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这事就交给我吧!-《寒门布衣天子》

  临近中午。

  杨国昌让刘天华,留在府上,一起吃饭。

  刘天华就让邱莹莹先回去。

  告诉李安楠和罗三他们,省得他们担心。

  等他刚回到客厅。

  又有下来到杨国昌处汇报。

  说江东州刺史王东太的回信到。

  杨国昌大喜,连忙打开信件,读了起来。

  等看完信,他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起来。

  “呵呵,刺史王大人来信,对这次我们淮安府主动围剿土匪,保境安民,给予充分肯定!匪首就地处决。而相应赏赐,由本府自行提报!”

  杨国昌呵呵笑道。

  其实,在让师爷,重新编写捷报时。

  杨国昌,心里也已大致想到,事件差不多会有如此结局。

  毕竟现在大华官场,做实事的人不多,相互扯皮的人不少。

  但对有好处,大家都能沾光的事。

  上下官员就讲究一个,花花轿子人人抬。

  估计这次江东州刺史,在向朝廷上呈报捷时,剿匪数字又会翻一番吧!

  “恭喜老爷,今天真是双喜临门!”

  李师爷在一旁,也赶紧说道。

  杨国昌这两天,情绪一直不高。

  难道今天心情不错,也笑道。

  “对!今天双喜临门,还都和鹏飞有关,哈哈,等会好好陪为师喝两杯!”

  “好!学生这次还从家乡,给恩师带来两坛自酿的玉液酒,还请恩师品尝!”

  刘天华也赶紧顺势推销起,自家的酒水来。

  “哦,你还会酿酒?”

  杨国昌也是眼前一亮,再次打量了刘天华。

  “不敢欺瞒恩师,学生家遭土匪洗劫变故后,一度穷的吃不上饭。辛苦祖上托福,我找到...”

  刘天华刚开始说起,自己到这大华朝的最初情况。

  这时有下人过来汇报,说饭菜已经准备停当。

  “走、等会,与为师边吃边谈...”

  杨国昌牵起刘天华的胳膊,就如对待自家子侄一样亲切。

  因为越发感到,今天他真是捡到宝了...

  刘天华年纪轻轻,父母双亡,无牵无挂,因此也无家族势力牵绊。

  他本人又能文能武。

  而现在又得知,他还有经商天赋。

  这样全才的弟子,那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真是好酒,够劲!”

  杨国昌一杯玉液酒下肚,犹如有一团小火焰,从喉咙直到小腹。

  他从没喝过此次清澈的高度白酒。

  刚才如不是刘天华劝说,他用大碗来喝的话。

  估计一碗就得醉卧当场了。

  “鹏飞,这真是你酿的酒? 多少钱一坛?”

  “这是我在桃源县酒楼里,推出最高档的酒水,定价一百八十文一杯,五十两银子一坛!”

  “五十两一坛?”

  杨国昌吃了一惊,他刚才心里还想着,如果价格合适。

  可以买一些送到雁门关,让父兄和边关将士们,在这冬天里也喝上几杯。

  随后,他又饮了一杯,慢慢的品尝起来。

  这次,因为适应了酒水辛辣。

  只感到这酒水,香气纯正清雅,浓香正宗,喝在口中,细腻悠长、回味甘甜!

  “嗯,五十坛一两,确实物超所得,在京师,就是一百两一坛,估计也有人争相购买!”

  他微微点头,肯定道。

  “有恩师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其实!学生已经派人去京师,再开一家酒楼卖酒了!”

  刘天华连忙拍马屁说道。

  “另外在淮安府,酒楼已在装修中,争取春节前正式开业,到时还请老师,能帮写副墨宝啊!

  “呵呵,你小子在这等着为师呢!”

  杨国昌呵呵一笑,没有拒绝。

  同时更惊讶,刘天华的敏锐商业视角。

  酒过三巡。

  杨国昌已微微有些醉意。

  他感觉刘天华,如自己肚里的蛔虫。

  每句话都能说到自己得意处,让人听了很是舒服。

  而刘天华也喝的很尽兴!

  他觉得在杨国昌身上,看不到李广和等当代文人的那种文弱和迂腐。

  而是有一种豪迈和担当担。

  有一种令人敬佩,忧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他想到自己当时,一无所有来到这世上。

  现在竟然拜了一位知府做恩师。

  还同桌一起喝酒。

  在将手中一杯酒饮尽后,

  顺口感慨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好一个天生我材必有用,好诗!”

  杨国昌击节赞道。

  “鹏飞真乃大才,这两句诗志向远大!相信有老爷指点和帮助,必能发挥才能,造福社会!”

  李师爷在一旁,也同样感慨道。

  刘天华没想到。

  自己随口剽窃的两句诗,只是想表达一下当下心态。

  没想到会引起他们,这么大的反响。

  接下来,杨国昌又开始指点刘天华。

  在接下来的春闱乡试中。

  应该学习的重点,和注意事项等。

  而在征询刘天华,对此次剿匪,有何奖赏要求时。

  刘天华再次提到。

  桃源代县尉钱为民应为首功。

  而杨国昌通过刘天华的讲述。

  也才知道,这钱为民和那都头苏成。

  早年竟然都是出自他大哥杨国平。

  麾下的征北军中。

  十年前,杨国平因同僚陷害,造成粮草不济。

  坚守一个多月的城池,因有人叛变通敌,遂被契丹攻克。

  杨国平战死,其麾下打造多年,能征善战的征北军。

  竟然被朝廷强令解散,剩余士卒统统遣返家乡。

  听闻杨国昌的讲述。

  刘天华这次了解,这段已渐渐被人遗忘了历史。

  同时也对朝廷,对武将的打压。

  深深的感到失望。

  同时,对杨家遭遇不公和委屈下。

  还能忠心不改,坚持在一线,抵御外敌,敬佩不已。

  “我会行文到兵部等,钱为民这次剿匪有功,本府正式推荐他为桃源县尉!”

  杨国昌肯定的说道。

  刘天华一听,也为钱为民,由衷的感到高兴。

  “鹏飞,你组建的商贸总会,可做御寒衣物?”

  既然已经提到了杨家士卒事宜。

  杨国昌想到刘天华,涉及行业比较多,于是问道。

  “我们目前只经营布匹,和一些女子衣服。暂无涉及,恩师为何这么问?”

  “哎...”

  杨国昌有些失望,听闻刘天华发问。

  想了想,还是把父兄的来信情况,大致说了一下。

  “现在北方战事正紧,每每想到,那些士卒缺衣少食、卧冰爬雪,在抵御外敌,我...”

  刘天华一听,感到鼻子一酸。

  眼泪差点流下来。

  因为他想到了,在后世长津湖上,那些最可爱的人。

  每个年代,都会有一批伟大的战士,在前方奋勇杀敌。

  才使后方百姓,能有万家灯火,有安定生活。

  但绝不能让这些英雄,流血又流泪。

  “恩师,你放心!这事就交给我吧!春节前,保证完成三万套衣物!”

  刘天华腾得站起来。

  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