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与大同共存亡-《寒门布衣天子》

  刘天华从沉睡中醒来!

  今天是大年三十。

  也是刘天华来到这大华朝,过得第一个春节!

  昨晚他因身上有伤,酒没敢喝太多!

  看着身边,还是熟睡中的唐倩倩!

  他轻轻笑了笑!

  自己这也算是,享受到这穿越之福了...

  要是在后世,身边这么漂亮优秀的女子,自己怕是一个,都娶不到吧!

  他刚想起床。

  没想到,还是把唐倩倩给吵醒了。

  “官人!”

  当看到刘天华微笑看过来时,她还是有些羞涩的喊道。

  但一看到,外面已经微亮。

  她也连忙起身,准备穿衣服。

  但身下的疼痛,让她眉头不禁微微一皱。

  “你今天就好好休息下,不用早起的!”

  “那怎么可以! 我一早,还要去给姐姐敬茶呢!”

  唐倩倩说着!忍住身体不适,穿着衣服!

  刘天华也知道。

  苏晓妹昨晚独守空房,心里肯定,也不知滋味!也就不再劝阻了!

  当唐倩倩推开厢房的门时,

  看到苏晓妹在春兰的服侍下,已经起床了。

  唐倩倩恭敬上前福了一福:“姐姐。”

  苏晓妹伸手搀住唐倩倩道:

  “妹妹,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了,要一起侍奉好官人。”

  苏晓妹已把唐倩倩,当成了自己好姐妹!

  以后有很多事,都需要她的协助。

  唐倩倩脸上一红点点头:“全听姐姐的。”

  这时刘天华,也已穿戴整齐,走了进来。

  “晓妹,倩倩,你们聊好了,就准备吃早饭吧!”

  当他缓缓走入房间时,那英俊挺拔,风度翩翩的样子。

  两女一起看向他,都是心生迷恋!

  “嗯? 你们都盯着我看干嘛?”

  苏晓妹看了一眼唐倩倩,笑道:

  “我们看官人今天,不仅一表人才,更神采奕奕! 看来我应该早点把妹妹,娶过门才好!”

  “咳、咳!能娶到你们两位娘子,我是三生有幸...”

  刘天华也被看的,有点不好意思!

  连忙上前!

  一手一个牵着两位娘子的手,说道。

  而苏晓妹和唐倩倩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等一起用过早饭!

  刘天华在诸葛梦龙、陈鹏的陪同下!

  一起去了新建的云度码头!

  只见五艘船一字排开。

  还有些简陋的码头上,一个个精壮的汉子,正在把一包包货物,装到船上。

  “还要多久才能装完?”

  刘天华问道。

  “到今天晚上,三万套冬衣,一千二百坛酒,以及李家带来几车茶叶、盐铁等都能装完!”

  诸葛梦龙在一旁说道。

  “还有这次随行人员,所需一应吃食和马匹等,我也和船队的人,都协调安排好了!”

  陈鹏也连忙补充道。

  这次除了老三陈森留在桃源县外。

  他和老二陈林会一起随刘天华北上。

  自从第一次在县城里,与刘天华认识后!

  他就认准了,对面这位年轻人。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证明了他当初选择的眼光。

  商会不断扩大和发展后。

  他们陈家三兄弟的渔业生意,好的不得了!

  到后来,他们再也不用亲自打鱼了!

  他们把附近一两百个渔民,都组织起来,一起讨生活。

  渐渐地!

  无论是运河上那些跑船的,还是附近洪泽湖上生活的那些渔民。

  都知道了,桃源县陈氏三兄弟!

  不仅水性极好,而且为人仗义,是值得信赖的人。

  所以当陈鹏,接到刘天华的通知。

  让他去买几条船!并说以后,想让他们兄弟,来组建刘家船队时!

  可把陈鹏高兴坏了!

  他以前最大梦想,就是盼望有一天,能带几艘船,走南闯北,见见世面。

  而不是窝在县城里,做个鱼贩子而已!

  没想到现在这梦想,这么快就能实现了。

  为此,他这些天到处与人洽谈!

  终于花三千多两银子,买到这五艘,他看着非常不错的船。

  几个船老大,也都是找在河上,跑过多年的船的人。

  与他们的兄弟关系,也都是知根知底。

  刘天华刚才,听了两人的回答,觉得很满意。

  他那天在会议室,就已经决定了。

  等今晚大年三十过完,明天大年初一,就带队出发。

  北方战事紧急,每延迟一天,都有很大的风险。

  他们就算是走水路,等到河北沧州转陆路。这一路最快也要花费二十来天,可不能再耽搁了。

  刘天华看着现场,那些忙碌的人群。

  转头对身边两个人说道。

  “你们做得很好! 另外今天是年三十! 诸葛你通知下去,所有来加班的工人,今天工钱翻倍!”

  “是!大当家就是菩萨心肠,体贴入微啊!”

  诸葛梦龙轻轻拍了个马屁!

  “跟着大当家,就是有盼头!” 陈鹏也不敢示弱道。

  刘天华微微一笑,这算啥菩萨心肠? 要是在后世,今天工钱,可是要给三倍呢!

  ... ...

  大同城里。

  高淮亮正在府衙书房里,奋笔疾书。

  今天是大年三十,但全城显得死气沉沉。

  往年这一天,大街小巷里,肯定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但今天是这个春节。

  城外被八万契丹大军,团团包围。

  城内五万百姓,个个缺衣少吃,气氛压抑。

  自从三天前。

  接到高大人通知,全城百姓口粮减半后。

  现在每个家庭,都在为未来的生存担忧。

  他们都是世代,居住在这大同城的汉人。

  没人愿意,投降契丹蛮族。

  大同守将高家父子,善待百姓,带兵如子,深受大家的爱戴!

  但大同城已经被围一个月了!

  听说高大人的求援信,不知发出去多少份了。

  可到了今天,还是听不到一点,关于朝廷援军的信息。

  皇帝陛下和朝廷里那些大人们,到底都在忙什么呢?

  “官人,饭菜都凉了,你就先吃些,再写吧!”

  高夫人杨桂娥轻轻走进书房。

  看到高淮亮又在给朝廷写求援信,心中觉得悲凉。

  忍不住劝说道。

  “先等一下,这份马上就好!”

  高淮亮头也不抬的说道。

  一会儿等他书写结束!

  抬头就看到高夫人,坐在对面凳子,不发一言,只在那抹眼泪。

  “夫人,你这是怎么了?”

  “官人,你给朝廷写了十二封求援信,可至今毫无回应!说明朝廷早已,放弃大同了...”

  “哼!不到最后一刻,怎么轻言放弃?”

  “可这...”

  “夫人!你不要再说了!我们高家世代报效国家! 越在这危急时刻,越不能弃城而走!”

  高淮亮斩钉截铁的说道。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官人,先撤军到雁门关,等形势好转,再杀回来也不迟!”

  高夫人再一次,努力劝说道。

  “不行!我已决心与大同城共存亡!”

  “好!官人,你既已抱定以死明志的决心!妾身也绝不苟活,但我们志儿才七岁,你...”

  说到这,高夫人又掉下了眼泪。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