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04章 卧底-《从县长秘书崛起》

  “你的妻弟和你的连襟,在两个小时前已经从他们的公司里被我们的人带走了。现在,应该就在隔壁的谈话室。你想不想跟他们聊一聊?”

  这句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郑宏。

  他的家人,被控制了!

  他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了!

  他完了。

  这一次,是真的,完了。

  郑宏像被抽走了全身的骨头,瘫软在椅子上,双目无神,嘴里喃喃自语。

  “完了……完了……”

  “我输了……我输了……”

  他不是输给了沈风那个毛头小子。

  他是输给了那个站在沈风背后,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却能一出手就直捣黄龙的韩卫东。

  他输给了那个他从未放在眼里,却能将他所有底牌都看得一清二楚的对手。

  这场持续了近半年的政治风暴,在郑宏低头认罪的那一刻。

  终于,尘埃落定。

  消息是韩卫东亲自打电话告诉沈风的。

  “小沈,事情都解决了。”

  电话那头的韩卫东,语气里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

  “郑宏和林涛,都已经被正式‘双规’了。”

  “他们两个人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尤其是郑宏,他这些年利用职权,在国家重点项目上,捞的钱是个天文数字。这一次,就算天王老子下凡也救不了他了。”

  “至于你们北川,”

  韩卫东的语气变得欣慰起来。

  “督导组给出的最终结论是——‘多图科技’是一家优秀民营企业,其创始人苏清雨女士所谓的‘安全风险’,纯属恶意捏造。”

  “报告里,还特别对你,对北川市委、市政府,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说你们在面对复杂的局面时,处置得当,立场坚定。”

  沈风心中百感交集。

  这场风波虽然凶险,但对他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淬炼。

  它让他看清了,官场之上不仅有刀光剑影,也有人心的向背。

  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

  沈风真诚地对电话那头说:“韩叔叔,”“这次,谢谢您了。”

  如果不是韩卫东在最关键的时刻,顶住压力,甚至不惜动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将战火烧到京城。

  那结局,可能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你这小子,跟我还客气什么。”

  韩卫东笑骂道:“我这也是在帮我自己的女婿。谁让他们欺负到我韩家人的头上来了?我不把他们的皮扒下来,我就不姓韩!”

  “对了,”

  韩卫东像是想起了什么。

  “苏清雨那个女娃,这次也算是受了委屈。你作为地方的父母官可得好好安抚一下人家。这么好的企业可不能寒了心,让人家跑了。”

  “我明白。”

  沈风挂断电话,沈风立刻让秘书备了一份薄礼,驱车赶往了“多图科技”在北川的总部。

  苏清雨的办公室里,她正和几个技术主管,讨论着地下隧道数据模型的优化方案。

  看到沈风进来,她愣了一下,随即破颜一笑。

  “沈书记,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我们的功臣。”

  沈风将带来的水果和鲜花,放到一旁的茶几上,笑着说:“苏总,这次的事情,是我们北川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没有做好,让你们,让‘多图科技’,受委屈了。”

  苏清雨诧异一瞬,连忙上前,“沈书记,您这可就折煞我了。”

  她的眼眶有些泛红。

  “商场如战场,这些事情我早就见惯了。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好的,过程曲折一点不算什么。”

  她看着沈风,由衷地说:“我知道如果不是您在背后顶着,我们‘多图科技’,可能早就被那盆脏水给淹死了。该说谢谢的,是我才对。”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办公室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沈风岔开话题,指着屏幕上复杂的3d模型问:“项目进展得怎么样了?”

  一提到工作,苏清雨立刻恢复了她那副干练女强人的模样。

  “非常顺利!”

  “京城来的那几位隧道专家,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根据我们最新的模拟测算,利用那条废弃的战备通道,进行现代化改造,是完全可行的!”

  “而且,它的地质结构比我们想象的要稳定得多。”

  “最关键的是,”

  苏清雨的眼睛里亮晶晶的。

  “这条地下主干道的走向,几乎完美地避开了文昌巷的核心保护区。我们只需要在两端新建两条引桥,就可以将它和城市的主干道无缝连接起来!”

  “也就是说,”

  沈风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

  “我们真的可以,在不破坏老街的前提下,能把高铁建立起来?”

  “没错!”

  苏清雨的话让沈风彻底放下了心。

  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好!太好了!”

  沈风一拳砸在手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苏总,你们‘多图科技’,这次可是为我们北川,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项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谢谢你们!”

  苏清雨心中也是豪情万丈。

  “沈书记,您别这么说。能参与到这样伟大的工程里,是我们‘多图科技’的荣幸。”

  随着核心督导组的调查结论尘埃落定,郑宏、林涛等人被依法查处的消息在一定范围内传开,整个江州省的官场都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

  “保街修隧”的方案被正式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郑宏落马和新的领导班子调整之后,为北川市的“文昌巷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暨地下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开了绿灯。

  不仅如此,还给予了专项的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

  消息传出,北川全城振奋。

  沈风当初力排众议,顶着巨大压力做出的那个看似“异想天开”的决定,如今被证明是何等的深谋远虑,何等的魄力非凡。

  一时间,“沈书记”这三个字,在北川几乎成了“无所不能”的代名词。

  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场胜利的喜悦中时,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市委书记沈风和市长赵启明的面前。

  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