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舟之轻即心之轻(求月票)-《说好当闲散赘婿,你陆地神仙?》

  陈逸自是清楚他被多少人惦记着。

  掰着手指头都能算出来。

  有被他下药迷晕的陈云帆,崔清梧和提刑司百户方红袖。

  有被他所救的萧家暗卫,乃至萧家老太爷和萧惊鸿也在找他。

  还有隐卫楼玉雪等人。

  所幸他现在身份未曾暴露,短时间内倒是不用担心被那些人盯上。

  因而下午的时间,他得以安稳修炼四象功。

  如今他的距离六品上段已然不远,估摸着再有一两天便能突破。

  应是能赶在中秋节之前。

  陈逸了解完自身修为进境,便唤出光幕看了看。

  略过棋书医武等道和对应技法境界,目光落在最后:

  [机缘:488]

  “488……道境越高,所需机缘越多啊。”

  “除去还是小成的刀道和已经突破至圆满境界的书道,其余诸道都是大成境界。”

  “而想要提升一道圆满,都需要一千机缘。”

  陈逸暗自摇了摇头,单靠机缘提升,他要猴年马月才能将所有道提升至圆满?

  最快的办法还是顿悟,就像书道那般。

  只是顿悟需要契机,可遇不可求,并非他能操控的。

  “还是得多修炼,方才有机会。”

  陈逸看着窗外昏暗天空下的落雨,轻轻地叹了口气。

  虽说现在萧惊鸿不在府城,但是佳兴苑内还有谢停云在。

  他习练拳法、枪法、刀法等动静太大,根本不可能瞒得过那位天山派大师姐。

  “看来明日要让王纪再寻一处僻静的宅子,专门用于习练武道。”

  陈逸想着这些,便将刀道提升至大成。

  刀道玄奥磅礴如江河瞬间涌入他的脑海,逐渐沉淀下来。

  简单感悟一番,陈逸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若是在跟柳浪比斗前,将这些玄奥融会贯通,届时拿他试试刀。”

  “相信他那时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陈逸笑过之后摇摇头,将这个有些恶趣味的想法抛在脑后。

  他可是知道“刀狂”的“狂”由何而来。

  若是被柳浪知道也刀道大成,估摸着得天天缠着他比斗。

  这时,楼下传来一阵脚步声。

  小蝶敲门说:“姑爷,大小姐请您去佳兴苑用晚饭。”

  陈逸回了句“这就来”,换上一身轻便长衫,带着萧无戈、小蝶直奔佳兴苑。

  席间。

  萧婉儿将她下午补充好的册子拿出来询问陈逸的意见。

  陈逸翻看一遍,自是夸赞居多。

  “眼下来看,医道学院的章程已经很全面了,剩下的可以等相关医师就位再行调整。”

  萧婉儿面露微笑,小心收好册子后说:“等会儿我去找爷爷商议,看看他是否同意。”

  “老太爷胸怀若谷,想必不会拒绝。”

  “希望如此,我只怕准备不充分,被爷爷问倒,其实……”

  陈逸听出她的意思,想了想摇头道:“医道学院的章程从头到尾都是大姐一人整理成册。”

  “便是老太爷询问一些细节问题,你如实回答即可,合理的就补充进章程里,不合理的……”

  他顿了顿,看向萧婉儿鼓励道:“相信你有办法说服老太爷。”

  萧婉儿迎着他的目光,迟疑着说:“我试一试。”

  陈逸点点头,笑着说道:“趁着那座学院还未成型,博采众家之言没什么坏处。”

  “兼听则明嘛。”

  “再有以后若是找不到合适的医道圣手,大姐先兼着院长之位也能先让学院运转起来。”

  本就没什么底气的萧婉儿闻言,连连摇头:“不行,不行……”

  她红着脸道:“我对医术一知半解,怎可担任院长去误人子弟?”

  陈逸语气认真几分说:“让医道圣手担任院长,主要是能更好的招揽有志于医道的学生。”

  “授课相关大多是由教习去做。”

  “就像贵云书院的岳明先生,他做学问还成,琴棋书画样样不精,教人读书更是不懂因材施教。”

  “他都可以当院长,大姐为何不行?”

  萧婉儿见他这么说岳明先生,忍不住笑了一下,似是觉得不妥,她连忙忍住笑意说:

  “岳明先生还是有学问的,不然那些读书人怎会争相拜他为师?”

  “他的学问马马虎虎……算了不说他,总之大姐可以将我的提议作为备选?”

  “万一真没有医道圣手坐镇学院,总不好让院长之位空着。”

  好说歹说,萧婉儿轻轻点头,“这是后话,我先问问爷爷意见。”

  说完,她似是想到什么,看向陈逸说道:

  “若是能成,往后药堂这边我怕是不能兼顾了。”

  陈逸微一挑眉,明白她说的是百草堂拓展之事。

  “几间药堂固守府城这里,有那些茶饮在,应能旱涝保收。”

  “至于百草堂的拓展,前期应是不需要府里帮衬,那位陈老板能够应付。”

  “唯有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才需要府里出面,届时大姐酌情安排便是。”

  顿了顿,陈逸继续说:“大姐若是不放心,也可让一人跟着百草堂,我看先前的几位掌柜都还算是脑子活泛的人。”

  萧婉儿略一思索点头说:“还是妹夫想得周到,只是……”

  她看了一眼陈逸,并未继续说下去,转而招呼几人道:“先吃饭吧,稍后再议。”

  她本想说出让陈逸去配合百草堂,但转念一想,又担心陈逸嫌麻烦。

  再加上药堂生意不大不小,关系萧家上下的银钱用度,也要问过老太爷才好确定。

  幸亏陈逸不清楚她的想法,不然这饭必然吃得不香了。

  毕竟他就是陈余,陈余就是他。

  让他去配合“陈余”,等于左右手互搏,他一人分饰两角。

  想想都累得慌。

  谢停云眼见两人沉默下来,方才朝陈逸挤眉弄眼起来。

  姑爷,那件事怎么样?

  陈逸给她回了个肯定的眼神,没说的,天山派诸位弟子短时间内绝对会是百草堂拓展的一大助力。

  谢停云顿时喜笑颜开,扒拉两口饭后,径直起身抱拳道:

  “小姐,老……我有一件事想求您。”

  萧婉儿笑着点头:“停云不必客气,有话直说便是。”

  然后谢停云就在沈画棠表情愕然的注视下,一本正经的说:

  “幻音宗贾老魔既已死在苍狼镇外,停云想先回天山派一趟。”

  “一来给师父他们送去中秋节礼,二来也想带一些人下山历练,他们前些时日有来信说明。”

  “待中秋之后,停云再回蜀州听候差遣。”

  听完,萧婉儿自是没有拒绝,问道:“礼物够不够?需不需要府里添一些?”

  “够了够了,先前跟着裴丫头买了不少,回去的路上,我再酌情买些酒水胭脂等物送给师傅师娘。”

  萧婉儿点点头,不在多说。

  陈逸看着谢停云一脸喜色的坐下吃饭,心下不免嘀咕着想什么来什么。

  他本还打算让王纪在外找个合适的地方练武,为的就是担心被谢停云察觉。

  这下好了。

  谢停云回去忽悠嗯……是回去探望天山派同门,倒是让他能缓上几天。

  这时,沈画棠看几人都在低头吃饭,忍不住碰了碰谢停云,问道:

  “师姐,我怎么不知道宗门内有人要下山历练的事?”

  “就小六子他们啊,特意写信给我,咳咳……说他们见识浅薄,需要历练历练。”

  谢停云顾左右而言他,敷衍一句说:“明日我就启程回天山,师妹可要保护好小姐。”

  “不用你说。”

  沈画棠回了一句,眼眸却始终盯着她这位师姐。

  总觉得这人又起了什么不靠谱的心思。

  想到先前谢停云和陈逸两人的“眉来眼去”,沈画棠心中狐疑。

  师姐跟二姑爷……

  一个不靠谱,一个更不靠谱,这俩凑一块……

  希望是她想多了。

  用过晚饭。

  陈逸回春荷园继续修炼四象功。

  萧婉儿则是带着那本写有医道学院章程的册子去清净宅。

  说明来意。

  老太爷沉吟片刻,点头说:“不失为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萧婉儿面露欣喜,“爷爷,您同意了?”

  “难得你想得这般周全,放手去做便是。”

  “孙女定然尽心。”

  老太爷闻言摆了摆手,苍老脸上露出些笑容,叮嘱道:

  “你注意自己的身体,切莫太过劳心劳力。”

  萧婉儿点点头,笑着说:“孙女记下了。”

  “多亏马医师的药,孙女近来身体好了不少。”

  “济世药堂的那位?”

  “是他。”

  “说来也多亏百草堂陈老板,若不是他首肯,马医师那等医术精湛之人也不会来咱们药堂。”

  说到这里,萧婉儿想起来一事。

  “听说陈余老板是位医道圣手。”

  “想必那位马医师应是跟陈老板所学同根同源,难怪他医术这般了得。”

  老太爷闻言,脸色微动,问:“医道圣手?”

  萧婉儿嗯了一声,迟疑问道:“爷爷担心陈老板身份有问题?”

  老太爷摇头说:“他身份没有问题,不过……”

  “不过他倒是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呵呵。”

  萧婉儿不疑有他,笑着点头说:“陈老板的确鲜少露面。”

  “原本孙女想请陈老板暂代医道学院院长一职,但是听妹夫说,陈老板下山时发下宏愿,要游历四方救治万民。”

  “所以他多数时候都在外治病救人。”

  老太爷闻言,浑浊眼瞳微有闪烁,“这样啊。”

  “看来日后老夫该去见一见这位陈老板。”

  “爷爷若是有意,稍后我去问问陈老板是否还在蜀州。”

  “不急……”

  闲聊几句,萧婉儿见天色不早,便准备离开。

  老太爷起身相送,不忘嘱咐她多休息,末了说:

  “如今咱们家短时间内不缺银子,待你选好学院位置,爷爷给你银子。”

  从萧东辰那里得来的三十万两银子,除去让萧惊鸿带走的五万两之外,老太爷手上还有二十五万两。

  拿出一部分用于建设医道学院,他倒也不心疼。

  萧婉儿微微抿嘴,欠身一礼:“孙女多谢爷爷支持。”

  “应该的。”

  “这些年多亏你操持家里,于公于私,爷爷都该支持你。”

  “何况这等能让咱萧家青史留名的好事,岂能让你一人担着?”

  “所以医道学院的事,你放手去做,往大了做往好了做。”

  萧婉儿闻言心中一暖,“孙女谨记。”

  老太爷哈哈笑了起来,勉励几句宽宽她的心,便目送她离开。

  待四周安静下来。

  老太爷面色沉静的思索片刻,低声问:“救你的人会是他吗?”

  一身黑衣的萧靖从内堂走出,迟疑道:“属下说不好。”

  “但是从他对属下、对侯府的态度,以及医道圣手的身份,都符合那晚那人的特征。”

  “那就再仔细查查看。”

  “一位医道圣手帮我萧家那么多,老夫理应请他前来当面一叙。”

  萧靖点头应是,“稍后我让人盯紧百草堂,一有消息我亲自前去确认。”

  老太爷听完没再多说,拄着拐杖回到堂中坐下,问道:

  “刘家那边境况如何?”

  “刘洪跟您见过面后,一直待在布政使司。”

  “昨晚离开的刘彧今日下午也回到城里,据说明日他会将刘文尸首带回荆州。”

  萧靖抬头看了一眼老太爷,继续说道:“还有那位刘昭雪似乎不打算离开。”

  “哦?她二哥身死,她作为大房嫡出,不回去吊唁吗?”

  “属下还未查清缘由。”

  “但据下面人来报,今日刘昭雪一直在寻找合适的铺面,应是依旧打算在蜀州拓展杏林斋。”

  老太爷嗯了一声,思索道:“不用管她,盯紧刘洪。”

  “这次老夫借刘文之事,逼刘家吐出数倍于铁壁镇夏粮损失的银钱、好处。”

  “再加上大房的刘文和刘敬都死在了蜀州。”

  老太爷一顿,浑浊眼睛闪过一丝肃杀,冷哼道: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

  翌日,蜀州上空阴云消散了些。

  虽说仍是灰色,但已没那么昏暗,雨水也只剩下淅淅沥沥的一点。

  清新的空气,弥漫在蜀州四处。

  行客们不再聚集驻足窃窃私语昨日发生的事,商贾们照常忙碌。

  而城卫军、衙差和提刑司的人反倒更忙碌了。

  特别是西城所在。

  因为萧惊鸿带人打掉了不少邪魔外道,使得那些寻常不敢过来的衙差,此刻也开始走街串巷,搜罗残余恶人。

  期间自是会爆发一些冲突。

  但在提刑官、城卫军的配合下,剩余的三教九流根本翻不起浪花。

  仅用半天时间,就有零零散散数十人被缉拿。

  围观百姓叫好,提刑司等衙门面上有光,一片热闹喧嚣景象。

  只是经过一天的发酵。

  热闹总归要趋于平静。

  尤其在三座边镇夏粮被烧的细节传到府城后,蜀州上至达官、下至百姓,便都了解了个详细。

  一是铁壁镇夏粮被烧了一些。

  不过准确数字并未外传,大多是猜测。

  有说十万石,有说二十万石,也有说百万……

  最后这个百万石粮食被烧的说法,已经被辟谣。

  第二个消息,则是有关于前去火烧夏粮的歹人——都是明月楼的邪魔外道。

  刘文、萧东辰等人藏在背后的事,都没有丁点流传。

  便连明月楼背后的金主,也被传是“蛮族”在背后指使。

  大抵算是给这桩闹剧,找了个最合理的解释。

  而最后一个消息,则是关于萧惊鸿的——这位蜀州大将,如今已是上三品武道强者。

  其剑道已达圆满之境,可一剑扫荡百丈,斩将杀敌不在话下。

  这则消息,自然令好事者们振奋。

  “看来蛮族五年前被打退那次,损失不少。”

  “否则他们如今也不会用这些下三滥的手段给定远军制造麻烦。”

  “蛮族听说正有内乱,老蛮王病重,大王子和三王子正在争王位,短时间内很难北上。”

  “这种境况下,他们安敢设计火烧三镇夏粮?”

  “应该是担心我大魏兵马趁着他们内乱时,挥师南下吧。”

  “言之有理……”

  对于时局关注的多半都是读书人,总能根据零碎的线索推断出来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

  如蛮族内乱的消息,是那些婆湿娑国的马匪传来的。

  如火烧三镇的境况,是由萧家和衙门传出。

  其中有真有假,但他们却能说得有鼻子有眼。

  徒让那些知情者嗤笑。

  不过随着火烧三镇夏粮之事尘埃落定,贵云书院的一桩消息,却是将众人关注的焦点彻底转变。

  “萧家赘婿陈逸,陈轻舟,已然书道圆满,且还是新体字,名为——行书!”

  “岳明先生说,所谓‘行’,有行云流水之意,有笔法精妙、气韵生动、章法自然之感。”

  “陈轻舟所写行书字帖意象万千,肆意潇洒横越万里。”

  “岳明先生还说,中秋节后,贵云书院将展出轻舟先生一些字帖,其中就包括那幅行书圆满境界的字帖《雨后有感》。”

  对此,有人信,有人不信。

  但蜀州府城就那么大,岳明先生、卓英先生等人又是有家有室的儒学大家,总有人能找到门路。

  确认消息的真伪。

  “这,是真的?”

  “还能有假?”

  “据说晌午时候,轻舟先生将字帖送去时,兖州的岳麓书院也有来人。”

  “当时其中一位少年对轻舟先生书道多有讥讽,直至看到那首《雨后有感》,他方才悔恨,想要拜轻舟先生为师,学习书道。”

  “可惜晚了啊。”

  “别看轻舟先生年纪轻,但他也有几分读书人风骨在身,怎会收那种不懂礼数的小子?”

  “理该如此。”

  而康宁街上的那些读书人,借着近水楼台之便,不仅打听到那间展馆具体境况,还问到了《雨后有感》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四绝诗句一出,康宁街上那些读书人便都鸦雀无声。

  不擅诗词的读书人尚还好一些。

  越是精研诗作的才子,越是品着这首诗作,自叹不如。

  “轻舟先生这‘朝辞白帝彩云间’一绝,已非人力所能为,学生佩服。”

  “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凌空御风也不过如此了吧?”

  “不止啊,后二句‘啼不住’‘已过’五字更是妙到毫巅,道出了神速。”

  “而轻舟二字……”

  到底是读书人,相视而笑,便给出了解读:

  “既有‘舟之轻即心之轻’的意思,也表出先生名讳,‘轻舟’二字当是点睛之笔。”

  相比先前几首诗词,这次陈逸的《雨后有感》因为圆满境界书道,引来更多的人瞩目。

  甚至有些本就是贵云书院的学子,找到岳明先生等人,亲眼看到了那幅字帖。

  一时间,康宁街上甚少有人再去关注三镇夏粮、蛮族指使等事。

  这种情况对萧家和刘家来说,显然乐见其成。

  但对个别人却是心思难明。

  康宁街上,那间距离贵云书院极近的店铺内。

  楼玉雪一边指挥两名化身店小二的铁旗官布置铺子,一边注意周遭动静。

  她自是听到了那些读书人讨论的声音,也看到贵云书院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潮。

  心情多少有几分古怪。

  “这算什么,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本鹞鹰葛老三离开前,就交代过要探寻雏鸟的书道境界。

  这还没等楼玉雪腾出空闲,雏鸟书道已是人尽皆知的事。

  “圆满境界的书道啊。”

  “那只雏鸟来到蜀州不过三个月时间,书道一再进阶,当真是……”

  “鹞鹰命真好啊。”

  楼玉雪大抵清楚葛老三的任务,因而才会有些羡慕。

  毕竟书道进境乃是那只雏鸟自身天赋,跟葛老三没什么关联。

  但是造成结果和轰动效果,却都会算在葛老三身上。

  估摸着他不仅不会受罚,还可能受到金旗官大人的奖赏。

  “所幸这次铁壁镇夏粮被烧,阁主便是不满意,应也不会处罚我等。”

  “只是萧家和刘家商谈结果,多少有些不尽人意了。”

  楼玉雪清楚,单是刘文出现在铁壁镇的消息没被传出来,便可说明萧刘两家已经议和成功。

  若是那两大家族谈崩了。

  刘文,萧东辰,乃至那位“金主”都会被萧刘两家传扬出来。

  届时蜀州城内的境况只会比现在乱上数倍。

  楼玉雪想着这些,交代店内的人继续准备,只身回到内堂深处,找出一册《鸳鸯楼记》戏本。

  思索片刻。

  她便在小纸上,对照着《鸳鸯楼记》戏本写了一封密函。

  不仅写了火烧三镇夏粮的来龙去脉,刘五其人,还包含萧刘两家、蜀州眼下境况,以及雏鸟书道等。

  零零总总,不下十余条消息。

  写完之后,楼玉雪确认无误,将纸条塞进一只鹰隼的爪子上,放飞出去。

  她目送那头鹰隼飞远,方才转身下楼。

  “中秋将近,萧惊鸿还会回返府城暂住,短时间内我怕是不好再有动作了。”

  “另外还有明月楼那边……”

  对这些凡人想法,那头脑袋上有着白色羽毛的鹰隼显然不去理会。

  它用了两个时辰,将楼玉雪的密函送到蜀州最北边的广原县。

  略做停留,它便直奔京都府。

  两日之后。

  白头鹰隼落在京都府皇城之南——“风月楼”的顶部。

  一名穿着黑袍戴着素白面具的白虎卫赶来,取下鹰隼脚下信盒。

  破译,确定无误。

  便有一位红袍白面的白虎卫,带着信函步履迅捷且无声的来到三楼最深处,轻轻敲了两下木门。

  “阁主,蜀州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