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周易洗了澡,坐在房间的书桌,捧着一本道门典籍认真读着。
武媚娘将洗好的衣服晾起来,拿着手电筒在混元宫转了一圈,反锁上大门,准备回房间学习现代知识。
路过昊天殿时,她看到王灵官神像的供桌上端端正正的摆着一片红色树叶,觉得有些不正常,便走过去,先向神像拜了拜,然后拿起树叶,敲开了周易的房门。
这叶子看起来像是公园景区喜欢栽种的夏日红,但云雾山没这种树,按理说不该出现在混元宫的。
周易拿着端详半天,表情有些疑惑:
“要是风刮来的,这风也太怪了吧?”
武媚娘说道:
“中午妾身按照您的吩咐,将空信封在王灵官神像前烧了,当时就刮来一阵风,如今突然多出这片叶子,会不会是王灵官告知事情已经办妥?”
这个推论倒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古代有红叶传书的典故,现在王灵官用这种方式做回应,合情合理。
周易看着叶子完整清晰的脉络说道:
“不排除这个可能,但现在没法查验王灵官到底有没有出手,也不知道花钱买寿命的人是谁,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说完,他将这片叶子夹到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中,不管是不是神仙传递讯息的载体,这片红红的叶子都挺漂亮,适合收藏。
武媚娘小心翼翼的请示道:
“仙长,妾身可否去神像前,祈求一些事情?”
周易把《现代汉语词典》放到书架上,扭脸问道:
“你想让神仙杀了武元庆和武元爽,替你小时候出气吗?”
武媚娘愣了一下,随即摇头:
“妾身跟他们已无任何瓜葛,他们或生或死,都与我无关。”
自打读完自己的生平,感觉女皇看开了很多事啊……周易没有探究别人隐私的习惯,笑着说道: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不用问我,求神仙帮忙,记得要摆上供品……先说好,我可不保证神仙们能出手。”
现在能确定的是大殿中能请来赵公元帅和关圣帝君,公孙大娘拿着小零食祈求平安,也能得到照拂。
但武媚娘专门提出来,肯定不会是简单的事情,周易也不敢打包票能成功,所以就提前打个预防针,免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这态度让武媚娘很是意外:
“仙长不怕妾身在神仙面前诅咒李世民病逝,李唐王朝乱象四起吗?”
周易坐在电脑椅上,神情无比放松:
“要是李唐王朝能被一个诅咒干趴下,说明他们不值得我帮助,或者那个时空有真正的救世主出现。”
武媚娘行了一礼:
“妾身不会做祸乱朝纲之事,还请仙长放心。”
说完,她回到自己房间,捧着一本小学课本,认真学习起来。
随后两天,武媚娘一直在忙着学习,直到公孙大娘和李白一前一后来到混元宫,她也没去神像前祈求帮忙,像是忘了,更像是没准备好。
“哈哈,小脆筒,我来啦!”
公孙大娘来到混元宫就是吃吃吃,恨不得把冰箱里的小脆筒全塞进肚子里。
武媚娘很喜欢这个活泼的乖妹妹:
“见到李隆基了吗?”
公孙大娘重重的点了点头:
“见到了见到了,把道长给的所有东西全送给了他,他比我还土包子,啥都没见过,高力士也跟个二傻子一样,一直套我的话,想知道这边的情况,但我越说,他就越害怕,希望他那天晚上没做噩梦。”
周易:“……”
好端端的混元宫,不会被你描述成阎王殿了吧?
武媚娘接着问道:
“他怎么安置你的?”
公孙大娘咬了一口小脆筒,脸上洋溢着吃到美食的幸福:
“陛下要给道长修建一元观,本来选择了距离皇城一步之遥的永兴、崇仁等坊,但我觉得距离皇城太近不安全,就以仙长不喜与别的寺庙共享一坊为由,选择了没有寺庙道观的道政坊。”
武媚娘对长安的坊市分布很清楚:
“道政坊西邻东市,北接兴庆坊,东临春明门,南边是比较僻静的常乐坊,位置不错,不管出城还是买东西都很方便。”
兴庆坊就是后来李隆基专门用来和杨玉环享乐的兴庆宫,不过有了周易的干预,兴庆宫大概率是建不起来了。
周易看着公孙大娘问道:
“住在离城门这么近的地方,是方便你遇到危险可以第一时间乔装出城吧?”
剩饭女贼自然是不承认的:
“哪有,奴家胆子很大的!”
“是是是,你的胆子都用在表演《裴将军满堂势》上了。”
几人聊天时,一直没说话的李白,默默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上面写着一行娟秀的毛笔字:
【李白弟弟亲启】
当他拿出来时,公孙大娘的眼睛一亮:
“这不是我写给你的信吗?李白弟弟你收到信啦?”
李白点点头,努力装作很深沉的样子:
“昨日豫州刺史府的都尉日夜兼程赶到昌隆县,如今还在我家中休息……师父,我和公孙姐姐在一个世界,我可以去长安了吗?”
周易把信接到手中,才发现信中没啥内容,全是“宫廷玉液酒”、“奇变偶不变”、“独照峨眉峰”之类对暗号的梗。
信的最后,还用毛笔画了一只小乌龟……幸好送信的都尉没打开看,否则千里传书就送这么个画儿,绝对会崩溃。
把信看完,周易这才注意到,信封和信纸都是公孙大娘带过去的,所以这次没变成文物,倒是不用担心唐朝文物出现网络名梗造成的轰动了。
“李白,这次回去你准备一下就去长安,跟你公孙姐姐汇合。”
“弟子遵命!”
“石榴,回去告诉李隆基,我大徒弟李白从蜀郡出发去长安,让他做好沿途的护卫工作。”
大弟子首次出川入京,一定要把排面拉满。
周易刚吩咐完,一身蓝色道袍的霍去病就现身了,他腰上挂着一把汉剑,大步来到周易面前,躬身行了一礼:
“弟子霍去病,拜见恩师!”
听到这个名字,正在吃虾条的李白咬到了手指,公孙大娘吃到了小脆筒的包装纸,就连知道霍去病要来的武媚娘,也忘了吃手中的香辣味小米锅巴。
听到霍去病改姓,周易问道:
“你母亲都给你说了?”
“弟子回去后问了母亲,才知道我父确实是平阳县人氏,当日就改姓为霍,等此战挟胜归来,再去平阳县认祖归宗。”
周易又问起了刘彻:
“你姨夫现在如何了?”
“得知有七十年寿元,他神清气爽,一口气连斩四位方士,其余之人一并驱散,并禁止宫中之人服食丹药。”
历史上的刘彻把自己嗑成了药罐,就这还活到了七十岁,要是不嗑药的话,说不定能活到八十。
这要再加上长寿的霍去病,真不敢想象大汉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中午,周易没在山上做饭,而是开车领着大家来到镇上的华莱士,请这群古代人吃炸物汉堡蜜汁烤鸡。
一直到华莱士店里,李白都晕晕乎乎的,根本不敢相信,能在这里遇到一生的偶像霍去病,更没想到,霍去病还成了自己师弟。
嗯,按照拜师的先后顺序来说,他这个大弟子的身份是谁都夺不走的。
霍去病倒是很快乐,蜜汁烤鸡刚端上来,他就学着周易的样子戴上一次性手套,撕下一条鸡腿递给了李白:
“师兄,来吃鸡腿。”
历史上豪放大气的李白,此刻却唯唯诺诺,仿佛一个小媳妇儿:
“多……多谢冠军侯!”
“师兄此话太见外了,等我拿到冠军侯的爵位再喊也不迟……对了,我听军中将士说,匈奴皇族会用金人祭天,我打算抢一尊匈奴的祭天金人献给师父,师兄觉得如何?”
————————————
感谢读者【Jiee】打赏的10000书币,第二更送上,求月票啊兄弟们!
武媚娘将洗好的衣服晾起来,拿着手电筒在混元宫转了一圈,反锁上大门,准备回房间学习现代知识。
路过昊天殿时,她看到王灵官神像的供桌上端端正正的摆着一片红色树叶,觉得有些不正常,便走过去,先向神像拜了拜,然后拿起树叶,敲开了周易的房门。
这叶子看起来像是公园景区喜欢栽种的夏日红,但云雾山没这种树,按理说不该出现在混元宫的。
周易拿着端详半天,表情有些疑惑:
“要是风刮来的,这风也太怪了吧?”
武媚娘说道:
“中午妾身按照您的吩咐,将空信封在王灵官神像前烧了,当时就刮来一阵风,如今突然多出这片叶子,会不会是王灵官告知事情已经办妥?”
这个推论倒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古代有红叶传书的典故,现在王灵官用这种方式做回应,合情合理。
周易看着叶子完整清晰的脉络说道:
“不排除这个可能,但现在没法查验王灵官到底有没有出手,也不知道花钱买寿命的人是谁,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说完,他将这片叶子夹到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中,不管是不是神仙传递讯息的载体,这片红红的叶子都挺漂亮,适合收藏。
武媚娘小心翼翼的请示道:
“仙长,妾身可否去神像前,祈求一些事情?”
周易把《现代汉语词典》放到书架上,扭脸问道:
“你想让神仙杀了武元庆和武元爽,替你小时候出气吗?”
武媚娘愣了一下,随即摇头:
“妾身跟他们已无任何瓜葛,他们或生或死,都与我无关。”
自打读完自己的生平,感觉女皇看开了很多事啊……周易没有探究别人隐私的习惯,笑着说道: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不用问我,求神仙帮忙,记得要摆上供品……先说好,我可不保证神仙们能出手。”
现在能确定的是大殿中能请来赵公元帅和关圣帝君,公孙大娘拿着小零食祈求平安,也能得到照拂。
但武媚娘专门提出来,肯定不会是简单的事情,周易也不敢打包票能成功,所以就提前打个预防针,免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这态度让武媚娘很是意外:
“仙长不怕妾身在神仙面前诅咒李世民病逝,李唐王朝乱象四起吗?”
周易坐在电脑椅上,神情无比放松:
“要是李唐王朝能被一个诅咒干趴下,说明他们不值得我帮助,或者那个时空有真正的救世主出现。”
武媚娘行了一礼:
“妾身不会做祸乱朝纲之事,还请仙长放心。”
说完,她回到自己房间,捧着一本小学课本,认真学习起来。
随后两天,武媚娘一直在忙着学习,直到公孙大娘和李白一前一后来到混元宫,她也没去神像前祈求帮忙,像是忘了,更像是没准备好。
“哈哈,小脆筒,我来啦!”
公孙大娘来到混元宫就是吃吃吃,恨不得把冰箱里的小脆筒全塞进肚子里。
武媚娘很喜欢这个活泼的乖妹妹:
“见到李隆基了吗?”
公孙大娘重重的点了点头:
“见到了见到了,把道长给的所有东西全送给了他,他比我还土包子,啥都没见过,高力士也跟个二傻子一样,一直套我的话,想知道这边的情况,但我越说,他就越害怕,希望他那天晚上没做噩梦。”
周易:“……”
好端端的混元宫,不会被你描述成阎王殿了吧?
武媚娘接着问道:
“他怎么安置你的?”
公孙大娘咬了一口小脆筒,脸上洋溢着吃到美食的幸福:
“陛下要给道长修建一元观,本来选择了距离皇城一步之遥的永兴、崇仁等坊,但我觉得距离皇城太近不安全,就以仙长不喜与别的寺庙共享一坊为由,选择了没有寺庙道观的道政坊。”
武媚娘对长安的坊市分布很清楚:
“道政坊西邻东市,北接兴庆坊,东临春明门,南边是比较僻静的常乐坊,位置不错,不管出城还是买东西都很方便。”
兴庆坊就是后来李隆基专门用来和杨玉环享乐的兴庆宫,不过有了周易的干预,兴庆宫大概率是建不起来了。
周易看着公孙大娘问道:
“住在离城门这么近的地方,是方便你遇到危险可以第一时间乔装出城吧?”
剩饭女贼自然是不承认的:
“哪有,奴家胆子很大的!”
“是是是,你的胆子都用在表演《裴将军满堂势》上了。”
几人聊天时,一直没说话的李白,默默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上面写着一行娟秀的毛笔字:
【李白弟弟亲启】
当他拿出来时,公孙大娘的眼睛一亮:
“这不是我写给你的信吗?李白弟弟你收到信啦?”
李白点点头,努力装作很深沉的样子:
“昨日豫州刺史府的都尉日夜兼程赶到昌隆县,如今还在我家中休息……师父,我和公孙姐姐在一个世界,我可以去长安了吗?”
周易把信接到手中,才发现信中没啥内容,全是“宫廷玉液酒”、“奇变偶不变”、“独照峨眉峰”之类对暗号的梗。
信的最后,还用毛笔画了一只小乌龟……幸好送信的都尉没打开看,否则千里传书就送这么个画儿,绝对会崩溃。
把信看完,周易这才注意到,信封和信纸都是公孙大娘带过去的,所以这次没变成文物,倒是不用担心唐朝文物出现网络名梗造成的轰动了。
“李白,这次回去你准备一下就去长安,跟你公孙姐姐汇合。”
“弟子遵命!”
“石榴,回去告诉李隆基,我大徒弟李白从蜀郡出发去长安,让他做好沿途的护卫工作。”
大弟子首次出川入京,一定要把排面拉满。
周易刚吩咐完,一身蓝色道袍的霍去病就现身了,他腰上挂着一把汉剑,大步来到周易面前,躬身行了一礼:
“弟子霍去病,拜见恩师!”
听到这个名字,正在吃虾条的李白咬到了手指,公孙大娘吃到了小脆筒的包装纸,就连知道霍去病要来的武媚娘,也忘了吃手中的香辣味小米锅巴。
听到霍去病改姓,周易问道:
“你母亲都给你说了?”
“弟子回去后问了母亲,才知道我父确实是平阳县人氏,当日就改姓为霍,等此战挟胜归来,再去平阳县认祖归宗。”
周易又问起了刘彻:
“你姨夫现在如何了?”
“得知有七十年寿元,他神清气爽,一口气连斩四位方士,其余之人一并驱散,并禁止宫中之人服食丹药。”
历史上的刘彻把自己嗑成了药罐,就这还活到了七十岁,要是不嗑药的话,说不定能活到八十。
这要再加上长寿的霍去病,真不敢想象大汉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中午,周易没在山上做饭,而是开车领着大家来到镇上的华莱士,请这群古代人吃炸物汉堡蜜汁烤鸡。
一直到华莱士店里,李白都晕晕乎乎的,根本不敢相信,能在这里遇到一生的偶像霍去病,更没想到,霍去病还成了自己师弟。
嗯,按照拜师的先后顺序来说,他这个大弟子的身份是谁都夺不走的。
霍去病倒是很快乐,蜜汁烤鸡刚端上来,他就学着周易的样子戴上一次性手套,撕下一条鸡腿递给了李白:
“师兄,来吃鸡腿。”
历史上豪放大气的李白,此刻却唯唯诺诺,仿佛一个小媳妇儿:
“多……多谢冠军侯!”
“师兄此话太见外了,等我拿到冠军侯的爵位再喊也不迟……对了,我听军中将士说,匈奴皇族会用金人祭天,我打算抢一尊匈奴的祭天金人献给师父,师兄觉得如何?”
————————————
感谢读者【Jiee】打赏的10000书币,第二更送上,求月票啊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