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2章 黑手,是谁?-《从县长秘书崛起》

  杨宪民表情严肃地对沈风说:“他们认为你虽然有功,但不懂团结,不顾大局。”

  “你上任几年,每次都是把人拉下水誓不罢休,这不利于局里的团结。”

  “他们认为,你需要敲打敲打,压一压你的锐气,做事圆滑些。”

  “所以,市里提报的让你进市委常委,并且把经开区升格为副厅级的方案被暂时搁置了。”

  李太光和秦文静听完,一口气险些没喘上来。

  “这不公平!”

  李太光第一个没忍住,气愤地说:“书记为了这个项目,把得罪人的事都干尽了,现在项目拿下来了,不给奖励就算了,还要打压?”

  秦文静虽然没说话,但紧抿的嘴唇也表明了她的态度。在她看来,这纯粹就是过河拆桥。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沈风本人却显得异常平静,脸上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

  这个结果,其实在他的预料之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这次的手段确实上不了台面,打破了太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引起一些人的警惕和不满,是必然的结果。

  “我知道了,市长。”

  他点了点头,语气没有丝毫的怨气。

  “您放心,我不会有情绪。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眼下,最要紧的,是把手里的项目干好,把十个亿的资金用好,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他的这份冷静和成熟,让杨宪民既感到心疼,又无比欣赏。

  这小子,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料。

  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还能沉得住气,不急不躁,光是这份心性,就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在官场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老油条还要强。

  杨宪民看出了沈风是真的想通了,而不是在说场面话,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他最怕的就是沈风年轻气盛,因为这件事闹情绪,跟上头对着干,那可就把事情搞僵了。

  他接着说:“还有孙建平的事,我的建议是,到此为止。”

  见沈风的眉毛微微挑了一下,杨宪民就知道他心里那关没过去,于是放下茶杯,语重心长地解释道:

  “小沈,我知道你心里有气。孙建平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别说你,我都想一巴掌拍死他。”

  “但是,水至清则无鱼。这件事,我们已经赢了,赢得了项目,赢得了资金,也把他这个人从北川踢了出去。”

  “再往下深究,牵扯面太广,邻省的脸面要不要顾?省里那些和他相熟的领导的感受要不要顾?”

  “我们现在拿到了国家级的项目,正是万众瞩目的时候,稳定压倒一切。把事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见好就收。”

  杨宪民看着沈风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有时候,放过对手,不是因为软弱,而是为了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你的精力应该放在经开区那片工地上,而不是在这些人事纠纷里。”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沈风心中最后的一丝火苗。

  他不得不承认,杨宪民说得是对的。

  他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快意恩仇的孤胆英雄。

  为了追查一个已经翻不了身的孙建平,而去节外生枝,打乱项目发展的节奏,的确是因小失大。

  “杨市长,我明白了。”

  沈风站起身,郑重地说:“谢谢您的教诲。孙建平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从今天起,我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经开区项目上。”

  从市长办公室出来,李太光还是有些愤愤不平:“书记,难道就这么算了?太便宜孙建平了!”

  “小李,”沈风停下脚步,看着他。

  “杨市长说得对,我们的战场不在这里。一口气把人彻底打死,那是江湖手段。官场上,有时候留人一线,不是慈悲,是给自己扫清障碍。”

  他拍了拍李太光的肩膀:“把这股劲儿用到工作上去。省里不是觉得我锐气太盛吗?那我们就把锐气收起来,把事情做得更扎实些,上面挑不出毛病,我们才能走下去。”

  回到经开区管委会,沈风立刻召集了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开会。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互相道贺,气氛热烈。

  他们都以为这是一个庆功会,等着沈书记宣布下一步的奖励和人事安排。

  十亿!

  那可是整整十亿块钱!

  局里的人每人分一分都能把钱兜子装满!

  这几年可就不愁吃喝了!

  有的人已经和亲戚吹上牛了,就等着给钱到手给家里补贴了。

  可是,沈风走上台,表情严肃,第一句话就给所有人大跌眼镜。

  “十个亿的资金,这笔钱怎么花,项目怎么建,还有很多的事情要讨论。”

  “干好了,是北川模式,是样板工程;干砸了,我们就是北川的罪人,是全国的笑话。”

  他环视全场,声音陡然拔高:“所以,我今天要宣布的第一件事,不是庆功,而是纪律!”

  “我提议,立刻成立‘经开区项目资金廉政监督委员会’。由我担任组长,由市纪委副书记、市审计局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吸收部分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调查小组。”

  “项目所有的资金往来、采购招标,都必须经过廉政监督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全程留痕,定期向全社会公示!”

  这个决定一宣布,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沈风这个出人意料的举动给镇住了。

  自己给自己戴上“紧箍咒”,主动把财权交出去一部分接受监督,这是何等的魄力和决心?

  一些原本还存着点小心思,想趁着项目大干快上,在里面捞点好处的干部,此刻额头上都渗出了冷汗。

  在沈风手底下,任何想伸手捞钱的侥幸心理都将是自取灭亡。

  而秦文静和刘载明等人,则是眼前一亮,心中对沈风的敬佩又上了一个台阶。

  他们瞬间明白了沈风的用意。

  这一招,既是向省市领导表明姿态,证明自己绝无私心,项目资金绝对安全,堵住了那些想插手资金分配的人的嘴。

  同时,也是对内部所有干部的一次强力敲打和震慑,从根源上杜绝了腐败滋生。

  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入政协和村民代表监督,赢得众人的好印象。

  这是一箭三雕的阳谋,堂堂正正,让任何人都说不出半个“不”字。

  上头的人不是说他沈风不懂圆滑吗?

  我现在就脚踏实地给你干!

  十亿块钱都给你们盯着!

  工程进度都摆出来给你们看!

  工作态度都给你们端正!

  我沈风就看你们领导谁有意见?

  谁有意见,去和程序和规章制度说去!

  沈风问:“我的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随后发出稀稀拉拉的掌声。

  众人脸色各异,心里都只有一个想法:这沈风,怎么都不走寻常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