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野心-《寒门布衣天子》

  皇城司使赵奇迈听到恭宁帝这么说。

  心中甚是激动,立即再次下跪说道。

  “请陛下放心,只要有微臣在,有皇城司在,就没人敢放肆!”

  “我回去后,会立即选派绝对忠诚的高手,以保护陛下安全!”

  恭宁帝赵德智听闻,心情稍微放缓了一些。

  还是久久不能平息下来,随后叹气道。

  “哎!朕当初不该听信这孙家父子意见,一味打压与刘天华有关联的王家和杨家!”

  “并将杨家的六前定北军从雁门关调到西北前线,遭受如此大的损失,毕竟杨家军镇守雁门关百余年来!”

  “一直忠心耿耿,这事在别人看来,怕是要以为朕昏庸了!

  “可他们又怎知朕心中的难处,当初如不这样,他们那些人又怎么可能答应?”

  “但这样一下,确实让不少世家都有了想法,现在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满眼看去都不可信啊……”

  他咬牙切齿地说着这事,却是将满朝文武全都兜进去了。

  大内总管范得海,在旁大气都不敢出,只能默默站住,不敢接话。

  而此时赵奇迈,也总算是了解到皇上赵德智的一些真实想法了。

  此时就听赵德智继续说道。

  “哼,是朕即位后,将他们一个个提拔放在朝廷大员的位置上,朕给了他们权力!

  “不是他们孙家....”

  赵德智用力挥了挥手,“到头来,他们一个个都听从孙嵩父子的,这些…忘恩负义、不堪重用的家伙!”

  “既然朕能给他们权力和荣华富贵,那朕迟早也能将这些权力,从他们手中收回来!”

  他咬牙切齿,心中的苦楚难以言说。

  早在他还是四皇子时,赵德智心中就很有一番雄心壮志,想恢复赵家祖上的荣光。

  他没当初太子的仁义之名没,也没有二皇子康王的勇武,但他确实很想当一位中兴霸主的。

  不想做一个像他父皇那样的昏君,

  所以他一登基就废除了工部李缅的应奉局,并下旨将惹起江南动乱的李缅处死。

  作为一个皇帝,他想做许多的事情,有些措施目前也确实起到了作用。

  最初他是无比信任孙嵩,也相信孙世卫的才能,又有潘家在一旁协助!

  为此听从他们建议,打压王家,使得王星辰、王星河兄弟二人,一个辞官、一个降职人,让郑家也低调自保。

  而对于杨家,更是直接抓捕了杨家老七杨国昌父子。

  并逼着镇北侯带病出征,让杨国辉从雁门关撤离。

  这一件件、一桩桩事件做下来。

  刚开始,赵德智刚登基做皇帝,觉得大权在握,还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渐渐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因为孙家父子借助他的名义,将所有与他们不是一条心的人,基本都干掉了。

  于是朝廷上就成了孙家一家独大。

  到这时,赵德智才想到,他父皇虽然看起来昏庸。

  但在搞权力平衡这一块,却做得很好。

  虽然他宠幸心腹,但却却不会只听信一家之言,而是让几个宠臣之间,也相互竞争。

  在文武之间,也能大致保持一个平衡。

  从而让皇帝能坐稳宝座,且稳稳当当,一坐就是几十年。

  想到这,赵德智就更加后悔起来。

  看来他还是统治经验不足,不同的权衡,从而让孙家在朝堂实力大增。

  再想到惠宗帝以前对他的一些教诲,于是对那位一直让他看不起的父皇,多了一份想念。

  “皇叔,无论怎样,你要立即秘密调查父皇驾崩之事!”

  “再秘密告知朕!”

  “是!”赵奇迈道。

  赵德智突然又问道。

  “另外,杨府的杨老太君丧事,现在杨府里操办怎样啦?”

  赵奇迈听闻,连忙说道。

  “陛下,杨府里,现在镇北侯杨华和老四杨国辉都带兵出征在外!

  “而杨国昌父子又被关在天牢里,其他男丁都先后战死或病逝。”

  “所以杨老太君的丧事,都是杨府里一群女眷在操办...."

  赵德智听闻后,长叹一口气道。

  “哎... 得海

  “立即派人传旨,将杨国昌父子从天牢里放出,由皇城司派人押送他们回家奔丧!”

  “待出殡之后,再将其押回天牢....”

  大内总管范得海和赵奇迈一听,都躬身一礼。

  随后连忙领命去办理了。

  .........

  京城、孙府书房。

  当夜晚的冷意席卷而来时,同样的信息正在不同的地方发酵出不同的气息。

  孙嵩和孙世卫父子二人,此时正在惬意的品茶聊天。

  目前在朝堂之中,短短三个月时间,他们父子通过各种分化、收买、拉拢和打压,已经将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

  从而成为自大华朝成立以来,名副其实的第一权臣世家,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权倾一时的奸相钱惟庸。

  从各方的信息的反馈上来说,现在明面上敢反对他们的官员,一个也没有。

  此时,书房内,燃烧的灯烛围绕起了一片温暖的气息。

  孙嵩此时笑说对孙世卫说道。

  “卫儿,对于今日在朝堂上各方的反应,你怎么看?"

  孙世卫听闻,帮父亲孙嵩倒了一杯茶,随后道:

  “从今天朝堂局势看!”

  “我们当今这位天子,觉得自己翅膀长硬了,已不满最初与我们达成的协议,开始蠢蠢欲动,想要掌控实权了!”

  “而那宁国公潘豹,今日也开始准备冒头,以后不可不防!”

  孙嵩手中拿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道:

  “现在想来,还是卫儿你思路周全,提前布局,一举掌控了朝廷的军权!”

  “并快速培养了一批心腹将领,这样一下,就是陛下他有什么想法,没有军队支持,他又能做什么?”

  “更何况老夫现在执掌内阁, 就算吏部的郑阳,也只能变成缩头乌龟,不敢随意发声!”

  “再加上今后,老夫可以对全国那些富户商贾,进行封官许愿!”

  “我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就也不用忌惮什么人了?”

  “呵呵,为父这宰相之位,定能比钱惟庸做的更稳,也更长久....”

  如果之前有人,如孙世卫那样敢当着一个皇帝的面,如此咄咄逼人,让皇帝不开心。

  此人恐怕立即就要被治罪砍头,甚至整个家族都要受到牵连。

  但此时,在他们父子眼中。

  恭宁帝赵德智就是一个普通少年而已。

  “卫儿,老夫也是有些不解,为何你一直要大力推荐那个丢城失地的徐开?”

  “此人草莽出身,值得你大力提拔吗?”

  孙嵩看了一眼孙世卫,有些不解的问道。

  孙世卫听闻,心中也是苦笑,这哪里是他的本意,而是他师父木下村寿夫的意见而已。

  而对于他当初在糊里糊涂之时,吃下血红丹,从而被木下村寿夫控制。

  目前,已经成为倭奴人准备侵略中原的一枚棋子之事。

  孙世卫并没有告诉他父亲孙嵩。

  因为在他看来,这事即使他说出来,也得不到什么帮助,反而会徒增孙嵩的烦恼。

  而且他心中也有自己的谋划。

  在表面听从木下村寿夫安排的同时,也在大力培植自己决定信任的力量。

  他父亲孙嵩最大的心愿,只是想在朝堂上,做个权倾一时权臣而已。

  而他孙世卫的目标,却是想尽快,夺取赵家江山,取赵德智而代指之。

  并利用皇权的力量,彻底摆脱木下村寿夫的控制。

  从而实现自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