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出刀见血-《从县长秘书崛起》

  名单上的人,非富即贵,都是欧洲上流社会的真实名流,但其中最关键的几个人,早已在零号办公室的控制之下,随时可以配合演戏。

  方振国动用他所有的情报渠道去查,查到的只会是沈风想让他看到的东西。

  这些“完美”的资料,会一步步打消他的疑虑,让他相信王思源真的只是一个急于攀附、渴望表现自己的蠢货。

  他背后的财团也真的是一个实力雄厚、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

  “还有,通知韩佳军。”

  沈风的目光转向另一块屏幕,上面是“影子”二队的备战画面。

  “让他的人准备好,方振国在cIA内部应该还有一个紧急联络人。”

  “在梵蒂冈,他一定会想办法和对方进行接触进行最后的确认。我需要韩佳军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把那个联络人给我‘请’回来。”

  “是!”

  夜莺转身离去,指挥中心里只剩下沈风一人。

  他端起茶杯,看着屏幕上那个道貌岸然的身影,眼神冰冷。

  方振国,你以为你在第五层,可以俯瞰全局。

  殊不知,我早已在第十层,为你铺好了通往地狱的台阶。

  这场看不见的交锋,从你动了叛国念头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远在意大利罗马的王思源正在经历着人生中最痛苦的“蜕变”。

  在夜莺的指导下,他每天都要进行十几个小时的特训。

  从晚宴的礼仪、谈吐,到如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如何控制自己的微表情,如何用最自然的语气说出那些弥天大谎。

  他被逼着观看方振国所有的公开演讲和采访视频,分析他的性格、喜好和语言习惯。

  金发模特早已不见踪影,两个面无表情如同机器人的影子队员24小时监控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想反抗,想逃离。

  每当他生出这个念头,那份关于他和家族的罪证视频就会准时在他面前的屏幕上播放。

  王思源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猴子,无论怎么挣扎,都逃不出那无形的枷锁。

  渐渐地,他麻木了,放弃了。

  王思源开始机械地背诵着台词,模仿指定的语气和动作。

  他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也不知道这一切结束后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他只接受一个命令——自己必须演好这场戏。

  因为,他是主角,一个没有权利喊“卡”的主角。

  ……

  梵蒂冈。

  晚宴的举办地是一座不对外开放的十六世纪古堡,曾经是某位红衣主教的私人府邸。

  古堡灯火辉煌,古典乐回荡,衣着华丽的宾客们端着香槟,在挂满传世名画的长廊里低声交谈,一派上流社会的奢华与优雅。

  王思源穿着一身顶级的定制礼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穿梭在宾客之间。

  他看起来镇定自若,游刃有余,像极了一个习惯了这种场面的世家公子。

  没人知道他礼服的内衬早已被冷汗浸湿,戴在耳中的微型通信器里,正传来夜莺冰冷的声音。

  “目标还有十分钟到达,调整你的呼吸,记住你的身份,你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是今晚的主人。”

  “收到。”

  王思源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这一个星期的魔鬼训练,已经让他变成了一个提线木偶。

  十分钟后,古堡门口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方振国在一众使馆人员的簇拥下走进了古堡。

  他一出现,便立刻成为全场的焦点。

  “方副部长!欢迎您的到来!我是王思源,今晚的主办人。”

  王思源立刻迎了上去,脸上堆满了热切略带紧张的笑容,将一个急于巴结上级,又有些诚惶诚恐的年轻商人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思源嘛,我知道你。”

  方振国微笑着和他握了握手,态度亲切随和,又带着长辈的审视。

  “在国内就听过你的名字,年轻有为啊。王老有你这样的儿子,是他的福气。”

  他提到了王老,这是在敲打,也是在试探。

  “哪里哪里,我这点小打小闹,在方副部长您这样的国家栋梁面前,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王思源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受宠若惊的样子。

  两人寒暄着,走进了宴会厅。

  方振国的目光随意地扫过全场,实则在飞快地将眼前的宾客与他收到的那份名单进行比对。

  一切都对得上。

  他看到了欧洲能源巨头的老总,看到了瑞士银行的董事,甚至看到了一个传闻与欧洲百年家族有千丝万缕联系的金融家。

  这些人个个都分量十足,也确实符合一个顶级私人财团的背景。

  他的戒心在不知不觉中又放下了一层。

  宴会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韩佳军穿着一身侍者的制服,正低头擦拭着一个银质烛台。

  通过烛台的反射,锁定了人群中一个金发碧眼,同样穿着侍者服的白人男子。

  如果没有猜错。

  这个人,就是方振国的cIA联络人,代号“幽灵”。

  他伪装得很好,动作专业,和普通侍者毫无区别。

  但他腰间一闪而过的特殊通讯设备以及他看似不经意间与方振国产生的几次短暂眼神交汇都暴露了他的身份。

  韩佳军冷笑。

  幽灵?

  在我面前,你连成为鬼的资格都没有。

  另一边,王思源急得想原地去世。

  方振国的目光在王思源的脸上停留了足足二十秒。

  那是一种带着审视和压迫感的目光。

  他在官场沉浮数十年,阅人无数,一眼就能看穿一个人的色厉内荏或是胸有城府。

  眼前的王思源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一个初出茅庐、急于攀附高枝的年轻人的所有特质:热切、恭敬,眼神深处又带着掩饰不住的紧张和面对大人物时的局促。

  这副模样,方振国见得多了。

  很多红色子弟都是这般,眼高于顶却又志大才疏,仗着父辈的余荫便以为自己能指点江山。

  “王老先生身体可好?我有些年头没去看望他老人家了。”

  这是一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