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棠浑身猛地一震,也顾不上难受,抬起头,死死盯着萧承烨!
“你说什么?”
她弟弟苏明梧,她唯一的亲人,不是被陆子砚带走了吗?
萧承烨怎么会知道他还活着?
这不可能!她明明将他藏得那么好!
萧承烨看着她震惊到失语的模样,唇边的笑意扩大了几分,带着一丝残忍的愉悦。
“呵,看来你还不知道。”
他慢条斯理地说道,享受着她此刻的惊慌失措。
“朕本来想着,等你安分守己,乖乖替朕怀上龙裔之后,就将他从京城接进宫来,给你一个天大的惊喜。”
他故作惋惜地叹了口气:“可惜啊……是你自己,亲手毁了这个机会。”
“苏明棠,你若安分,他便能活。你若再敢有任何不轨之心,或者再动什么歪心思……”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胁。
“朕会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苏明棠只觉得五雷轰顶,她最大的软肋,她拼死守护的秘密,竟然就这样赤裸裸地暴露在了他面前。
萧承烨见她脸色惨白如纸,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
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警告,有愤怒,也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疲惫。
他今日,没有再留宿在此的打算。
他甩袖,转身,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
“砰!”
沉重的殿门再次在他身后合上,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苏明棠扶着桌子,思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脖颈上的伤口带来阵阵刺痛,却远不及此刻心中的惊涛骇浪。
然而,这点皮肉之苦,又怎及得上萧承烨那最后一句威胁带来的万箭穿心。
萧承烨……他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苏明棠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试图用疼痛来维持清醒。
最坏的结局,莫过于明远早已落入萧承烨的魔爪,只是他引而不发,等待着最合适的时机给予她致命一击。
不,不对。
苏明棠眸中闪过一丝清明。
以萧承烨那睚眦必报、喜欢当面捅刀的性子,若是明梧当真在他手里,恐怕人还没进宫,他那阴阳怪气的嘲讽早就铺天盖地而来了,又岂会等到今日才以此作为要挟?
他更享受的,是看着猎物在眼前挣扎,却无力反抗的快感。
所以,萧承烨只是知晓了明五尚在人世的消息,却并未将人掌控在手。
那么,这个消息,又是从何处泄露的?
是谁,在她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防线背后,狠狠地插上了一刀?
不等苏明棠细想,殿门“吱呀”一声,再次被推开了一条缝。
一道瘦削的身影提着药箱,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仿佛已在门外等候多时。
烛光下,来人左眼上那块熟悉的黑色眼罩,让苏明棠几乎是瞬间绷紧了神经,又在下一刻认出来人身份时,略微松懈。
是陆子砚。
她扶着小几的边缘,摇晃着站起身来,迎了上去。
“陆太医。”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陆子砚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将药箱放在地上,恭敬地行了一礼:“微臣陆子砚,奉旨为娘娘诊治。”
萧承烨那多疑的性子,特意吩咐过,每次来东宫为她“请脉”的太医都必须轮换,绝不固定。
这使得她与宫外的联系变得极为艰难,更遑论及时知晓外界的风吹草动。
尤其近段时间,萧承烨几乎日日留宿东宫,即便只是在这破败的偏殿,也足以让所有耳目噤若寒蝉。
他们担心被察觉,接触便更是少之又少,每一次传递消息,都如履薄冰。
苏明棠的目光落在陆子砚那只露出的右眼上,心中不由一沉。
他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化不开,带着明显的疲惫与焦虑,显然是多日未曾好眠。
陆子砚打开药箱,显然是率先注意到了她脖颈处的伤口,从中取出纱布药粉,动作娴熟地开始为她处理颈上的伤口。
他微微躬身,做出仔细诊脉的姿态,压低了声音,语气却保持着太医应有的沉稳:“娘娘放心,伤口不深。臣会为您配制上好的修颜膏,精心调理,断不会留下任何疤痕。”
处理了脖颈处的伤口后,又开始为她把脉。
在按上其脉搏的一瞬间,一张折叠得极小的纸条,如同羽毛般悄然滑入了她的掌心。
苏明棠面上不动声色,指尖微拢,已将那纸条紧紧攥住。
陆子砚收拾好药箱,再次躬身行礼,沉声道:“娘娘好生歇息,微臣告退。”
他退了出去,殿门再次被轻轻合上。
苏明棠轻步走到门边,侧耳细听,直到确认陆子砚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周遭再无任何异响,才松了口气。
她颤抖着摊开掌心那张被汗水浸湿的纸条,借着摇曳的烛火,一字一句地细细看去。
纸上的字迹潦草而急促,显然是在极度匆忙之下写就:
“接梧之日,太后之人行事不密,引来他者。吾不欲牵涉其中,于酒肆稍作纷扰,趁乱携梧脱身。然数日后,城中遍贴梧之画像,悬赏缉拿。现梧暂匿于吾城南私宅,不知能安几时。务必谨慎,速作决断。”
太后的人出了纰漏……引来了“他者”……城中张贴画像……
她猜的没错,萧承烨果然只是知道了消息。
苏明棠走到烛台边,将那张薄薄的信纸凑近火苗,看着它在火焰中迅速卷曲、变黑,最终化为一缕青烟,消散无踪。
信中所说的,被太后的人引来的“他者”,十有八九便是萧承烨安插在京中的眼线。
萧承烨的人马与太后的人马,为了争夺明梧,定然发生过一场暗中的较量,而陆子砚则是在混乱中,将明梧带离了双方的视线。
只是,让她感到奇怪的是,萧承烨既然已经察觉到了太后的动作,甚至可能已经抓了太后派出去的爪牙,依照太后那不容挑衅的性子,为何至今宫中仍是一片风平浪静,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太后的人失手,她最重要的棋子之一苏明梧下落不明,她竟能如此沉得住气?
这实在不合常理。
还有一点,玉兰呢?
她怎么还没回来。
“你说什么?”
她弟弟苏明梧,她唯一的亲人,不是被陆子砚带走了吗?
萧承烨怎么会知道他还活着?
这不可能!她明明将他藏得那么好!
萧承烨看着她震惊到失语的模样,唇边的笑意扩大了几分,带着一丝残忍的愉悦。
“呵,看来你还不知道。”
他慢条斯理地说道,享受着她此刻的惊慌失措。
“朕本来想着,等你安分守己,乖乖替朕怀上龙裔之后,就将他从京城接进宫来,给你一个天大的惊喜。”
他故作惋惜地叹了口气:“可惜啊……是你自己,亲手毁了这个机会。”
“苏明棠,你若安分,他便能活。你若再敢有任何不轨之心,或者再动什么歪心思……”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胁。
“朕会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苏明棠只觉得五雷轰顶,她最大的软肋,她拼死守护的秘密,竟然就这样赤裸裸地暴露在了他面前。
萧承烨见她脸色惨白如纸,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
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警告,有愤怒,也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疲惫。
他今日,没有再留宿在此的打算。
他甩袖,转身,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
“砰!”
沉重的殿门再次在他身后合上,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苏明棠扶着桌子,思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脖颈上的伤口带来阵阵刺痛,却远不及此刻心中的惊涛骇浪。
然而,这点皮肉之苦,又怎及得上萧承烨那最后一句威胁带来的万箭穿心。
萧承烨……他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苏明棠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试图用疼痛来维持清醒。
最坏的结局,莫过于明远早已落入萧承烨的魔爪,只是他引而不发,等待着最合适的时机给予她致命一击。
不,不对。
苏明棠眸中闪过一丝清明。
以萧承烨那睚眦必报、喜欢当面捅刀的性子,若是明梧当真在他手里,恐怕人还没进宫,他那阴阳怪气的嘲讽早就铺天盖地而来了,又岂会等到今日才以此作为要挟?
他更享受的,是看着猎物在眼前挣扎,却无力反抗的快感。
所以,萧承烨只是知晓了明五尚在人世的消息,却并未将人掌控在手。
那么,这个消息,又是从何处泄露的?
是谁,在她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防线背后,狠狠地插上了一刀?
不等苏明棠细想,殿门“吱呀”一声,再次被推开了一条缝。
一道瘦削的身影提着药箱,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仿佛已在门外等候多时。
烛光下,来人左眼上那块熟悉的黑色眼罩,让苏明棠几乎是瞬间绷紧了神经,又在下一刻认出来人身份时,略微松懈。
是陆子砚。
她扶着小几的边缘,摇晃着站起身来,迎了上去。
“陆太医。”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陆子砚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将药箱放在地上,恭敬地行了一礼:“微臣陆子砚,奉旨为娘娘诊治。”
萧承烨那多疑的性子,特意吩咐过,每次来东宫为她“请脉”的太医都必须轮换,绝不固定。
这使得她与宫外的联系变得极为艰难,更遑论及时知晓外界的风吹草动。
尤其近段时间,萧承烨几乎日日留宿东宫,即便只是在这破败的偏殿,也足以让所有耳目噤若寒蝉。
他们担心被察觉,接触便更是少之又少,每一次传递消息,都如履薄冰。
苏明棠的目光落在陆子砚那只露出的右眼上,心中不由一沉。
他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化不开,带着明显的疲惫与焦虑,显然是多日未曾好眠。
陆子砚打开药箱,显然是率先注意到了她脖颈处的伤口,从中取出纱布药粉,动作娴熟地开始为她处理颈上的伤口。
他微微躬身,做出仔细诊脉的姿态,压低了声音,语气却保持着太医应有的沉稳:“娘娘放心,伤口不深。臣会为您配制上好的修颜膏,精心调理,断不会留下任何疤痕。”
处理了脖颈处的伤口后,又开始为她把脉。
在按上其脉搏的一瞬间,一张折叠得极小的纸条,如同羽毛般悄然滑入了她的掌心。
苏明棠面上不动声色,指尖微拢,已将那纸条紧紧攥住。
陆子砚收拾好药箱,再次躬身行礼,沉声道:“娘娘好生歇息,微臣告退。”
他退了出去,殿门再次被轻轻合上。
苏明棠轻步走到门边,侧耳细听,直到确认陆子砚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周遭再无任何异响,才松了口气。
她颤抖着摊开掌心那张被汗水浸湿的纸条,借着摇曳的烛火,一字一句地细细看去。
纸上的字迹潦草而急促,显然是在极度匆忙之下写就:
“接梧之日,太后之人行事不密,引来他者。吾不欲牵涉其中,于酒肆稍作纷扰,趁乱携梧脱身。然数日后,城中遍贴梧之画像,悬赏缉拿。现梧暂匿于吾城南私宅,不知能安几时。务必谨慎,速作决断。”
太后的人出了纰漏……引来了“他者”……城中张贴画像……
她猜的没错,萧承烨果然只是知道了消息。
苏明棠走到烛台边,将那张薄薄的信纸凑近火苗,看着它在火焰中迅速卷曲、变黑,最终化为一缕青烟,消散无踪。
信中所说的,被太后的人引来的“他者”,十有八九便是萧承烨安插在京中的眼线。
萧承烨的人马与太后的人马,为了争夺明梧,定然发生过一场暗中的较量,而陆子砚则是在混乱中,将明梧带离了双方的视线。
只是,让她感到奇怪的是,萧承烨既然已经察觉到了太后的动作,甚至可能已经抓了太后派出去的爪牙,依照太后那不容挑衅的性子,为何至今宫中仍是一片风平浪静,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太后的人失手,她最重要的棋子之一苏明梧下落不明,她竟能如此沉得住气?
这实在不合常理。
还有一点,玉兰呢?
她怎么还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