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合作愉快-《寒门布衣天子》

  刘天华一看李安楠的表情。

  怕她误会,连忙解释事件的原委。

  当得知刘天华回去,竟然是因答复杨知府,要在春节前赶制几万套御寒衣服。

  她的脸色,才变得缓和许多。

  她虽然也需要,急着要赶回扬州府。

  但还是很想,今天能再与刘天华一起,

  吃顿晚饭,畅聊一下心中想法。

  刚才尤其担心刘天华是不是对她有意见,才要急着离开。

  现在见他接了如此重任,还是吃惊问道。

  “刘大哥,现在离春节不到十天,小妹看来,这任务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干嘛这么急?”

  “北方战事吃紧,可士卒缺乏衣服,冻伤冻死者甚多,能早一天到,也能早一天减少伤亡!”

  刘天华也是无奈的说道。

  “让人员紧急赶制,费用肯定不少,不知利润几何?”

  “为报效国家,我这次没收钱,是义务捐助!”

  “啊!”

  李安楠不可思议的看着刘天华。

  商人逐利,是天经地义的事!尤其是这种危急时刻,把衣服价格翻上几番,都是正常操作。

  可刘天华不但没赚钱,还要倒贴几万两进去。

  这太匪夷所思了。

  “刘大哥,你这也太...”

  李安楠一时找不到什么词,来形容了。

  “呵呵,我太傻了,是吧?”

  刘天华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其实我这是为长远布局!要知道有些钱,可以光明正大赚,而有些钱,则需要悄悄进行...”

  “小妹不是很明白!”

  李安楠眨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说到。

  “这批衣服无偿运送到北方,利国又立民!过那些官府关卡时,应该不会被刁难收费,对吧?”

  “嗯,确实如此!”

  “我一路人吃马嚼,配备的人手和物资,肯定少不了!顺便带些御寒酒水吃食等,不过分吧!”

  “嗯,不过份!”

  “如果我那些物资,运输到北方,其利润大大超过,这批衣物的成本!你说我是赚还是亏?”

  “哦,我明白了! 大哥,你这手暗渡陈仓,真太厉害了!”

  李安楠终于明白过来,于是感慨道。

  如果单独贩卖,那些高利润酒水等,一路运到北方,估计关卡税收,都也要几万两了!

  “关键是有了这层关系!打通这条南北商道,其他商家想做生意,也可一起合作!”

  刘天华笑着看向李安楠。

  “啊,你是说,我也可以一起?”

  李安楠大喜。

  有了这条新的南北商道,那她们李家生意,就有了极大的利润保证!

  现在到处盗匪横行,官府关卡又是吃拿卡要。

  各家生意都不好做,要冒很大风险!

  但只要有稳定的商道。

  把货物能安全运输到地方,那利润起码都是翻一番。

  “当然可以! 你回去后,立即准备些利润高的货品,派心腹之人,到时跟我们跑一趟!”

  “好,就这么说定了!我们货物三成利润,算做我们搭拌得过路费!”

  李安楠不容分说的道。

  要想长远合作,她也必须付出一定利润。

  “另外你家现有布料,按八五折,先送一万匹布到桃源县,货款到时一并结算!”

  “好,一言为定!”

  李安楠毫不犹豫,马上爽快答应!

  “祝合作愉快!”

  刘天华站起来,习惯伸出手,想握个手,表示一下!

  突然发觉不妥,正想收回来。

  李安楠却在他手心,俏皮的划了一下。

  咯咯的笑了起来!

  ... ...

  当天下午。

  刘天华和邱莹莹两人,整理妥当,就准备出发。

  本来城门上午,还在关闭着。

  说巡捕营的人,还在城中追查刺客。

  可到了下午。

  知府衙门传出消息,说很多商家请求。

  因年近年关,关闭城门后,严重影响了其店铺生意。

  恳请知府老爷体察名义。

  为此顺应民意,不影响居民生活。

  杨知府下令打开城门。

  而刘天华和邱莹莹趁此机会,顺利出了淮安城。

  并连夜赶回了大兴村。

  ... ...

  “官人,怎么这么晚了,还往回赶? 夜路危险,可明天再回来不迟啊!”

  苏晓妹看着风尘仆扑的刘天华。

  有些心疼的问道。

  “事件有些急,就连夜赶回来了!”

  “怎么?到知府衙门,事件办的不顺利? 罗三罗四兄弟二人呢?”

  苏晓妹听了,连忙焦急的问道...

  “呵呵,没事,一切都挺好了的...”

  刘天华待坐定后,把事件简单说了下。

  他没好意思说自己英雄救命,惹了些麻烦。

  只说罗四骑马摔伤了。

  所以就安排罗三,在淮安府照顾他几天,再回来!

  苏晓妹凭着女人第六感,

  感觉刘天华,好像隐瞒了一些事,也没多问,想着私下里找邱莹莹再旁敲侧击下。

  “不过在知府那儿,我这次不仅拜了老师,还有了表字!”

  刘天华牵起苏晓妹的芊芊玉手。

  开心的说道。

  “官人,拜了哪位老师? 快给奴家说说!”

  苏晓妹一向很在意,刘天华的学习和仕途。

  此时,也很有兴趣的追问。

  “呵呵,你猜猜看呢?”

  刘天华估计卖了个关子,打趣道。

  苏晓妹童心上来后。

  连猜知府里的师爷、西席先生等,

  可都被刘天华摇头否定了。

  于是也有些恼了,扑进刘天华怀中,撒起娇来!

  “好了! 告诉你吧! 我拜了杨知府为恩师! 他还给我起了鹏飞的表字!”

  “啊,杨知府竟然收你为弟子?”

  苏晓妹惊讶的坐了起来。

  她可知道杨国昌从小,名气就不小。

  后来师从八贤之一的王大儒后,学识更是突飞猛进。

  当年殿试被皇帝御笔亲点,一甲第三名。

  是京城有名探花郎,她在家时,就听夫兄多次,提到过他。

  没想到官人这次。

  竟然幸运的,成了他的学生?

  也就是说,当代大儒王柯舜,就是官人的师公啦!

  “官人,你、奴家...”

  苏晓妹激动的,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是好了。

  要知道当年他的父亲和哥哥们。

  那是多么渴望,能得到王大儒或其子弟的垂青。

  她当时从高处跌落尘埃后。

  本想着认命了。

  能和这样一位知冷知热的寒门子弟

  平安生活一辈子,也就满足了。

  没想到。

  转瞬间自家的官人。

  已经不知不觉间,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

  而刘天华对拜师这事,看得比较淡。

  因为他的本意,根本不在这仕途上。

  他更看重经商、赚钱、练兵、屯田、打造自身硬实力。

  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追求的是什么!

  从骨子里,相信枪杠子里出政权的道理。

  他可不愿做韩信、做岳飞、做袁崇焕被千刀万剐。

  也不想成为,当代大华杨家,数代儿郎,一直委曲求全。

  所以他,也想象不到。

  在这个大华朝代。

  当世仅存的这两位大儒。

  其在文坛、在官场、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知多少文人们,托亲拜友,请客送礼。

  只想能成为,他们的门生故吏。

  但目标何其之难,门槛何其高。

  数十年来,成功者凤毛麟角。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不比参加皇帝的殿试容易。

  “现在还不算太晚! 通知刘婶她们,过来开会!”

  刘天华突然一句煞风景的话。

  打破了苏晓妹。

  对未来所有美好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