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西部战事-《寒门布衣天子》

  大华隆武九年七月十四日

  就在杭州城大半,已经沦入义军之手时。

  京城、兵部。

  孙世卫坐在堂上,看着眼前这位的杂须如铁、虎目逼人的军官,心中也是没来由觉得有些亲切。

  师父告诉他,此时名叫马俊才,武功很高,气力过人。

  是他早年埋在禁军中的一枚棋子。

  现任玄武军右厢都指挥使,手下统领三万五千人马,是一位值得他信任之人。

  今日一见,果然相貌不凡。

  “马兄弟,这次我给你们军中足额拨付了,历年来拖欠下来的三十万银子军饷!”

  “接下来,你可要好好训练人马,在关键时候能顶用啊!”

  这次孙世卫特意到户部,从户部尚书钱大均手里,要回来五十万两银子!

  其中三十万两,本应拨付给雁门关将士的抚恤银。

  但是现在却被他转手,就给了禁军中的马俊才!

  “呵呵,孙大人,你就放心吧!有了这三十万两银子,我决定会让孙大人满意的!”

  马俊才非常自信的说道。

  对他的带兵才能,玄武军指挥使李志文是最有发言权的。

  作为李志文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爱将,自从八年前马俊才来投军后。

  刚开始,他就表现出的非凡的武艺及军事才能,随后李志文就直接任命他为都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马俊才无论是做人做事。

  都让李志文非常满意,就是在号称五十万禁军大笔中。

  马俊才的各种技能,都不亚于同为禁军指挥使狄阳秋麾下的青龙卫。

  “如果没有别的事,那卑职就告辞了...” 马俊才拿起那一叠银票,就准备离开。

  “等一下....” 孙世卫确是叫住了他。

  随后他从座位上缓缓走到马俊才身边,盯着他的眼睛,突然说道:

  “生肖十二子,子子有不同?”

  说着右手五指,就抓向了马俊才的右手手腕。

  “门朝东海, 长宗合力万年流!”

  而马俊才右手腕一番,已经避开孙世卫的五指。随后边说,边反手就是一拳,击向孙世卫面门。

  而孙世卫这次毫不避让,同样击出了一拳。

  “砰”的一声,两拳相击,拳风将边上纸屑都吹了起来。

  随后两人各退了一步。

  “好!” 孙世卫稳定身形,忍不住赞了一句。

  “你神拳练的也不错....”

  马俊才嘴角带了一丝微笑,随后一拱手,转身就离开了兵部....

  而就在马俊才走后不久。

  来自西部的战报,也终于送到了兵部。

  当孙世卫看到战报的内容的时,也不禁大吃一惊。

  三天前, 折家家主郑国公折建业和府州刺史折伟才父子,中了西夏人埋伏。

  损失三万人马!逃回来的大军不足万余人,就连郑国公折建业也中箭身亡。

  现在西军不仅丢失了包括府州在内的多座城池!

  而且西夏人的人,兵锋直指西北都督府所在地西安一线....

  这一次,西夏人发兵十五万进犯陕西。

  西北都督府吴琦,像往常一样,指挥以狄、折两家为主的二十万西北军与之交战。

  之前西北军对战西夏军,双方打来的有来有回,但基本都是西北军稳胜一筹。

  甚至三年前。

  西夏皇帝李乾贵再次发兵八万,入侵大华兵境。

  西北边军不仅抵抗住西夏军的进攻,反而占据了西夏横山大片可以耕牧的良田牧场和膏腴之地。

  而皇帝李乾贵因主动割地求和,丧权辱国。

  而导致宰相张元,联合大将军野利遇乞、李继忠等人突然发动政变。

  杀了李乾贵,扶持他的弟弟,银川节度使李乾涛,成为西夏第六任皇帝。

  但这次西夏人卷土重来。一交手,西北军就感觉不对劲。

  因为西夏人好像是对他们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让他们处处被动。

  不到两个月时间,西夏人攻势凶猛,不仅重新夺回了之前丧失的横山一线的国土。

  并且还攻入陕西境内,这让大华朝廷也是大为吃惊。

  在自开战之初,朝廷中主战和主和的势力已经倾斜得相当严重。

  本来就因太子之位,争斗不可开交的两系人马。

  以康王为主的人主张,而以晋王为首的人主和。

  尤其是宰相钱惟庸等人根本就不想打仗,而皇帝又躲在后宫,没给出明确旨意。

  所以一时间,朝廷指令也是有些混乱。

  而主战派中也并非团结一块,在战局连败微妙形势中,渐渐分成两股。

  一股要求前方军队奋战得胜,展现自己的实力,在此后与西夏人谈判中便更好说话。

  另一派则因为败绩连连,开始鼓吹己方保存实力,以兵法运筹的意见。

  想将战线拉长,慢慢与西夏人耗下去,反正最后损失的也是如狄、折等将门世家实力。

  而现在。

  随着西北军大败,西部边疆的战事,也就变得更加危急起来。

  孙世卫手拿军报,面色难看,吩咐道:“来人,备轿....”

  .......

  京城,晋王府。

  晋王赵德义端坐在上首位置,左边坐着钱惟庸,

  而在他们的下首,且坐着一众官员,都在轻声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他们也都陆得知东南和西部的军报情况。

  对于江南发生的关宁教聚义起事,乃至于随后攻下杭州、危及半个浙江之患。

  虽然大大震动了整个朝廷,要说这一场起义撼动了整个大华国家根基,那就有些言过其词了。

  虽然在某些世家的权力分配和和制衡上,起到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连锁反应。

  但因为这场祸事说起来,还是因为李家之人引起的。

  但李缅代表的李家和工部,却又是晋王赵德义的坚定支持者。

  这件事无论如何,也需要尽快压下来,并且找到背锅的之人。

  还好现在有杨家的杨国昌主动冒了出来,现在浙江那边顶着压力,在苦苦支撑着。

  其实在京城这个权贵聚集的政治中心,对于这次关宁教余孽方逍起义一事。

  朝堂上大佬,如钱惟庸、李缅甚至惠宗帝赵全真这些人的眼中,也没有真的将它当成。

  与数年前周雄领导那场起事相提并论,因为周雄身上可是有着大宁王朝皇家血脉。

  提出推翻赵家皇室,恢复周家江山,那还是带有一定正统性。

  所以才引起朝廷高度重视,调动大军早早将其剿灭。

  而方逍、范豪等人只是一介草莽江湖客而已。

  即便他们已占领杭州,干扰到这个国家最为富庶一片区域。让众多富绅权贵利益都遭到损害情况。

  为此朝廷等不得不急令,浙江刺史杨国昌组织厢军剿平此患。

  因为之前类似起义已经发生很多次,即使杨国昌暂时不能剿灭他们,但只要拖住他们几个月就行。

  这事就算不得是他们眼前最大的麻烦。

  只要吴琦带领西北军,能快速打败西夏人后,再调派一部得胜的西北军南下。

  那剿灭那些土鸡瓦狗,也是手到擒来之事。

  但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大华朝臣万万没想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