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铁钉先前的案例,老向强化了规矩意识,纯洁了队伍,改善了校风。我刚来学校时,就听说这里发生了两起刑事案件,一是男教师与男生发生不当关系,二是男教师与女生关系。老向在教职工大会上提出要求,不准任何女生私自到男教师宿舍,当然不包括子女和亲姐妹。他还在师生大会上强调了女生不准到男教师宿舍的校规,并请师生监督举报,一经发现,直接停职调查。
这铁的纪律一执行,就刹住了不正当的师生关系被扭曲的乱象。我就遇到了一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举报。如果举报的话就会得罪人,因为他姓马,教美术的老师,与我私交不错,一起到大河里抓过鱼。夏日一场雨后,他提着胶桶叫我一道来后河里,下水捕鱼。说是捕鱼,其实就是窃取胜利果实。河滩冷水在流动,一铺拦河网上隔一段就挂了一只黄古头。他带领我沿网搜索,把蹦蹦跳跳的小鱼儿取下来放入水桶,半小时过去,就搜罗了半桶鱼。那鱼儿身上长了几根刺,我都被刺痛了好几回。又酸又麻,好难受的。老马本来打算把网搜完的,大概可以把桶装满的,可当我们进入河心时,河对岸有人发现了。那渔夫大声吼道:嘿,是哪个在整网。老马叫我快跑,他不认识我们,也追不上我们。他提着鱼桶跟在我后面,一会就爬上岸,我们提起穿凉鞋厚,来不及穿衣服,就回到院墙边的赶场小道,直接往街上方向跑。从大门回到校园。他选择走街上是误导渔夫,让他以为是街上的人捞现成的鱼,绝不会怀疑的学校的老师。我们要是从校园小门进来,一定会让渔夫进校园找人,影响学校的声誉。我们回来,他杀鱼,煎鱼,让我美美地吃了一餐。还请来了他初三班上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就是幺姨妹,比他足足小了二十岁。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有吃完,还为晚上留了一餐美味。可到了下午,他那幺姨妹突然肚子疼起来了,老马以为是吃鱼吃太多,撑着了,便叫她睡在沙发上,把单层衣服拉上来,细心地用双手擀肚皮,别说,几个来回的擀着,渐渐地,她说好多了。晚上继续吃鱼,幺姨妹就没有再叫同学来吃晚餐。
这个野生的黄古头我是第一次吃得那么舒服。那次捡鱼儿是第一次,后来就再也没有跟着老马去过。上次,那鱼儿拌起来把我手指刺痛了,一直有些后怕。后来捕鱼的多了,鱼儿逐步减少,价格越炒越高,每斤60元。可那时一斤只能卖5元。按当时工资50元计算,要是将那桶鱼卖掉,那一桶鱼十斤左右,也可以收获一个月工资,一个小时挣一个月工资,也非常满意。
后来,老马抽周日到月亮山上玩耍,居然在一条小河沟里捉了几条黑色的野生娃娃鱼。我第一次看见这种叫声象孩子一样的小动物。老马打扫娃娃鱼,烧成汤锅,象土鸡一样的味道,吃起来香极了,比鸡肉更享受,说黄古头香,这娃娃鱼还要香几倍。这么好吃的东西,老马只请了我这个邻居,还有就是他幺姨妹,照说,他把我看成了不是一般的同事,而是朋友,是兄弟。你说,老马把那青春勃勃的幺姨妹请到寝室,还因为肚子疼而擀肚子,按男女有别的话说,还是有些不妥。可是人家老马对我这么好,我能够出卖他吗?
如果不举报,后面发生了大事就晚了。一定会连累我,说我是邻居,知情不报。但最终我没有说老马半个不字。但从我的观察,老马对幺姨妹还是有些说不清楚的意思。从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应验了我的猜测。直到后来,老马的幺姨妹初中毕业后考进了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铁钉一所小学教书,而老马仍在这所中学任教,继续教美术课。老马与幺姨妹就是同一个镇上工作,彼此来往就更方便。
再后来,老马妻子患白血病医治无效死亡,这跟就是当头一棒敲懵了。可是坏事又变好事,可能因为老马这个人心地善良,又是奇缺的艺术人才,还是市美术协会会员,国画作品多次在市县参展与获奖。就是原来我主编校刊时的刊头是他亲自设计的,里面一些插图也是他绘就的。老马丧偶后,让幺姨妹在悲痛之余,提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姐夫,坚持跟姐夫圆房,填补姐姐留下的空位置。她碍于关系和情面,作为幺姨妹从来就没有表露过内心深处的想法。
老马意外丧偶后再意外俘获爱情,这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报。比他年轻二十岁的幺姨妹不仅有文化,还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更漂亮,更有气质,比他那做农民的妻子要强过多少倍,这个不言而喻。可是无论他们关系怎么好,女方父母就是不答应。不过,都什么年代了,爱谁跟谁好还必须父母同意吗?老马和幺姨妹没有经过父母同意,直接上民政办理了婚姻登记手续,就爱意绵绵地睡在一起了,那幸福之情不言而喻。
我们这些老同事都很羡慕老马享受了老夫少妻的人生之乐。但我更为自己因没有得罪老马而自豪。要是当时举报老马让女生私自进入自己宿舍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就说你老马让幺姨妹进入宿舍有理由,但班上的女生与幺姨妹一起进入室内却没有办法辩解吧。无论如何我没有向领导告状,是我有意隐瞒事实。我从老马这件事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把事情做绝了。要真是把事情做绝了,他一定会说我这人不够朋友,恩将仇报。
我从向校长身上学到了一些人生哲学和处事方法。老向原来分配到铁钉时,打报告要调走老向的谭校长,早已卸任退休,就住在这个学校。老校长得知自己原来穿过小鞋的小向已经成长为校长,来这里接班了,他悔恨当初,无地自容。说什么也不敢见向校长,可向校长是何等的胸怀呢?
老谭校长已经中风几年,卧床不起,还患了老年痴呆症,差点认不出老向了。老谭校长没有生育儿子,便让寄养的一个义子接了班,安排在学校厨房当炊事员,儿媳专门照料老谭校长。长病在床,医药费自然不少,还有两个孙儿读书,经济十分困难。向校长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以德报怨,解决老谭校长家的困难。让老谭儿媳妇在护理病人之余打扫学校卫生,解决了就业,增加了一个人的收入。老谭在大脑清醒时,把当时调走老向的前因后果都说明白了,就是轻信了万长远的谗言,叫老向不要计较。
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向不仅不计较,反而还感谢老谭与老万,让老谭校长更加难以理解。老向认为,让他到更偏远的山区得到了锻炼,有了更强的动力搞好工作与学习。要是在这条件优越的地方,最大的可能就是大多数青年老师一样,知足常乐,躺平过完一生,跟老向前后几年分配来的大学生,有几个成长为老向这样赫赫有名的校长呢?还有就是对待老万,向校长从老谭校长那里得知是他老万高的鬼,他也没有一点要报复老万的意思。当老向调进城里时,县上领导征求老向的意见与建议道:你走后,你觉得谁更合适接下你的班,做这个校长呢?老向居然推荐了老万接班转正。
我们这些跟老向关系更近的年轻人对向校长不理解,可他看得远。他认为,老万虽然个人私心重,权欲强,对老向意见大,但抓工作还是务实的,有很强的事业心,老向就喜欢老万这一个优点。学校已经到了鼎盛时期,就需要老万这种人来维持,不会下滑多远。
当然,老向自己承认,也有看走眼的地方,他没有想到老万后来变成那样一个人,凡是以前支持老向工作的人,一律穿小鞋。凡是老向认为人品差的,工作能力不够的,只要听老万的话,就重用。他这一整,把学校的生态搞的乌烟瘴气。该走的走,好些人才就想办法离开了这里。
后来,老万作为校长,插手校办厂经营管理权,把他的大儿子从农村一个种地的插进厂里当管理,还有一些亲戚进入厂里重要岗位,文厂长的权利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塑料厂在他万家的干预下,很快倒闭了,设备卖出去也抵不了拖欠的职工工资。不知道万家挨了多少骂,他们自己不知道。对这个厂的命运,老向怪自己选错了接班人导致倒闭,说起来就痛心疾首。老向说自己这一辈子做错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推荐老万接班当校长,把好端端的校办厂整垮了,让那么多教职工子女和亲属失业了,悔恨当初。
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铁的纪律一执行,就刹住了不正当的师生关系被扭曲的乱象。我就遇到了一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举报。如果举报的话就会得罪人,因为他姓马,教美术的老师,与我私交不错,一起到大河里抓过鱼。夏日一场雨后,他提着胶桶叫我一道来后河里,下水捕鱼。说是捕鱼,其实就是窃取胜利果实。河滩冷水在流动,一铺拦河网上隔一段就挂了一只黄古头。他带领我沿网搜索,把蹦蹦跳跳的小鱼儿取下来放入水桶,半小时过去,就搜罗了半桶鱼。那鱼儿身上长了几根刺,我都被刺痛了好几回。又酸又麻,好难受的。老马本来打算把网搜完的,大概可以把桶装满的,可当我们进入河心时,河对岸有人发现了。那渔夫大声吼道:嘿,是哪个在整网。老马叫我快跑,他不认识我们,也追不上我们。他提着鱼桶跟在我后面,一会就爬上岸,我们提起穿凉鞋厚,来不及穿衣服,就回到院墙边的赶场小道,直接往街上方向跑。从大门回到校园。他选择走街上是误导渔夫,让他以为是街上的人捞现成的鱼,绝不会怀疑的学校的老师。我们要是从校园小门进来,一定会让渔夫进校园找人,影响学校的声誉。我们回来,他杀鱼,煎鱼,让我美美地吃了一餐。还请来了他初三班上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就是幺姨妹,比他足足小了二十岁。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有吃完,还为晚上留了一餐美味。可到了下午,他那幺姨妹突然肚子疼起来了,老马以为是吃鱼吃太多,撑着了,便叫她睡在沙发上,把单层衣服拉上来,细心地用双手擀肚皮,别说,几个来回的擀着,渐渐地,她说好多了。晚上继续吃鱼,幺姨妹就没有再叫同学来吃晚餐。
这个野生的黄古头我是第一次吃得那么舒服。那次捡鱼儿是第一次,后来就再也没有跟着老马去过。上次,那鱼儿拌起来把我手指刺痛了,一直有些后怕。后来捕鱼的多了,鱼儿逐步减少,价格越炒越高,每斤60元。可那时一斤只能卖5元。按当时工资50元计算,要是将那桶鱼卖掉,那一桶鱼十斤左右,也可以收获一个月工资,一个小时挣一个月工资,也非常满意。
后来,老马抽周日到月亮山上玩耍,居然在一条小河沟里捉了几条黑色的野生娃娃鱼。我第一次看见这种叫声象孩子一样的小动物。老马打扫娃娃鱼,烧成汤锅,象土鸡一样的味道,吃起来香极了,比鸡肉更享受,说黄古头香,这娃娃鱼还要香几倍。这么好吃的东西,老马只请了我这个邻居,还有就是他幺姨妹,照说,他把我看成了不是一般的同事,而是朋友,是兄弟。你说,老马把那青春勃勃的幺姨妹请到寝室,还因为肚子疼而擀肚子,按男女有别的话说,还是有些不妥。可是人家老马对我这么好,我能够出卖他吗?
如果不举报,后面发生了大事就晚了。一定会连累我,说我是邻居,知情不报。但最终我没有说老马半个不字。但从我的观察,老马对幺姨妹还是有些说不清楚的意思。从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应验了我的猜测。直到后来,老马的幺姨妹初中毕业后考进了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铁钉一所小学教书,而老马仍在这所中学任教,继续教美术课。老马与幺姨妹就是同一个镇上工作,彼此来往就更方便。
再后来,老马妻子患白血病医治无效死亡,这跟就是当头一棒敲懵了。可是坏事又变好事,可能因为老马这个人心地善良,又是奇缺的艺术人才,还是市美术协会会员,国画作品多次在市县参展与获奖。就是原来我主编校刊时的刊头是他亲自设计的,里面一些插图也是他绘就的。老马丧偶后,让幺姨妹在悲痛之余,提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姐夫,坚持跟姐夫圆房,填补姐姐留下的空位置。她碍于关系和情面,作为幺姨妹从来就没有表露过内心深处的想法。
老马意外丧偶后再意外俘获爱情,这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报。比他年轻二十岁的幺姨妹不仅有文化,还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更漂亮,更有气质,比他那做农民的妻子要强过多少倍,这个不言而喻。可是无论他们关系怎么好,女方父母就是不答应。不过,都什么年代了,爱谁跟谁好还必须父母同意吗?老马和幺姨妹没有经过父母同意,直接上民政办理了婚姻登记手续,就爱意绵绵地睡在一起了,那幸福之情不言而喻。
我们这些老同事都很羡慕老马享受了老夫少妻的人生之乐。但我更为自己因没有得罪老马而自豪。要是当时举报老马让女生私自进入自己宿舍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就说你老马让幺姨妹进入宿舍有理由,但班上的女生与幺姨妹一起进入室内却没有办法辩解吧。无论如何我没有向领导告状,是我有意隐瞒事实。我从老马这件事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把事情做绝了。要真是把事情做绝了,他一定会说我这人不够朋友,恩将仇报。
我从向校长身上学到了一些人生哲学和处事方法。老向原来分配到铁钉时,打报告要调走老向的谭校长,早已卸任退休,就住在这个学校。老校长得知自己原来穿过小鞋的小向已经成长为校长,来这里接班了,他悔恨当初,无地自容。说什么也不敢见向校长,可向校长是何等的胸怀呢?
老谭校长已经中风几年,卧床不起,还患了老年痴呆症,差点认不出老向了。老谭校长没有生育儿子,便让寄养的一个义子接了班,安排在学校厨房当炊事员,儿媳专门照料老谭校长。长病在床,医药费自然不少,还有两个孙儿读书,经济十分困难。向校长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以德报怨,解决老谭校长家的困难。让老谭儿媳妇在护理病人之余打扫学校卫生,解决了就业,增加了一个人的收入。老谭在大脑清醒时,把当时调走老向的前因后果都说明白了,就是轻信了万长远的谗言,叫老向不要计较。
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向不仅不计较,反而还感谢老谭与老万,让老谭校长更加难以理解。老向认为,让他到更偏远的山区得到了锻炼,有了更强的动力搞好工作与学习。要是在这条件优越的地方,最大的可能就是大多数青年老师一样,知足常乐,躺平过完一生,跟老向前后几年分配来的大学生,有几个成长为老向这样赫赫有名的校长呢?还有就是对待老万,向校长从老谭校长那里得知是他老万高的鬼,他也没有一点要报复老万的意思。当老向调进城里时,县上领导征求老向的意见与建议道:你走后,你觉得谁更合适接下你的班,做这个校长呢?老向居然推荐了老万接班转正。
我们这些跟老向关系更近的年轻人对向校长不理解,可他看得远。他认为,老万虽然个人私心重,权欲强,对老向意见大,但抓工作还是务实的,有很强的事业心,老向就喜欢老万这一个优点。学校已经到了鼎盛时期,就需要老万这种人来维持,不会下滑多远。
当然,老向自己承认,也有看走眼的地方,他没有想到老万后来变成那样一个人,凡是以前支持老向工作的人,一律穿小鞋。凡是老向认为人品差的,工作能力不够的,只要听老万的话,就重用。他这一整,把学校的生态搞的乌烟瘴气。该走的走,好些人才就想办法离开了这里。
后来,老万作为校长,插手校办厂经营管理权,把他的大儿子从农村一个种地的插进厂里当管理,还有一些亲戚进入厂里重要岗位,文厂长的权利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塑料厂在他万家的干预下,很快倒闭了,设备卖出去也抵不了拖欠的职工工资。不知道万家挨了多少骂,他们自己不知道。对这个厂的命运,老向怪自己选错了接班人导致倒闭,说起来就痛心疾首。老向说自己这一辈子做错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推荐老万接班当校长,把好端端的校办厂整垮了,让那么多教职工子女和亲属失业了,悔恨当初。
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