同时淳于越也在反思自己,以前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
自己这是教了一些什么弟子?
不尊师长,目无君父,简直嚣张至极!
“疯了,都疯了,他们是不是好日子过得太久,已经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了?”
淳于越虽然头铁,各种给嬴政挑刺,教皇帝做皇帝,但都是基于周礼跟各种老祖宗留下来的礼法之中。
他是讲道理的,而不是跟这些儒生一样,但凡跟他们的意见不合,就上街闹事。
成何体统!
此时此刻,淳于越终于明白嬴政为什么厌恶儒生,扶苏登基后为什么撤销自己的权利。
如今儒生势大,而且是一股极其不稳定的势力,若是任由他们壮大下去,真的会干扰到朝堂。
树木长多了枝杈需要修剪,国家同样如此。
淳于越想起身去劝阻这些儒生,但是想想自己如今已经不是儒家的领头人了,也不是帝师,只是一介草民。
用什么身份去?
就算是去了估计那些儒生也不会听淳于越的,那会更丢人。
扶苏给他一个体面的退场,还是老老实实养老吧,不要掺和这些事情了。
“唉~”
思虑良久,淳于越在园中的凉亭中坐下,不断地摇头叹气。
这些儒生再这样闹下去,儒家真的要完啊!
扶苏忙完后,也离开了阿房宫,缓缓走到咸阳宫外围的城墙上,俯视着整个咸阳城。
暗卫守在守卫,保护着扶苏的安危。
他清晰的看到闹事的儒生们正在与孔鲋对峙。
“孔鲋,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扶苏笑着自言自语着,所有事他都安排好了,若是孔鲋表现得好,肯定会成为新的儒家领头人,而这些闹事的儒生们会彻底身败名裂!
扶苏要让这些与自己作对的儒生们,付出终身难以望忘记的代价!
既要杀人,还要诛心!
孔鲋环顾了一圈下方所有人,平复了一下激动地心情,缓缓开口。
“诸位,在下乃是孔夫子九世孙,孔鲋,且听我一言!”
孔子乃是儒家圣人,就算是不识字的百姓也知道,听到孔鲋是看着的后代,许多百姓看他的眼神瞬间不一样了。
他说的话也多了几分可信度。
“孔鲋,你这是要做什么?”
“我们同为儒家子弟,当今陛下被小人懵逼,残害儒生,孔鲋,你不仅不站出来阻止皇帝,这是要为虎作伥嘛?”
“你真是我们儒家的败类,欺师灭祖,数典忘祖的渣滓!”
闹事的儒生们先发制人,对孔鲋就是一番攻击。
孔鲋闻言不仅冷笑,这帮儒生打着儒家子弟的旗号不知道干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别人不知道,他孔鲋再清楚不过!
真是一帮伪君子,今日便揭穿这些人虚伪的面庞!
孔鲋立于城墙之上,眼中怒火如炬。
他猛地一甩袖袍,厉声喝道:
"尔等狂徒,也配称儒生?!"
"先师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尔等今日所为,可曾记得半句圣贤教诲?"
他怒指下方那群闹事的儒生,声音如雷霆炸响。
"陛下废肉刑、除连坐,宽刑省赋,此乃三代以降未有之仁政!尔等不念君恩,反而聚众诽谤,无君无父,简直是我儒家之耻!"
"暴秦之时,尔等噤若寒蝉,如今明君在位,反倒狺狺狂吠,这般行径,与乱臣贼子何异?!"
孔鲋突然从怀中掏出一卷《论语》,"啪"地一声摔在地上:
"尔等日日诵读圣贤书,却连最基本的"克己复礼"都做不到。今日在下就要替先师清理门户!"
他转身向咸阳宫的方向深深一揖。
“汝等非但不赞同陛下的诏令,还在误导大众,其心可诛!”
此言一出,闹事的儒生们脸色巨变。
说他们反对扶苏废除肉刑跟连坐,这不是站在了万民的对立面吗?
他们倚仗的道德高点直接崩塌,这场闹剧还怎么持续下去?
就在此时,盖有玉玺的诏令也是贴在了孔鲋所在的城墙之上,配合的相当默契。
认字的人瞬间惊呼出声。
“什么,陛下要废除肉刑跟连坐!?”
聚集在周围的百姓们瞬间炸了锅,他们虽然不懂得什么大道理。
但是知道废除这两项秦律对他们来说多么重要。
秦法严苛,深入在每个人的心中,连坐制就是压在所有人头顶的一座山。
周围只要有犯罪的,知情不报要跟着倒霉,就算不知情也要跟着连坐。
百姓们本来就被吃不饱穿不暖,被生活压弯了腰,再加上这严苛的律法,窒息而绝望!
如今扶苏要废除这两项,这些遭瘟的儒生们居然反对,一时间百姓们群情激奋,纷纷痛骂这些儒生不要脸,简直是渣滓!
“你们这些儒生真是坏透了,阻止陛下废除肉刑跟连坐,还倒打一耙,抹黑陛下,你们才是大秦的蛀虫,渣滓!”
“没错,我差点上了你们的当,错怪陛下,打死这帮黑心肝的!”
一时间无数百姓纷纷出手,数不清的石头砸在了这些儒生们的身上,很快就被砸的鼻青脸肿。
周围瞬间乱了起来,一旁的咸阳守卫就当做没看到,任由百姓们拿这些儒生出气。
“你们这帮贱民要干什么,别砸了,别砸了!老子可是读书人!”
“老子跟你们没完!哎哟,我知道错了,不要砸了!”
“我们没有反对,是这孔鲋栽赃陷害,你们不要相信他啊!”
……
然而没有人听他们的解释,任何解释在此刻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百姓们通达落水狗,不管这些儒生是否真的反对扶苏废除这些秦律,只要百姓们相信就足够了。
扶苏站在高处看着已经乱成一团的儒生们,嘴角浮出一丝微笑,淡淡道。
“将军!”
他们没想到孔鲋会亲自站出来帮扶苏说话,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都是儒家弟子,就这样撕破脸可不好看!
六国贵族众人见到孔鲋出场也是懵了,完全不明白扶苏到底要做什么。
以儒治儒?
还是将儒家从内部瓦解,彻底消灭儒家?
“扶苏好手段,居然将孔鲋都拉出来了。”
“这下事情不好收场了。”
一些人咬牙切齿道。
“闹吧,闹得越大越好,若是儒家因此分崩离析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也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
张良看着城墙上淡定自若的孔鲋,一时间也猜不准扶苏让他出现是什么目的。
毕竟淳于越等人才是儒学大家,孔鲋虽然是孔子的嫡系后代,但影响力差了些,并没有的得到大部分儒家弟子的尊重。
想让他说服这些闹事的儒家弟子解散,根本不现实。
一时间,孔鲋受到了所有人的注视。
孔鲋头一次受到这么多人关注,一时间心中有些慌,不过脸上依旧淡然无比。
这是扶苏交给他的任务,必须完美解决,不能辜负扶苏!
此时,在家的淳于越也得知了儒生上街闹事,气的在庭院中来回踱步。
决定致仕还乡后,居然没有一位学生来送别淳于越,这让他十分难过。
同时淳于越也在反思自己,以前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
自己这是教了一些什么弟子?
不尊师长,目无君父,简直嚣张至极!
“疯了,都疯了,他们是不是好日子过得太久,已经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了?”
淳于越虽然头铁,各种给嬴政挑刺,教皇帝做皇帝,但都是基于周礼跟各种老祖宗留下来的礼法之中。
他是讲道理的,而不是跟这些儒生一样,但凡跟他们的意见不合,就上街闹事。
成何体统!
此时此刻,淳于越终于明白嬴政为什么厌恶儒生,扶苏登基后为什么撤销自己的权利。
如今儒生势大,而且是一股极其不稳定的势力,若是任由他们壮大下去,真的会干扰到朝堂。
树木长多了枝杈需要修剪,国家同样如此。
淳于越想起身去劝阻这些儒生,但是想想自己如今已经不是儒家的领头人了,也不是帝师,只是一介草民。
用什么身份去?
就算是去了估计那些儒生也不会听淳于越的,那会更丢人。
扶苏给他一个体面的退场,还是老老实实养老吧,不要掺和这些事情了。
“唉~”
思虑良久,淳于越在园中的凉亭中坐下,不断地摇头叹气。
这些儒生再这样闹下去,儒家真的要完啊!
扶苏忙完后,也离开了阿房宫,缓缓走到咸阳宫外围的城墙上,俯视着整个咸阳城。
暗卫守在守卫,保护着扶苏的安危。
他清晰的看到闹事的儒生们正在与孔鲋对峙。
“孔鲋,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扶苏笑着自言自语着,所有事他都安排好了,若是孔鲋表现得好,肯定会成为新的儒家领头人,而这些闹事的儒生们会彻底身败名裂!
扶苏要让这些与自己作对的儒生们,付出终身难以望忘记的代价!
既要杀人,还要诛心!
孔鲋环顾了一圈下方所有人,平复了一下激动地心情,缓缓开口。
“诸位,在下乃是孔夫子九世孙,孔鲋,且听我一言!”
孔子乃是儒家圣人,就算是不识字的百姓也知道,听到孔鲋是看着的后代,许多百姓看他的眼神瞬间不一样了。
他说的话也多了几分可信度。
“孔鲋,你这是要做什么?”
“我们同为儒家子弟,当今陛下被小人懵逼,残害儒生,孔鲋,你不仅不站出来阻止皇帝,这是要为虎作伥嘛?”
“你真是我们儒家的败类,欺师灭祖,数典忘祖的渣滓!”
闹事的儒生们先发制人,对孔鲋就是一番攻击。
孔鲋闻言不仅冷笑,这帮儒生打着儒家子弟的旗号不知道干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别人不知道,他孔鲋再清楚不过!
真是一帮伪君子,今日便揭穿这些人虚伪的面庞!
孔鲋立于城墙之上,眼中怒火如炬。
他猛地一甩袖袍,厉声喝道:
"尔等狂徒,也配称儒生?!"
"先师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尔等今日所为,可曾记得半句圣贤教诲?"
他怒指下方那群闹事的儒生,声音如雷霆炸响。
"陛下废肉刑、除连坐,宽刑省赋,此乃三代以降未有之仁政!尔等不念君恩,反而聚众诽谤,无君无父,简直是我儒家之耻!"
"暴秦之时,尔等噤若寒蝉,如今明君在位,反倒狺狺狂吠,这般行径,与乱臣贼子何异?!"
孔鲋突然从怀中掏出一卷《论语》,"啪"地一声摔在地上:
"尔等日日诵读圣贤书,却连最基本的"克己复礼"都做不到。今日在下就要替先师清理门户!"
他转身向咸阳宫的方向深深一揖。
“汝等非但不赞同陛下的诏令,还在误导大众,其心可诛!”
此言一出,闹事的儒生们脸色巨变。
说他们反对扶苏废除肉刑跟连坐,这不是站在了万民的对立面吗?
他们倚仗的道德高点直接崩塌,这场闹剧还怎么持续下去?
就在此时,盖有玉玺的诏令也是贴在了孔鲋所在的城墙之上,配合的相当默契。
认字的人瞬间惊呼出声。
“什么,陛下要废除肉刑跟连坐!?”
聚集在周围的百姓们瞬间炸了锅,他们虽然不懂得什么大道理。
但是知道废除这两项秦律对他们来说多么重要。
秦法严苛,深入在每个人的心中,连坐制就是压在所有人头顶的一座山。
周围只要有犯罪的,知情不报要跟着倒霉,就算不知情也要跟着连坐。
百姓们本来就被吃不饱穿不暖,被生活压弯了腰,再加上这严苛的律法,窒息而绝望!
如今扶苏要废除这两项,这些遭瘟的儒生们居然反对,一时间百姓们群情激奋,纷纷痛骂这些儒生不要脸,简直是渣滓!
“你们这些儒生真是坏透了,阻止陛下废除肉刑跟连坐,还倒打一耙,抹黑陛下,你们才是大秦的蛀虫,渣滓!”
“没错,我差点上了你们的当,错怪陛下,打死这帮黑心肝的!”
一时间无数百姓纷纷出手,数不清的石头砸在了这些儒生们的身上,很快就被砸的鼻青脸肿。
周围瞬间乱了起来,一旁的咸阳守卫就当做没看到,任由百姓们拿这些儒生出气。
“你们这帮贱民要干什么,别砸了,别砸了!老子可是读书人!”
“老子跟你们没完!哎哟,我知道错了,不要砸了!”
“我们没有反对,是这孔鲋栽赃陷害,你们不要相信他啊!”
……
然而没有人听他们的解释,任何解释在此刻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百姓们通达落水狗,不管这些儒生是否真的反对扶苏废除这些秦律,只要百姓们相信就足够了。
扶苏站在高处看着已经乱成一团的儒生们,嘴角浮出一丝微笑,淡淡道。
“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