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的厮杀声里,渐渐少了阵营的界限。断刀与残剑偶尔相撞,发出清脆的碰响,却不再带着杀意,更像在说“小心左边”“帮我挡一下”。月光穿过火烟,在众人汗湿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映得那些带血的眼神里,竟透出几分同生共死的决绝来。
山深处的风带着股潮湿的土腥气,卷着几队人影在密林里急速穿行。他们脚步压得极低,靴底碾过枯叶只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却掩不住衣袂带起的疾风——那是刻意收敛却仍难掩的急切。领头的汉子袖口绣着暗银色纹路,在月光下偶尔闪过冷光,他回头瞥了眼身后的队伍,手势一沉,所有人立刻矮身钻进齐腰的灌木丛,动作利落得像群夜行的豹。他们腰间的令牌磕碰着,发出几乎听不见的轻响,目的地明确指向轩和国的方向,那步伐里的决绝,倒像是揣着什么滚烫的秘密,连呼吸都比寻常探子急促几分。
可他们刚钻出灌木丛,就撞见了天刀盟的暗哨。那暗哨藏在老松树的虬枝上,怀里的短弩“咔嗒”一声上了弦,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格外清晰。领头的黑衣人瞳孔一缩,猛地挥手:“冲!”话音未落,十几道黑影已如离弦之箭般扑向山口,刀光在袖中一闪,直取守关的天刀盟弟子。
“放信号!”守关的队长吼声未落,手中的烟火筒已“咻”地冲上夜空,炸开一团刺目的红光。刹那间,山口两侧的石壁后突然亮起数十点火光,天刀盟的弟子如神兵天降,长刀出鞘的脆响连成一片,与黑衣人的刀刃撞出火星。“守住山口!别让他们过去!”队长挥刀劈开迎面的刀风,臂膀被划开的伤口渗着血,却死死堵住狭窄的关口,“他们想往轩和国报信,绝不能让消息传出去!”
红光在夜空里还未散尽,远处已传来密集的马蹄声。三位统领带着援兵到了,为首的赵统领翻身下马,靴底在石板上踏得重重一响:“分三路!李统领带一队守侧翼,王统领堵后路,剩下的跟我冲!”话音刚落,他已提剑杀入阵中,剑光如练,瞬间挑飞两名黑衣人的刀,“敢在我天刀盟的地界上动歪心思,当我们是摆设不成!”
刀光剑影搅着夜风,黑衣人的刀招狠戾,却架不住天刀盟的人越聚越多。领头的黑衣人眼看冲不出去,眼中闪过狠色,突然从怀中掏出个油布包,往地上一摔——竟是刺鼻的火油!“烧!给我烧出条路!”火折子在空中划出弧线,山口瞬间腾起烈焰,
“用水袋!”王统领急喝,弟子们立刻解下水袋泼向火墙,可火油燃得太烈,反而溅起更凶的火苗。就在这混乱中,几个黑衣人裹着湿衣,竟从火墙的缝隙里滚了出去,落地时还回头啐了一口,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里。
赵统领一刀劈开最后一个负隅顽抗的黑衣人,看着那几个逃脱的背影,眉头拧成了疙瘩:“去两个人报给云逸大人,就说漏网之鱼往轩和国去了!”
此时的风之国王都,云逸正坐在窗边,指尖捻着那封来自秋栾山脉的密信。信纸边缘已被指尖捻得发毛,信上“黑衣人突围,部分逃往轩和国”的字迹刺得他眼疼。窗外的月光洒在他素日温润的脸上,竟添了几分冷意。他忽然起身,书房的烛火随他的动作晃了晃,在墙上投下忽长忽短的影子。“秋栾山脉……轩和国……”他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叩着,目光落在墙上的舆图上,手指顺着山脉的走向滑到轩和国的边境,突然停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标记上,“原来如此……”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烛火在他眼中跳动,倒比窗外的月光更亮了些,“来人,备马!去青风镇!”
云逸指尖在密信边缘捻了捻,信纸被油灯熏出的焦边蹭过指腹,带着点灼人的温度。他抬眼望向窗外,月光正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织出细碎的网,远处更夫的梆子声刚敲过三更,空气里浮着一层薄薄的夜露寒气。
“去,把独孤雪和温画请来。”他对着门外低语一声,侍立的护卫如影子般退下,靴底擦过青砖的声音轻得像片落叶。
不过半盏茶的工夫,院外便传来极轻的脚步声——独孤雪足尖点地时带着习武人特有的轻捷,裙裾扫过石阶只留一道浅影;温画则更像阵微风,推门时木门轴甚至没发出半点声响。两人立于灯下,独孤雪发间别着的银蝶钗在光里闪了闪,温画袖口绣的暗纹兰草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都带着一身夜露的清寒。
云逸没多余的话,直接将那封边角卷起的密信递过去。独孤雪接过时,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指腹,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半寸。她展开信纸,目光扫过字迹时,银蝶钗在鬓角微微颤动,看完后抬眼的瞬间,眸子里已燃起两簇小火苗:“现在就走?”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股按捺不住的劲,仿佛下一秒就要拔剑出鞘。
温画接过信时,指尖在纸面轻轻摩挲——那上面的墨迹还带着点潮意,显然是刚送来不久。他看得慢些,眉峰随着字句一点点蹙起,看完后将信纸折成整齐的方块,指尖在折痕处压了压:“机会确实难得,迟则生变。”声音温润如玉石相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云逸往油灯里添了点灯油,灯芯“噼啪”爆了个火星:“轩和国的事刻不容缓,你们带精锐先行。独孤雪领左路,走西城门的水道,那里的守卫是自己人;温画带右路,从南墙的排水口走,记得换上杂役的衣服。”他从抽屉里取出两块雕着半朵玉兰花的令牌,“见此令,沿途暗哨会给你们放行。”
独孤雪接过令牌时,银蝶钗与令牌碰出清脆一响,她指尖在“兰”字纹上摸了摸:“放心,不出三日,定给你带回好消息。”说话间已将令牌藏进贴身手袋,转身时裙角带起的风,吹得油灯晃了晃。
温画则将令牌塞进靴筒,弯腰系鞋带时,鬓角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眼底的光:“南墙排水口近日在清淤,我们扮成挑夫更稳妥。”他起身时,已将外袍下摆掖进腰带,瞬间少了几分书卷气,多了些市井的沉敛。
两人临走前,云逸忽然道:“过了望海国边境,记得在山神庙的第三块石板下埋封信,告知平安。”油灯的光晕在他脸上明明灭灭,映得眼底的担忧比夜色还深。
独孤雪回头时,银蝶钗在暗处亮了亮,像颗坠落的星子:“知道了。”
温画则抬手理了理衣襟,算是应下。
院门外的石板路上,很快便没了两人的踪迹。只有墙角的夜虫还在低鸣,油灯里的火苗静静舔着灯芯,将云逸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知道,此刻的王都就像个装满了引线的火药桶,敌国的探子正像嗅觉灵敏的猎犬,趴在城墙的砖缝里、树梢上,连风刮过街道的声音都要辨出三分不同。而独孤雪和温画这两道潜行的影子,便是要在火药桶炸开前,悄悄拆掉最关键的那根引线。
他走到窗边,望着西、南两个方向的夜空,那里只有几颗疏星,连月亮都躲进了云层,仿佛也在为这趟隐秘的行程屏住呼吸。
云逸站在天云山庄的瞭望塔上,指尖捻着片刚飘落的梧桐叶,叶片的脉络在月光下看得分明。远处王都的灯火像被揉碎的星子,却处处透着诡异——街角那盏灯笼明明灭灭晃了三次,是苍古帝国探子的暗号;酒肆二楼靠窗的黑影举杯时,袖口露出的银蛇纹,是北漠王国的标记。他轻轻弹了弹叶子,叶尖划过栏杆,带起极细的风,楼下暗卫立刻会意,如墨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融入树影,去处理那些“越界的眼睛”。
“庄主,东巷又发现两具尸体,是被‘影针’毒死的,和前几日一样。”暗卫单膝跪地,声音压得比虫鸣还低,手心托着枚泛着乌光的细针,针尾刻着极小的“苍”字。
云逸低头看着那枚针,眸色比夜还沉:“告诉衙役营的老周,把尸体往城西乱葬岗送时,故意‘遗落’半块绣着苍古军徽的布料。”他指尖摩挲着栏杆上的雕花,“让那些老鼠以为我们还在查毒针,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暗卫领命退下后,他转身望向山庄深处,那里的灯火透着暖黄,却比王都的夜色更让人安心。长廊下,药童正踮脚给药炉添柴,火星子溅在青砖上,映亮了挂在廊下的药草——有专治外伤的金疮药草,也有安神的薰衣草,混着晚风飘来淡淡的香,中和了王都里挥之不去的血腥气。
而王都的街面上,此刻正乱成一锅粥。醉醺醺的地主家奴挥着鞭子抽打蜷缩在地的老农,嘴里骂骂咧咧:“老东西,敢偷粮食?打断你的腿!”旁边突然窜出个穿粗布衫的青年,手里攥着把锈柴刀,眼里冒着火:“放开他!家里孩子快饿死了才来讨口吃的,你们粮仓堆着发霉的米,却见死不救!”
周围瞬间围拢了十几号人,个个面黄肌瘦,手里握着锄头镰刀,怒视着家奴。家奴慌了神,却仍嘴硬:“反了反了!敢跟张老爷叫板?等着被抓去填护城河吧!”话音刚落,人群里不知谁喊了声“打!”,锄头镰刀立刻挥了过去,家奴惨叫着抱头鼠窜,却被绊倒在地,很快被愤怒的人群围了起来。
街角茶摊的账房先生推了推眼镜,悄悄把账本里“张地主粮仓私藏三千石米”的记录折了折,塞进袖中。他看着人群涌向地主庄园的方向,那里很快燃起了火光,映得半边天通红。他叹了口气,提笔在纸上写:“民怨已沸,星火将燎原。”写完又觉得不妥,蘸了墨改了改,成了“风欲起,浪将涌”,而后吹了吹墨迹,将纸折成小方块,塞进茶罐底层——那里藏着给云逸的密信,等着暗卫来取。
山深处的风带着股潮湿的土腥气,卷着几队人影在密林里急速穿行。他们脚步压得极低,靴底碾过枯叶只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却掩不住衣袂带起的疾风——那是刻意收敛却仍难掩的急切。领头的汉子袖口绣着暗银色纹路,在月光下偶尔闪过冷光,他回头瞥了眼身后的队伍,手势一沉,所有人立刻矮身钻进齐腰的灌木丛,动作利落得像群夜行的豹。他们腰间的令牌磕碰着,发出几乎听不见的轻响,目的地明确指向轩和国的方向,那步伐里的决绝,倒像是揣着什么滚烫的秘密,连呼吸都比寻常探子急促几分。
可他们刚钻出灌木丛,就撞见了天刀盟的暗哨。那暗哨藏在老松树的虬枝上,怀里的短弩“咔嗒”一声上了弦,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格外清晰。领头的黑衣人瞳孔一缩,猛地挥手:“冲!”话音未落,十几道黑影已如离弦之箭般扑向山口,刀光在袖中一闪,直取守关的天刀盟弟子。
“放信号!”守关的队长吼声未落,手中的烟火筒已“咻”地冲上夜空,炸开一团刺目的红光。刹那间,山口两侧的石壁后突然亮起数十点火光,天刀盟的弟子如神兵天降,长刀出鞘的脆响连成一片,与黑衣人的刀刃撞出火星。“守住山口!别让他们过去!”队长挥刀劈开迎面的刀风,臂膀被划开的伤口渗着血,却死死堵住狭窄的关口,“他们想往轩和国报信,绝不能让消息传出去!”
红光在夜空里还未散尽,远处已传来密集的马蹄声。三位统领带着援兵到了,为首的赵统领翻身下马,靴底在石板上踏得重重一响:“分三路!李统领带一队守侧翼,王统领堵后路,剩下的跟我冲!”话音刚落,他已提剑杀入阵中,剑光如练,瞬间挑飞两名黑衣人的刀,“敢在我天刀盟的地界上动歪心思,当我们是摆设不成!”
刀光剑影搅着夜风,黑衣人的刀招狠戾,却架不住天刀盟的人越聚越多。领头的黑衣人眼看冲不出去,眼中闪过狠色,突然从怀中掏出个油布包,往地上一摔——竟是刺鼻的火油!“烧!给我烧出条路!”火折子在空中划出弧线,山口瞬间腾起烈焰,
“用水袋!”王统领急喝,弟子们立刻解下水袋泼向火墙,可火油燃得太烈,反而溅起更凶的火苗。就在这混乱中,几个黑衣人裹着湿衣,竟从火墙的缝隙里滚了出去,落地时还回头啐了一口,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里。
赵统领一刀劈开最后一个负隅顽抗的黑衣人,看着那几个逃脱的背影,眉头拧成了疙瘩:“去两个人报给云逸大人,就说漏网之鱼往轩和国去了!”
此时的风之国王都,云逸正坐在窗边,指尖捻着那封来自秋栾山脉的密信。信纸边缘已被指尖捻得发毛,信上“黑衣人突围,部分逃往轩和国”的字迹刺得他眼疼。窗外的月光洒在他素日温润的脸上,竟添了几分冷意。他忽然起身,书房的烛火随他的动作晃了晃,在墙上投下忽长忽短的影子。“秋栾山脉……轩和国……”他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叩着,目光落在墙上的舆图上,手指顺着山脉的走向滑到轩和国的边境,突然停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标记上,“原来如此……”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烛火在他眼中跳动,倒比窗外的月光更亮了些,“来人,备马!去青风镇!”
云逸指尖在密信边缘捻了捻,信纸被油灯熏出的焦边蹭过指腹,带着点灼人的温度。他抬眼望向窗外,月光正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织出细碎的网,远处更夫的梆子声刚敲过三更,空气里浮着一层薄薄的夜露寒气。
“去,把独孤雪和温画请来。”他对着门外低语一声,侍立的护卫如影子般退下,靴底擦过青砖的声音轻得像片落叶。
不过半盏茶的工夫,院外便传来极轻的脚步声——独孤雪足尖点地时带着习武人特有的轻捷,裙裾扫过石阶只留一道浅影;温画则更像阵微风,推门时木门轴甚至没发出半点声响。两人立于灯下,独孤雪发间别着的银蝶钗在光里闪了闪,温画袖口绣的暗纹兰草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都带着一身夜露的清寒。
云逸没多余的话,直接将那封边角卷起的密信递过去。独孤雪接过时,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指腹,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半寸。她展开信纸,目光扫过字迹时,银蝶钗在鬓角微微颤动,看完后抬眼的瞬间,眸子里已燃起两簇小火苗:“现在就走?”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股按捺不住的劲,仿佛下一秒就要拔剑出鞘。
温画接过信时,指尖在纸面轻轻摩挲——那上面的墨迹还带着点潮意,显然是刚送来不久。他看得慢些,眉峰随着字句一点点蹙起,看完后将信纸折成整齐的方块,指尖在折痕处压了压:“机会确实难得,迟则生变。”声音温润如玉石相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云逸往油灯里添了点灯油,灯芯“噼啪”爆了个火星:“轩和国的事刻不容缓,你们带精锐先行。独孤雪领左路,走西城门的水道,那里的守卫是自己人;温画带右路,从南墙的排水口走,记得换上杂役的衣服。”他从抽屉里取出两块雕着半朵玉兰花的令牌,“见此令,沿途暗哨会给你们放行。”
独孤雪接过令牌时,银蝶钗与令牌碰出清脆一响,她指尖在“兰”字纹上摸了摸:“放心,不出三日,定给你带回好消息。”说话间已将令牌藏进贴身手袋,转身时裙角带起的风,吹得油灯晃了晃。
温画则将令牌塞进靴筒,弯腰系鞋带时,鬓角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眼底的光:“南墙排水口近日在清淤,我们扮成挑夫更稳妥。”他起身时,已将外袍下摆掖进腰带,瞬间少了几分书卷气,多了些市井的沉敛。
两人临走前,云逸忽然道:“过了望海国边境,记得在山神庙的第三块石板下埋封信,告知平安。”油灯的光晕在他脸上明明灭灭,映得眼底的担忧比夜色还深。
独孤雪回头时,银蝶钗在暗处亮了亮,像颗坠落的星子:“知道了。”
温画则抬手理了理衣襟,算是应下。
院门外的石板路上,很快便没了两人的踪迹。只有墙角的夜虫还在低鸣,油灯里的火苗静静舔着灯芯,将云逸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知道,此刻的王都就像个装满了引线的火药桶,敌国的探子正像嗅觉灵敏的猎犬,趴在城墙的砖缝里、树梢上,连风刮过街道的声音都要辨出三分不同。而独孤雪和温画这两道潜行的影子,便是要在火药桶炸开前,悄悄拆掉最关键的那根引线。
他走到窗边,望着西、南两个方向的夜空,那里只有几颗疏星,连月亮都躲进了云层,仿佛也在为这趟隐秘的行程屏住呼吸。
云逸站在天云山庄的瞭望塔上,指尖捻着片刚飘落的梧桐叶,叶片的脉络在月光下看得分明。远处王都的灯火像被揉碎的星子,却处处透着诡异——街角那盏灯笼明明灭灭晃了三次,是苍古帝国探子的暗号;酒肆二楼靠窗的黑影举杯时,袖口露出的银蛇纹,是北漠王国的标记。他轻轻弹了弹叶子,叶尖划过栏杆,带起极细的风,楼下暗卫立刻会意,如墨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融入树影,去处理那些“越界的眼睛”。
“庄主,东巷又发现两具尸体,是被‘影针’毒死的,和前几日一样。”暗卫单膝跪地,声音压得比虫鸣还低,手心托着枚泛着乌光的细针,针尾刻着极小的“苍”字。
云逸低头看着那枚针,眸色比夜还沉:“告诉衙役营的老周,把尸体往城西乱葬岗送时,故意‘遗落’半块绣着苍古军徽的布料。”他指尖摩挲着栏杆上的雕花,“让那些老鼠以为我们还在查毒针,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暗卫领命退下后,他转身望向山庄深处,那里的灯火透着暖黄,却比王都的夜色更让人安心。长廊下,药童正踮脚给药炉添柴,火星子溅在青砖上,映亮了挂在廊下的药草——有专治外伤的金疮药草,也有安神的薰衣草,混着晚风飘来淡淡的香,中和了王都里挥之不去的血腥气。
而王都的街面上,此刻正乱成一锅粥。醉醺醺的地主家奴挥着鞭子抽打蜷缩在地的老农,嘴里骂骂咧咧:“老东西,敢偷粮食?打断你的腿!”旁边突然窜出个穿粗布衫的青年,手里攥着把锈柴刀,眼里冒着火:“放开他!家里孩子快饿死了才来讨口吃的,你们粮仓堆着发霉的米,却见死不救!”
周围瞬间围拢了十几号人,个个面黄肌瘦,手里握着锄头镰刀,怒视着家奴。家奴慌了神,却仍嘴硬:“反了反了!敢跟张老爷叫板?等着被抓去填护城河吧!”话音刚落,人群里不知谁喊了声“打!”,锄头镰刀立刻挥了过去,家奴惨叫着抱头鼠窜,却被绊倒在地,很快被愤怒的人群围了起来。
街角茶摊的账房先生推了推眼镜,悄悄把账本里“张地主粮仓私藏三千石米”的记录折了折,塞进袖中。他看着人群涌向地主庄园的方向,那里很快燃起了火光,映得半边天通红。他叹了口气,提笔在纸上写:“民怨已沸,星火将燎原。”写完又觉得不妥,蘸了墨改了改,成了“风欲起,浪将涌”,而后吹了吹墨迹,将纸折成小方块,塞进茶罐底层——那里藏着给云逸的密信,等着暗卫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