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战役的风暴,同样刮过重洋,震撼了整个世界。
柏林,“狼穴”总部。
元首的咆哮声,几乎掀翻了屋顶。
“废物!一群废物!”
他把一份来自远东的战报,狠狠地摔在地上。
“这就是我们亚洲盟友的战斗力?八万大军,被一群拿着锄头的农民,在一天之内消灭?连司令官都被人抓去公开绞死?!”
“耻辱!这简直是整个轴心国的耻辱!”
他愤怒地看着自己的将军们。
“我需要一个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敌人,总能创造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在东线,那个叫斯大林的斯拉夫人,用人海战术拖住了我们最精锐的部队!在远东,一群华国的农民军队,竟然拥有了比我们还要先进的坦克和飞机!”
“而我们的盟友,那个所谓的大日本帝国,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连一座位小小的太原都守不住!他们简直是在给我们伟大的事业,拖后腿!”
德国的将军们,一个个低着头,噤若寒蝉。
他们也无法理解,在遥远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根据情报部门的分析,那种“无螺旋桨的飞机”,很可能是一种他们正在理论研究阶段的——喷气式战斗机。
而那种能轻易碾压日军防线的重型坦克,其性能参数,可能已经超越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虎式”坦克。
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年之内,爆发出如此恐怖的工业和科技实力?
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元首阁下,”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小心翼翼地说道,“我们是否需要向日本方面,提供一些技术援助?”
“援助?”元首冷笑一声,“他们配吗?一群连自己的领土都守不住的蠢猪!”
“传我的命令!暂停对日本的一切技术和物资援助!”
“在他们搞清楚,那个叫林墨的华国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之前,我不想再听到任何关于远东的坏消息!”
……
与柏林的愤怒不同,华盛顿和莫斯科,则陷入了巨大的震惊和狂喜之中。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
罗斯福总统转动着轮椅,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
“先生们,我们一直以为,华国战场是一个巨大的泥潭,只能起到牵制日军的作用。”
“但现在看来,我们可能都错了。”
马歇尔将军递上一份文件:“总统先生,这是我们刚刚收到的,关于‘太原战役’的评估报告。”
“我们的军事观察员认为,华国八路军展示出的武器水平和战术思想,至少领先了日军一个时代。尤其是他们的空军和装甲部队,简直是……奇迹。”
“奇迹的缔造者,是一个叫林墨的年轻人?”罗斯福问道。
“是的,总统先生。我们正在动用一切力量,调查他的背景。”
“立刻加大对中国的援助力度!”罗斯福做出了决断,“特别是通过驼峰航线运送的物资。”
罗斯福意识到,在远东,一股新的,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力量,正在崛起。
而这股力量,必须成为他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
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叼着烟斗,听着助手的汇报。
“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拥有了独立的,甚至超越世界水平的军工体系?”
他吐出一个烟圈,“有意思,真有意思。”
他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喜悦,只是平静地指示道:“让我们的情报部门,密切关注华国晋西北的动向。我们需要更详细的资料。”
一个强大的,不受他控制的东方盟友,让他嗅到了一丝不确定的未来。
他需要搞清楚,这支强大的红色军队,对苏国,究竟是福,还是祸。
……
山城,总统府官邸。
委员长看着手里的绝密电报,久久无语。
戴笠站在一旁,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娘希匹!这上面说的是真的?”委员长将电报拍在桌上,“阿南惟几被生擒绞死?太原一天就没了?”
“校长,情报已经反复核实。”戴笠的声音有些干涩,“千真万确。”
委员长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房间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许久,他才睁开眼,眼神里是一种外人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这个林墨……到底是什么人?”
“人才啊……”委员长喃喃自语,“这样的人才,为何不在我党国效力?”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戴笠。”
“学生在。”
“你之前派去接触林墨的人,有结果了吗?”
“报告校长,”戴笠的头埋得更低了,“我们的人……根本无法接近他。129师对他的保护,是最高级别的。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我们派去的人回报,那个林墨,对我们……似乎并无好感。”
委员长的手指停住了。
他看着窗外,目光深沉。
“传我命令,让阎锡山,把他的晋绥军,都撤回黄河以南。”
“我们……静观其变。”
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机会。
现在,他只能祈祷,这头猛虎,不要在咬死日本人之后,调头来咬自己。
太原战役的胜利,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了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
半个月后,一场规模空前的庆功大会,在太原城中心的五一广场隆重举行。
广场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
从延安远道而来的总部首长,和129师的全体将士,以及数十万太原市民,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
主席台上,副总指挥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脸,看着广场两侧陈列的,缴获的日军装备和129师威武雄壮的“炎龙”坦克,心中感慨万千。
想当初,八路军刚改编的时候,三个师加起来,不过四万多人,枪支破旧,弹药匮乏。
短短几年时间,他们不仅发展到了数十万大军,更是拥有了连世界列强都为之侧目的,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和工业体系。
这一切,都源于那个站在他身边的,看起来依旧像个文弱书生的年轻人——林墨。
“同志们!乡亲们!”
副总指挥走到麦克风前,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
“我宣布,太原大捷,我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整个晋西北,已经全部解放!”
喜欢亮剑:开局手搓飞雷炮,老李乐疯了!
柏林,“狼穴”总部。
元首的咆哮声,几乎掀翻了屋顶。
“废物!一群废物!”
他把一份来自远东的战报,狠狠地摔在地上。
“这就是我们亚洲盟友的战斗力?八万大军,被一群拿着锄头的农民,在一天之内消灭?连司令官都被人抓去公开绞死?!”
“耻辱!这简直是整个轴心国的耻辱!”
他愤怒地看着自己的将军们。
“我需要一个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敌人,总能创造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在东线,那个叫斯大林的斯拉夫人,用人海战术拖住了我们最精锐的部队!在远东,一群华国的农民军队,竟然拥有了比我们还要先进的坦克和飞机!”
“而我们的盟友,那个所谓的大日本帝国,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连一座位小小的太原都守不住!他们简直是在给我们伟大的事业,拖后腿!”
德国的将军们,一个个低着头,噤若寒蝉。
他们也无法理解,在遥远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根据情报部门的分析,那种“无螺旋桨的飞机”,很可能是一种他们正在理论研究阶段的——喷气式战斗机。
而那种能轻易碾压日军防线的重型坦克,其性能参数,可能已经超越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虎式”坦克。
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年之内,爆发出如此恐怖的工业和科技实力?
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元首阁下,”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小心翼翼地说道,“我们是否需要向日本方面,提供一些技术援助?”
“援助?”元首冷笑一声,“他们配吗?一群连自己的领土都守不住的蠢猪!”
“传我的命令!暂停对日本的一切技术和物资援助!”
“在他们搞清楚,那个叫林墨的华国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之前,我不想再听到任何关于远东的坏消息!”
……
与柏林的愤怒不同,华盛顿和莫斯科,则陷入了巨大的震惊和狂喜之中。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
罗斯福总统转动着轮椅,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
“先生们,我们一直以为,华国战场是一个巨大的泥潭,只能起到牵制日军的作用。”
“但现在看来,我们可能都错了。”
马歇尔将军递上一份文件:“总统先生,这是我们刚刚收到的,关于‘太原战役’的评估报告。”
“我们的军事观察员认为,华国八路军展示出的武器水平和战术思想,至少领先了日军一个时代。尤其是他们的空军和装甲部队,简直是……奇迹。”
“奇迹的缔造者,是一个叫林墨的年轻人?”罗斯福问道。
“是的,总统先生。我们正在动用一切力量,调查他的背景。”
“立刻加大对中国的援助力度!”罗斯福做出了决断,“特别是通过驼峰航线运送的物资。”
罗斯福意识到,在远东,一股新的,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力量,正在崛起。
而这股力量,必须成为他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
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叼着烟斗,听着助手的汇报。
“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拥有了独立的,甚至超越世界水平的军工体系?”
他吐出一个烟圈,“有意思,真有意思。”
他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喜悦,只是平静地指示道:“让我们的情报部门,密切关注华国晋西北的动向。我们需要更详细的资料。”
一个强大的,不受他控制的东方盟友,让他嗅到了一丝不确定的未来。
他需要搞清楚,这支强大的红色军队,对苏国,究竟是福,还是祸。
……
山城,总统府官邸。
委员长看着手里的绝密电报,久久无语。
戴笠站在一旁,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娘希匹!这上面说的是真的?”委员长将电报拍在桌上,“阿南惟几被生擒绞死?太原一天就没了?”
“校长,情报已经反复核实。”戴笠的声音有些干涩,“千真万确。”
委员长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房间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许久,他才睁开眼,眼神里是一种外人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这个林墨……到底是什么人?”
“人才啊……”委员长喃喃自语,“这样的人才,为何不在我党国效力?”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戴笠。”
“学生在。”
“你之前派去接触林墨的人,有结果了吗?”
“报告校长,”戴笠的头埋得更低了,“我们的人……根本无法接近他。129师对他的保护,是最高级别的。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我们派去的人回报,那个林墨,对我们……似乎并无好感。”
委员长的手指停住了。
他看着窗外,目光深沉。
“传我命令,让阎锡山,把他的晋绥军,都撤回黄河以南。”
“我们……静观其变。”
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机会。
现在,他只能祈祷,这头猛虎,不要在咬死日本人之后,调头来咬自己。
太原战役的胜利,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了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
半个月后,一场规模空前的庆功大会,在太原城中心的五一广场隆重举行。
广场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
从延安远道而来的总部首长,和129师的全体将士,以及数十万太原市民,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
主席台上,副总指挥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脸,看着广场两侧陈列的,缴获的日军装备和129师威武雄壮的“炎龙”坦克,心中感慨万千。
想当初,八路军刚改编的时候,三个师加起来,不过四万多人,枪支破旧,弹药匮乏。
短短几年时间,他们不仅发展到了数十万大军,更是拥有了连世界列强都为之侧目的,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和工业体系。
这一切,都源于那个站在他身边的,看起来依旧像个文弱书生的年轻人——林墨。
“同志们!乡亲们!”
副总指挥走到麦克风前,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
“我宣布,太原大捷,我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整个晋西北,已经全部解放!”
喜欢亮剑:开局手搓飞雷炮,老李乐疯了!