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黄蓉刺来的一剑,陆沉不假思索,也倏地刺出木剑,以越女剑法当中的守招封挡截击。
黄蓉手肘微沉,皓腕轻颤,剑尖呼地一声,霎时转为刺向他胸口,陆沉应对自如,先一剑格开黄蓉木剑,又反手刺向黄蓉胸腹。
黄蓉碎步横移,避开陆沉剑势,倏忽绕至他侧翼,又一剑刺向他腰肋。
陆沉脚步微动,身形侧转,木剑一旋,绞在黄蓉剑上,将她木剑弹开,再顺手一剑削向她手腕。
呼呼呼……
木剑破空声中,两人你来我往,不停互换剑招,黄蓉剑法轻灵,变招极快,身法步法更是翩若惊鸿。
陆沉脚步也是不差,纵身形步法灵动迅捷远逊黄蓉,却也能稳稳跟上她闪转挪移的节奏,并不会被她瞻之在前,忽焉在侧的灵动身法迷惑。
手中木剑亦是稳扎稳打,守得滴水不漏,不时还击一剑,总能逼得黄蓉不得不闪身躲避,抑或撤剑格挡。
此前对练时,即便黄蓉也只施展学会不久的越女剑法,仍可轻轻松松就将陆沉打得手忙脚乱,不过数招就要败北。哪怕她刻意放水,陆沉也从未撑过十招。
可是今天,黄蓉起先也只用了三五分功夫,结果十招过去,竟是拿陆沉毫无办法。
黄蓉渐渐认真,虽还只是用越女剑法,但也用上了她在此剑法上的十分功夫,可即使如此,斗到二十招都还没能拿下陆沉。
陆沉不仅没有露出败相,剑法反而还在飞快提升,甚至时不时宛若灵光一闪般施展出一招妙手,竟令黄蓉都不知该用越女剑法的哪一招才能拆解应对,只能仗着轻功身法强行闪避。
待得斗过三十招,原本平平无奇的越女剑法,在陆沉手上,竟渐渐演变出了某种奇异的灵性,焕发出了一种惊人的活力。
他的剑法愈发法度森严又充满灵性,隐然有了几分天马行空、挥洒自如的气象。
斗至此时,黄蓉已经无法单用越女剑法取胜了。
再斗一阵,见陆沉越战越勇,越来越强,黄蓉嘟了嘟粉唇,轻哼一声,手上剑法忽地一变,剑势陡然加快数分,剑招或三虚一实,或五虚一实,虚实之间又可随心转化,剑法也变得愈加轻灵飘逸,仿佛大风乍起,卷起缤纷落英,随风漫舞。
陆沉从未见过她施展这门剑法,一时被她那虚虚实实、变化莫测的剑法打得手忙脚乱,没几招,就被她抓住了破绽,手中木剑被她的木剑用一股奇异“黏”劲黏住剑脊,旋即又有一道震劲传导至剑柄,令陆沉五指一麻,木剑霎时脱手飞出。
黄蓉成功震飞陆沉木剑,踏步之际木剑嗖地一刺,将剑尖停在陆沉喉前,距他咽喉肌肤只差毫厘。
她一手持剑,一手背负,一派渊亭岳峙的宗师架势,悠然说道:
“如何?”
陆沉肃容拱手,沉声说道:
“蓉师傅剑法盖世,陆某佩服。”
黄蓉唇角上翘,下巴微仰,一本正经地说道:
“你剑法虽然大有长进,但终究经验太浅,日后还得戒骄戒燥,砥砺前行。”
陆沉作心服口服状:
“谨遵蓉师傅教诲。”
黄蓉微微颔首:
“嗯,孺子可教,良木可雕。”
得意之余,她心里其实也有点小惭愧:
以她的天资和武功底子,只用越女剑的话,居然都拿不下陆沉了。
最后不仅动用了父亲传她的“落英神剑掌”前身“落英剑法”,甚至还用上了“玉箫剑法”的“黏”字诀,方才将他缴械,保住了她“蓉师傅”的面子。
这还是仗着他从未见识过落英剑法、玉箫剑法,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而以他的剑法天赋,等他再成长一阵,自己恐怕早晚不是他的对手。
得趁着还能压制住他,多和他练练。等他成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及时收手,再不和他对练。
如此,我蓉师傅就能一直保持“对陆沉不败”的战绩了!
黄蓉心里打着这般主意,面上还是勉励了陆沉几句,又叫他继续练剑,自己则去厨房为他做大餐庆祝——
必须得庆祝,以陆沉剑法进境之速,作为他的剑术启蒙者、引路人,她蓉师傅将来注定名扬天下,得天下武林敬仰。
想想还真有点小激动呢。
至于“仙界游”……
暂且不急,陆沉现在已经展现出了天赋,正是勤修苦练突飞猛进之时,可不能因游玩之事耽搁了。
不知何时,陆沉的武功修为,已在黄蓉心中上升到了第一位。
她自己那从初遇陆沉起,就念念不忘的“仙界游”,反而退居次席了。
黄蓉在厨房里愉快地哼着歌,做着菜。
陆沉则在院中继续练剑。
这一次,他练的不再是越女剑,而是“剑一”。
剑一能发不能收,一旦出剑,就要全身脱力,哪怕以他那超强的恢复能力,又有药羹进补,至少也得半个钟头才能回满体力,自然不能施展剑一来修炼。
所以陆沉的修炼方式是,只催动半招剑一,调动劲力,却不将劲力激发出去。
他立在树下,回味方才施展剑一的感觉,默默酝酿一阵,脚掌猛然踏地,又有爆炸般的劲力自足底生发,潮汐逆涌般沿膝腿、腰胯、脊背层层倒卷,过肩膀,经手臂,叠加汇聚于指掌。
正常的节奏,下一刹就该彻底激发劲力,刺出长剑。
但陆沉这次却是以感悟“剑意烙印”时领悟的法门,强行抑止住劲力爆发,以特殊的呼吸节奏,疾速吐纳之际,将本该一口气倾泻出去的劲力悉数逼回。
于是那狂暴汹涌的劲力,又自指掌反向席卷而回,散于他的胸腹及四肢百骸。
劲力往返间,陆沉浑身皮肤霎时变得通红,头上也冒出腾腾白汽,像是一气不歇从头到尾连续练了好几趟越女剑法。而劲力散入全身之际,一丝热流,亦自体内衍生而出,于胸腹及四肢间循环流转。
正是用“剑一”练出的内力。
此内力量虽不大,只得一丝一缕,但论及精纯凝炼,已远远超过了陆沉用越女剑练出的内力,“气感、质感”都更加强烈,或已然可称为“真气”。
而练出这一丝真气之后,陆沉体力也消耗小半——尽管没有将劲力悉数倾泻出去,可这般强行遏停劲力,并迫其倒卷,也是消耗甚巨。
陆沉稍歇一阵,继续修炼,之后又练了两次,再凝炼出两丝真气,体力终于告尽,虽不至于脱力倒地,也不得不暂停修炼,歇息恢复。
“没有累到彻底脱力,即使不喝药羹,也只需半个钟头就能恢复过来。照此规律,补满一次体力,可以修炼三次,之后就得休息至少半个钟头。一天的话,极限可以练六七十次,积累真气的效率,应该也不算低了……”
当然效率也没高到哪里去。毕竟每练一次,只能凝炼一丝一缕的真气,还不知何时,那丝丝缕缕的真气,才能汇聚成潺潺小溪,继而化为滔滔长河,最后又聚成汪洋大海。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射雕世界,修炼内功本来就不容易。
若没有药蛇、菩斯曲蛇之类的奇遇大补,就基本只能靠磨时间熬功龄,等闲武人想要将内力练出名堂,少说也得熬到四五十岁。
哪怕有九阴真经、九阳真经这样的神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就像张无忌,心性既契合九阳神功,还天天啃珍奇异果,结果山中数年也没能将九阳大成,全靠在布袋和尚的特制布袋里有了一遭奇遇,才彻底成就九阳,成为年纪轻轻就跻身时代顶流的内功高手。
而其他武人,若无绝世天赋,又没有奇遇的话,便大多都要熬到大几十岁,才能练出一身还算深厚的内力。
“说到奇遇,襄阳那边的菩斯曲蛇,或许可以去找一找,还可找神雕帮忙练剑……”
正琢磨时,黄蓉在厨房里发声了:
“陆沉,从明天开始,咱们不仅要自己练功,还得开始找不同的对手,实战磨砺了。”
陆沉:“啊?”
黄蓉从厨房门边探头出来,冲他露出一个甜美笑脸:
“明天开始,先挑战绍兴府城的武馆,等打完府城武馆,再去别处逐一挑战。若当地有成名好手,也可登门挑战。如此一来,你既可磨砺实战,积累经验,又可开拓眼界,免得将来因经验太浅、眼界太窄,一遇未曾见过的新招,就又给打得手忙脚乱。”
黄蓉手肘微沉,皓腕轻颤,剑尖呼地一声,霎时转为刺向他胸口,陆沉应对自如,先一剑格开黄蓉木剑,又反手刺向黄蓉胸腹。
黄蓉碎步横移,避开陆沉剑势,倏忽绕至他侧翼,又一剑刺向他腰肋。
陆沉脚步微动,身形侧转,木剑一旋,绞在黄蓉剑上,将她木剑弹开,再顺手一剑削向她手腕。
呼呼呼……
木剑破空声中,两人你来我往,不停互换剑招,黄蓉剑法轻灵,变招极快,身法步法更是翩若惊鸿。
陆沉脚步也是不差,纵身形步法灵动迅捷远逊黄蓉,却也能稳稳跟上她闪转挪移的节奏,并不会被她瞻之在前,忽焉在侧的灵动身法迷惑。
手中木剑亦是稳扎稳打,守得滴水不漏,不时还击一剑,总能逼得黄蓉不得不闪身躲避,抑或撤剑格挡。
此前对练时,即便黄蓉也只施展学会不久的越女剑法,仍可轻轻松松就将陆沉打得手忙脚乱,不过数招就要败北。哪怕她刻意放水,陆沉也从未撑过十招。
可是今天,黄蓉起先也只用了三五分功夫,结果十招过去,竟是拿陆沉毫无办法。
黄蓉渐渐认真,虽还只是用越女剑法,但也用上了她在此剑法上的十分功夫,可即使如此,斗到二十招都还没能拿下陆沉。
陆沉不仅没有露出败相,剑法反而还在飞快提升,甚至时不时宛若灵光一闪般施展出一招妙手,竟令黄蓉都不知该用越女剑法的哪一招才能拆解应对,只能仗着轻功身法强行闪避。
待得斗过三十招,原本平平无奇的越女剑法,在陆沉手上,竟渐渐演变出了某种奇异的灵性,焕发出了一种惊人的活力。
他的剑法愈发法度森严又充满灵性,隐然有了几分天马行空、挥洒自如的气象。
斗至此时,黄蓉已经无法单用越女剑法取胜了。
再斗一阵,见陆沉越战越勇,越来越强,黄蓉嘟了嘟粉唇,轻哼一声,手上剑法忽地一变,剑势陡然加快数分,剑招或三虚一实,或五虚一实,虚实之间又可随心转化,剑法也变得愈加轻灵飘逸,仿佛大风乍起,卷起缤纷落英,随风漫舞。
陆沉从未见过她施展这门剑法,一时被她那虚虚实实、变化莫测的剑法打得手忙脚乱,没几招,就被她抓住了破绽,手中木剑被她的木剑用一股奇异“黏”劲黏住剑脊,旋即又有一道震劲传导至剑柄,令陆沉五指一麻,木剑霎时脱手飞出。
黄蓉成功震飞陆沉木剑,踏步之际木剑嗖地一刺,将剑尖停在陆沉喉前,距他咽喉肌肤只差毫厘。
她一手持剑,一手背负,一派渊亭岳峙的宗师架势,悠然说道:
“如何?”
陆沉肃容拱手,沉声说道:
“蓉师傅剑法盖世,陆某佩服。”
黄蓉唇角上翘,下巴微仰,一本正经地说道:
“你剑法虽然大有长进,但终究经验太浅,日后还得戒骄戒燥,砥砺前行。”
陆沉作心服口服状:
“谨遵蓉师傅教诲。”
黄蓉微微颔首:
“嗯,孺子可教,良木可雕。”
得意之余,她心里其实也有点小惭愧:
以她的天资和武功底子,只用越女剑的话,居然都拿不下陆沉了。
最后不仅动用了父亲传她的“落英神剑掌”前身“落英剑法”,甚至还用上了“玉箫剑法”的“黏”字诀,方才将他缴械,保住了她“蓉师傅”的面子。
这还是仗着他从未见识过落英剑法、玉箫剑法,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而以他的剑法天赋,等他再成长一阵,自己恐怕早晚不是他的对手。
得趁着还能压制住他,多和他练练。等他成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及时收手,再不和他对练。
如此,我蓉师傅就能一直保持“对陆沉不败”的战绩了!
黄蓉心里打着这般主意,面上还是勉励了陆沉几句,又叫他继续练剑,自己则去厨房为他做大餐庆祝——
必须得庆祝,以陆沉剑法进境之速,作为他的剑术启蒙者、引路人,她蓉师傅将来注定名扬天下,得天下武林敬仰。
想想还真有点小激动呢。
至于“仙界游”……
暂且不急,陆沉现在已经展现出了天赋,正是勤修苦练突飞猛进之时,可不能因游玩之事耽搁了。
不知何时,陆沉的武功修为,已在黄蓉心中上升到了第一位。
她自己那从初遇陆沉起,就念念不忘的“仙界游”,反而退居次席了。
黄蓉在厨房里愉快地哼着歌,做着菜。
陆沉则在院中继续练剑。
这一次,他练的不再是越女剑,而是“剑一”。
剑一能发不能收,一旦出剑,就要全身脱力,哪怕以他那超强的恢复能力,又有药羹进补,至少也得半个钟头才能回满体力,自然不能施展剑一来修炼。
所以陆沉的修炼方式是,只催动半招剑一,调动劲力,却不将劲力激发出去。
他立在树下,回味方才施展剑一的感觉,默默酝酿一阵,脚掌猛然踏地,又有爆炸般的劲力自足底生发,潮汐逆涌般沿膝腿、腰胯、脊背层层倒卷,过肩膀,经手臂,叠加汇聚于指掌。
正常的节奏,下一刹就该彻底激发劲力,刺出长剑。
但陆沉这次却是以感悟“剑意烙印”时领悟的法门,强行抑止住劲力爆发,以特殊的呼吸节奏,疾速吐纳之际,将本该一口气倾泻出去的劲力悉数逼回。
于是那狂暴汹涌的劲力,又自指掌反向席卷而回,散于他的胸腹及四肢百骸。
劲力往返间,陆沉浑身皮肤霎时变得通红,头上也冒出腾腾白汽,像是一气不歇从头到尾连续练了好几趟越女剑法。而劲力散入全身之际,一丝热流,亦自体内衍生而出,于胸腹及四肢间循环流转。
正是用“剑一”练出的内力。
此内力量虽不大,只得一丝一缕,但论及精纯凝炼,已远远超过了陆沉用越女剑练出的内力,“气感、质感”都更加强烈,或已然可称为“真气”。
而练出这一丝真气之后,陆沉体力也消耗小半——尽管没有将劲力悉数倾泻出去,可这般强行遏停劲力,并迫其倒卷,也是消耗甚巨。
陆沉稍歇一阵,继续修炼,之后又练了两次,再凝炼出两丝真气,体力终于告尽,虽不至于脱力倒地,也不得不暂停修炼,歇息恢复。
“没有累到彻底脱力,即使不喝药羹,也只需半个钟头就能恢复过来。照此规律,补满一次体力,可以修炼三次,之后就得休息至少半个钟头。一天的话,极限可以练六七十次,积累真气的效率,应该也不算低了……”
当然效率也没高到哪里去。毕竟每练一次,只能凝炼一丝一缕的真气,还不知何时,那丝丝缕缕的真气,才能汇聚成潺潺小溪,继而化为滔滔长河,最后又聚成汪洋大海。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射雕世界,修炼内功本来就不容易。
若没有药蛇、菩斯曲蛇之类的奇遇大补,就基本只能靠磨时间熬功龄,等闲武人想要将内力练出名堂,少说也得熬到四五十岁。
哪怕有九阴真经、九阳真经这样的神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就像张无忌,心性既契合九阳神功,还天天啃珍奇异果,结果山中数年也没能将九阳大成,全靠在布袋和尚的特制布袋里有了一遭奇遇,才彻底成就九阳,成为年纪轻轻就跻身时代顶流的内功高手。
而其他武人,若无绝世天赋,又没有奇遇的话,便大多都要熬到大几十岁,才能练出一身还算深厚的内力。
“说到奇遇,襄阳那边的菩斯曲蛇,或许可以去找一找,还可找神雕帮忙练剑……”
正琢磨时,黄蓉在厨房里发声了:
“陆沉,从明天开始,咱们不仅要自己练功,还得开始找不同的对手,实战磨砺了。”
陆沉:“啊?”
黄蓉从厨房门边探头出来,冲他露出一个甜美笑脸:
“明天开始,先挑战绍兴府城的武馆,等打完府城武馆,再去别处逐一挑战。若当地有成名好手,也可登门挑战。如此一来,你既可磨砺实战,积累经验,又可开拓眼界,免得将来因经验太浅、眼界太窄,一遇未曾见过的新招,就又给打得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