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苏杭应奉局(上)-《寒门布衣天子》

  “是的! 他现在已成为耶律运眼中的红人,他们还一起合作做生意!”

  “雪候鸟更是向耶律运提出,为便于来往两国边境,扩大贸易规模!”

  “向耶律运要了一个,契丹察事司的编外人员身份!”

  张小勇激动的再次补充道。

  “哈哈...雪候鸟做的很好...”

  刘天华也是兴奋的大笑起来。

  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一步闲棋,现在竟然会发挥的这么好。

  “调查司内部将雪候鸟列为最高机密,并安排好内部人员,全力配合他行事。”

  “总之,对他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是!”

  张小勇立马答道。

  随后两人又交流了一些其他事项后。

  刘天华才再次返回国子监。

  此时已经是三月二十一。

  再有十天。

  就是大华隆武八年,全国举行乡试的时间了。

  所以刘天华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进行学习备考。

  毕竟他身后还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呢。

  尤其是杨廷琪,搞的现在比他还紧张。

  差不多每隔一两天,就要让罗氏兄弟,送一次她亲自做得好吃的到国子监。

  有时她更是不顾镇北候的禁令。

  偷偷跑出来,只为能见上刘天华一面。

  ......

  刘天华子还在认真看书时。

  朝堂上众人还在为雁门关大家封赏一时,还是泾渭分明,两边人员闹的不可开交!

  不过让人有些奇怪的是。

  原先与太子一道,支持封爵的太尉吴俅,临阵倒戈,现在变成坚决反对刘天华封爵。

  而惠宗帝赵全真,则始终没有表态。

  他在等!

  皇城司和四皇子两批调查人员,反馈的信息。

  前几天,刘天华在太子府里,做的那首咏梅诗。

  传到皇宫后,他看了也是拍案叫绝,满心喜欢。

  对刘天华这年轻人,也因这首诗而大为好感。

  比他在边关打了胜仗立下大功,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而二皇子康王赵德义,与三皇子晋王赵德礼两人,在看到刘天华这首诗,惊叹他的才学的同时。

  也都对太子赵德仁,私下在拉拢刘天华,以及招揽人才的举动,更加警惕起来。

  背后各自支持的大佬,也都在加紧联系沟通。

  而在北方官道上。

  四皇子庆王赵德智,却正带着一队人马。

  一路旌旗招展,向着雁门关赶去。

  这还是庆王赵德智第一次,得以已皇子的身份走出京城。

  他虽已经成年,更被封了王,理应到自己的四川封地。

  但现在一方面皇上赵全真,并没强制让皇子们出京城。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更想留在京城,搏一搏机会。

  毕竟每一个不想做皇帝的皇子,都不是好皇子。

  大家都能看出来,父皇不喜欢太子!

  现在大哥赵德仁太子被各方盯着,尤其是巡查禁军一事,更是各方挖的一个大坑。

  可怜他自己还不自知,以为拖延一段时间,就能脱身。

  呵呵! 现在他这个排名靠后的四皇子,

  能出京城置身事外,才是最好的选择!

  “庆王殿下,前面还有不到百里,我们就能雁门关了!”

  一名侍卫统领,骑马在他身边汇报道。

  “恩! 没想到过这忻州府,下面这段官道,会这么荒凉啊!”

  “连个像样些的县城也没有了!”

  赵德智不禁有些抱怨道。

  他这一路上,凡是路过的沿途州府,他都做一番短暂的停留。

  很多当地官员,得知他这皇子过来,都会提前出城迎接。

  而他也当众做出礼贤下士之态,与他们各自亲切交流一番。

  为此他这一路,收割拉拢了不少北方州府官员好感。

  “今晚只能委屈庆王,在前面镇上休息了!”

  “不过,卑职已经找了位当地大户人家,临时借宿一晚....”

  “殿下放心,此户人家在当地颇有些地位,而且卑职还听说,他家有一女,长的更是....”

  那名侍卫统领,面露得意之色,轻声低语道。

  “此事万万不可,要被朝中御史知道了,可不得了....”

  赵德智先是一喜,接着又脸色一变正色的说道。

  “是! 卑职明白...”

  “张统领,你这一路,尽心尽职!做的很好!”

  “等从雁门关回去,本王一定会在父皇面前,替你美言几句!”

  “卑职谢过殿下! 今后卑职一定会对殿下忠心耿耿,绝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

  对话中,两人都是彼此心照不宣。

  一位挖空心思,想抱根大腿,一位也有意拉拢,培养自己人。

  ... ...

  江南苏州,太湖上。

  此时波光流淌,树影倒映入水中,不知名的虫儿,在岸边的树叶中、草丛里叫着。

  时间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不少船上的人们,在早早吃过晚饭后,也已经到了睡觉休息的时候。

  离湖边不远处一艘渔船里,透出点点暖黄,两名做渔夫打扮的汉子,正在轻声的进行交谈。

  其中一人遗憾问道。

  “彭长老,这么说,公主自从那场消失后……就还是没一点线索了吗?”

  “是的!……后来我亲自去火灾现场仔细查看过……在那具自焚少女尸体上,没发现主公留下的玉佩!”

  “但按我推测,以夫人的智慧,她一定会在生前就留了后手,以确保公主的安全!”

  “要知她当年,不仅人长的漂亮,更是在江湖上,被人称为第一才女....”

  一提到夫人当年之事,两人都开始沉默下去了。

  “你说主公当年,要是听从夫人的建议,我们光宁教现在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那位左脸上有道剑痕的汉子, 有些遗憾的问道。

  “哎!世事难料,主公当年也是过于自信,觉得时间不得人……不过,现在看来,他确实是心急了一些!”

  “如果是等到现在,再发动起义,那一定可以大功告成……”

  另一个长得有些瘦弱,但目光炯炯有神的中年汉子,也是轻叹一声。

  对面之人听闻,立马一脸愤慨道。

  “自从李缅那个狗贼,到了江南后,通过设立这苏杭应奉局,到处搜刮钱财,挖墓毁屋!”

  “现在江南一带,早已民怨沸腾,方左使,你也要早做些准备才行!”

  “想当年主公一手创立这光宁教,就是为了早日推翻赵家皇室,这群狼心狗肺、背信弃义的小人。”

  “我妙手空空彭玉山,誓死也要与他们对抗到底...”

  “好! 我方逍与彭兄弟一样,誓要重振光宁教,与赵家周旋到底.”

  说着,他轻轻一用力,手中酒杯已碎裂.

  接下来,他又说道。

  “彭长老,我们现在就分头行动,我继续去联络那些,失散多面的教中兄弟!”

  “你赶紧去寻找公主的下落,到时只要能以她的名义发出号召,我们光宁教一定能重整旗鼓,大事可成..”

  “好....”

  两只大手,重重握在一起...

  这时,突然远方传来一个声音喊道。

  “喂!船上的人听着,赶紧把船靠过来,接受官家检查!”

  两人闻言,顿时都是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