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寒门布衣天子》

  等处理好这李三淮一事。

  刘天华让罗四把几人马匹牵过来,

  又喊上何建强、苏强等人,一起向鼎盛大酒楼而去。

  同时又让人去通知县尉钱为明!

  以及已经成了厢军都头的张家老三张长生和丁二民两人。

  大家中午一起吃顿饭,叙叙旧!

  在酒席间,何建强再次向刘天华道谢。

  “伯爷,今天要不是你出手相救,我肯定要受那李三耀的当众羞辱!”

  “事后恐怕这官,我也没脸再做下去了...”

  说到这,何建强再次对这大华官场,感到失望透顶了。

  “兄长,你也算是难得一见的清官了,也是一心想为百姓做事,不屑于迎来送往!”

  “但大华朝廷整个官场,就如一个大染缸,难得出几个好官,也是显得会独木难支。”

  “所幸淮安知府杨大人,也就是我师父,也是真心为民,还不至于让你为难。”

  “所要当心的,就是如李三耀之流会让你烦心而已,但想他经过此次教训,下次应该不敢再来了!”

  刘天华笑说对何建强,安慰道。

  “伯爷,不瞒你说! 我就是担心他们应奉局,事后又不知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手段!”

  “李三耀是工部尚书李缅的心腹之一,这次他在桃源县吃了这么大亏,今后肯定会报复...”

  见到何建强面谈忧色,刘天华轻拍了他的手臂。

  “兄长放心吧,一切有我...”

  现场这么多人,虽然都是他亲近信任之人,但刘天华也不想让大家知道后担心。

  他刚才之所以让李三耀不要骑马,而是坐那客船回去。

  是因为当他发现,这李三耀就是害死唐倩倩父母的凶手时!

  他在心里,就已立刻判了李三耀的死刑。

  他已悄悄交待陈鹏,立即驾船尾随那艘客船。

  等他们离开桃源县境内,找个偏僻一些的河段。

  立即派人把那艘船凿沉,让他们一个也不能活着回到江南....

  而钱为民等人,听闻刚才发生的事后。

  也都是义愤填膺,大骂这些应奉局的混蛋,不仅祸害老百姓。

  竟然欺负到一县父母官头上,这也太肆无忌惮,无法无天了。。。。

  “二弟,刚才那群王八蛋,要欺负何大人时,你和那些衙役在旁干什么?”

  “为何不能上去揍那群混蛋?”

  “还要劳烦伯爷出手?”

  钱为民几杯酒下肚,对身边的苏成责问道。

  “大哥,我...”

  苏成顿时羞的满脸通红,他当时确实被李三耀的话语给唬住了,事后他也很是有羞愧。

  “我们都是定北军出身,保护大人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是!”

  听了两人对话,刘天华也连忙说道。

  “钱大哥,当时李三耀那帮人平时嚣张惯了,苏成兄也是代表县衙如贸然出手,事件肯定会不好收场!”

  “还是由我出面,是最好的结果...”

  此时,何建强也在一旁,为苏成说了解释。

  钱为民这次有点释怀,他就担心自己这结拜兄弟,成为都头后,反而变得畏首畏尾了!

  又喝了一会儿酒。

  最后刘天华对众人说道。

  “无论外面形势怎样! 我们这群人现在是一个整体,总之需要内部团结,一致对外!”

  酒桌上众人听了,纷纷拱手说道。

  “伯爷说的有道理。”

  “无论如何,我们今后唯伯爷马首是瞻,对伯爷言听计从就是...”

  刘天华连忙打断他们,继续说道。

  “要想对付外敌,自家后方一定要保持稳定,不能后院起火!”

  “上次喝酒时,何大哥提到,现在桃源县的百姓赋税很重,且农村土地兼并严重!”

  “很多农村里,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生活都异常艰难,如不能找点事做,一家人就快活不下去!”

  “为此我这两天,就有了一个想法...”

  何建强一听,顿时面露喜色。

  因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就知道刘天华总有应对的办法。

  “你们也都知道,之前李广和任知县的时候,让我代管临和乡那一片,在此基础上,我正重新规划建设。”

  众人闻言,都是点头。

  现在谁不知道,原桃源县最偏僻、最穷的那个乡,自从刘天华接手改为众兴镇后,现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知有多少活不下的百姓,都想跑到那边去做工,讨生活。

  刘天华接着说道。

  “我计划这在建这众兴新城, 面积将与桃源县城差不多,面积将达三千亩左右,人口可容纳三、五万人!”

  “新城建成后,我会将十二村的所有百姓,统一都迁到这城里居住,当然房子我会帮他们全部盖好!”

  “城内也会分出生活区,商业区和工业区、还有运河码头等...”

  这是刘天华第一次在何建强、钱为民他们面前,完整提到关于众兴新城未来规划。

  他们听了都为刘天华的大手笔,感到震惊不已!

  “我之前有些疏忽的地方,是没考虑到,关于城外那些土地怎么办!”

  “现在你们正好都在此,我们正好协商一下,就拿这众兴镇做个试验,搞个经济特区!”

  刘天华说到此,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来。

  “经济特区?”

  何建强一愣,没明白什么意思?

  “对!就是经济特区,因为我计划将这众兴镇外面十万亩地,全部买下后,进行集体耕种!!”

  “这样一来!种地效率提高后,种地的人少!

  “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去工厂上班挣钱了。”

  “当然那些摊在土地上的赋税,也由我一并代缴就好! 也就不用县衙派人下乡去催缴...”

  何建强听闻,一沉思就觉得这个方法确实比较好!

  简直就是多赢的局面。

  而且现在皇权不下乡,刘天华成为当地最大的地主,上面也管不到。

  只要他能主动把这些土地上赋税交齐了。

  作为县令,他省心省力,更是求之不得...

  “伯爷,我还有两点疑惑!” 何建强说道。

  “你说..” 刘天华微笑鼓励道。

  "其一您作为伯爵,按朝廷法度,在地方可以享受五千亩免税田,如果做些手脚,免税田还可以更多,这到底怎么算?”

  “其二,就是原有那些乡绅地主,可能有部分人不愿意卖田,那又怎么办?”

  “呵呵,何大哥无需多虑~! 我既然打算做这事,也就不在意那些减免的赋税了。”

  “至于你说得第二件事,我自然会给他们满意的价格,如实在有人不开眼,那他就不配成为新城一员了!”

  刘天华说到这,眼里也露出也露出寒意。

  对于这种关于根本的事,他可来不得一丝的心慈手软。

  “当然,如果这个政策执行的好!”

  “今后可以逐渐推广到全县, 这样一来,相信桃源县百姓的生活,也将能有大幅度提高!”

  “伯爷高瞻远瞩, 真是让在下佩服! ”

  “接下来,我们县衙,一定会全力配合伯爷的这项改革措施!”

  何建强听了刘天华的话语,立马感觉热血沸腾,多日愁云也一扫而空。

  “我们厢军也愿意去帮忙的!”

  钱为民、张长生等人,也纷纷表示,要去出一份力。

  只是钱为民唯一要求,是让刘天华在新城里,也能给他们几人留一个落脚点。

  刘天华听闻,笑着很愉快的同意了!

  正在这时!

  罗三从外面匆匆找了过来,在刘天华耳边低语几句。

  刘天华听了顿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